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利 平
“一带一路”倡议是在“两个大局”背景下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的中国方案。国际话语权涵盖以话语言说和概念表达为主的“话语性话语权”(discursive discourse power),基于实力地位而形成的“结构性话语权”(structural discourse power),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认同而产生的“制度性话语权”(institutional discourse power)以及建立在价值观、正当性和道义制高点基础上的“道义性话语权”(moral discourse power)[1]。“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得益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实力的支撑,其实质是包容性的全球化倡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话语言说内容,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走深走实。简言之,“一带一路”倡议兼具国际话语权的四大类型,是一种复合型国际话语权。在全球教育治理中,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复合型国际话语权擘画出教育对外开放的整体图景和行动路线,切实提升了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内涵与质量。有鉴于此,系统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作用,对应对全球教育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国际话语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国际话语权中,结构性话语权是以国家实力为基础而建构起来的话语权[2]。“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现,其背后离不开国家经济硬实力、政治巧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多重支撑。因此,“一带一路”倡议首先是一种结构性话语权。
1.“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国教育对外开放
教育对外开放既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中国整体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一环和前沿阵地,是中国稳步迈向教育现代化的最大特征和强劲推力。“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构建更高层次教育对外开放格局的客观需要,表明中国进入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的2.0阶段。如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将长三角地区培育为教育开放新举措先行试点区;将粤港澳大湾区和雄安新区打造为国际教育示范区,发挥其教育开放标杆作用。概言之,“一带一路”倡议在提升东部地区教育开放水平的同时提升中西部地区教育对外开放能力,加快中西部地区教育开放步伐,为中国教育对外开放创造更多机遇,开拓更大空间,提供更强动力。
2.“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沿线各国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倡议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开拓并推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的人才培养合作,拓宽沿线国家人民发展机会。在人才培养领域,一是实施“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鼓励国内各大高校以奖学金资助的方式每年吸引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深造,并在学习研修、日常生活和医疗保险等方面为其减免费用和提供补助。二是中国在沿线国家建立海外科教基地、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非通用语种和汉语推广基地,发挥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民心相通促进功能。三是中国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探索,面向沿线国家公派留学生,加强与沿线国家教师交流,加大在课程开发、教材编写、职业技能培训等领域的投入力度。
3.“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沿线国际教育援助
“一带一路”倡议以“丝绸之路”教育援助计划为引领性举措,凝聚政府、社会等多元主体力量,推动教育援助由“输血”向“造血”转变。一方面,“丝绸之路”教育援助计划凝聚多方援助力量。“丝绸之路”教育援助计划统筹国家、教育系统、社会民间多方教育援助力量,深化中国与受援国的双向耦合机制,增强教育援助的针对性、有效性。另一方面,“丝绸之路”教育援助计划扩大教育援助范围,完善教育援助方式。“丝绸之路”教育援助计划涵盖基础教育至高等教育等学段,包括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等类型,主要援助措施为援建教育基础设施、提供教学仪器设备、师资派遣以及短期教育培训。今后,“一带一路”国际教育援助将从政府支出最大化转向服务价值最大化,强化顶层设计,重视教育解决方案输出,建立教育援助评估检测体系,促进受援国教育、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3]。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基于国际局势持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而提出的具有预见性、全局性和可操作性的全球性伟大合作倡议,旨在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充分彰显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政治巧实力。中国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在地域广阔、人口密集、经济活力强劲的“一带一路”沿线开展广泛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1.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合作制度体系
在国际层面,中国对“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合作进行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为本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提供健全的法律框架和政策保障。例如,《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进一步确立原则、搭建框架和明确重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共同培养和培训人才、共建教育合作机制等方面指明具体行动路线和行动措施。
2.全国“一盘棋”,全面推进双向互动的教育交流合作行动
