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生成逻辑、内涵体系及价值意蕴

2022-02-15 16:03樊文翔
湖北社会科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恩格斯资本主义马克思

樊文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将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发挥“基本盘”和“压舱石”的关键作用。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2]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正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其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新征程上,我们绝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因此,现代化的道路没有唯一,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既要结合农业发展的具体环境条件和内在基础,还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汲取丰富营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经济思想的理论源泉,[3](p4-21)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撑。在批判资本、谋划革命和构想未来社会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西欧典型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分析,指明了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对抗性矛盾,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此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保持着对农业发展、农村变革和农民生存问题的热切关注,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农业现代化思想。马克思对“一般劳动”的科学认识、对剩余价值规律的探索和对资本原始积累规律的分析都离不开对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诸多挑战,特别是“大国小农”基本国情下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动力和路径等话题的讨论,迫切需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寻找解决之道。因此,系统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不仅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能在理论上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近年来,学界从多个层面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形成了十分丰富的理论成果。一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基本内容的介绍。学者们通常将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以下几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商品化、[4](p65-68)农业工业化、[5](p49-59)农业资本化和农业企业化,[6](p196-204)这几点也被称为马克思恩格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合理而提出的“农业合理化”思想。[7](p38-44)还有学者从逻辑起点、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三个方面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8](p53-59)二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与西方农业经济思想在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总的来看,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农业发展思想在研究方法、基本规律和实现途径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9](p14-17)有学者进一步从城乡关系、[10](p23-26+124)小农与合作经济理论、[11](p33-44)农业劳动力转移[12](p184-187)等方面分析了两者的差异。三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当代启示及实现路径的探讨。学者们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对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13](p40-46+93)邓小平“两个飞跃”理论、[14](p24-37)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创新贡献、[15](p27-34)农垦地区农业现代化[16](p23-30)等问题的现实指导意义,并从小农改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机制。[17](p86-92)四是结合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进行的具体分析。学者们主要从产业振兴、[18](p2-16)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19](p88-96)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20](p113-119+220)合作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21](p83-108)城乡融合[22](p166-173)等角度进行了讨论。

上述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对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不过仍然存在若干拓展空间。首先,以往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劳动生产率、社会化、商品化等农业现代化表征的分析,着重讨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某个组成部分,未能对农业现代化的完整内容进行总结。其次,学者们的研究视角散落在理论叙述、现实应用和理论比较等方面,缺乏结合背景、内容和影响的整体性理论分析。最后,已有的研究较少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内部逻辑关系,使得各项具体内容相互间关系不明确或不准确,逻辑衔接不够紧密。总体来说,有必要对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进行更为宏观视角的综合性探索,在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内部逻辑关系等方面进行拓展,以促进研究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因此,本文基于既有文献,围绕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系列经典著作中对农业现代化的相关论述,从生成逻辑、内涵体系和价值意蕴三个维度对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一、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生成逻辑:理论、历史与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深入考察资本主义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应当从理论来源、历史依据和实践基础三个方面出发把握其生成逻辑。

(一)理论来源:对重农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性超越

德国古典哲学、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正是对法国重农主义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农业学说的批判性继承。

重农主义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23](p15)对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生成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重农主义主张农业是唯一生产财富的部门。基于法国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现实,重农主义认为增加一国财富的是生产过程,农业劳动是唯一的生产劳动,更是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唯一来源。因而,“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24](p364)第二,重农主义主张农业劳动为其他产业的存在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为人类提供包括粮食和大部分工业原料在内的消费品,只有农业发展了,其他生产活动以及其他产业部门才能发展起来。因此,农业劳动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25](p242-243)不过,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是在辩证地对待重农主义的理论主张。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重农主义积极肯定农业和农业劳动的观点,认识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他们也克服了重农主义轻视工商业的不足,指出重农主义“否定了特殊的、外在的、仅仅是对象性的财富”,“对工业世界持否定态度”。[26](p181)同时,又结合对重商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农业和工商业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思考,科学界定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总之,正是通过对重农主义的辩证分析,特别是关于农业基础作用和工农商关系的思考,马克思恩格斯逐步实现了对重农主义的批判性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农业思想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有益来源。与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三大历史阶段相适应,空想社会主义的农业思想也经历了从空想描写、理论论证到现实实践的过程,诞生了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天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是其中的先驱者,孕育了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萌芽。他提出了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实业体系”,并指出农业生产应当在统一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强调人人应当劳动。同时期的另一位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者傅立叶提出了一种基层组织——“法郎吉”,这是一种将多种劳动结合、以农为主的协作制度,其依赖于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向农村和农业的流动,有助于消除城乡和工农差别差距。英国的欧文则主张建立一种依托于生产资料公有制而形成的组织,并称之为“合作公社”。这是在现代工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生产和消费相统一、结合城乡优势于一体、同时进行工农生产、开展集体劳动的新型共同体。[27](p145-157)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者关于未来社会农业计划、协调合作、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方面的构想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农业生产方式的思考提供了重要借鉴,为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他们忽略了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必要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则不仅吸收了上述思想中的积极因素,而且通过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深入考察和分析克服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者的空想性,将关于未来农业的思考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从而具有了现实性。

