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在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

2022-02-16 09:14:06欧阳友云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输液例数家属

杨 佳,欧阳友云,黄 霞

(宜春市妇幼保健院 江西宜春336000)

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临床治疗的基本手段,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技术操作[1]。儿童由于皮下脂肪丰富、血管暴露不清晰等原因影响穿刺成功率[2]。同时,静脉输液为有创操作,穿刺过程会产生疼痛,加之患儿对医院、护理人员及相关器械产生恐惧心理,易出现哭闹、挣扎等不配合动作,增加穿刺难度[3]。上述问题不仅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紧张情绪,降低工作效率,且由于家属对患儿的关心,易发生护患矛盾,影响护患关系。有研究显示,家属参与到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而改善护理质量[4]。对于儿童来说,家属的陪伴能够使其更有安全感,可减轻心理应激,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操作[5]。因此本研究探讨家属参与的护理干预应在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9月1日收治的70例静脉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需静脉注射治疗者;②年龄≤14岁者;③生命体征平稳,无生命危险者;④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智力、行为、心理发育等方面障碍者;②非第1天静脉输液者;③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11(6.34±1.81)岁;疾病类型:消化道疾病14例,呼吸道疾病9例,内分泌疾病1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3~12(6.18±1.95)岁;疾病类型:消化道疾病16例,呼吸道疾病10例,内分泌疾病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医护人员指导患儿手放置于软枕上并握紧拳头,选择静脉血管消毒后穿刺,调节输液速度,穿刺过程中给予安慰,穿刺后给予常规固定、输液后护理。观察组给予家属参与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①输液环境:询问家属患儿的喜好,与家属一起营造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墙面装饰色彩温馨的卡通图案,准备玩具箱,放置适合各个年龄段患儿的玩具,并定时消毒,转移患儿注意力,缓解其对陌生环境的恐惧、紧张情绪,输液室配备电视,以供患儿观看。②专业知识讲解:以卡通人物、通俗易懂的语言制作健康教育手册,嘱家属与患儿一起阅读,获取穿刺、输液的相关知识。③心理护理:因家属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患儿心理,故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取得其信任、理解,使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穿刺前,以患儿能理解的方式与其简单交流,营造良好氛围,护理人员态度应亲切热情,提升其安全感、信任度;穿刺中,一边轻柔穿刺一边鼓励患儿,操作中分散患儿注意力,进而缓解其疼痛感;对严重不配合的患儿,可用较为严肃的话语进行威慑,使其冷静,穿刺后再行安抚,避免其哭闹;对不良情绪较为严重的患儿,向其说明穿刺疼痛轻,利用比喻、拟声词等进行描述,家属及时参与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做好心理护理。④穿刺护理:在保证输液速度的前提下,使用小号穿刺针,避免损伤血管,缓解其疼痛;穿刺过程中,嘱家属使用玩具、零食等转移患儿注意力,避免强制性束缚其四肢,护理人员操作应快速、准确、轻柔,争取一次性穿刺成功;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避免多次穿刺损伤血管,穿刺成功后,将针头固定好,防止其脱落损伤血管,牢固固定活泼好动的患儿,确保针头稳固。⑤输液后护理:输液完成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并封针,定时消毒穿刺部位,避免感染,嘱家属密切关注穿刺部位,出现红肿或渗出物及时告知护理人员。

1.3 评价指标 ①穿刺依从性:积极配合为患儿主动配合护理人员进行穿刺;配合为患儿有哭闹但不影响正常穿刺;不配合为患儿哭闹挣扎严重,无法进行穿刺。配合度(%)=(积极配合例数+配合例数)/总例数×100%[6]。②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行为量表(FLACC)[7]评价两组疼痛程度,该量表包括面部表情、体位、哭闹程度、腿部活动及可安慰程度5个方面,每个方面得分0~2分,总分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高。③家属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行研制的家属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主要包括静脉穿刺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穿刺技术等方面共50个条目,每个条目2分,满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④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药液渗透、肿痛、静脉炎。

2 结果

2.1 两组穿刺成功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穿刺成功情况比较

2.2 两组穿刺依从性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穿刺依从性比较[例(%)]

2.3 两组FLACC评分比较 观察组FLACC评分为(2.36±0.94)分,对照组FLACC评分为(3.31±1.13)分,两组FLAC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4,P<0.01)。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5 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名(%)]

3 讨论

与成人不同,儿童的生理、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其耐心、认知程度及对疼痛的忍受力都较差,缺乏治疗主动性、依从性[8]。静脉穿刺、输液过程中,小儿静脉管腔狭窄,对穿刺敏感性较强,会造成静脉穿刺困难、穿刺部位红肿、针头脱落或药液渗出等事件,不仅造成自身风险,同时加重护理人员工作量,影响护患关系[9-10]。多数小儿静脉穿刺有抵触、恐惧心理,不配合医护人员,导致输液治疗不顺利,故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表明,患儿不配合、过度哭闹、肢体躁动、穿刺困难等是影响静脉输液的原因[11]。患儿情绪变化快、情感表达直接、注意力易被其他事物吸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积极合理的干预措施针对性诱导患儿,使其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进而配合静脉穿刺[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不足,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技术合格,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已有较高的穿刺成功率,故导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穿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可提高小儿穿刺配合度,本研究与王凌玲等[13]结果一致。在医院陌生环境中,患儿由于角色转变、疾病不适、恐惧治疗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此时家属给予安慰、鼓励,能有效缓解患儿心理压力,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同时,家属了解患儿的性格,可及时给予穿刺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加之护理人员给予的心理干预,治疗依从性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家属参与护理干预中的护理人员提前做好准备,与家属密切沟通,获得其信任,共同协作对患儿进行干预;穿刺前,通过建立良好环境、氛围、设置玩具箱、播放动画片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减轻患儿的环境陌生感,从而缓解其心理应激反应,且联合家属使用患儿能听懂的语言进行交流,使其做好心理准备,减轻其焦虑情绪;穿刺中,护理人员运用熟练的技术一次穿刺成功,避免长时间穿刺加重患儿心理负担、疼痛感,同时配合家属的干预,帮助患儿克服困难,正确对待静脉穿刺,减轻其心理应激导致的疼痛加重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导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家属满意度均>90%。究其原因:常规护理已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家属满意度的提升效果有限,故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

综上所述,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依从性,减轻其疼痛程度,应用效果满意。

猜你喜欢
输液例数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更正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颈枕输液袋
中学科技(2015年11期)2015-11-25 05: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