在国内层面,各省(市、自治区)和相关国家部(委)携手共推“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合作。教育部立足国家战略高度,基于对中国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实际考量,先后与18个省市(区)完成《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的签署(以下简称《备忘录》),基本实现与“一带一路”主要节点省份共建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平台的全覆盖[4]。《备忘录》旨在推动各省市(区)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和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根据《备忘录》的内容要求,教育部和各省市(区)统筹协调,明确各自权利义务,营造与沿线国家双向互动的教育合作局面,推动合作办学“请进来”与“走出去”,逐步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教育对外开放。
“一带一路”倡议在文化层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中华民族独特文化基因为生长点实现创造性发展,充分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大同的国际观、和衷共济的社会观以及人心向善的道德观等文化理念中汲取智慧,同时汇聚古代中国与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民族之间物质和精神文化交融之果。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带有强烈的文化烙印,已经成为一种文明交流、交往和交互的文化符号,其文化影响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奠定了中国与沿线各国教育交流的文化根基。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展现了中国对全球治理新理念的思考,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道”的精神体现[5],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1.以文化人,凝聚合作共识
“一带一路”倡议坚持以文化人,树立广泛的文化共同体意识。“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以政治上的互通互信和经济上的互补互存为前提,同时也离不开意识形态的支持和文化诠释赋予的合法性。换言之,“一带一路”沿线广泛的文化认同既能够加深沿线国家对自身的身份认同,也能强化其对“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的价值认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固有文化差异的同时,也承载着共同的文化记忆,存在文化互通和文化包容共生的基础。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始终坚持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凝结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享有的价值底蕴与文化底色。“一带一路”倡议在深化沿线国家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提升其对中华文化的亲密感、认同感,进而构建文化共同体,加强沿线国家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共识。
2.以文育人,夯实人文之基
“一带一路”倡议坚持以文育人,筑牢人文交流合作根基。“一带一路”既是经济社会发展之路,也是人文交流合作之路,其长远发展既需要以经济合作作为硬支撑,也需要以人文交流作为软助力。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签署人文交流合作协议并制定相关执行方案,逐步形成了以国别文化中心为常设人文交流机构,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为经常性人文交流活动的多层次、立体化人文交流格局,不断增进中国与国际各领域、各阶层、各宗教信仰人群人文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持续打造诸如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SRDICE)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特色品牌。此外,“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合作也取得了标志性成果。例如,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对“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报世界遗产,并获得成功。这是亚洲首个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跨国文化遗产项目,丝绸之路跨国保护研究首次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际道义因其展现出目的的合理性、行为的正当性以及结果的公平性,在减少国际冲突、维持国际秩序、推动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道义力量和道义优势。遵循或违反国际道义能提高或削弱国家权力合法性[6]。同时,国际话语权与国际道义呈现正相关关系,遵循或违反国际道义亦能提升或削弱国际话语权。因此,国际话语权天然地具备道义属性,道义性话语权是以追求公平性、正义性和正当性为鹄的和标准的国际话语权。在全球教育治理中,“一带一路”倡议赋予了沿线国家教育发展的机会,点燃了沿线人民追求高质量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具有历史合法性、现实合理性与未来合情性,使中国占据道义制高点。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剧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全球治理中拒绝提供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国际公共产品,英国脱欧、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单边主义做法已对国际教育合作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公共产品的缺失使世界面临陷入“金德尔伯格陷阱”的危险。在此背景下,国际环境变化、地缘政治以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滞后是全球教育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一带一路”倡议是应对全球教育挑战的教育国际公共产品,其表明中国对日益增长的全球教育挑战具备清醒的认识,开始主动提供全球教育治理的有效方案。
1.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变化与地缘政治带来的挑战
当前,逆全球化思潮、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成为国际秩序中的最大不稳定性因素,全球正在加速进入一个兼具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时代。教育正经受着从迅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技术进步、政治动荡、环境退化、自然灾害、人口挑战、持续贫困,到不断扩大的不平等以及日益增加的和平和安全方面的威胁[7]。“一带一路”倡议超越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发扬结伴而不结盟、合作而不对抗的精神。在更高意义上,“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必然逻辑,是文明复兴的必然趋势,也是包容性全球化的必然要求[8]。
