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金融视角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2022-02-16 03:45徐荣贞何婷婷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2年1期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金融

徐荣贞,王 森,何婷婷

(天津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322)

一、引言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已将保护人民健康、保护环境、协调生态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指出供应链具有创新、协同、共赢、开放、绿色等特征,推进供应链创新发展,有利于建立覆盖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各环节的绿色产业体系。环境保护观念被引入供应链之中,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全新的环境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绿色供应链管理通过关注供应链各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与节能化转变。但是,在实际营运中,仍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由于绿色供应链涉及采购、设计、生产、包装加工、运输、回收等多个环节,企业会面临各环节成本支出过多的问题,容易带来财务负效应,加之供应链上下游大多是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有限,企业很容易因为资金约束导致其参与绿色生产实践活动的动力不足。如果中小企业频频发生环境污染问题,会直接面临经营风险,甚至因污染问题而被关停整改,从而难以实现企业可持续经营和供应链稳定运行。为解决上述难题,我国通过绿色金融推动金融机构支持节能环保项目融资,借助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融资工具,通过财政补贴政策引导企业开展绿色创新、绿色设计等生产实践活动。但金融机构在专业领域内技术识别能力不强等问题使中小企业参与绿色实践的融资再次遇到瓶颈,绿色生产的动力不足,企业或难改善其环境表现。因此,亟须改进现有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以实现供应链中小企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构建绿色生产实践、供应链金融、环境保护三者为一体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供应链中小企业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模式。一方面,本文聚焦于模型中的反馈环,构建了企业利用绿色供应链金融提高环境和经济绩效的实现路径,并通过实证检验和分析系统各参数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为企业绿色可持续生产提供了优化方案和决策性建议;另一方面,契合而有效的融资模式是帮助企业顺利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本文以“绿色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组合为视角,打破了“企业绿色生产动力不足—引发环境污染—融资难度增加—供应链绿色实践效果削弱”的恶性循环,为中小企业绿色转型的融资问题提供新思路,对我国绿色供应链的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文献综述

绿色供应链是在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基础上,将“绿色”和“环境意识”融入供应链管理中的一种现代制造模式(王丽杰和郑艳丽,2014)[1]。绿色供应链涵盖产品设计、采购、制造、组装、包装、物流和回收分配等多个环节,表现为产品制造、产品交付、产品使用后处置的一种全过程生命周期管理方式(Srivastava,2007)[2]。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参与绿色供应链管理,关注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众多研究。如:企业可以通过绿色采购从源头上把控原材料质量,降低在生产制造中的环境风险(George等,2001)[3];可以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和注重绿色设计,从而达到生产绿色化的目的(Gunasekaran和Spalanzani,2012)[4];可以通过开展绿色自主创新活动,并依托合作关系向上下游企业扩展,最终实现整条供应链的绿色协同创新(张德海,2010)[5];可以通过凭借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构建绿色物流的生产运作体系(姜彤彤和吴修国,2011)[6];可以通过提高对产品使用后的拆解、循环再利用水平,注重绿色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刘从虎等,2012)[7]。由于绿色生产周期较长,无法在短期内给予企业超额收益,且绿色生产的投资量大,因此企业长期囿于绿色生产的资金难题。为弥补企业绿色发展的资金缺口,国内外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作为产业升级自然演化而成的一种全新融资工具——供应链金融,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其中,不仅提高了企业融资绩效,而且提升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操群和许骞,2019)[8];再如利用政府补贴和政策性补助促进企业绿色创新(Chen 和Nie,2016)[9];利用低碳信贷(张璐阳,2010)[10]、绿色金融工具(Sachs 等,2019)[11]破除绿色资金瓶颈,促进企业绿色生产的有效性;核心企业对进行绿色实践的供应商提供经济奖励,用于激励其提高可持续性绩效(Fenger等,2016)[12]。