(二)历史依据:对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历程的深入研究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和现实材料。通过对典型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发展历程的深入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不同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差异性影响,形成了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对农业问题的分析以英国资本主义农业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一对象先后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农业快速发展两个阶段。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是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史和起点,农业处于从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转型的过程之中,对农业的残酷掠夺和对农民的血腥压迫构成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生产要求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集中在资本家手中,农民被统治阶级通过征服、奴役、劫掠、杀戮等暴力手段强制同自己的土地分离,被当作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向劳动市场。英国的“圈地运动”就是典型的资本原始积累的暴力手段。随后,三百多年的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农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18世纪中叶,现代农业在英格兰出现。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大工业才用机器为资本主义农业提供了牢固的基础,彻底地剥夺了极大多数农村居民”,[28](p85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村地区获得统治地位。但是,在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土地和工人这两个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却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从以上分析可见,马克思对形成时期的资本主义农业即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对农业的剥夺、农民的压迫持批判态度,而对于成熟时期的资本主义农业,马克思虽承认其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一定历史作用,也批判了其根本的落后性。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农业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历史性考察和批判,深化了马克思对农业问题的思考,也促使其在历史之中探寻农业现代化的未来出路。

(三)实践基础:对现实农业农民问题的积极回应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但是农业劳动者并没有得到与提高的农业生产效率相一致的待遇,反而承受着日益沉重的剥削。青年时期,马克思就立下了从事“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的崇高理想,[29](p459)恩格斯也在“到处寻求真理”。[30](p192)这种对现实社会中穷苦大众的强烈关怀,对现实中农民贫困问题的分析和回应,是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生成的实践基础。

恩格斯虽然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但却从无产阶级的立场来分析现实问题。1839年,恩格斯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政论性文章。在这篇名为《伍珀河谷来信》的文章中,他对生活在河谷的劳动人民表达了深切的同情,但只是从工厂主的个人品质和虔诚主义宗教出发,难以完全解释这一问题,因此,恩格斯迫切地需要找到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31](p27-31)而在与恩格斯结识前的1842年和1843年,马克思在《莱茵报》承担报纸编辑的工作,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发表了很多与农业有着密切联系的政论文章。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马克思毅然站在贫苦农民的立场上,积极为农民拾捡枯枝的行为辩护,抨击普鲁士的国家和法律制度的不合理性,捍卫贫苦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中,马克思抨击了普鲁士政府将摩泽尔地区贫苦的葡萄种植者的灭亡视为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的荒谬言论,指出摩泽尔河沿岸地区的贫困状况是同整个国家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二者并非没有关系。但是,此时的马克思主要是从哲学和法学的角度进行解析,还不了解政治经济学,因而无法对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做进一步的思考。为了解决这些现实中的由农业引发的经济利益问题,马克思意识到深入开展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性。与此同时,恩格斯也从物质利益的视角分析了英国当时的政党斗争。因此,现实问题特别是关于农业的现实问题,促使马克思恩格斯深入思考“物质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从而能够对现实做出合理、科学的回应。

正是这些实践中先后产生的现实问题引发马克思恩格斯对农业农民问题进行不断深入的理论探究,推动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的萌芽,从而为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内涵体系及内在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没有系统地论述过“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内涵,但在他们对许多农业经济问题的分析中已经包含着丰富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在《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论土地国有化》《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德国农民战争》和《法德农民问题》等一系列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进行了许多论述。这些论述蕴含着深厚的农业现代化思想。这一思想由农业现代化起点论、农业现代化方向论、农业现代化动力论、农业现代化主体论和农业现代化协同论等五个部分组成,并以内涵体系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