2.以“一带一路”倡议主动应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滞后的挑战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明确指出公平、包容的优质教育以及全民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是世界各国要首先确保实现的教育发展目标。根据该目标,2030年全世界所有国家应实现12年小学、中学的免费教育。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全球教育监测报告》,全球范围内小学完成率是85%,初中完成率是73%,仅有49%的学生完成了高中学历[9]。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倡议充分观照国际教育发展的现实境遇与未来方向,在不同文明中捕捉跨文化合作的机遇,融合教育系统与企业、国际组织、社会的多重力量,开展区域性和国际性教育合作。同时,“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不断增加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打造《教育应对疫情指导手册》、在线教学国际平台、教育减贫国际合作项目等教育国际公共产品,推进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谋求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
“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寻求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与合作的最佳契合点,打破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结构,营造平衡、普惠的共同发展模式。在实践层面,“一带一路”倡议采取多双边协同推进、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合作的方式,推动沿线各国在开放、包容、平等、普惠中营造发展新空间,壮大发展新动能,开创发展新局面。
1.以开放包容营造教育共同发展新空间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引领新一轮全球化的战略举措,其合作范围不限于某个区域,而是尽可能地向全世界延展。“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教育大开放、大交流与大融合提供了契机,既重视“东西互济”“南北合作”,更强调“南南合作”。“一带一路”倡议鼓励沿线国家发挥自身教育特色,运用丰富教育资源,共同搭建教育合作平台,营造开放包容的教育发展空间,相互学习借鉴教育发展经验,释放各自教育发展潜力,共同实现教育的自主、均衡、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2.以聚同化异壮大教育共同发展新动能
“一带一路”沿线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为主体,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工业产业结构、教育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教育发展方面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和互鉴性。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强调聚同化异,努力把沿线各国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转化为共同发展的能动性,将各国的发展意愿和比较优势相结合,促进沿线各国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互帮互助、协同发展。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将理工科、医科、农科等作为教育合作中的重点领域,推动沿线各国相互借鉴各国教育领域实用学科中的优势与特色,并以实用学科合作为基点实现高水平教育合作,为沿线国家教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3.以精准施策开创教育共同发展新局面
“一带一路”倡议探索“因国施策”与“一国一策”教育合作模式,强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教育合作布局。在实际操作层面,中国聚焦沿线国家的当地社会情境,观照沿线国家教育体制的独特性,开展国别调研和教育合作可行性研究论证,根据沿线国家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合作需求,将教育合作政策下沉、细化至不同国家和地区,有针对性地制定实用教育合作项目,有效调动各方资源为教育合作项目的落地创造条件。“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中的精准施策在非洲取得了显著成果,已经成为中非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带一路”倡议超越“西方中心论”的历史观以及“世界是平的”的全球化逻辑,破除“中心—边缘”的世界体系和“金字塔垂直等级”的全球治理结构。“一带一路”倡议不带任何政治附加,致力于突破意识形态对抗的藩篱和破除“修昔底德陷阱”,以其开放性、包容性和普惠性优势推动全球教育治理规范形成、秩序建立和利益协调。
1.强调多主体参与,凝聚多方力量
多元化主体既是构成全球治理合法性的前提条件,也是全球治理区别于统治和管理的典型特征。“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一带”从中国向欧亚大陆腹地及非洲延展,“一路”从中国向太平洋和印度洋延展,没有绝对的边界,力求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网络而非等级性秩序。“一带一路”倡议容纳的教育合作主体从中国周边延伸至全球范围,既包括中亚、中东、非洲、南亚和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也包括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同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沿线各国政府、高校、企业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凝聚合作共识,明确合作重点,共建合作机制,形成“一带一路”沿线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教育合作格局,凝聚全球教育治理合力。
2.倡导互学互鉴,奠定价值基调
不同文明的接触,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10]。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不断推动世界历史向前发展。在全球教育治理中,“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于沿线国家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为全球教育治理奠定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价值基调,有效汇聚不同文明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模式,推动人类教育发展成果的交融共生与互尊互鉴。基于此,“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逐步将国际理解教育、各国文化和语言课程、丝绸之路沿线自然与文化遗产等融入自身教育系统。与此同时,沿线各国智库、专家与学者共同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深层认识和相互理解。
3.构建教育合作机制,夯实制度根基