随着环境管理和供应链的发展,供应链融资和环境保护的结合,促进企业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绿色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Kayser 和Dirk(2016)[13]认为绿色供应链金融以缓解企业减排活动的资金难题为目的,在供应链金融基础上,要求中小企业提交关于污染排放的相关许可证明或排污权质押权,商业银行对其进行审核,满足条件后才将资金贷出。牟伟明(2016)[14]认为绿色供应链金融是为了实现环境管理战略的目标,在充分利用核心企业信用优势的基础上,商业银行优先向有绿色生产意向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使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和造成的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关于绿色供应链金融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方面,Narasimhan 等(2015)[15]认为绿色供应链融资是商业银行投资供应链,并且能够促进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方法。宋华(2019)[16]认为绿色供应链金融是实现再循环产业链、提升产业竞争力、保障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崔志芳(2011)[17]认为鉴于中小企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日益严重,防治环境污染的资金筹集较为困难,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用绿色供应链金融这一方式为企业提供绿色发展资金,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于绿色供应链金融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面,Duhigg和David(2012)认为苹果公司对供应链企业进行绿色投资,解决了供应商因环境污染支付大量赔偿金的问题,同时为促进中小企业供应商开展低碳活动,核心企业可尝试与银行共同开展绿色供应链融资方面的合作,从而推动绿色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Wang 和 Berman(2014)[18]建立了一个框架并收集数据,研究政府的保护性融资政策以减轻经济活动的环境压力,并表示绿色供应链金融促进企业的可持续生产活动也可以依靠政府的保护性融资得以顺利开展。宋平等(2017)[19]以绿色供应链金融中的电子订单融资模式为例,研究发现基于供应链各方主体的战略合作和信任关系,电子订单融资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钟琴(2019)[20]从理论上分析了绿色供应链金融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互动关系,并建立了中小企业通过绿色供应链金融完成转型升级的架构。

梳理已有文献可知,学者从单一角度关注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较多,关于多种因素组合影响及影响效果如何还需深入研究。因此,本文提出一个融合绿色生产实践、供应链金融、环境保护三者为一体的系统分析框架,即通过多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研究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学术界虽然从理论、内涵和实践上探讨了绿色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但中小企业如何通过绿色供应链金融获取资金支持,特别是通过绿色供应链金融这一模式优化环境经济绩效的实现路径还缺乏理论阐述和实证检验。因此,本文借助系统动力学这一科学方法刻画多个变量彼此交互影响的作用机理与反馈关系,利用Vensim 软件构建系统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图和结构流程图,通过动态仿真和情景模拟得出相关结论,并对供应链企业资源整合、金融创新、企业绿色转型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三、绿色供应链金融的生态结构与内在机制

绿色供应链金融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构建供应链生态圈、凝聚金融资源,通过绿色生产和供应链金融的有机融合提高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对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升级具有推动作用。“绿色供应链+供应链金融”不仅以供应链金融产品为载体,帮助企业获得高效、低成本的融资,而且通过供应链更大限度地惠及上下游企业,形成开放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系统。基于此,本文构建三个子系统来分析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金融相结合的内在运行机制,分别是绿色生产子系统、资金支持子系统、信息反馈子系统。

(一)绿色生产子系统

绿色生产管理将生态环保观念和保护消费者身心健康理念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节能、降污为目标,从而达到企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完善企业绿色生产机制,有助于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绿色项目开展、绿色产品生产以及绿色转型升级需要内外部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环境管理。如图1 所示,企业通过加大绿色生产投入,从材料选购、绿色设备使用、研发设计创新,到最后的回收处理等一系列绿色供应链实践,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拓宽了产品销路,提升了经济绩效,完成了转型升级,提高了环境管理水平。经济利益和环境绩效又进一步对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起反馈作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图1 绿色生产子系统

(二)信息反馈子系统

为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落实环境规制政策,全力做好企业环境友好发展的要素保障,离不开社会各方的有效监督。如图2 所示,政府和环保机构及时监督和规制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金融机构在评估企业财务、经营风险时,还需要根据企业环境许可和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评价报告评估其环境风险。企业环境信息的及时公开、环保机构评估和银行审核之间信息的高效传递规范了企业自身绿色生产,提高了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效率。流程参与者权责更明确,沟通更及时,横向和纵向数据获取更快捷,体现了目标透明化、信息透明化、考核透明化的要求。

图2 信息反馈子系统

(三)资金支持子系统

持续稳定的资金流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推动供应链制造商绿色生产实践,就必须关注企业现实的融资困境,才能从绿色资金需求方面引导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如图3 所示,企业通过自身环保绩效获取金融机构的低利率贷款,打开了融资通道,产业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创新扩大了融资规模,绿色发展资金运作的良性循环使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实现标准绿色化、发展创新化、绿色科技化、产业融合化,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图3 资金支持子系统

