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洁
摘要:纪录片作为能够跨越语言时空、融通中外文化的媒介形态,在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既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然而,想要让海外受众喜闻乐见并非易事,部分中国纪录片面临着传者热受者冷、故事弱宣传重的局面。本文以央视纪录片《人类的记忆·童话世界九寨沟》为例,从国际化呈现、国际化叙事、国际化表达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为提升新时代纪录片的国际化程度,探索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扩大中国纪录片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纪录片 国际传播 影像 叙事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國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能够跨越语言时空、融通中外文化的媒介形态——纪录片来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既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也是其当仁不让的责任。然而,想要让海外受众喜闻乐见并非易事,部分中国纪录片面临着传者热受者冷、故事弱宣传重的局面。
2021年7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中文国际频道隆重推出《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系列纪录片,旨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传递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其中,《童话世界九寨沟》一片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创作,该片聚焦四川的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以4K超高清拍摄,在30分钟的体量内将其申遗历程、保护传承、震后恢复等故事娓娓道来。该片播出后,当期收视率达0.3,超出该频道同时段0.24~0.26的平均收视水平;完整视频各平台共计点击量近1600万次,全网触达用户超4500万人次,播放数据高居前列,收获了国内外观众的良好口碑,完成了“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成功探索。分析这一鲜活案例的创作思路、叙事手法和表达特点,对于提升新时代纪录片的国际化程度、探究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方式、进一步扩大中国纪录片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都有着启示作用。
呈现好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是《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系列纪录片的基础,真实正是纪录片的核心价值。今天的观众面对的是“海量内容”,且具有很强的能动性来“选择性注意”。因此,能在第一时间用真实影像抓住海外观众的眼球,是纪录片实现有效国际传播的前提之一。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曾提出选择或然率公式:选择的可能性=回报期待/费力程度。这意味着纪录片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影像品质让观众“看有所值”,另一方面要尽力减少传播隔阂让观众易于接受。
因此,创作团队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真实的九寨沟是怎样的?九寨沟于1992年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适用标准为“具有绝妙的自然现象或罕见自然美的地区”。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语是:这里有原始天然的自然环境、举世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和壮观的钙华瀑布、丰富的原生植物、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和保存完好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以标准和评语为参照,创作团队前往实地进行了详细的前期调研,发现九寨沟的湖、泉、瀑、滩多姿多彩,水体景观规模巨大,类型众多,有着“九寨归来不看水”的美誉,堪称“世界水景之王”,有着极高的美学价值。
创作团队认为,这种动人心魄的美景,既是其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体现,也符合全人类共通的审美标准。纪录片只要将这种美真实、充分地展示出来,就能够超越任何语言、突破传播壁垒,直击观众的心灵。
第二个问题随之而来:怎样将九寨沟的美真实地呈现给世界,让海外观众“一见倾心”?
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创作团队决定根据其景色特点因地制宜,多手段、多维度、多层次地挖掘九寨沟的美,避免视角常规化、美景平庸化。
一是丰富拍摄手法。为了给观众更强的视觉冲击,除了陆地上的常规拍摄外,创作团队还采取了航拍、水下拍摄、延时摄影等多种手段。无论是整体上层湖叠瀑的变幻莫测,还是个体上静谧的长海、澄澈的五花海、雄壮的诺日朗瀑布,都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九寨沟的美。精华美景在纪录片开头便集中亮相,让海外观众直观感受到中国世界遗产的奇山异水。
二是展示时空变化。九寨沟虽美,但30分钟的长度也容易显得景致单一。为避免观众审美疲劳,创作团队特意捕捉了九寨沟不同时段、不同天气下的风光。雨中朦胧、晴日爽朗、清晨薄雾、正午烈日等不同场景,让九寨沟的美有了层次,也让海外观众目不暇接。
三是拍摄对象多元。除了各种水景外,九寨沟还以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保存完好的第四纪冰川遗迹著称。创作团队深入原始森林,拍到了珙桐、红豆杉等原生植物,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以及雪山冰川等多样化的视觉元素,给海外观众留下了更为立体的形象印记。
