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博
记得那天是农历闰四月初八。妈妈让我把两条“鲤鱼”装进方便袋,要给奶奶家送去。
这两条“鲤鱼”,其实是妈妈精心蒸制的“面鱼”——一种特制的、鲤鱼造型的面食。这两条“鲤鱼”漂亮极了!圆圆的眼睛,微张的嘴巴,背上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碧绿的叶子......我怎么看也看不够。
在路上,我问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送面鱼,妈妈给我做了详细的回答。
在旧社会,人们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寅吃卯粮的现象时有发生。老百姓过日子都按农历计算,赶上闰年便会多出一个月。闺女担心年一长,娘家人会断炊挨饿,就会蒸一对面鱼送去,祝福娘家吉庆有余。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哦!”我恍然大悟,“人家都是给娘家送面鱼,你为什么要给奶奶送?”
“因为你爸爸是独生子,奶奶没有闺女。我是奶奶的儿媳妇,也要尽到闺女的义务,所以给奶奶送面鱼。我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爷爷奶奶。”妈妈回答道。
我们很快到了奶奶家。我一边迫不及待地推开门,一边喊道:“奶奶,您看我带来了什么好东西?”奶奶看到我,笑容满面地说:“我的大孙子来了!”爷爷也笑得合不拢嘴。
我把方便袋递给奶奶,奶奶一看,说:“哟,是面鱼啊,从哪里买的?这么漂亮啊!”我连忙回答道:“是妈妈亲手蒸的。奶奶,您快尝尝吧!”奶奶一边拿出来,一边说:“这么漂亮,我都舍不得吃。呵呵呵......”说罢,奶奶掰了一小块儿鱼尾巴,尝了一口,便连连叫好。
随后,妈妈捧着衣服对爷爷奶奶说:“爸妈,你们赶紧来试试衣服,看看合身不!”奶奶笑呵呵地说:“我们有的是衣服,别乱花钱了。”我在一旁劝着:“奶奶,反正买也买了,您还是赶紧穿穿看吧!”妈妈送给奶奶的是一件红色外套,爷爷的是一件蓝色夹克。他们穿上后,仿佛年轻了十几岁。奶奶整理整理衣服,满意地说:“这衣服不大不小,怪合身的,真漂亮!都说‘闺女是妈妈的小棉袄’,俺这儿媳妇比亲闺女都好。”爷爷点点头说:“嗯,嗯!闺女也不能想得这么周到。”
这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让人觉得幸福又难以忘怀。妈妈的孝心也深深地感动了我。
(指导教师 胡本正)
简评
赶上闰年,闺女要给娘家送面鱼。这是一种习俗,本文中,妈妈却给奶奶送面鱼,而且还给爷爷奶奶买了新衣服,其孝心可嘉!
小作者娓娓道来,把送面鱼的过程讲述得很清楚,而且借助妈妈的讲述,把送面鱼这一习俗的由来介绍得很清楚,增强了习作的可读性,也增加了习作的内涵。
(裴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