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 杰 田克勤
[提要]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一百年来,面对农民人口占绝对多数的特殊国情,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农村调查工作,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依据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先后以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探索、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农村改革和发展、乡村振兴为主题和主线,领导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农村调查,并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遵循、以人民至上为价值旨归、以领袖垂范为突出优势、以科学方法为有力保证、以调查机构和制度规范为重要保障的宝贵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牢牢坚持以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推进农村调查工作,特别是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调查理论体系。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就要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宝贵历史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1]这始终离不开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其中“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2]的调查研究,为此提供了重要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3](P.219)中国是一个农民占主体的国家,如果对中国农民没有正确的认识,就无法认识、理解和掌握真实的中国,也就无法真正解决中国问题。为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认识中国农民为基点,进而理解中国、解决中国问题的农村调查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百年奋斗征程。基于大历史观的视角全面考察和系统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调查的实践历程和基本经验,深刻揭示其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农村调查理论体系的构建,更在实践上为继续推动新时代农村调查的有效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启示与借鉴。
一百年来,面对农民人口占绝对多数的特殊国情,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农民问题。为探索有效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与政策,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坚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永葆先进性的重要法宝,并依据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先后以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探索、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农村改革和发展、乡村振兴为主题和主线,领导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农村调查工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1]。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农民人口占绝对多数的特殊国情,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才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成为首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农村调查工作,不断深化对中国国情特别是农民问题的认识,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可以说,党在这个阶段的农村调查是以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探索为主题展开的。
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党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工人运动,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苏俄式革命道路。但与此同时,沈玄庐、彭湃等部分熟悉农村情况的早期共产党人在初步意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后,开始组织农民运动和农村调查。毛泽东对农民问题认识最为深刻,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农村调查。早在求学阶段,毛泽东就注重社会调查,提倡阅览“无字之书”,主张“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引入实际去研究实事和真理”,[4](P.43)尤其强调关于中国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4](P.64)。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当农民运动日渐迅猛时,毛泽东便把目光由城市工人运动转向农民运动的开展和农村问题的观察上,并开始了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初步思考。1925年,他在领导韶山农民运动的同时,积极开展农村调查,撰写了《中国佃农生活举例》。这既是他研究与重视农民问题的开始,也是从事农村调查的开始。后来他又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以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为对象展开调查,目的是“引出一个详细的具体的全国的调查来”[4](P.167)。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全面、翔实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及其革命态度,说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和领导力量。大革命后期,为驳斥当时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责难,毛泽东对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农民运动做了32天的调查,并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强调了动员农民参加革命、建立革命政权和武装农民的极端重要性。质言之,毛泽东早期的农村调查多数与农民运动的开展有关,这些调查使他开始把农民问题置于革命范畴内加以审视,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初步的思想基础。
大革命的失败证明,“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人口占绝对多数的特殊国情下根本走不通。为回答“中国革命何去何从”的问题,党对自己过去的错误,特别是在农民问题上的错误进行了深刻反思,这种反思的成果与农村调查的实践相结合,推动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与探索。其中,毛泽东就是这种反思与实践的先行者。是时,他对调查研究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就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问题撰写了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原题为《调查工作》)。这篇贯穿实事求是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开篇便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5](P.109)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并进一步明确“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纠正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其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5](P.110-115)等重要论断。正是如此,当他引兵井冈山后,更是经常利用一切机会开展农村调查。可以说,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是党内领导干部中调查活动进行最多、形成成果最显著的。