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现代化物流业对其国家产业链的良好运作发挥着强有力的保障,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从整体上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直接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我国早在“十一五”规划阶段就清晰地提出了相较于金融、商贸、信息等产业,物流业作为生产服务产业在发展上更具优先权。之后,国家及地区相继颁布了推动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习主席在对中亚和东南亚等国家进行访问中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了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以及地中海与欧洲一带。而“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我国的沿海港口经南海后至印度洋且贯穿到欧洲,另外的一条核心线路是由我国沿海经南海后至南太平洋。我国的“一带一路”部署成为国内的农产品向西南开放的枢纽建设新内容。
2013年,习主席提出了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就是我国到中亚、俄罗斯再到欧洲、我国到中西亚、波斯湾再到地中海、我国到东南亚再到印度洋的线路。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就是我国沿海港口由南海到印度洋再到欧洲、我国沿海港口到南海再到南太平洋的线路,即“一带一路”。河南省的农产品跨境电商从“一带一路”被提出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河南省把“一带一路”和农产品产业区进行了战略相融,推动了本省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一带一路”的大力发展,必定加快中国农业的发展以及亚洲各国的贸易往来,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我国的世界地位及效应,增强中国企业的全球效应。
全球农产品的物流形式是有区别的,而最典型的是日本所代表的“东亚模式”和美国所代表的“北美模式”。“东亚模式”对打造农产品的批发市场较为注重,很好地改善个体农户和市场的冲突,打造出农产品的核心市场和区域市场,同时纳入拍卖交易体系来克服供需两方的信息不对称。日本对打造农产品的物流基建十分注重,具备健全的配送机制与先进的交通网络。另外,利用设置农协来提升农产品的物流组织化水平,让正规性农场、零售企业和农民及农产品,建立农产品流通的一个整体。在科技的持续发展下,电商对于美国的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发挥出至关重要的影响力。而“北美模式”大多是直销,美国的农产品售卖途径大多是配送中心与大规模连锁超市。冷链运送与条码技术等的进步,使农产品流通成本得以有效减少,同时,运用互联网与无线网络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农业生产率。可见,一个国家的农产品物流模式主要决定于其农业生产形式与自然天分。日本农业的生产地不集中、集约化度较低、生产规模不大,使其必须借助设置诸多小规模农产品批发市场来销售农产品。但美国的农产品生产的规模与集约化度都较大,因此其农产品的销售必须通过大规模超市进行直销来实现。国内农产品物流现阶段存在着量多、型小且竞争力低的问题,所以“东亚模式”更与中国国情相符,可有效解决国内农业生产及农产品销售时出现的问题,增强国内农业生产率,推动农产品的世界贸易。
更多农业运营者长时间被“大而全、小而全”的陈旧运营思想所阻碍,严重影响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先进、专业、高效发展的进程,欠缺对先进农产品物流关键作用的了解、物流体系思想的切实引导与学习,以及物流专业管理人才,让先进的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企业无法完成经营规模与规模收益。另外,在重工业轻农业观念下,农产品的生产人或销售人对于农产品的流通增值效力均不关注,只是把初始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来销售,未将物流“第三利润源泉”的作用进行切实利用,导致农产品物流出现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一些地区的农产品物流从业者,现阶段基本是来自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农民与工人,其不仅未通过专业化与综合化的物流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未具备相应的管理与加工物流信息技术实力。长期以来,一些拥有物流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基本都流入了工业品物流业,由此让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极其匮乏。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欠缺,必定会阻碍当代农产品的物流发展。
由调查发现,我国的农产品出口物流成本在出口产品总成本占比在18%左右,新鲜水果的出口不仅在保鲜期上有较高标准,国家与国家之间在运输方面的局限,一定程度上较为严格的海运管理规范,以及运输过程太长等原因,均会使运输物流费用大幅增高。而农产品从农户至收货方与加工企业,其在跨境物流中还将经过收运、储存、长时间运送等流程,农产品在此流程中,其运输需要依托的环境、温控及分包操作等标准都十分严格,现阶段大部分状况下都难以完成。另外,我国一些地区的物流技术能力低下。其一,不同运输模式欠缺配套对接方式,机械化装卸能力不高,智能及专用的物流运输设备较为匮乏,农产品物流在装运中经常出现残损的问题。其二,恒温冷藏冷冻的仓库储存水平不高,库存的管理控制不足,缺乏先进的检测技术。现阶段,农产品基本依靠常温与自然两种物流模式,从而让农产品由于保管无方导致变质与腐烂从而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其三,缺乏保水保鲜技术。物流运送及仓管时,农产品出现失水变质的问题比较严重。其四,物流信息处理技术不高。大规模信息的采集、整理及汇总均需要通过人工来完成,出错率较高,信息处理的有效率低下,不仅使农产品难以进行快速的运输,还使农产品的鲜活度降低,严重的害将失去市场营销时机。另外,我国缺乏针对跨境电子商务形式的质量监控体系,全程追踪体系也还不健全,无法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及标准化管理,无法对跨境运输中的不同流程展开质检,最终使出口农产品质量受到影响。
