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法医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讨

2022-02-15 08:15张明阳安钰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7期
关键词:苏州大学法医学法医

张明阳,安钰梅,程 颖

(苏州大学 苏州医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一、法医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一)法医学专业的学科特性

法医学是研究和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它为司法机关提供了相关的侦查线索和证据。法医学专业实习是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中之重,对培养信念坚定、品德高尚、知识渊博、高质量高技能的法学专业技术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习基地是法医专业实习的前提与基础。因此,以法医学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作为出发点,总结现有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经验与不足,探索构建符合当前法医学教育发展状况和培养目标的专门实践基地,对推动法医学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法医学教育技术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法医学专业发展的新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医学专业建设日益完善,培养模式也随之有所改变。同时,法医学的社会需求面临从人员缺口变为人才缺口的新形势,未来法医学专业的学生将向专业化、创新化的高素质人才发展[1]。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加快,法治制度不断完善和更新,传统的法医学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急需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专家型”法医学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专家型”法医学人才最重要的阶段是法医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实习检案是法医专业学生迅速适应本专业岗位的重要部分,是将法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相互融合的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建立与现阶段法医学专业发展形势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专业实习基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在法医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005年,苏州大学与江苏省公安厅签订共建法医学专业实习基地协议,法医学专业的学生先后在江苏省内13个地市公安局实习基地完成了法医学实习教学任务,各实习基地依照苏州大学法医学专业实习大纲及实习考评表的要求,详细制订了实习计划,精心有序地安排了专业实习内容,严格实习生管理制度,切实保证实习生顺利圆满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在过往的法医学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不足之处。现以苏州大学法医学系为例,总结在法医学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习基地地域分布较窄

苏州大学法医学系与江苏省公安系统等法医学专业实习基地通过学术会议交流、科研项目合作及疑难案件综合研判等方式建立了经常性的沟通机制。经过十几年的互帮互助,苏州大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已经相对较完善,并与江苏省公安系统建立了良好的兄弟关系,尽可能满足毕业生实习基地选择的安排。实习前,专业实习负责教师根据所统计学生的生源地、实习基地选择意向,以及学生的在校成绩和就业意向等,与公安系统实习工作的负责人进行协商,安排1~4名学生去实习基地完成专业实习。自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实行扩招以来,高校法医学专业的招生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目前高校法医学专业的招生工作面向全国,但在实习基地的安排过程中,各高校多与所在省份的公安部门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由于外省学生对生源地的实习基地选择需求增多,而所供选择的实习基地地域分布相对较窄,因此无法充分满足实习生对实习基地的选择。

(二)实习管理与监督工作不到位

在实习期间,苏州大学按照实习大纲要求安排实习,主要由实习单位负责学生的教学实习管理,包括考勤和工作安排(特殊情况的请假需要学校和实习单位双方同意);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监督,定期组织研讨会,引导学生撰写全面的个案鉴定报告,并对检案实务工作进行评估与评定;等等。学校主要辅助实习单位开展教学,定期组织学院党委书记及负责毕业生实习的教师去实习点巡查学生对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考查学生的实习效果。但是,在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案件类型、数量、检案水平等,同时,实习基地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对学生的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影响[2]。高校法医专业的教师大多担任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学生进入实习基地后,对实习生的追踪管理不到位,无法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给实习管理和监督工作带来了不便。

(三)实习质量与成果验收不理想

经过6个月的实习,苏州大学法医学系组织实习生进行了实习案例汇报交流活动,每位学生总结实习期间的典型案例并进行汇报,全班学生根据汇报案例进行讨论。这样的汇报模式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分析、判断的机会,也考验了学生对案情和现场的分析鉴定能力。但是,目前的实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和带教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客观、统一的考核标准,导致实习成绩无法代表学生最终掌握实践技能的能力。除此之外,在法医学专业的本科实习过程中,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用于临床医学实践,而在法学方面的实习很少,导致学生司法评断方面的能力存在明显欠缺,影响了学生从业能力的发展。同时,法医病理学实践教学得到了大多数实习基地的重视,注重培养学生尸体检验的能力,但是却忽视了对其他重要技能的培养,比如毒物分析、物证检验及活体损伤检验等,导致出现了学生专业能力不全面及偏科的实习结果。

三、关于法医学实习基地建设的教改方案

(一)拓展实习基地的范围和方向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发展阶段,法医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不再局限于公检法等部门,因此凸显出社会对法医学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社会司法鉴定机构、保险公司及科技研发公司等就业单位是法医专业人才需求的新方向。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学校应该拓展实习基地方向,增设社会司法鉴定机构、保险公司及科技研发公司等单位作为实习基地的补充,可以让有相应规划的学生有所选择。同时,建议学校在每年举办的招聘会上多引进一些招收法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机构,助力法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

