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宛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攀升,居民消费正逐步实现由生存型消费到发展型消费再到享受型消费的改变与升级,这给我国电影产业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同时,由于电影产业本身的复杂性、网络等新兴技术的接入以及受众观念的变革等因素,使得电影产业的整体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由池建宇、顾恩澍联合编著的《中国电影产业的不确定性研究:明星效应、网络口碑与电影的商业成功》一书,以中国电影为研究对象,从影响电影产业的几个核心要素:明星、口碑和票房收入等方面出发,对电影产业的“不确定性”这一重要特点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
脉络清晰,内容详尽。本书主要对电影产业的不确定性和竞争关系进行分析,并引用了演化的生存排序锦标赛模型对电影竞争进行模拟,为研究电影不确定性奠定了基础;分别从电影消费需求和票房收入着手,探究明星效应和网络口碑与电影票房成就的相关性,还分析了明星效应与网络口碑两者之间的联系。作者认为电影市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特征,明星效应和网络口碑对电影票房有较大影响。
综合解析,切中要害。电影产业是我国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观看电影已经成为目前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选择之一。信息化的生态背景推动了电影产业发展新格局的到来,与此同时也给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加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本书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国内电影市场上,只有少部分的电影能够获得较好的成绩,电影想要取得商业成功实属不易。由于电影的目标比较复杂,有的电影只是为了获得商业利润、有的却是想要传达一定的信息、还有一些电影是为了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等。除此之外,电影上映的时间、电影本身的质量、电影宣传的效果、明星效应等诸多因素都会对最终的电影票房产生较大的影响。
数据支撑,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数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真实性,用数据说话,可以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本书以中国电影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分析电影产业发展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我国电影市场年报数据的引用和分析,发现电影獲得票房成功有时候属于小概率事件,电影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本书引用大量数据,能够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该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学科交叉,推动学科间融合创新。本书以电影的不确定性为主要研究方向,最终电影成功与否的考量标准是电影票房,书中对明星效应、网络口碑以及票房收入等问题的研究都可以归入电影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同时,本书使用了非常多标准的经济学研究方法,用以探索获得电影票房成功的影响机制。通过对电影竞争进行实证分析,考察高于目标电影的网络口碑评分是否会对票房收入产生影响。通过样本检验,发现电影票房收入存在明星效应,明星导演、明星演员等会对电影票房收入有较大影响。该书引用了大量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并将它们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充实电影经济学的内容,推动了新闻传播学与经济学的融合与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国电影发展带来了较大机遇,但与此同时发展环境的变动也提高了电影产业的不确定性。本书逻辑严谨、方法得当,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我国电影市场为例,阐明了目前电影产业的不确定性特点,也证明了明星效应、网络口碑等因素对电影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充实了电影经济学内容的同时,更为电影产业的稳定发展指明了道路、摆明了条件。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
本文系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后疫情时代电影‘云’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2010320030Z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