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期望,我们并不陌生。班级管理中,学生会有很多目标:我要拿“学习进步奖”,我要在校运动会上夺得冠军,我要评“三好学生”,我要当上学生会主席,等等。这些目标能实现吗?这些目标能在预定时间实现吗?一旦有了目标,学生心里就会期待和希望实现目标。同时,教师心里也会期待和希望学生实现目标。这种对目标的期待和希望,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期望。
可见,期望是人内心对在预定时间达到预设目标的期待和希望。期望犹如人心中的一轮朝阳,能煥发人生活的热情,激发人行动的力量,鼓舞人奔向目标。
期望可以分两种。一种叫作自我期望。学生的自我认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期望。积极的自我认知就会形成积极的自我期望:“我行,我的目标能实现。”这样的学生往往表现为确信自己是聪明的,是有能力的,是能干好这件事,是能学好这门功课的,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结果学生往往真的能如愿以偿,最终实现预期的目标。
另一种可以叫作他人期望。心理学上有个“重要他人”的概念。所谓他人期望,主要就是来自重要他人的期望。这种他人期望对个人行为影响之大,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权威的“重要他人”,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更明显。
自我期望和他人期望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中小学生年龄还小,还很难正确认识自己,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主要是从老师和家长那里听来的,他们的自我期望也主要是由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内化而来的。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期望一经形成,反过来也会影响到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
期望理论与期望规律
期望效应有怎样的具体表现?就是说,期望对学生行为的激励作用有怎样的规律?对此,管理心理学的学者做了很有意义的研究。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人在明确了某个目标后,目标就会对人产生激发力量。这个预设的目标对人的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效价,一是期望值。这个期望理论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M=V×E
式中,M表示激发力量;V表示效价;E表示期望值。
所谓效价,是一种主观判断,也就是人对目标价值的主观评价。人们如果认为目标对自己有意义,效价就是正值;如果认为目标对自己没意义,效价就是零;如果认为目标对自己不仅没有意义还会有害,效价就为负值。只有效价为正值,目标才对人有激发力量。效价越高,对人的激发力量越大。
与效价有关的一个因素叫关联性。所谓关联性,是指人对成绩与奖励之间关系的认识。成绩与奖励的关联性系数通常在+1和-1之间。关联性越大,目标的效价就越高;关联性越小,目标的效价就越低。
所谓期望值,是一种主观概率,也就是人对目标实现可能性的主观估计。期望值在0到1之间,如果期望值是0,表明个人认为目标肯定不能实现;如果期望值是1,表明个人认为目标肯定能实现;期望值介于0到1之间,表明个人认为目标实现有一定的可能性。不言而喻,期望值越接近1,对人的激发力量越大。
目标对人的激发力量大小,就是由效价和期望值共同决定的。
以考取大学为例。如果一个学生认为考取大学这件事对自己很重要,也就是效价很高,估计自己考取大学的可能性很大,也就是期望值很高,那么,考大学这件事对这个学生的激发力量就很大。如果一个学生认为考取大学对他很重要,也就是效价很高,但是,因为受学习成绩所限,估计自己考取大学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期望值很低,那么,考取大学这件事对他的激发力量就会很小了。如果一个学生就想早点就业,根本不想上大学,也就是效价为零,这种情况下,自然考不上大学,也就是期望值很低了,那么,考取大学这件事对他的激励就更小了。
为了让激发力量到达理想状态,弗鲁姆还提出了如下期望模式。
根据这个期望模式,激励工作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努力与成绩的关系。努力与成绩的关系,取决于人对目标的期望值。因为人总是希望努力后能看到预期的成绩。如果个人对目标的期望值很高,也就是估计可以获得预期的成绩,人就会为此付出努力;如果个人对目标的期望值很低,也就是估计很难得到预期的成绩,人就会失去积极性,不愿付出努力了。
二是处理好成绩与奖励的关系。成绩与奖励的关联性,影响人对目标效价的认识,也就是影响人对目标价值的判断。人总是希望取得成绩后能得到合理的奖励。这个奖励,既包括物质奖励,又包括精神奖励。人达到了目标取得成绩后,如果认为得到了合理的奖励,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如果认为没有得到合理的奖励,积极性就会降低。
三是处理好奖励与需要的关系。人总是希望获得的奖励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的需要各不相同。因而,同样的奖励,在不同人心里效价不同,也就是感到价值意义不同。比如,张三很看重奖金,李四却很看重荣誉称号。所以,奖励什么,要考虑不同人的效价,要适合不同人的需要。这样,奖励才更有激励作用。
发挥教师期望的激励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的,怎样恰当运用期望理论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发挥教师期望的激励作用;一个是发挥学生自我期望的激励作用。
对学生来说,教师期望属于他人期望。教师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因而,教师期望对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会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罗森塔尔的实验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教师期望的作用。为此,在班级管理中,我们首先要发挥教师期望的激励作用。
怎样充分发挥教师期望的激励作用呢?