目前,一线二线城市的法医岗位相对饱和,而偏远地区的法医人才仍处于紧缺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扩大对省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如增加生源地的实习基地,这样不但方便了生源地学生在寒暑假进行实习,而且有助于法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其生源地就业率的提升。生源地实习基地的建设能与已有实习基地形成互补,重点解决学生毕业实习等问题。

(二)充实实习基地的功能

实习基地要求具备一定的仪器设备,检案内容覆盖面广、有较强的技术力量,有专业能力过硬的带教教师,适宜承担教学任务以保证实习质量。建立科研与司法鉴定合作平台、法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作平台,实现拓展实习教基地功能,增强实习基地育人作用,实现优秀实习基地建设示范性的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综合各方面的知识,在传授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强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及时了解与法医学鉴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满足今后的工作需要。在加强对病理学检查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实习教学。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日益提高,司法鉴定引发的民事争议日益增多,因此在实施实务教育时,应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如掌握常见的硅藻检验技术、DNA分析技术、活体损伤程度鉴别能力等。除此之外,可在实习期间增加案例分析、论文写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3]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法医学专业学生形成科学的鉴定思维,还对司法鉴定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具有指导意义,从而实现科研和育人同步走的新思路,建设高水平法医学人才培养基地。

(三)增强实习基地考核

为了完善法医学专业实习生的培养机制,应从源头上为实习生提供优质的实习环境,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法医人才夯实基础。同时,建立系统的实习基地管理考核规定,并通过听取汇报、考查实习场所、组织教师座谈会、组织实习生座谈会等方式全方位地开展监督工作,并对法医学专业实习基地进行绩效评价。但在实习过程中,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和专业性,部分学生动手机会较少,这就导致实习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锻炼,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等实习技能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因此,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监督考核办法,采取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就实习基地是否符合实习教学条件、能否科学合理安排法医学专业学生实习,以及录用学生的实习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学校教师需对实习生进行追踪指导。

(四)整合教师资源

法医学本科生的实习时间基本是安排在最后一学年。在这一时期,部分学生专注于升学考试,部分学生关注就业问题,从而错过了实践的机会[4]。因此,让既精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鉴定经验的法医教师担任实习带教教师是提升学生兴趣和提高实习质量的基础。法医专业高校可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引领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相结合[5]。或者以“双导师制”进行实习学生的追踪管理,学校教师定期对实习生的成果进行验收,查缺补漏,进行理论知识辅导;实习带教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专业培训,在实践中不断补充理论知识,并付诸实践,使二者相辅相成,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四、展望与讨论

(一)创新实习带教模式,丰富实习成果

实习前,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全面分析问题所在,帮助学生做好角色转换。各实习机构要认真落实带教教师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带教教师要探索科学、有效的新型带教方式。学校不能把学生全权交给实习单位,应常联系实习生,督促其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从而更快、更好地提高法医学专业实习基地的教学质量,加强法医学专业实习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实习内容不全面、实习成果不明显的现状,让学生在实习中有所学,在实习后有所得,在未来工作中有所用。

(二)突破传统实习教育手段,建设模范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的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6],突破传统法医学实习教育模式的限制,培养学生互动思考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熟悉实践操作,发掘创新思维,改善传统实习模式,意义重大。通过建设教学质量高、师资力量强、仪器设备好的模范实习基地,贯彻多实操、反复实操的理念,让实习生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熟悉检案工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

(三)结合“双师型”和“双导师制”的优势,培养“专家型”的法医人才

高校和实习基地联合教学,多方位合作,构建“双师型”和“双导师制”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同时,提倡“教师走进案例”,即教师从各类案例中获取第一手材料,为教学科研提供素材;倡导“把法医带进高校”,即聘用专职教师,用他们的法医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在个案研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重视学生的开放性与沟通性,突破学校与社会的界限,培育高质量的法医专业技术人员。

结语

我国的法医学形成科学学科体系的时间相对较短,在当今严峻的转型阶段,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是必然趋势。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是提高法医学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实践性、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加强法医学专业实习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法医学专业实习内容不全面、实习成果不明显等现状势在必行。法医学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对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法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苏州大学法医学法医
国家艺术基金“基础美术教育百年文献展”首站在苏州大学开幕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虫虫法医
54例鼻骨骨折诊断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听觉诱发电位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Shifting of the Agent of Disciplinary Power in J. M.Coetzee’s Foe
环境法医“捉凶”记
AMDIS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腰椎外伤并椎体血管瘤法医学鉴定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