后来,他在为《农村调查》作的序言和跋中总结道:在1927至1934年期间,自己亲手从农村中收集的材料,除去1927年对湖南长沙、湘潭、湘乡等五县的调查和1928年春对宁冈、永新两县的调查材料丢失以外,现在仅剩下寻乌调查、兴国调查、东塘等处调查、木口村调查、赣西南土地分配情形、分配青苗和出租问题、江西土地斗争中的错误、分田后的富农问题、两个初期的土地法、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6](P.14)实际上远不止这些,据考究,毛泽东还在龙岩、长汀、永定、上杭、连城、武平等县作过许多调查。[7]正是这些丰富的调查实践,使毛泽东对中国农村的经济性质、地理状况、农民的革命性及其对中国政治的影响有了深刻的理解与掌握,成功开辟了一条以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根据地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由于有了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的曲折经历,全面抗战爆发后,党继续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灵活运用于新的历史条件。在此过程中,党的调查研究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其中,具有丰富调查实践经验的毛泽东对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多次强调与重申,并再次编辑《农村调查》一书且作序言和跋,还发表了《关于农村调查》的讲话,针对农村调查的目的、内容、原则和具体方法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说明。尤其是后来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既使调查研究由毛泽东提出的“实践论”上升至理论高度,也掀起了全党性的农村大调查,达到了建党以来的高峰。主要表现为:1941年8月中共中央相继发布了毛泽东起草的《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和《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两个纲领性文件。根据文件要求,从中央到地方的调查研究机构纷纷设立,执行专项调查任务的调查团或考察团也相继成立,如张闻天率领的延安农村工作调查团、高岗组织的西北局考察团、中央青委考察团、中央妇委妇女生活调查团等。总的来看,此次调查,参与人数众多,全党、全军以及政府各级机关的党政干部均有参与;调查范围广泛,包括陕甘宁边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华中根据地、淮北抗日根据地、太行革命根据地等大部地区;调查内容全面,涵盖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文化运动、教育活动、阶级关系以及政策的执行情况与实际反馈;调查成果丰硕,先后形成了《米脂县杨家沟调查》《绥德、米脂土地问题初步研究》《贺家川八个自然村的调查》等具有分量的调查报告。通过此轮调查,党对农村经济社会状况、阶级关系及社会结构等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充分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极大地增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领,克服了党内长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的教条主义思想。正是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围绕根据地的存在和发生的条件、武装斗争的战略战术、土地改革的政策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证,进一步拓展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并将其升华为系统、全面的理论。
抗战胜利后,为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党仍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面对解放区广大农民强烈的土地诉求,党决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并启动实施了规模空前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在克服右的倾向时没有注意防“左”,因而各地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左”倾偏差。为了弄清楚土地改革的真实情况,中共中央领导展开了一系列农村调查工作。后来,随着对相关情况的深入了解,诸多调整举措也相继出台,使得“左”倾错误得以纠正,进而确保土改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革命的胜利做了重要铺垫。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1]。就农村而言,除继续完成土地改革和民主建政的任务外,为了满足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党开始逐步通过合作化的方式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推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尽管这一阶段的调查研究充满艰辛与曲折,但总的来看,党领导农村调查的主题已经转为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建国之初,民生凋敝、百业待兴,为取得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土地改革。由于对新解放区的农村情况还不明晰,在土改大规模开展之前,各级党委和政府抽调大量干部下乡,组成工作队或工作组,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村,围绕土地关系和阶级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这些调查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村的基本情况,形成了《湖南农村调查情况》《新区土改前的农村》等调查报告或专著,有力论证了农村封建剥削的残酷性和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为土地改革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充分的客观依据。
土地改革的完成,尽管使广大农民从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中彻底解放出来,但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再度陷入传统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这就与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相悖。为此,党选择通过合作化的方式对这种经营模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基本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在推进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顾客观条件、急躁冒进的倾向,遂使党制定的诸多正确方针政策都未能切实贯彻下来,部分合作社在经营管理方面遇到很大困难,存在较多的问题。为此,各级党政机关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但由于此次调查采取间接的方式,并未直接深入农村、接触农民,调查材料多是由各级政府经过筛选后上报,其中许多信息难免有失客观。
农业合作化完成不久后,1958年受党内“左”倾思想及当时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彻底胜利,合作化运动不断被提速,最终催生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尽管这一运动严重脱离中国客观实际,但在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遭到破坏的背景下,“浮夸风”也蔓延至农村调查领域,这就使得该阶段的农村调查是在“人民公社制度无比优越的基调”[8](P.166)下开展的,多是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赞美,并无多大实际意义。这从当时调查报告的名称中就可以看出,比如《碧海朝阳——人民公社调查》(山东人民出版社编)、《幸福的道路——吉林省人民公社调查》(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编)、《初升的太阳一辽宁省人民公社调查选编》(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编)等。