首先,正确认识学生的发展,形成恰当的教师期望。
我们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但这绝不是说,我们对学生要抱有同样的期望。
为什么这样说?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是个多因素事件,多因素事件大多是呈正态分布的。人的发展水平也是呈正态分布的,就是说,绝大多数人是普通人,绝大多数人的发展在中常水平,有少数人发展超常,还有少数人发展低常。既然学生的发展水平不同,我们就不能对学生抱有同样的期望。
如此说来,我们对绝大多数学生就可以不抱期望了吗?不,我们对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抱有期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学生发展的强大激发力量。
问题是,教师期望只有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期望,才会产生激发力量。而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按照期望理论,既取决于效价,也取决于期望值。就是说,我们不仅要看学生对期望目标价值的认识,也要看学生对期望目标实现可能性的估计。只有学生觉得达到教师期望目标的可能性较大时,才有较大的激发力量。如果学生觉得达到教师期望目标的可能性很小,就没有多少激发力量。简单说就是,期望目标不能太高了。因为期望目标太高了,期望值就太小了,就没多少激励力量了。所以,为了增强教师期望的激发力量,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抱有不同的期望。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那个区域,就是这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发展,也就是实现了学生阶段性的最佳发展。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都不同,因此,为了促进每个学生最佳发展,我们也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抱不同的期望。
如此说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形成不同的教师期望,恰好说明我们对学生一视同仁。因为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同样促进他们最佳发展。
其次,采取多种沟通方式,有效传递教师期望。
教师期望再好、再恰当,如果学生没能很好地感受到,也是徒劳,就谈不上对学生的激发作用了。因此,要想真正发挥教师期望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我们还要采取多种沟通方式,把教师的期望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
我们可以通过直接沟通传递教师的期望。一是通过当面对话传递。首先,凭借语言沟通,传递对学生的期望,让学生受到鼓舞。其次,借助非语言沟通,比如,通过热切的眼神、赞许的表情、充满信任的握手,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二是通过书面交流传递。比如,批阅作业,特别是批阅周记,就是班主任向学生传递期望的好机会。三是通过网络互动传递。比如电子邮箱、微信等,向学生传递教师的期望。
我们还可以通过间接沟通传递教师的期望。一是通过家长传递。比如,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和电话等途径,让家长知道孩子在校的良好表现,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的期望,受到激励。二是通过学生传递。比如,与甲生谈话时,流露出对乙生的良好期望,乙生从甲生那里间接感受到教师的期望,会更有激励作用。三是通过教师传递。班主任在和本班科任教师的日常交流中,有意无意表露出对学生的期望,传到学生耳朵里,也会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
教师期望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未必能一次见效,也未必能一劳永逸。所以,无论以哪种方式传递期望,都要持之以恒,前后一致。特别是期望产生初步激励作用后,教师要继续传递积极的期望,强化激励作用。还有,当学生暂时受挫,似乎辜负了教师的期望时,教师更要传递积极的期望,激励学生战胜挫折。
发挥学生自我期望的激励作用
要发挥学生自我期望的激励作用,关键在于提高效价和提高期望值。为此,就期望模式的4个因素来说,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让学生的努力取得相应的成绩。
这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目标的期望值。学生只有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看到了努力取得的成绩,才会对目标有较高的期望值,才会有较大的前进力量。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必须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绩。这个成绩是多方面的,比如,一个满意的测验分数,一次不错的课堂发言,一首联欢会上优美的歌曲,一次运动会上漂亮的跨栏,一次认真的值日,一次按时到校,等等。
如何让学生看到成绩,就需要我们的智慧了。因为努力后的结果算不算成绩,往往在于人怎样看。比如,初中的优秀学生升入重点高中后,多数学生班级排名不如初中。于是,有的学生会感到没希望了,没了努力的热情,教师“努力找回自己的辉煌”的鼓励,也没有了激励作用。因为什么?就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成绩,感到自己进高中后的努力白费了,心里对目标的期望值几乎是零了。这时候,智慧的班主任不是盲目给学生鼓劲打气,而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初高中这种名次的变化,不再横向跟别人比,而是纵向跟自己比,让学生看到自己比初中时的进步,看到自己进高中后努力的收获,看到自己的成绩。
为了让每个学生的努力都有收获,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自己的各项目标。特别是要避免盲目的过高目标,避免过高的自我期望。因为自我期望的目标过高了,对目标的期望值反而会降低,激励力量也就会减小。关于目标的设定,前面已有专题详尽讨论,这里不再赘述。
其次,让学生的成绩得到相应的奖励。
学生有了成绩,如果得到相应的奖励,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如果没有相应的奖励,积极性就会降低甚至消失。因为什么?这是因为,按照期望模式,成绩与奖励的关联性大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目标效价的判断。有了成绩能得到奖励,学生就会认为目标的效价高,积极性就高,就愿意继续努力。这里的奖励,相当于一种强化作用。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能得到相应的奖励。
为了更好地发挥奖励的激励作用,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奖励要及时。奖励越及时,对学生的激励和强化作用越大。二是奖励要公平。不公平的奖励,只能抑制或消除学生的积极性。三是奖励要合理。奖励既要合事理,还要合情理。合事理,就是什么成绩给什么奖励;合情理,就是需要什么奖励给什么奖励。
最后,给学生的奖励要适合个人的需要。
学生有的看重奖状,有的看重奖品,有的更看重老师的赞许。因为什么?这是因为,从奖励与需要的关系来说,同样的奖励,对不同学生效价不同。效价不同,是因为学生需要不同。需要不同,学生想得到的奖励就不同。学生最想得到的奖励,心理上的效价最高,也就是学生认为这个奖励对自己最有意义,从而最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们给学生的奖励,还要适合学生的需要。
怎样让奖励适合学生的个人需要?一是奖励多样化。可以是物质奖励,比如奖品、奖学金,也可以是精神奖励,比如口头表扬,公开表彰,给予荣誉称号,甚至教师肯定的话语或赞许的目光。二是奖励个性化。例如,一名中学女生,品德良好,学习努力,身为班长,为班级做了很多贡献,可就是因为考试成绩没达标,当不成“三好学生”。这样的学生该奖励什么?期末,她榮获了“特殊贡献奖”。这种个性化的奖励,对这个学生,对整个班级,都产生了强烈的激励作用。
马志国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