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结合人类适转理论在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中的应用

2022-02-16 09:14:10李先梅付雪芝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疗护安宁淋巴瘤

文 琼,李先梅,付雪芝,刘 婷

(1.荆州第一人民医院分院肿瘤医院 湖北荆州434000;2.荆州第一人民医院)

恶性淋巴瘤属于常见血液系统肿瘤,包括霍奇金、非霍奇金淋巴瘤。目前,医疗技术水平难以治愈晚期恶性淋巴瘤,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安宁疗护是一种人性化医疗服务,对无治愈希望的患者予以积极照护,帮助患者和家属解决生理、心理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2]。人类适转理论从新视角阐释联系人、环境、健康、护理概念,强调从护理对象角出发,通过适宜方式帮助护理对象处于舒适存在状态[3]。现阶段,我国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度不够,大多数疾病晚期患者临终前缺乏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支持[4]。本研究将人类适转理论应用到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安宁疗护中,旨在为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护理方式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5月1日收治的106例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晚期恶性淋巴瘤者;②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者;③患者对自身病情有较为清晰的认知;④患者意识清醒,配合护理人员的指导;⑤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同意签字。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或神经性疾病者;②肿瘤非恶性者;③患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血液、免疫系统等;④临床资料完整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72.06±6.36)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13例,初高中29例,小学11例。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73.17±5.05)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12例,初高中31例,小学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安宁疗护,具体措施如下。①死亡教育: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具体的心理特征,通过合适的技巧与其沟通,使患者以乐观和平静的态度接受死亡,减轻其身心痛苦。②心理支持:结合患者临终前由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接受期不同阶段心理状态,指导家属了解患者不同表现、相应处理方法,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外界的爱心与关怀,主动倾听患者需求,满足其合理愿望。③疼痛护理:遵医嘱给予镇痛,告知其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给药后患者生理状态。病情允许下可给予按摩、针灸,以缓解疼痛;同时播放音乐、电视节目,以减轻压力,提高睡眠质量。定期清洁皮肤,更换棉质舒适衣服。④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营养食物,少量多餐,兼顾患者饮食习惯,及时清洁鼻饲者口腔,以避免细菌感染。⑤日常生活护理:为患者提供安宁疗护病房,为家属24 h陪护提供方便,调节病房温湿度,定期为患者修剪头发、指甲等,维护其临终前尊严。⑥哀伤辅导:护理人员应指导家属及时进行自我心理疏导,要求家属参与护理计划的制订,理解、安慰家属,鼓励其宣泄不良情绪。

1.2.2 观察组 实施安宁疗护联合人类适转理论干预。组建安宁疗护联合人类适转理论小组,成员由组长、监督员及执行员共同构成,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负责科室总工作的部署,组织培训学习;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担任监督员,负责护理工作监督、护理质量评价;护师以下人员担任执行员,负责执行护理计划,小组成员均经考核后上岗。①意义阐明阶段:通过语言、书面形式阐明护理对象生活情境,明确护理工作意义,了解患者当前健康状态,引导患者创造性想象,深入理解现实意义。②同步节律阶段:创造和谐节律形态,引导患者认识到生活中的和谐,主动发现现实意义。如通过提问“对你来说,现在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等,鼓励患者表达出内心的想法,跟随其节律,给予鼓励。与患者共同分享各自观点、态度,与其真诚沟通,且给予充分的理解。③推动超越阶段:节律同步过程中,患者通过语言和行为表达其价值观,这其中患者观点会发生转变,其健康形态转换即实现超越。指导患者个体与家庭,针对改变的健康形态整理出计划。如转化过程中向患者进行提问:“你打算通过什么方式来提高生活质量”,引导患者认识到正确方式和积极心态的重要性,消除其恐惧,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①不适症状:比较两组不适症状发生情况。②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负性情绪,量表共20条,1~4分计分形式,最后得分为量表得分×1.25,SAS≥50分、SDS≥53分分别表示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分数越高表示严重程度越高。③总体幸福感: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5]评价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总体幸福感,该量表包括对健康的担心、对生活的满足、精力、心境、松弛与紧张、情感与行为控制6个分量表,选项0~10分,得分越高表示幸福感越强。④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LQ-30)[6]评估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生活质量,该量表由躯体、角色、情绪、认知、社会功能组成,每个量表有30个条目,得分范围1~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不适症状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不适症状情况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GWB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GWB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QLQ-30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QLQ-30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目前,约有4 000万人罹患恶性肿瘤[7-8]。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可发生疼痛、恶心、疲乏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传统护理干预主要针对患者疾病症状遵照医嘱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安宁疗护体现社会文明与人性化的医疗新型服务模式,和传统治疗为主的养护模式存在差异的是,安宁疗护强调对终末期疾病患者实施姑息性治疗,在维护其临终前尊严前提下实施干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提供支持和舒适的照顾模式,将关怀理念渗透于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中[9]。而传统模式下的安宁疗护主要为单方面的护理输出,达不到预期中的干预效果。人类适转理论强调从患者的角度看待生活,体现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对人、环境、健康、护理等概念的新观点[10]。将人类适转理论运用到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使护理更加人性化[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头晕乏力、睡眠困难、食欲减退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Winnie等[12]研究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肿瘤晚期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表现,安宁疗护严格遵守WHO三阶梯止痛。以按摩、针灸等形式减轻患者疼痛;通过调节室内温湿度、帮助患者更换棉质衣物来减轻患者不适感,维持病房舒适环境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通过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食物,满足肿瘤晚期代谢需求,提高患者耐受,减轻不适症状。而安宁疗护结合人类适转理论,使护理干预变为一种双向交流、人性化、不断变化和创新的过程,充分发挥患者潜能,从生理、心理等多角度改善患者疾病与精神状态。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确诊后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两组焦虑抑郁状态均较干预前改善,且安宁疗护联合人类适转理论优势更为明显,患者的紧张、抑郁、难过等情绪均有所缓解。究其原因:安宁疗护联合人类适转理论从专业角度出发,以护患之间真诚平等的沟通方式,启发患者表达疾病感受,减轻心理应激。另外,观察组GWB、QLQ-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安宁疗护联合人类适转理论展开积极心理疏导,最大程度满足患者情感需求,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总体幸福感。人类适转理论不以单纯治疗为导向,是一个关注人、健康、环境三者统一的干预程序,依照患者节奏,指导患者做出更好的选择,使其保持安静、平和、有尊严的心态[13]。

综上所述,安宁疗护联合人类适转理论可减轻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不适症状,改善负性情绪,提高其总体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疗护安宁淋巴瘤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开展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
上海护理(2023年10期)2023-12-04 14:38:02
多地加速推进安宁疗护工作
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研究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传染病信息(2022年3期)2022-07-15 08:24:12
认识儿童淋巴瘤
还鸟儿一个安宁的家
赢来安宁献给党
安宁的战争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磁共振成像(2015年5期)2015-12-23 08:52:50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