由于受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严重的“左”倾错误以及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1960年农业生产急剧下滑,粮食十分短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部分农村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在这种情况下,调查研究工作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上来。毛泽东深刻地反思道:“这些年来,我们的同志调查研究工作不做了。要是不做调查研究工作,只凭想像和估计办事,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基础。”[9](P.233)同时尖锐地指出“过去这几年我们犯错误,首先是因为情况不明。情况不明,政策就不正确,决心就不大,方法也不对头。”[9](P.253)因此,他提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9](P.234),提出“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9](P.252),要做“系统的亲身出马的调查,而不是老爷式的调查”[9](P.251)等原则要求,并决定在1961年搞一个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与此同时,《农村调查》这篇重要的历史文献也失而复得,并在全党掀起了广泛的学习与讨论。围绕本次学习与讨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一再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这是建国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首次比较集中地讨论调查研究问题。它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遭遇严重挫折后,反思失误与总结经验的结果,同时也进一步充实与完善了党的调查研究思想。在此指导下,全党上下深入农村,开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大规模调查活动。如田家英、胡乔木等分别赴浙江、湖南、广东的农村地区展开调查,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纷纷奔赴农村。此外,中央还组织大批调查组前往各地农村,如习仲勋率领的河南长葛调查组、谢富治率领的河北邯郸调查组、杨尚昆率领的河北徐水调查组等。经过多轮农村调查,党对全国农村的严峻形势有了深切的了解,从而制定和实施了“农业六十条”“工业七十条”,为恢复和调整国民经济提供了可靠依据并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阶级斗争上,农村调查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种情况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才得以扭转。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实施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1]。在农村工作方面,为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党和国家不断制定与调整农村政策,并取得显著成效。而这一切正是得益于以农村改革和发展为主题的调查实践。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长期受到文化大革命中“左”倾错误的影响,农村经济体制处于严重僵化的状态,各项政策混乱,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农村地方干部和群众自发组织起来,逐步冲破长期以来“左”的思想束缚,对农村体制进行大胆改革探索,从而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宏大序幕。其中,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背景下,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面继承和发扬党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邓小平把调查研究视为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他明确指出:“能不能深入下去,工作能不能落实,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是不是以身作则,深入部队、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0](P.124)并谆谆告诫全党:“四个现代化靠空谈是化不出来的”,一定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知彼知己,力戒空谈”[10](P.181)。这里将调查研究置于“四个现代化”的背景下去认识,推动了调查研究思想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在此指导下,中央和地方为全面掌握农村改革发展动态,组织了大量调查研究,形成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首个农村调查高潮。比如,为减轻农民负担的湘乡经验得到中央推广后,全国各地参照湘乡经验,对农民的不合理负担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又如,为了进一步了解干部、群众在农业生产责任制方面的创造和意见,1980年春夏之交,中央一些领导同志分别到了云南、青海、宁夏、陕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和北京郊区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党中央和国务院还委托国家农委组织一百多位农村工作者和经济界、理论界人士,分赴十个省、自治区的农村,进行了两个月的典型调查;[11]再如,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后又在其牵头下建立起了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做了大量农村调查和农村政策研究工作。正是在大量农村调查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推动农村改革实现突破、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我国农村改革的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党和国家对农村发展作出一系列新的部署。其中,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一再强调调查研究对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重大意义。1993年,江泽民专门就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发表讲话,他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并总结道“历史经验说明,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研究”,最终作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12](P.308-309)的重要论断,这是对毛泽东关于正确的政策策略只能来源于调查研究的思想观点的提炼概括。正是在此指导下,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江泽民、李鹏等中央领导人带头深入农村,就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农民减负、农业生产、扶贫开发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以此为基础,党中央提出了诸多重大政策措施,确保了农村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对开创我国农村工作新局面,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速转型阶段,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之间以及农村内部矛盾与冲突日益加剧,这时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曾被人们认为已经解决的“三农”问题,再次变得突出与严峻。这一时期,党中央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并首次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始了工农城乡关系和“三农”政策目标的重大调整。其中,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并进一步发扬了党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胡锦涛反复强调并要求领导干部要开展调查研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第一线,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重要问题,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掌握工作主动权”[13](P.317)。正因如此,为寻求“三农”问题的解决之策,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人每年利用大量的时间前往农村,就农村税费改革、农民增收减负、粮食安全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党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文件,全面部署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重要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提出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14](P.167)“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14](P.2)的重要论断。为此,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创造性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着党将“三农”工作的重心历史性地转向乡村振兴,以此为主题的农村调查也逐步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无论是在河北正定提出“向实践学习”“反对官衙作风,注重调查研究”[15](P.171-220),还是在福建宁德推动“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16](P.5),抑或是在浙江明确指出“调查研究,实质上就是一个抓工作落实的问题。调查研究是个手段,就是用调研的形式来破题开局”[17](P.20),特别是在2011年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以《谈谈调查研究》为题作的长篇讲话中深刻阐释调查研究的意义、原则、方法和制度化建设,这些无一不是总书记调查研究思想的实践探索。