(一)农业现代化“起点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这也是其农业现代化思想的起点。一方面,他们将农业劳动置于一般性劳动的视野下、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进行观察和分析;另一方面,他们也强调了农业的特殊性、基础性,认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23](p28-29)在人类历史上始终具有决定性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农业的决定性、基础性地位,同时又借助这一分析阐述乃至丰富着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从农业与人的关系来看,农业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生活资料。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论述了食物生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26](p531)显然,这些东西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有赖于人们进行的各种生产活动。因此,在人类进化的历史进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而进行的多种多样的生产活动。马克思称之为“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可见,人类的生存不是天然就有的,而是取决于物质生产这一基本条件和前提。而另一方面,“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的条件”,[32](p715)只有先解决了基本生存所需,“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促进人类发展的事业。[33](p601)这对于不同发达程度、不同文明形态、不同地理条件的民族来说并没有什么差别。只有满足生存需要,才能为各种精神文化和科学技术创造提供支持。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通过农业生产获得食品所需要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越少,人类积累财富和发展文明所获得的支持就越大。这是人类历史的、超越意识形态界限的一般发展规律。

第二,就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而言,农业提供了必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是其他一切部门存在的基础。马克思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全部社会的基础”。[32](p888)首先,农业提供了生活资料。为了使自由支配的时间“不致全部被直接生产者的食物生产占有”,农业劳动“必须有足够的生产率”,进而才能为非农业工人生产必要的食物。也就是说,只有缩短生存必需品的生产时间,才能增加其他物质生产或精神生产的时间。[34](p120)这就为农业产业和非农产业的分工、生活品和工业品的分工提供了物质基础,推动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32](p716)而从生产上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将为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土地耕种者的劳动生产率决定了不从事农业劳动而能生活的人的相对数。[23](p22)在一定时间里,农业劳动者生产的剩余农产品越多,不需要进行农业生产的工人就越多。换句话说,劳动者个人所提供的剩余产品越多,就意味着有越多的劳动者可以从农业生产转移到非农业生产之中。

因此,从逻辑上看,农业为历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历史前提的前提,同时也是其他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农业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更是人类社会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历史和现实已为这一点提供了丰富的佐证,而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来分析预测,这一地位也必将是恒久的,共产主义必然建立在发达农业的基础上。

(二)农业现代化“主体论”:依靠农民为了农民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体论”主要指向两个维度:一是农业现代化“为了谁”,二是农业现代化“依靠谁”,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思想落点。在“为了谁”这一层面上,推进农业现代化将直接提升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最终推动整个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天然主体,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主体。不过,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农民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主体性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认识的。

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认识到农民群体的复杂性给农业现代化带来的挑战。第一,农民群体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立场和诉求——一部分是富裕的农民,可以称之为“大农”,属于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与“大农”相对的“小农阶级”,“是指小块土地的所有者或租赁者”。[35](p512)小农身上仍然体现着过去的生产方式的残留,但小农同时也是未来的无产者。小农可以进一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封建的农民”,他们仍然处于农奴依附地位,需要为自己的主人服徭役;第二类是“佃农”,需要向地主交租或者服一定的劳役;第三类是“小自由农”,可以在自己的小块土地上经营,但面临着资产者和高利贷资本的沉重剥削;第四类是“农业工人”或者“农业短工”,与土地所有者或大租赁者相对立。第二,小农及其相应的经济形态天生具有封闭性、落后性和保守性。小农是封闭的,这是由其农业生产方式决定的,“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相互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36](p566)资本主义大农业具有社会化的特点,市场交换是生产者获得消费品的主要途径。但是,在以自给自足为特点的小农经济条件中,自然界是农户获得生产要素和生活资料的主要场所。小农还是落后的,与其在经济和社会中所处的地位相似,他们与小资产者一样,都是小私有制的拥护者。小农也是保守的,这同样是其生产方式影响的结果。由于规模有限、资金不足、分布广泛,小农经济更适宜使用较为分散而非集中的生产资料。因此,小农生产方式排斥积聚、协作、分工和进一步发展。若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制渗透,其甚至无法实现主动的现代化。正是出于对小农复杂性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整体上对小农经济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小农“同过了时的生产方式的任何残余一样,在不可挽回地走向灭亡”。[35](p513)

