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婧雯,李婷婷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a.高等职业技术学院;b.继续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融媒体是一种新型媒体,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融合的产物。融媒体既不是新媒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媒体,而是充分利用媒介,在人力、内容、传播等方面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容、传播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1]近年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发展的复杂化,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选择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因此使融媒体在高等教育阶段发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多媒体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各展其长,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开创了高等教育的新局面。融媒体不仅在专业教育领域,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逐渐占据了教育主导地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被高度重视,因此,准确掌握现阶段融媒体在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中的运用现状,对未来整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提出现存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经验。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笔者在大连市的高职院校中做了随机抽样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36份,回收问卷336份,有效问卷336份。调查对象包括高职院校大一至大三年级的所有专业,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调查取样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调查问卷内容分别从调查对象对融媒体平台的使用频率、通过何种融媒体平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希望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对现有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媒体平台有何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调查问卷首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使用融媒体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的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3%的学生通过校园广播、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15%的学生对通过融媒体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方式稍显陌生;12%的学生几乎不关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此可见,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利用融媒体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表示认同,并且参与度较高。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我们必须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充分利用融媒体的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强化教育成果。
在“您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否会对您和身边的人产生影响?”的调研中发现,超过80%的学生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具有正向的影响,这印证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要进一步研究融媒体平台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从而使更多的学生能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受益匪浅。
在明确了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后,调查问卷的重点转向学生对不同融媒体平台的选择。问卷罗列了包括广播、电视、微博、微信、QQ、学习强国、今日头条、抖音、快手、B站、校园贴吧等在内的多种融媒体平台供被调查者选择。通过调查此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微信、抖音和微博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的使用率均超过了50%,是现阶段大学生使用最为频繁的融媒体平台;其次是QQ,有44%的学生群体选择通过QQ接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和电视的作用也不可忽视,32%的学生对传统媒体平台保持了热情;新兴媒体平台,如学习强国、今日头条、快手、B站等也都有小部分受众。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上,我们要大力建设校园微博、微信和抖音平台,利用校园官方媒介宣传更多、更全面的党团知识,以满足高职院校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新兴媒体平台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引导作用,逐步健全校园全媒体平台的总体架构,力争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提供多渠道、多角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除了选择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搭载平台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决定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通过对“您在网上浏览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时,更喜欢关注哪方面的内容?”进行调查,得到了如下结果:67.09%的学生认为图文材料对他们的吸引力最大,51.48%的学生对漫画更感兴趣,50%的学生认为视频是他们主要关注的内容,41.35%的学生认可通过文字进行教育的形式,35.02%和27%的学生认为游戏活动和知识竞答是他们较喜欢的形式。通过对结果的量化可以看出,在策划和筹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应在传统文字教育的基础上,侧重于漫画和视频等图文并茂的表现方式,从而更多地吸引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眼球和关注,同时辅以游戏活动、知识竞答等具有奖励性的内容,可以大大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参与度。我们要逐渐转变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偏见,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强化教育的意义。
在问卷调查的最后,笔者就现阶段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受访者进行了提问。从结果来看,43.46%的学生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色彩太浓,对此表示反感;40.93%的学生认为现在所接受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了实际,无法吸引自己;37%的学生认为现阶段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风格严肃死板,缺乏创新;还有部分学生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特色、信息更新速度慢,这些都是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学生对过于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有可能是之前的教育经历,也有可能源于所处环境的压力。因此,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任重道远,需要不断提升融媒体宣传的时效性和趣味性,从而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号召更多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和必要性,最终实现认同感。
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新时代大学生对于融媒体平台的接受度较高,也愿意配合和参与自己关心与关注的内容,这对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者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从而在众多网络信息中脱颖而出,持续保持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引导力和吸引力。现阶段,融媒体应用于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中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校园微信、微博、视频号等融媒体宣传手段不断涌现,逐渐构筑了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初级架构。但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繁花似锦”的背后,是整个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乏力的顶层设计,即没有完备的体系建设指导实际操作,从而导致在运用融媒体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往往事倍功半。“顶层设计作为现代科学的设计方式,适用于教育或学校的科学发展设计,同样也适用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划。”[2]虽然已经在国家层面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但是在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层面上并没有统一的顶层设计进行理论指导,各高职院校还处于单打独斗的阶段,并未形成同向合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需要完整的理论体系进行构建支撑,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现阶段,高职院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容易造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局面,导致学生丧失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和兴趣。
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不仅是对平台的选择,更多的是对内容创新的期待。目前,高职院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内容死板、偏重政治、更新速度慢等问题,无法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教育形式单一且严肃,从而导致高职院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就会失去其生命力和吸引力,无法对学生起到应有的引导教育作用。新时代下的大学生不同于传统教育下的大学生,他们对自己受教育的形式有更多的选择和意见,因此,高职院校要在教育形式上进行更多的创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因其教育手段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具备更为专业的技术知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融媒体在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现阶段,高职院校很少配备专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设置单独的岗位,只是对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师等进行简单的平移对接,从而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其中,部分辅导员具备了一定的融媒体平台操作能力,但是大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存在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技术缺失等问题,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无法取得既定效果。因此,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能力迫在眉睫。
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建设成为高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新共识,多种新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明显看到,不同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手段,不同的融媒体平台“各自为政”甚至“互不干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会因学校的不同,甚至专业的不同,接受不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在给大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造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浪费。各网络教育平台独立运营,高校也因融媒体运营者的能力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教育效果。无论是高职院校本身还是搭载平台,都没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要求,因此无法对学生的教育形成同向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迫在眉睫。通过本文的调研分析可知,现阶段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教育死板、脱离学生实际等影响教育成效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整体架构、内容建设、教育形式、队伍建设及平台搭载等方面,全方位、系统化地构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体系,满足学生的实际教育需求,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