“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构建一系列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合作机制,补齐全球治理体系制度短板,提振国际社会参与全球治理的信心。在构建教育合作机制过程中,既着力于推动规则建设,也重视沟通、协商和调解的作用,推动“规则治理”与“关系治理”相互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所构建的教育合作机制框架覆盖面广泛,包括教育合作目标机制、教育政策互通与协调机制、跨境教育质量监管和保障机制等,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全球教育治理中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也有助于通过制度建设的方式拓展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教育事务中的行动空间和发声渠道。
话语性话语权以话语言说和表达为载体,指对外传播与分享概念、逻辑、价值观、意识形态等的能力和影响力。话语性话语权深刻反映了国际话语权的本质,即以非暴力、非强制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并使一国之地方性的理念和主张成为世界性的理念和主张[11]。“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表明中国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初步具备了话语创新能力,能够提出“共商、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教育共同体”等融合东西方智慧、兼具世界视野和中国特色的新概念和新表述,生动诠释了“话语不仅是表现世界的实践,而且是在意义方面说明世界、组成世界和建构世界”[12]。
“一带一路”倡议所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是中国突破现实主义国际关系藩篱的有益尝试,也是中国对全球教育治理的理论贡献。“共商”“共建”“共享”各有侧重,环环相扣,相互支撑,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为打造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主协调、多元协作、平等互惠的教育合作氛围提供了准则。
1.“共商”原则
通过“共商”走向民主协调的教育对话互动。“共商”即各国加强对话,集思广益,共同协商教育发展大计,为共同制定合作方案、共同采取合作行动奠定基础。“共商”是保证教育合作兼顾各方利益关切、凝聚各方利益共识、彰显“集体之美”与“对话之善”的重要行为准则。“共商”的关键是保障沿线各国平等协商教育合作事务的权利,促使各行为主体之间形成相互借鉴、相互理解、适当妥协的默契,避免任何一方运用强制手段规约另一方而形成不平等的权力结构。
2.“共建”原则
通过“共建”打造多元协作的教育合作模式。“共建”即各国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在教育合作过程中各尽所能、各施所长,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潜能,展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共建”的前提在于合作与责任,强调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汇聚沿线各国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与主动性,共担教育发展使命,共创教育发展机遇。“共建”原则旨在摆脱“非对称性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的多元行为主体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支持各行为主体基于自身实际在完善存量规则与创制增量规则方面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促进多元协作的教育合作平台不断完善。
3.“共享”原则
通过“共享”实现平等互惠的教育成果分享。“共享”的核心在于普惠与共赢,旨在推动沿线各国对接教育发展利益、共享教育发展成果,构建互惠互利的教育合作模式。“共享”的作用不仅在于将“一带一路”倡议的教育合作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沿线各国及人民,其重大意义还在于扭转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带有意识形态霸权色彩的教育合作模式、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在“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中,中国坚定教育自信,愿将教育发展成就和经验同世界各国分享,在共享中促进本国教育文化的自主生长和沿线国家教育文化的互鉴共荣,形成包容的世界主义情感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世界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
全球“互联互通”是全球化时代的根本特征,也是全球治理规范性转型的实践路径。“互联互通”旨在构建并疏通全球的政策链、基础设施链、商品与资金链,将世界各国的战略与政策、物质与精神、官方与民间、理念与实践连接起来。“一带一路”倡议所倡导的“互联互通”不仅是政策目标,也是一种新的世界观、战略思维和国际关系范式,是生机勃勃、群策群力的开放系统。具体而言,“一带一路”倡议集国际事务和国内事务于一身,融国际发展与国内发展为一体,以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五大领域的互联互通为重要建设内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设施、制度和人员的立体流动,为形成全球互联互通格局打通节点、提供动力。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指出“开展教育互联互通合作”,在政策层面为“一带一路”教育互联互通奠定合法性基础。“一带一路”教育互联互通包括教育硬件、教育软件和人文交流的无障碍联结,旨在建立平等互助、合作共赢的教育发展“共生体系”。“一带一路”教育互联互通将促进沿线国家间知识、思想、信息、技术和人员等要素的自由流动,推动沿线国家教育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提升沿线国家在教育体制、资历框架、教育标准和操作工具上的兼容性。中国不断推进“一带一路”教育互联互通,在宏观层面参与制定《承认高等教育资历全球公约》,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世界范围学历学位互认机制,致力于改善全球教育发展格局中不联不通、联而不通、通而不畅等现象。同时,在“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层面,中国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的教育政策沟通、语言互通和民心相通,不断畅通教育合作渠道,与沿线国家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学分互认与学分转换协议。
“教育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教育共同体是我国顺应世界普遍交往客观趋势,推动建设相互依存、共生发展的国际教育新秩序的伟大实践。“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教育特色鲜明,资源丰富,互补性强,这为沿线各国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以及共同建设惠及各方的教育共同体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1.“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关联性和互通性