但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也认识到了农民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主体作用。恩格斯曾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从经济、政治和军事等不同维度对农民的重要作用给予了肯定。而且,“走向灭亡”的只是小农生产方式而不是具体的农民个体——小农的历史命运是转化为农业工人、农村工人或城市产业工人。[5](p49-59)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小农经济的同时也为小农的发展指明了路径,核心指向是使传统的小农在内部或外部力量的帮助下转变为组织起来的农民。从外部力量来看,其一是希望借助工人阶级的领导将农民组织起来,激发农民的生产活力。与小农阶级相比,城市居民或者说工人阶级通常是更为活跃、开放、创新、集聚的群体。因此,小农必须依靠工人阶级求得解放。[36](p357-358)其二是运用社会资金来支持农民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要掌管政治机器,而且要掌管全部社会生产。这离不开医生、工程师、农艺师等各种专门人才的培养。因此,恩格斯主张“慷慨地对待农民”,认识到帮助农民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收益和资源节约。[35](p526-527)从内部力量来看,马克思恩格斯主张采取合作社的方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土地作为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主要掌握在大封建主和实力较强的大农手中。对此,恩格斯认为在把土地转换为公共财产的前提下,要进一步通过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集体劳动,从而克服小农由于分散和弱小而无法充分利用大规模土地的局限性。[36](p210-211)在具体的手段上,恩格斯并不赞成用暴力去剥夺和组织农民,而是希望发挥示范效应,通过友好的社会帮助,吸引农民加入合作社,进行集体耕作。

(三)农业现代化“动力论”:重视科学技术进步

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的历史转型。以农业机械化、良种化和化肥化为主要特征的科技进步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和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是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恩格斯说,“轮作制、人造肥料、蒸汽机、动力织机同资本主义的生产也是分不开的”,[37](p170)“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28](p698)马克思恩格斯从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农作物的数量和质量等三个方面阐释了科技进步对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作用。

第一,工业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的出现和推广,大大节省了人力,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如人体的各种器官帮助人类进行呼吸、咀嚼、思考等各种活动,工具和机器作为人的创造物,也可以帮助人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自然。当人类能够自觉地应用这些机器时,人类所肩负的劳动就会很快地减少到最低限度。因此,借助与自然力和自然科学相融合的工具和机器,人类在同样的时间里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获得更大的产出,实现劳动生产率的跃升。在农业生产中,以收割机为代表的机械能够降低谷物耕、种、收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帮助农产品更快地到达市场。第二,土地在农业生产中是作为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而存在,作为土地客观属性的肥力也会因化肥和机械的出现而改变。在自然肥力相同的情况下,化肥和机械发达程度越高,土地利用效率就越高。[32](p733)例如,硬黏土又硬又黏,肥力有限,不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生长,但通过对其施加肥料或者进行熏烤,则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地的收成。而通过新的耕作方法或者各种机械手段的应用,也能有效改善土地的肥力,使得土地等级发生变化。总的来说,“随着耕作的进步,一样的或甚至更好的土地,也和较坏的土地一样,同样能成为新的耕地”。[32](p869)第三,良种化等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缩短劳动时间,有利于提高一定时间内农作物或畜牧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周期性和自然性,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在没有达到生长周期的条件下,强行使动植物生长进而成熟,显然有悖于自然规律。不过,马克思也指出,通过科学的饲养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促使牲畜达到符合特定用途的状态。马克思进一步以当时英国租地农场主贝克韦尔举例,英国羊的生长期一般为四年到五年,贝克韦尔通过“精心选种,使羊的骨骼缩小到它们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限度”,[38](p264)就使得羊从幼仔到完全成熟的生长期大幅降低到两年甚至一年。

(四)农业现代化“方向论”:走向社会主义大农业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农业是社会化的大农业生产。[39](p6)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农业的两个基本特征。马克思恩格斯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向社会主义大农业方向发展的观点。

