关于如何做好科普这篇“文章”

2022-02-16 21:05供稿王大鹏
金属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科研人员科普公众

供稿|王大鹏

内容 导 读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说,科研人员应该成为科学普及的“第一发球员”,虽然他们处于各种原因曾经把科普的工作交给了“二传手”,但是科普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参与,本文从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历史着手,探讨了为什么科研人员要参与到科普工作之中,同时指出做好科普并不容易,它不应该依赖直觉,而是需要有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最后本文以对如何做好科普工作的一些方法论的探讨为结尾。

通俗而言,科普就是用普通人而非专家能够熟悉的语言通过公众容易获取的方式将科学传递给他们。同时,科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是新发展阶段科普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科普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有了大幅提升,2020年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这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指出,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而需要“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而科研人员应该成为科普的“第一发球员”,他们不仅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发现者、生产者、创建者和弘扬者,更应该是传播者,因而在新时代我们更应该支持和鼓励科研工作者参与科普之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科研人员参与科普不仅还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障碍,而且就科研人员本身来说,他们中的一些也缺乏必要的科普技能,对科普重要性的认识也存在着某些“缺失”。本文将就如何做好科普工作谈一些个人粗浅的看法。

科研与科普的分分合合?

有观点认为,科普应该成为科研人员的“分内事”,当然也有科研人员未必认同这种说法。实际上,这取决于对科普重要性的认识。从历史发展观的视角来说,科研与科普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合-分-合”的过程。在科学建制化和科学家职业化出现之前,“科学家”(1840年,惠威尔基于“艺术家”等词语杜撰出来的一个描述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的词汇)依然把做科普视为他们重要的职责,而且还身体力行地开展着科普工作,比如,赫胥黎曾针对达尔文的进化论开展的一系列科学传播活动,法拉第在皇家研究院开展的演讲和展示活动。再比如19世纪晚期,美国的一些科普杂志,包括《科学美国人》和《大众科学月刊》都发表了很多科研人员撰写的科普文章。那个时候的科学家们认为科普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他们意识到了科学研究需要公众支持,应该把自己掌握的实用知识传播给公众并欣然地利用那个时代的媒体渠道和公众分享他们开展科学探索的故事。在19世纪晚期的某一阶段,美国著名的科学协会——美国科学促进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的前身的所有成员不仅是杰出的研究人员,而且几乎都在当时的科普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或多篇科普文章。甚至爱因斯坦也说过,“将知识体系限定在小圈子里,会削弱哲学的精神,最终导致精神的贫瘠。”

后来,随着科学专业化,科学家职业化的出现,科学共同体开始形成,以及相伴而来的是科学的制度化,科学成为了有特定参与者、协定的规则和实践的活动,科学家们发展出了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培养方案和自己的奖励制度,向“外人”进行科普就变得不受重视了。甚至有学界人士认为:面向普通人的写作有违他们肩上担负的“知识分子的使命”。这边有了科学与社会的分野,也就是C.P·斯诺所说的“两种文化”。而那些冒险向公众开展科普的科学家有可能会受到体制的“惩罚”,排斥违反规定的科学家个体以及拒绝给予他们一定奖励这就是所谓的“萨根现象”。熟悉国外相关实践的人大概都知道,1985年英国皇家学会发布了《公众理解科学报告》,其中就指出:每个人都需要理解科学……某些情况下,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将有助于其做出更好的专业决策。随后又有了2000年发布的《科学与社会》报告,英国科技白皮书《创新国家2008》、2010年欧盟发布的战略报告《面向2020》、美国政府的《美国国家竞争法案(2007)》、韩国政府的《迈向2025的科学技术发展长期规划》以及日本政府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06-2010)》等等。此外,包括英国皇家学会,法国科学院,美国科促会,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等等在内的一系列科学研究共同体都在大力鼓励和支持所属的科学家积极开展科普工作。

科研人员为什么要做科普?