“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具备关联性和互通性特征。“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是超越了地域、文化和语言界限,以共同利益、共同责任为核心,建立在尊重和平等基础上的多元文化群体[13]。“一带一路”沿线的各类行为体,包括沿线国家政府、企业、民间组织以及学校,在教育合作过程中相互关联,相互适应,相互融合,建立起“一带一路”沿线教育发展的联合体。“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旨在加强共同体成员之间的教育合作政策沟通与教育发展规划对接,推动共同体成员创新并完善教育合作的机制与模式,拓展教育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教育合作的质量与效益,促进共同体成员教育联动发展、教育深度融合与教育互联互通,打造利益共生、责任共担、合作共赢的教育生态系统,构造互动、互通和互补的教育发展格局。
2.“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多样性和同一性
“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具备多样性和同一性特征。“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成员在教育现代化水平、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学校规模与结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多样性。同时,“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在多样性的基础上又是多元一体的,具有同一性。教育共同体成员的认识与实践基于承认差异、尊重多样和平等沟通的基本共识,将教育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转化为教育发展的推动力,实现教育优势互补。同时,“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以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共同目标,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政治与文化繁荣、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
国际制度是规范国家行为、缓和国际矛盾、推进国际合作的重要工具,也是保障全球治理与国际秩序稳定性的基石。制度性话语权是对国际制度产生影响和控制的权力,在全球教育治理中起关键性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构建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的有力实践,体现了中国对国际制度由参与上升到制定的质变过程。
“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机制是加强沿线各国教育政策协调,推动教育资源整合,提高教育互联互通水平,具有宏观规划、协调磋商功能的教育合作架构。“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健全教育合作机制,消除政策壁垒和人为屏障,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教育合作长效机制。
1.以教育政策文本为形式的教育合作机制
中国对内制定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的宏观政策与法规,对外同沿线国家签订系列国际教育公约、教育合作规划、教育发展战略等教育政策文本,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奠定政策基础。例如,《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不仅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在教育领域的行动指南和落实方案,更是一份对“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基本内涵、目标愿景、领域范围、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向作出详细规定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教育质量保障、学生及教师流动、双边及多边跨境办学等领域制定合作政策,以签订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为重点,推进与沿线国家学历学位认证标准连通、学历资格框架互通、学分转换与互认工作。
2.以组织机构论坛为形式的教育合作机制
有效的教育合作载体是提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水平的必要条件。“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统筹与沿线国家开展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类国际合作。在教育合作领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双边、多边教育论坛,就教育合作事项进行定期会晤和对话磋商,开展区域间和国家间的高层次、多层次教育交流与合作,实现“一带一路”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制度化、常态化。
3.以教育发展对接为形式的教育合作机制
“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功能是与现有国际机制与发展战略进行精准、有效对接,在现有机制的“瓶子”中装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酒”,实现“1+1>2”的效果。在全球教育治理中,“一带一路”倡议借力已有双多边合作机制,加强教育合作项目与现有国际机制的融合。例如,中国为深化与东盟的多边教育交流与合作,与东盟共同协商并建立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机制,有效提高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过程中教育议题所占的比重。此外,中国还不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国际组织的发展愿景、规划和构想实现对接与耦合。
“一带一路”建设既要重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更强调规则制度的“软联通”,尤其是文化教育的“人联通”[14]。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建设要求的各级各类人才,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行稳致远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契合沿线各国发展需要的切实之举。
1.“一带一路”跨境教育的制度框架不断完善
“一带一路”跨境教育制度框架不断完善,助推“一带一路”人才培养。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培养了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了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了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15],为中国完善“一带一路”跨境教育,助推“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奠定了一定基础。第一,“一带一路”跨境教育始终重视优化顶层设计和加强政策引导。中国制定的《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指南》指导高等院校重点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需求,鼓励高等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自主开展跨境教育,进一步助推“一带一路”跨境教育的开放发展、规范发展、高水平发展。第二,“一带一路”跨境教育强调精准选择合作办学地点,发挥高校社会服务功能。“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可以依托的改革和发展平台,各类大学都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切入点与生长点[16]。中国高等院校积极在“一带一路”沿线产业投资集中地、重要伙伴国家或节点城市、规划建设的国际教育中心(枢纽)探索合作办学。第三,“一带一路”跨境教育坚持产教融合,重视采用中国标准和规范。“一带一路”倡议坚持以产业合作布局和项目建设作为跨境教育的着力点,促进产业(企业)与教育(高校)的双向融合、资源互通和优势互补,渐进实现产业人才需求与教育人才供给同频共振以及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序衔接。