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赞扬了资本主义农业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正面影响。正如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6](p36)在农业上亦是如此。自然经济具有封闭、落后、分散、小规模的特点,而资本主义农业则借助“货币经济和大工业”摆脱了自然经济的束缚,实现了从小农经济到社会化生产的跃迁,成为高度商品化和社会化的生产部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农业从生产要素到产品销售都受资本控制,农产品主要是通过市场满足社会其他部门的需求,资本主义工业部门则为农业提供先进的机械、科技、管理等要素,将之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管理中可以持续提高土地等要素的生产率,促进农业增产。如果从更宏大的视角来看,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和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关系的社会化,将为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迈进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但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回避资本主义农业发展的破坏性影响。他们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严重阻碍了农业的继续发展。第一,从人与人的关系讲,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加剧了农业资本家对农业工人的剥削和压迫,激化了社会矛盾。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是以直接剥夺农民各种生产资料为前提的,资本主义的大生产“正如火车把独轮手推车压碎一样”[35](p527)取代了农民的小土地所有制。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支配地位的社会中,作为小生产者的农民,要么实现资本积累,成为剥削别人的资本家;要么一无所有,成为被资本家剥削的雇佣工人。[23](p441)而且,资本主义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往往以生产者本身的劳动能力受损为代价。[28](p579)第二,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资本主义农业造成了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农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的交织渗透。因此,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还要服从自然规律。但是,资本主义农业却带来了地力损耗、森林消失、气候改变和江河淤浅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作为一种私人经营的资本主义农业不仅加重了对劳动力的剥削,还不断加大化学物的使用以增强对土地的掠夺,尽管获得了短暂的产出增长,但却导致了土地的长期衰竭。[28](p579-580)第三,从历史来看,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廉价的原料和由农民转换而来的产业后备军,极大地降低了商品的生产费用,协助资本逐渐征服了国内市场并开拓世界市场。面对更有市场竞争力的工业产品,自给自足的农民家庭的小生产者被市场逐渐排挤,进一步增加了产业后备军的数量,使整个民族屈从于资本的逐利。马克思指出,农业发展与农民之间的对抗性突出表现在“英格兰农业的进步和农业工人的退步上”。[28](p774)

在全面评价资本主义农业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预见了资本主义农业走向更高级阶段即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前景,这既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又是农业进一步现代化的前提。这首先是以生产资料特别是土地的公有制为基础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生产者将能够制定合理的计划,进行有效的社会劳动。[33](p233)因此,农业发展的方向应当是以劳动者的联合和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实现“以自由的联合的劳动条件去代替劳动受奴役的经济条件”。[33](p198)马克思指出,合理的农业要求的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并与资本主义农业相矛盾。恩格斯指出,土地公有制是农业大规模经营的基础,不仅有利于“应用一切现代工具、机器等等,从而使小农明显地看到通过联合进行大规模经营的优越性”,[33](p331)而且“会使现代的化学发现和机械发明在生产中得到充分的利用”。[40](p146)可见,合作制和规模化经营将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内在地包含着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前提。

(五)农业现代化“协同论”:以城市化和工业化推动农业发展

农业现代化立足于农业,服务于农业,但并不限于农业。马克思恩格斯从全局视角出发,跳出农业看农业,从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角度阐述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路径。正如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曾明确指出的,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因为“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改变”。[26](p618)

从产业结构来讲,要通过发展乡村工业和第三产业解决农业现代化中的劳动力就业和产品运输等问题。工农业的关系十分密切,农业劳动和工业劳动是并行不可分开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推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农业机器的采用,导致那些在自己土地上耕种的大部分小农的农业劳动变成多余,最终被农村中发展起来的工业所吸纳。[41](p369)同时,恩格斯也提出了两种方法来改善这部分劳动力的经济状况:一是“从邻近的大田庄中另拨出一些田地给农民合作社支配”,二是“给这些农民以资金和机会去从事工业性的副业”。[35](p525)此外,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正源于工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缩短商品流通时间,从而加速资本周转和循环。当然,买卖时间并不能创造价值,不过“商品都只能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它的价值”。[32](p720)

从城乡关系来看,城市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城市和农村有各自的长处和不足。为了充分发挥优点,同时避免缺点,就应当将城乡两种生活和生产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城市的发展为农业再生产提供了市场需求,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在城市化的推动下,人们不断开拓种植面积,丰富作物种类,加强集约经营,使农业得到了有益的促进。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获得迅速发展。然而,城乡关系不仅没有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缓和,反而越来越尖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种城乡对立中认识到,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巨大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并对提高劳动者素质、摆脱乡村愚昧落后状态、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带动作用。因此,要突出城市在乡村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借助城市化消除城乡对立,达到城乡融合,推进农业和农村的进步。