正是有了这样深厚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强调“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3](P.220)为此,他将调查研究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坚持在调查研究中认识国情、发现问题、寻求规律,同时也在调查研究中孕育新思想、谋划新战略、形成新举措。就农村调查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在每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都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改进作风,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及时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他明确要求“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倡导求真务实精神,真抓实干,吹糠见米,出水方见两脚泥,切忌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隔山打牛,以作风的提振推动乡村的振兴。”[14](P.263)科学的理论引领实践、指导实践。这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躬身力行,亲自深入农村,调查足迹遍布山、河、湖、海、沙、草,调查内容囊括精准扶贫、土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有效治理等问题。这些农村调查,使他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进一步摸清了我国农村的现状、体察到了广大农民的愿望要求,理清了做好农村工作、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思路,为制定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提供了可靠依据。
同时,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和号召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围绕乡村振兴的系列大型调查工作也逐步开展,如: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不久,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安排下,全国人大有关领导同志和调研组分别赴广东、浙江、海南、贵州等省,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充分了解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组织全国省(区、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开展了“乡村振兴之路”调研活动,对广大农民意愿、农村产业发展情况、生态宜居情况、乡风文明情况、乡村治理情况、民生保障情况等进行调查了解,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参考等。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18](P.14)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调查取得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优良传统。深刻总结这些经验和传统,可为今后更好地推进农村调查工作提供重要启示与借鉴。具体来看,这些经验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决定着行动的方向。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实践难免会有盲目性、随意性。同样,社会调查作为主体认识客体的实践活动,选择不同的思想理论作指导,就会有不同的价值立场、思维方式、观察视角和实践方法,亦会对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实效性产生影响。从历史上看,党在领导农村调查的百年历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遵循。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应然要求,也是农村调查有效开展的实然需要。一方面,农村调查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客观要求。调查研究是我们获取感性认识,并将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进而检验理性认识的重要实践方式,因此,农村调查是党认识和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实践前提。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也为农村调查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9](P.406)毛泽东也指出,只有“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才能“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并“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20](P.800-801)因此,党在领导农村调查过程中,始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农村调查实践。比如,根据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党始终秉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在农村调查中坚持“下马观花”“解剖麻雀”,努力把农民问题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并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客观基础;根据马克思主义阶级观,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农村调查时,坚持运用阶级分析法,对农村的政治经济情况进行调查,明确农村中各个阶级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得到了正确的阶级估量,制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根据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党始终坚持并不断加强农村调查,以了解不断变化发展的农村情况,解决层出不穷的农民问题,并且面对复杂多样的农村情况,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问题以及不同调查对象,制定不同的调查方案,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等。
任何实践活动,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立场,也是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毛泽东曾提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20](P.1096)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21]从历史上看,党在领导农村调查的百年历程中,始终以人民至上为价值旨归。主要表现在: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把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意愿作为开展和评价农村调查工作的价值准绳。具体来看,一方面,农村调查坚持为了农民。党始终把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调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农民群众最盼、最忧的问题进行主动调查,以期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比如,党敏锐地捕捉到土地问题关系到农民的根本利益,是农民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党多次深入农村开展调查工作,从客观实际和农民的具体实践出发,制定和调整土地政策,先后形成了“耕者有其田”制度、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权分置”制度,成功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另一方面,农村调查坚持依靠农民。走近农民、依靠农民,是党领导农村调查一以贯之的方法论原则。党始终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能够放下臭架子,虚心向群众学习,保持“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的态度”[6](P.16)。比如,毛泽东在寻乌进行调查时,除了直接召集熟悉当地情况的人来开调查会,还经常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做事,进行谈家常式的访谈调查,使他充分了解了寻乌的历史沿革、水陆交通、税收制度、阶级状况等,从而掌握了解剖当时中国农村和城镇现状这只麻雀的标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政福州时,为了推动平潭县的脱贫工作,他组织调研组,并亲自担任组长,深入到13个乡镇67个村、36个县直部门和渔区,召开56场座谈会,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分析现状,商议脱贫良策。