四、绿色供应链金融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一)系统流图模型建立

通过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金融内在机制的因果关系及其反馈回路进行分析,结合系统中各变量的不同作用,构建了绿色供应链金融的系统流图。如图4 所示,模型中状态变量包括产品绿色创新能力、回收产品价值、绿色生产投入、企业内部绿色管理实践水平、订单量、企业现金流、贷款总额;速率变量包括绿色创新能力增加速度、回收产品增加速度、绿色生产投入增加速度、企业内部绿色管理能力增加速度等9 个;其他变量为辅助变量和常量,共43个。

图4 绿色供应链金融系统结构流程图

(二)模型方程构建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系统分析,根据模型的系统流程图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方程,方程设定对后期的情景模拟至关重要,通过不断地调试、报错与修改,最终确定了较好的方程式。主要方程形式如下:

(1)供应商环境管理关注=政策因子*核心企业环境责任*管理人员绿色认知

(2)绿色生产投入增加速度=IF THEN ELSE(供应商环境管理关注>0.55,生产资金投入*0.15*供应商环境管理关注*0.734,生产资金投入*0.03*供应商环境管理关注*0.734)

(3)管理人员绿色认知=IF THEN ELSE{[企业环境管理的经济绩效-DELAY1(企业环境管理的经济绩效,24)]/DELAY1(企业环境管理的经济绩效,24)>0.28,RANDOM UNIFORM(0.5,0.9,0.01),0.3}

(4)绿色生产投入=INTEG(绿色生产投入增加速度)

(5)绿色创新能力增加速度=(绿色研发投入*自主研发绿色产品率)/4

(6)绿色创新能力=INTEG(绿色创新能力增加速度)

(7)回收产品增加值=回收产品数量*(绿色改造能力+拆解技术水平)

(8)回收产品价值=INTEG(回收产品价值)

(9)企业绿色文化水平=供应商环境管理关注*0.266

(10)企业内部绿色管理能力增加速度=企业绿色文化水平

(11)企业内部绿色管理实践水平=INTEG(企业内部绿色管理能力)

(12)供应商环境绩效=(企业内部绿色管理实践水平+绿色生产投入)*供应商环保信息透明度*环境污染事件发生频率

(13)环保机构绿色评级反馈=1-1/供应商环境绩效

(14)买家满意度=1-1/绿色产品设计水平

(15)订单增加速度=买家满意度

(16)订单量=INTEG(订单增加速度)

(17)供应链合作关系=核心企业信用担保

(18)融资金额=IF THEN ELSE[环保机构绿色评级反馈>=0,(核心企业信用担保+环保机构绿色评级反馈)*50,核心企业信用担保*50]

(19)新增融资=IF THEN ELSE(Time>=1,融资金额,0)

(20)偿还借款=IF THEN ELSE[Time>=1,IF THEN ELSE(借款期限+1,融资金额/借款期限,0),0]

(21)资金流入=新增融资+产品销售收入

(22)资金流出=绿色生产投入+其他生产成本和费用

(23)企业现金流=INTEG(资金流入-资金流出,0)

(三)模型的检验

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完成后须进行一系列测试、模拟、结果观察和数据分析。根据模型内部需要,调整相关系数和比例观察某一变量的变动情况。为验证建立模型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检验和测试。首先为模型的一致性检验,系统的主要反馈结构、状态变量和速率变量能够描述实际系统的主要特性,部分参数采用回归分析法确定,由于某些参数难以估计,则采用可能值进行仿真测试直至模型稳定。描述真实系统的参数本身可辨识,并且具有相应的含义,因此模型通过了Vensim PLE 软件check model功能的检验。其次是模型结构验证测试,在进行系统分析与构建系统动态结构模型时,通过参考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向相关专业人员咨询,通过了模型实效性检验。

(四)系统模型有效性仿真

本文运用Vensim PLE 软件,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仿真研究,仿真时间为100 个月,仿真结果如图5。