(六)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五论”内涵体系的内在逻辑

上述分析表明,农业现代化“起点论”、农业现代化“主体论”、农业现代化“方向论”、农业现代化“动力论”和农业现代化“协同论”共同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内涵体系,即“五论”内涵体系。与此同时,“五论”之间在逻辑上也相互联系,居于不同的理论方位,使得这一思想体系愈发丰富和科学。在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中,“五论”的逻辑位置有所不同。其中,农业现代化起点论是“思想起点”,农业现代化主体论是“思想落点”,农业现代化方向论、农业现代化动力论和农业现代化协同论是从“思想起点”到达“思想落点”的“思想驿站”。“思想驿站”是从“思想起点”到达“思想落点”即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这表明农业现代化既离不开农业生产力的现代化,也要求农业生产关系的现代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其中,“思想驿站”中的生产关系因素主要包括农业现代化方向论和农业现代化协同论两个方面,而农业现代化动力论代表了其中的生产力因素。特别说明的是,人既是农业现代化最终目标,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元素。人的因素贯穿于农业现代化从“起点”到“落点”的始终。总的来看,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现代化就是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出发,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变革农业生产关系,从而实现农民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

三、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这告诫全党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为做好“三农”工作,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

一是从生产力提高和生产关系变革两个维度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是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是唯物史观在农业经济问题应用的具体体现。这一思想既包括生产力的现代化,也要求生产关系的现代化,这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能忽视任何一方。无论是发展生产力还是变革生产关系,都需要发挥人,特别是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并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既是农业生产力的组成元素,也是生产关系的参与主体,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归宿。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要特别注意人的重要作用。

二是要结合基本国情和农情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内涵体系。人是历史的和社会存在中的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现实土壤,也就不可避免地反映出西欧农业发展的某些特殊性。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小农终结、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观点就曾经引起过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作为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型到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超大规模人口的国家,我国的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并表现出极强的活力,且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和宝贵,许多区域并不具备大规模农场经营的条件。而随着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壮大以及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当代中国农民面对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有利于自身生存的变化,小农经济的消亡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不能机械搬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要立足基本国情和农情。

(二)实践价值

第一,坚持农业基础地位是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农业的基础性作用是自然的选择。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充分尊重农业的基础地位,重视农业发展。改革开放前,为了实现工业化,农业剩余被大量转移至重工业,中国长期处于城乡分割的状态下,农业发展缓慢。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步入工业化中后期,必须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关注农业现代化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1]为此,首要的是要保障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其次是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最后是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使农民拥有更多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时间和条件。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逻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逻辑,就是要真正搞清楚推进农业现代化“代表谁、为了谁、依靠谁”这几个问题。一是要通过激励、宣传和引导等方式,激发农民建设家乡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农民投身农业、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实事求是深入考察,倾听农民的诉求,“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不搞一刀切,充分利用地区的比较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三是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要注重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好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

第三,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要在种苗培育、农业生产、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广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是要支持农业基础研发。坚持以提升农业自主创新力和农业核心竞争力为指引,加大基础研发投入,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生态,支持基础性长期性的科技攻关项目。二是要强化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通过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机制,鼓励地方开展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支持农技推广人员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合作。三是要提升农民的农业科学素养。积极发挥不同主体在资金、人员、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优化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和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促进更多职业农民扎根乡村。

第四,合作化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方向。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小农户在我国农村将长期存在。小农户由于资金和规模限制,在市场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而且,推进机械化也对规模化经营提出了一定要求。然而,当前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与马克思恩格斯当时的研究对象有很大差异。我们的国情和农情决定了这里的规模化应当是结合具体实际选择“适度”的规模,而不能理解为规模越大就越好,合作化和适度规模经营才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1]为此,首先,要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探索更多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有效途径,助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从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次,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提升农民的合作能力,为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有机衔接创造条件。最后,通过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农业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为独立从事生产的小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托管、代耕等社会化服务,在无需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情况下提升生产效率。

第五,城乡融合和工农互促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1]城乡融合发展是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农业现代化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导致农业劳动力被挤出。这就要求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有足够的发展,从而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产品销售提供空间载体。一是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角色,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要素市场,打破制约城乡要素流动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引导农业现代化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二是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公共服务差距,打破城乡户籍制度限制,使全国不同地区的城乡居民都能尽可能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为农民解决后顾之忧,更好推进农民市民化工作。三是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协同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多元动力。

四、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重农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性超越、对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历程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现实农业农民问题的积极回应,创立了由“起点论”“主体论”“方向论”“动力论”和“协同论”等五个方面构成的农业现代化思想。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对于回答什么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为什么要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怎样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新征程上,必须准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科学内涵,吸收其中的理论滋养,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生产力提高和生产关系变革入手,深入研究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具体措施。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实践基础,展现出丰富的内涵体系和价值意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恩格斯资本主义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