纵观人类发展史,特别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不难发现领袖人物对一个政党和一个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列宁说过,“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22](P.151)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杰出的领袖人物,他们在思想引领、理论建构和实践垂范等方面发挥着无以取代的示范作用。毛泽东认为,应当承认领袖的作用,但领袖的作用离不开群众。调查研究则是党的领袖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领袖人物通过调查研究,总结群众经验,集中群众智慧,进而指明正确方向,领导群众前进。从历史上看,党领导农村调查的百年历程中,领袖人物躬身力行、率先垂范,积极深入农村,开展调查活动,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起到了引领和垂范作用。比如,无论是在残酷的革命环境中,还是在极其繁忙的建设工作中,毛泽东亲自做过或组织过许多次深入细致的农村调查。仅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在农村专门做过十几个系统的调查,留下了大量详尽的调查笔录和亲手整理的调查报告,并带动形成了全党性的农村调查。同时,他还先后发表了《反对本本主义》《关于农村调查》等重要文献,形成了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对党农村调查实践的开展、调查理论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又如,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主政地方,还是任职中央,都亲自深入农村做调查研究。他认为“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23](P.144-145)在脱贫攻坚时期,他为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先后深入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甘肃渭源县元古堆村、湖南凤凰县菖蒲塘村等24个贫困村考察调研。他走进贫困农家嘘寒问暖、关怀勉励,宣传讲解党的扶贫方针政策,为各地脱贫致富出谋划策。这为新时代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
方法,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是联结目标和结果不可或缺的中介要素。毛泽东认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5](P.139)“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6](P.13),而正确的调查主要依赖于科学的调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调查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严谨性,更事关调查目标能否顺利达成。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并采用科学的方法领导农村调查,以了解真情况、发现真问题、解决真困难,从而充分发挥调查研究的功能效用。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开展农村调查时就十分重视调查方法的运用。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提到调查的技术包括“开调查会做讨论式的调查、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要订调查纲目、要亲身出马、要深入、要自己做记录”[5](P.116-118),后来又在《关于农村调查》中提出了“对立统一,阶级斗争”“详细地占有材料,抓住要点”[6](P.23-25)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政浙江时,针对农村调查先后提出“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24](P.1)、“调查研究要点面结合”[24](P.116)的方法。总的来看,党在领导农村调查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具有极强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科学方法体系。这套方法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矛盾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为方法论指导,以农业普查为基础,抽样调查为主体,全面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并对农村社会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一次性专题调查或跟踪调查的形式,同时贯穿以各种具体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开座谈会、表格调查、实地调查(包括走访、蹲点、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方针)等。此外,为了适应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化的特点,逐步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调研领域,推动农业统计调查方式走向多元化、信息化,进一步拓展调查渠道、丰富调查手段、创新调查方式,提高了调查的效率性和科学性。
从历史上看,党在领导农村调查的百年历程中,始终坚持以调查机构和制度规范为重要保障。一方面,建立调查机构并依据形势发展不断改革与调整,为农村调查提供组织保障。早在延安时期,党为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就在中央设立调查研究局,同时北方局、华中局、晋察冀分局等地方也设立了调查研究室。建国后,1958年国家统计局成立,从此我国农村调查工作有了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1962年,为了解全国粮食大幅减产的情况,国务院批准成立直属国家统计局领导的全国农产量抽样调查队。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及时准确地了解农村情况,1983年成立全国农村抽样调查队,后于1988年更名为“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5年调查队机构改革后,国家统计局成立了“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各省(区、市)成立了隶属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总队,进一步强化了农村调查的组织性、协同性。另一方面,建立制度规范并依据形势发展不断健全与完善,为农村调查提供制度保障。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起草的《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就把进行社会调查规定为一项工作制度,并制订了详细的调查表,规定了具体的调查内容,开始了调查制度化的初步探索。后来,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布的有关调查研究的文件,都提出了调查的原则要求,起到了引导规范作用。其中诸多好的做法被固化为制度,比如,领导干部调研时间保障制度、先调研后决策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等。此外,为了全面掌握“三农”基本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我国于1997年进行了首次全国农业普查,后来在2006年通过的《全国农业普查条例》中规定“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6的年份为普查年度”[25],至此农业普查制度正式确立。同时,包括社会调查法、统计法律法规、地方性的统计法规等在内的相关法律制度也逐步建立和完善。总之,无论是机构的设置与调整,还是制度的建立与健全,都有助于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农村调查组织制度体系,推动农村调查的有效开展。