2.坚持“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原则
“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多类别、多层次培养人才。“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坚持“分层分类”原则,既培养具备国家事务胜任力、符合“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也培养精通沿线国家语言、熟知沿线国家国情的非通用语种人才,同时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青年才俊和未来领袖。一是培养关键领域专业人才。“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在科学与技术、金融与贸易、法律与政治等关键领域培养大量专业人才。二是培养非通用语种人才。共建“一带一路”需开展广泛的政府外交、文化互鉴、学术交流等活动。因此,培养非通用语言人才是“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三是培养知华友华爱华人才。中国吸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影响力的社会精英和政府官员来华留学,将他们培养成对中国有全方位认识的高端型、专业型、领袖型知华友华爱华人才。
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17]。人文交流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心和主线,贯穿“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个过程和各个领域,是构建沿线国家间良好关系的基础性工作和民心工程,为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筑牢民意基础和社会根基。
1.国家层面的政府间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
在国家层面,“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建立政府间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官方人文交流合作项目,缔结人文交流合作条约,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全面推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旅游等领域的人文交流。例如,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分别建立了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与中亚、西亚、东南亚、中东欧等地区的国家建立了双边、多边人文交流磋商机制,有序推进学术文化、科学研究和教育服务的不断融合[18]。在政府间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中,由中外双方秉持共建、共有、共管、共享原则建立的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以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为使命,架起了一座沟通中外的文化桥梁。
2.高校层面的高校战略联盟合作机制
在高校层面,“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建立一系列高校联盟。高校联盟是由高等院校组成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文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的知识联合体,其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为国际人文交流提供新平台和新模式。例如,“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UANSR)”由西安交通大学发起成立,重点推动大学之间共建人文交流平台,加强文化沟通、科研交流、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在厦门大学成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在敦煌发布《敦煌共识》并成立“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开展全面交流与合作[19]。
3.区域层面的人文交流合作机制
在区域层面,“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区域间人文交流日益制度化、常态化。中国与东盟、阿拉伯国家联盟等多个组织成员国及中东欧地区建立了人文合作委员会和文化联委会机制[20],广泛开展教育交流论坛、教育专题研讨、教育博览会、教育交流周等人文交流活动。其中,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交流周”)已成功举办十三届,在中国和东盟多地开展了涵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特色项目活动350多个,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作备忘录约1800份[20]。交流周推动了中国与东盟的跨境人文交流,不断拓展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的宽度、厚度和深度。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推进表明中国正在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体现出中国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由“学习与借鉴”到“产出与创建”的立场转变。“一带一路”倡议所体现出的四种国际话语权各具特色。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完成了谋篇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使中国在全球教育治理中不再失语、失态、失势,开始“讲述中国教育故事”。今后,“一带一路”倡议要精准发力绘制好“精工笔”,多措并举,持续构建“一带一路”复合型国际话语权,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使中国能够依托“一带一路”倡议“讲好中国教育故事”,提升中国全球教育治理国际话语权。具体而言,在结构性话语权上,要注重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对“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支持;在道义性话语权上,要加快“一带一路”倡议惠及全球教育治理的国际推介;在话语性话语权上,要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学术生产,提升其传播力度;在制度性话语权上,要建立健全“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