国内运输环节中,没有直接出境地点的地区必须使用长途转运或是短途转运,甚而是通过海上运输或是航空运输的模式来运送农产品出境。而跨境运输环节中,各国在物流的运行成效和农产品的运营成本方面的能力存在差异,繁杂的跨国物流过境、抵境程序同样使跨国物流的运行成本上升。另外,农产品独有的特性也会引发较高的物流风险。农业源自自然、经济的再生产重组,自然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农产品产生限制及影响,产量起伏较大,产品的市场需求空间低下,其特征主要表现为:较高的生产季节性、显著的地域差异、较多的产品类别、巨大的产量,以及生产地区和销售区地具有广泛冲突等等。而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农产品还会出现保质期不长、难以保管、极易变质腐烂及新鲜农产品的水分含量较大等特性,在物流方面需要较高的标准。农产品物流在包装技术、储存标准、运输有效期以及装卸水平等方面具有较高要求,由此可见,相对于工业物流,农产品的物流风险更大。
增强政府对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引导,加大政策规划,为农产品物流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加强推广先进的农产品物流,稳定建立正确的先进农产品物流认知,努力增强物流从业者的服务思想,使现代化农产品物流思想广为人知,从而让农村陈旧的“重生产、轻流通”思想得以改变,同时还要加强农产品的物流与销售以及农业生产。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专业人才,同时还必须兼顾数量与质量。专业的农产品物流人才既应该具备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先进的农产品物流实操技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对“新生代”农民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营销技能培养。政府应帮助“新生代”农民进入职业院校继续学习。而职业院校也应把为“新生代”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培训服务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第二,对已经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营销技能的大学毕业生,开展宣传,让他们意识到我国农业“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机遇。鼓励大学生组建创业团队,投身到“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活动中。第三,不同地区需要基于自身的农业产业发展要求,加大对专业的农产品物流人才的培养,对高校设立相应的农产品物流专业或专业方向给予一定的鼓励与保障,使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具有强大的专业人才支持。同时,应提倡高校及教育机构开展不同层级与层面的社会培训,为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人员进行相关技术与管理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
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必须有现代化物流硬件基础设施的保障,造成农产品物流难以进行高效率运行的关键在于物流硬件基础设施的陈旧。基础设施作为公共物品主要来自政府的投入,政府应加强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农产品物流基础,如加大对“三园”“三区”的建设,按产地分布对高速公路网络进行科学规划与建设,使山区农村尽快实现道路硬化等从实质上优化农产品流通基础。先进的农村基建能推动先进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对农产品集散地、流通途径及不同运送模式的有效对接,开展科学布局与整体谋划,利用良好的基础设施对农产品物流运输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加大对中越高铁的建设,对东盟国家的全面协同,尽早发挥出“一带一路”交通要道的影响力。国家应加快国内流通基建工作步伐,为农产品快速流通构建一体化的流转模式,积极采购更多先进物流设施,提高运输中产品保鲜、降损水平。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的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构建出良好机遇,对农产品的全球化发展创造了关键时机。我国的农产品国际电商在持续发展,不过在此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诸多问题。从本研究而言,要紧抓契机,加大对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强化和农产品世界贸易的深层结合,主动扩大世界贸易渠道,完善跨国电商物流体系,制定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以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物流专业化能力,推动其全球贸易的发展。实证可见,借助与附近沿途国长期的互通互联,既能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提升,还能达成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