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如何变化,党都不能忽视甚至摒弃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特别是随着脱贫攻坚的胜利收官、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铺开,我国“三农”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和新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农村调查去认识和掌握这些新的情况、变化和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并多次在重大会议、考察调研等不同场合对此作出重要论述,从多个层面和维度围绕调查研究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具体举措、评价标准等进行了系统且深刻的阐述。坚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既是做好新时代农村调查工作的根本遵循、根本方向,也是提高调查研究质量的根本路径、根本方法。首先,各级领导干部学习重要论述,必须深刻认识到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农村调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习近平总书记将调查研究提升至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高度。他认为,调查研究是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的前提条件,也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基本途径,更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和重要环节。因此,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要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农村调查。其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刻把握重要论述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和遵循相关践履要求,不断提高农村调查的质量和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在结合亲身经历、洞悉目前现状的基础上,对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基本要求,如,必须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必须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等。这些原则要求成为领导干部有效开展农村调查的基本遵循。最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学习重要论述同贯彻习近平“三农”思想中的新观点、新论述、新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起来,在农村调查中努力做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切实贯彻落实到农村调查和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更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战略,它并非振兴乡村的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而是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方位振兴。这就意味着乡村振兴牵涉面广、任务目标艰巨、实施过程艰难。特别是脱贫攻坚完成以后,乡村振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并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14](P.323)。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进一步加强和优化农村调查工作,使其在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制定、执行、反馈和调适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具体来看,首先,必须建立健全有关农村调查的各项制度。推动农村调查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常态化,必须依靠刚性的制度约束和保障。为此,必须对农村调查的组织领导、调查内容、实施步骤、原则方法和经费保障等相关事宜作出制度性规定,并将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制度框架内,推动农村调查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使之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的经常性活动。其次,必须增强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调查意识和本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各项政策不但要靠农村基层干部来具体贯彻落实,而且政策的实施成效也要靠他们来反馈。可以说,农村基层领导干部重不重视调查、会不会调查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实效。因此,要定期组织思想理论学习,开展业务培训、专家论坛和辅导讲座等活动,推动领导干部提高调查意识、养成调查本领,以期打造一支重视调研、擅长调研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最后,推动调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生成一系列能够准确反映实践、有效指导实践的调研成果。这就要杜绝关起门来搞调研、为调研而搞调研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积极推动农村调查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牵引,确保调研成果真实、准确和可靠,进而为政策的制定、落实和调整提供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实践材料,促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即使发生了失误也能迅速得到纠正。
时代越是加速发展,就越是需要理论,理论创新就越是迫切。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调查取得一系列实践成就的同时,也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造和创新。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反对本本主义》《关于农村调查》《〈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等,建国后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要点面结合》《谈谈调查研究》等,不仅对党领导农村调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也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农村调查理论的核心概念、基础理论和体系框架。同时,在学术研究方面,产生了《毛泽东与调查研究》(林萍,2004)、《中国共产党农村调查史》(罗平汉,2009)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著作,以及《历史社会学视野下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多重意涵》(孟庆延,2018)、《认知与求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农村调查的意义及影响》(李琰、杨鹏,2019)等高水平期刊论文,为中国特色农村调查理论体系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中国共产党农村调查的百年实践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丰富的农村调查实践相比,有关中国共产党农村调查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仍略显不足,全面、系统、深入的中国特色农村调查理论体系仍未得以构建,难以有效解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调查理论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这就要求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农村调查理论体系。因此,要坚持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统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导,深入贯彻“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23](P.338)的原则,来推动中国特色农村调查理论体系的研究和构建。尤其是要注意,坚决避免只讲西方社会研究方法,而不讲马克思主义,更不讲中国共产党农村调查理论与实践的错误倾向。具体而言,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把中国共产党农村调查百年实践中形成的经验系统化、理论化,把西方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中科学的成分中国化、本土化,并使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农村调查理论体系,为新时代党领导农村调查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