图5 绿色生产子系统仿真运行结果图

由图5 可知,随着时间推移,企业绿色生产投入增加,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企业内部的绿色管理实践水平、产品回收的价值、绿色改造能力和绿色产品设计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产品回收价值[图5(a)中曲线1]由于产品使用周期过长,会在周期过后随着拆解技术和绿色改造能力的提升缓慢产生。绿色创新能力[图5(b)中曲线2]在前期增长缓慢,一是因为企业前期绿色生产投入的速度较慢,由于资金匮乏,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将大量财务资源投放在绿色生产制造中;二是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积累延迟特性,因此,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在时间轴上呈现前期缓慢抬升,后期有所加快的特点。图5(c)展示了绿色改造能力、绿色产品设计水平和拆解技术水平前期缓慢上升,最后趋于稳定,说明企业内部绿色生产能力水平上升的有限性。绿色产品设计水平[图5(c)中曲线2]之所以开始比其他两者低,是因为企业参与绿色设计的热情不高,与普通产品相比,绿色设计产品的生产需要企业开展绿色设计、绿色改造、绿色采购等工作,势必会增加企业额外的资金投入,因此财政政策需对此类主体进行正向激励,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企业才会加大绿色产品设计的意愿。图5(d)表示企业在绿色生产制造时,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投入所带来的回报,随着绿色生产投入不断加大,产品质量水平会越来越高,市场占有率会不断扩大,企业产品销量和产量不断提升,企业产品收入不断增加,企业环境管理的经济绩效增速也越来越快。

由图6(a)可知,供应商企业的环境绩效和供应链合作关系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前期,企业环境绩效上升缓慢,随着时间推移和企业自身努力,环保机构对企业的绿色评级反馈也由负转正[见图6(b)曲线1]。由于供应商产品设计和质量使买家满意度不断提高,订单量也不断增加,加之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和核心企业本就存在合作关系,因此,在供应商环境管理绩效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供应链合作关系上升非常缓慢且有限[见图6(a)曲线2]。在融资金额方面,由于前期缺少环保机构给予的正向反馈,因此仅仅表现为供应链金融方面的融资。环保部门向金融机构递送符合标准的中小企业环保评估报告,环保机构绿色评级反馈[图6(b)曲线1]跨过0轴,对应的融资金额(曲线2)才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上升形态,即金融机构根据核心企业的信用担保和环境报告使企业融资效果具有了显著的扩大效应。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解决供应商企业的融资问题,也可以降低银行因企业环境整改问题带来的坏账风险,从而形成供应商、核心企业和银行三者共赢的局面。

图6 信息反馈与资金支持子系统系统仿真运行图

(五)策略模拟与情景仿真分析

通过对模型整体结构的测试、合理性检验以及系统的有效性仿真,模型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实际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表明本文构建的绿色供应链金融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行为合理。通过针对上述仿真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在绿色供应链金融系统中,多种变量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对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有效性的结论。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后,通过改变子系统内一些变量参数进行情景仿真并再次运行模型,发现企业内部自主创新提高、外部的政府环境监督加强、核心企业信用担保融资等便利的金融手段和工具共同发挥作用,能够更好推动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以下内容均为调整上述参数后的仿真结果分析。

1.绿色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内部推动作用

开发绿色产品是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企业提升自主研发绿色产品率是绿色化管理的要求,也是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意义所在。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自主研发绿色产品率由原来的0.128 提升至0.3,如图7 所示,曲线变动较为平缓,自主研发绿色产品率不断提升,对绿色创新能力、回收产品价值、订单量以及企业环境管理经济绩效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正向,且上述四者在一定时期内变化并不明显,经过一段时间积累,才会在模拟周期内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绿色创新能力[见图7(a)曲线1]提升幅度较大,原因在于自主研发绿色产品率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且此影响会逐渐扩大。由此说明,绿色创新能力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是企业长期获取高质量环境经济绩效的内部动力。

图7 提升自主研发绿色产品率仿真效果图

2.政府环境监督与绿色自主创新互为补充的仿真结果分析

由上文可知,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绿色创新能力可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绿色生产事业的动力支撑,是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并非所有企业都具备充分的环境责任意识与绿色认知,因此,政府监督企业环境污染行为和引导企业自主承担环境责任这一外部条件不可或缺。如图8 所示,在提高自主研发绿色产品率的基础上,将政府监督强度由原来的0.4 也提高到0.8,仿真结果表明:绿色创新能力[见图8(a)曲线1]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企业环境管理经济绩效[见图8(b)曲线1]在政府监督和绿色创新能力的共同作用下明显上升,证明政府监督与绿色自主创新互为补充,可以更好地发挥对企业环境经济绩效的正向影响。由于政府监督可以在环境形势严峻复杂、环境监管任务繁重的情况下,通过监管实现对污染企业的精细化和专业化管理,因此也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环保成绩。如图8(c)所示,供应商环境绩效在同时提高两者数值后大幅提升,表明政府环境监督和规制对企业参与绿色生产实践带来的环保成效明显。由此得出,政府监督是企业实现可持续绿色生产的外部动力,同时,绿色创新和政府监督互为补充,对企业取得高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作用更为显著。