那么可能会有人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让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呢?答案可能存在于科普对于科学研究有什么用,对于科学共同体有什么用。既往的一些研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视角探讨了科普能够有哪些作用,并且把这作为科研人员应该参与科普的一种回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少有研究去探讨科普能够给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带来什么效果。一方面,只有公众真正地理解了科学,那么科学才能够发挥出它本应具有的作用,正如培根所说的那样,“知识就是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价值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当然这里说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知识,还要包括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对科学精神的弘扬,对科学理性的养成等等,否则停留在“知其然”层面的“理解”依然无法让公众成为一个理性的完全具有科学素养的现代公民。而且公众理解了才可能更加支持科学研究,说白了就是愿意把通过税收的形式支付的“财政经费”拨付给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转基因”可以说是一个恰如其分的例子,虽然它的安全性在科学上有共识,但是因为科普不到位或者说缺位,致使公众存在诸多误解,进而也给相应的科研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另外一方面,科研人员参与科普从短期来看未必会给自身带来什么明显的收益,但是从长远来看,一定会有利于科学研究整个事业的发展。拿青少年这个人群来说,一些科普可以让他们在心中埋下将来立志从事科研的种子,这也是在培养未来的科研人才。相信任何一个科研人员都希望自己招收到对这个行业和这个领域有着深刻理解和无限激情的学生。举个例子来说,中科院物理所的科普应该说在科学共同体之内和社会上都具有较好的声誉,但是它们从事科普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未来物理人才匮乏的问题,相信这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做法一定会让更多的人将来从事物理领域,甚至是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工作。而这又何尝不是科普给科研人员和科学共同体带来的潜在好处呢?

科普简单又容易吗?

现实情况下,部分科研人员认为科普是“小儿科”,是因为在他们看来科普很简单,很容易。而如果我们仔细去研究一下,你会发现,实际情况与这种观念恰恰相反。科研做的好未必能够将科普做的同样好,当然反之可能也是亦然。

应该说,这种观点是因为直觉惹的祸。在部分科研人员看来,自己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做科普也同样不是难事, 但是答案恰恰就是“反直觉”的,就像现实中的科学一样,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反直觉的,比如地球不是平的,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甚至太阳也不是。所以同样反直觉的是,认为做好科普并非难事并不意味着真的能做好科普。

但凡做过一些科普的科研人员应该都有类似的体会,科普不能与科研直接画等号。当然,科研成果应该成为科普的重要内容,否则科普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如果在科普的过程中直接套用科研的做法就会走向“有科无普”的极端。而且我们所倡导的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应该是“把科研做成科普”,同时“把科普做成科研”,具体来说就是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内容,同时要用做科研的态度来对待科普,关于如何转化以及为什么要用做科研的态度来做科普,在个人看来,既然我们的科学研究都是基于证据的或者说要有“询证思维”,那么科普实际上也要有理论的支撑,正所谓“数据应该打败直觉”,“有效果的科普不是猜谜游戏,而是一种科学”。

科普并不容易,它并不意味着你在自己专业领域取得了较高的地位就天然地授予了你“科普专家”的头衔,当然有学术上的背书也很重要。科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科研人员应该学习掌握的另外一门技能。

怎么才能做好科普?

既然科普是一门科学,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科普这项工作呢?

近年来,相关的理论成果非常多,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统计人员、媒体分析人士和很多其他社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就多元且细微的话题发表了成千上万篇学术论文,但是不容置疑的是,这些研究成果仍然躺在汗牛充栋的学术期刊中,而真正从事科普的人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去阅读此类文献,或者说不会专门去查找如何做好科普这件事的相关文献,因而就科普本身来说,也需要有人对科普研究成果进行一定程度的“科普”,即面向科研人员进行科普方式方法和理念的“科普”。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呼吁或者说倡导,科普应该从“知识补课”转向“价值引领”,这在相关的文件中也有所体现,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2022年8月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印发的《“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以及202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分别提到,要“突出科学精神引领”“强化新时代科普工作价值引领功能”“加强科普领域舆论引导”。这实际上都在表明,新时代的科普工作不能停留在传播和扩散科学知识这个“初级阶段”。通俗地说,就是科普不仅仅要传播科学知识,更应该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理性,树立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这实际上牵扯到科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知识多,方法少”,“有科没普”与“有普没科”,科研人员参与科普的“四不窘态”等等。

同时,虽然科普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在总结实践经验以及借鉴同行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可供科研人员参考的方式方法,比如叙述方式要起承转合,打破学术论文的IMRAD(Introduction,method, results, and discussion)模式,注重少即是多,满足之前先唤起受众的兴趣,要与受众日常生活具有相关性,要学会倾听受众的声音,要“说人话”以及对学术术语进行“去术语化”,要采用打比方、举例子等方式,等等。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能简单的解释它,说明你还没有足够的理解它。类似的是,说过“一切科学要么是物理学,要么是集邮术”的卢瑟福也谈到,“如果你不能跟你实验室擦地板的女工解释清楚你是干什么的,那么就说明你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这其实已经道出了科普的“奥义”,那就是要深入浅出,不光是自己能明白,关键是要让外行也明白,而同时这也表明了做好科普并不容易。

猜你喜欢
科研人员科普公众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科普达人养成记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普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