图8 同时提升自主研发绿色产品率和政府监督强度的仿真效果图

3.有利资金支持在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保障作用

由上述分析可知,企业内部的绿色创新能力和外部的政府环境监督共同作用可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绿色生产的资金难题和便利的金融支持不足成为其转型升级的巨大障碍。在供应链金融系统中,核心企业的信用担保对中小企业融资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约束问题的重要手段。如图9(a)所示,同时提高政府监督强度与自主研发绿色产品率后,核心企业信用担保能力在一定程度得以提升,在上述三者共同的作用下,中小企业不仅可以获取足够的融资资金,还可以通过绿色生产带来的环保成绩,更快地实现融资扩大效应[见图9(b)中曲线1]。在企业获取融资贷款后,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延长借款期限的方式给予中小企业更有利的资金支持。将利率和借款期限分别从 0.069、12 个月调整至 0.05、24 个月,如图9(c)和(d)所示,适当降低利率,延长借款期限,企业每月偿还贷款金额变少[见图9(c)曲线1],企业现金流[见图9(d)曲线1]也会相应提高,有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还款压力,这表明有利的金融支持是保障中小企业可持续生产的重要手段。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在拥有足够和便利的金融支持后,便于开展绿色自主创新活动,同时在政府环境监督管理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精益化生产水平,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再融资效益之间的良性循环。

图9 资金支持和保障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仿真效果图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建立了绿色供应链金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构建三个子系统分析绿色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相结合的内在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方程,利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模型与仿真分析,探寻中小企业绿色生产资金、环境友好实践、自身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企业的绿色管理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其绿色化转型与升级,提高了其环境管理的经济绩效水平。其中,绿色自主创新能力在企业可持续经营中会不断发挥作用,且作用越来越显著,说明绿色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长期获取高质量环境经济绩效的内部动力。

第二,政府的环境监管从外部提高了企业环境违法的成本,有利于企业履行社会环境责任,优化整个供应链的生态环境。同时,政府环境监管和企业绿色创新能力互为补充,扩大了企业环境管理的经济绩效,表明政府环境监督是实现企业绿色生产的外部动力。

第三,绿色供应链金融可在供应链金融基础上,通过更有利的金融工具强化中小企业获资后的绿色供应链管理,达到环境、经济绩效趋同,并以环保成绩作为再融资的评估参考,实现其可持续经营。因此,中小企业借助绿色供应链金融这一模式减轻了绿色转型的融资压力,加强了绿色转型的执行力度,有利于实现企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协同发展。

综上,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积极发挥企业绿色创新的内部作用与政府环境监督的外部作用。从内部而言,绿色创新作为绿色发展中的核心概念,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应加强自身绿色创新意识,重视绿色技术的革新,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研发创新能力,变革和改善现有的生产技术与流程,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开发差异性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21]。从外部而言,政府应制定中小企业环境守法政策,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发挥公众媒体在环境治理中的监督作用,引导企业参与绿色管理培训实现自我约束,帮助企业树立保护环境的主体意识,促使企业积极履行环境责任的主动性行为[22]。绿色创新能力和政府环境监督互相辅助、紧密结合,企业才能获得可持续经济收益与环境收益。

第二,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一是拥有足够和便利的金融支持,二是能够真正将资金用于绿色供应链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发挥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绿色转型中的引领和传导作用。一方面,可通过供应链生态优秀企业名单推荐、绿色专项贷款利息减免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和降低资金成本,促使资金流向绿色生产领域;另一方面,除了发挥政府的环境监督作用之外,核心企业也要将环保理念贯穿于上下游企业,同时监督其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情况,积极推进整个链式网络参与绿色生产实践活动[23]。

第三,在绿色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环境绩效是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审查和贷后管理的重要评价因素,也是中小企业获取更有利金融服务的重要依据[24]。因此,银行可以依据中小企业的环境绩效完善绿色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支持机制,如创新贷款产品和组合贷款,实施累进递减式的利率贷款设计,阶段性对战略性客户公司给予一定比例的利率折扣,适当提高优质公司授信额度的上限等。

第四,我国应积极推进绿色供应链金融战略实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绿色供应链金融系统中利益可得者的权利和责任,以政策为导向调动绿色供应链金融系统中各方参与者的积极性。只有在宏观政策的正确引领下,才能深入解决中小企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背离问题,将环境保护的外部性内化为企业的融资优势和经济回报率,有力地推动其可持续发展[25]。

猜你喜欢
供应链融资金融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融资
融资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