画面是叙事的基础。著名导演爱森斯坦认为,镜头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又从感情引向思想。《童话世界九寨沟》中海陆空全方位的影像呈现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为国际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让海外受众直观地感受到世界遗产的魅力,从而愿意进一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围绕着九寨沟这一世界遗产,纪录片要向世界传递哪些故事?如何讲好这些故事?为此,创作团队召开策划研讨会,采访了多位申遗亲历者、科研工作者,与九寨沟当地管理者、原住民进行调研、座谈。最终,团队确定了选材范围,一是故事要符合申遗价值提炼、入录评语、入录标准,做到不跑偏;二是故事要更亮、更新、更特、更趣,做到有血肉。此外,该纪录片还要做到国际化视角,即从世界文明的角度观照中国的世界遗产为世界文明做出的突出贡献。
以此为共识,创作团队分别从科学的、美学的、保护的角度,挖掘出了九寨沟在地质、地貌、动植物、美学等方面,与当地的原住民、旅游者、管理者、研究者等相结合发生的关于保护与传承的多个故事。这些故事契合国际传播的叙事方式,既能传达本片主题、塑造国家形象,也能唤起观众的好奇心,使其在观片过程中保持快感。具体说来,本片在叙事上把握了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1.故事内容:国际面孔、视角多元。为有效进行国际传播,该纪录片开篇便从国际面孔引入,以英国鸟类学家格兰特进沟追寻棕头歌鸲的故事开始了全片的讲述,增强海外观众的亲切感。格兰特作为故事主线人物在片中多次出现,从他的追寻之路反映九寨沟的生态环境,立场更为客观,也更容易为海外观众所接受。此外,法国留学生本杰明研究树木年轮的故事,也是透过外国人的眼睛来看中国的世界遗产特点,同时这也是中外合作保护世界遗产的例证。
除了国际面孔外,本片也讲述了多个中国传承保护世界遗产的精彩故事。申遗亲历者回忆了九寨沟险些毁于斧锯的历史,以及申报过程中的曲折;科研是保护的前提,科研工作者为了更好地保护九寨沟的湖泊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原住民为保护家乡山水不惜关闭所有客栈,让游客“沟内游、沟外住”……这些内涵丰富的故事能够跨越国界,让海外观众观之趣味盎然。
2.叙事技巧:草蛇灰线、跌宕起伏。好的故事总是相通的。为使故事讲述更加扣人心弦,该纪录片借鉴了文学上“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叙事技巧,将世界遗产的保护作为明线,英国学者追寻珍稀鸟类的过程作为暗线,双线叙事,前后呼应。观众在观看保护故事的同时,也被“能否找到棕头歌鸲”的悬念一路吸引,直至片尾揭晓答案,情绪得以释放。该片没有采用其他复杂的叙事技巧,便于海外观众更容易理解创作者的意图,代入到故事中。同时,该片叙事节奏较快,以较为密集的信息点和跌宕起伏的故事不断引发观众的好奇心,以此解决国际传播中文化隔阂带来的疏离感,使观看体验流畅自然。
3.情感共鸣:真实细腻、打动人心。文化虽不同,情感却相通。纪录片是人类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旨在寻求人与人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心灵沟通的可能性。因此,想要让纪录片更好地走向海外,需抓住情感共鸣这一关键要素。
真挚是动人的前提。在拍摄中,创作团队与被拍摄对象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营造出轻松自然的环境,使其在放松的状态下真诚交流、坦诚相待。其中,已80岁高龄的申遗文本撰写者张善云在回忆有专家说文本上“九寨归来不看水”这句话太狂妄了必须砍掉时,动情地说:“绝不能砍!要砍掉这句话,就砍掉了我这个文本的灵魂。”这种发自内心为九寨山水骄傲的情感,无论中外观众都会被打动。
创作团队也把握好了情感互动的“度”。诸如地震亲历者的讲述、原住民的奉献等,都做到了以情动人,动情而不煽情,以免在国际传播时引起观众反感。
对于主题宣传类纪录片来说,除了影像表达和故事呈现外,借由解说词以及各方观点呈现的文本语言也在国际传播中承担着准确释义、传递声音的重要作用。部分纪录片的文本要么宣传味重,要么晦涩难懂,对不同语境下的观众来说难以接受和理解。尤其在当前较为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西方国家对中国存在误读和怀疑,若是一味对外进行意识形态输出,很容易招致反感甚至排斥,最终固化西方对中国的“他者”印象。
为了破解上述難题,创作团队在文本创作和语言风格上颇费了一番功夫。最终,在充分考虑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因素的基础上,用平实、平视、客观、可信的文本表达,建构起一种“我者”视角与“他者”视角相结合,海外观众能听懂、都爱听的话语方式。
1.亲切平和,避免“宣传”语态。宣传味重是一部分中国纪录片经常被诟病的地方。以客观真实为特质的纪录片,若文本采用自吹自擂的方式,不但难以达到所期望的传播目的,还往往事与愿违。
本片整体话语风格以亲切平和为主,没有说教和灌输。尤其是在涉及对世界遗产的描述和评价时,创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解说词给人浮夸之感,而是克制简洁地完成信息传递任务,发挥承上启下和画龙点睛的功能。同时着重呈现各界学者观点,特别引入外国专家来丰富表达,凸显客观立场。如世界遗产委员会评委卢卡斯评价称:“我能考察九寨沟,这是我终生的荣幸。”
不要“宣传味”并不是否定“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旨被巧妙融入了片中人物的讲述之中。比如,一位九寨沟管理者在提到震后恢复时说:“把更多的区域留给时间,因为我们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就是一个很渺小的过客。”全片在“润物细无声”中传递出中国在世界遗产保护中的价值观,更容易获得海外观众的认同。
2.深入浅出,传递信息价值。文本还承担着抽象信息内涵确指的功能。对于自然遗产来说,其地质地貌特征、动植物分布、亿万年演变历程、与原住民的关系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信息。由于这部分内容相对枯燥,因此这也是国际传播的难点之一。创作团队将这部分内容“翻译”为明白晓畅、通俗有趣的表述,力争让海外观众“看得下去”,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世界遗产的特点。
比如,在讲到九寨沟复杂的形成过程时,解说词化繁就简这样写道:“在数亿年的演变过程中,地壳运动、冰川、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流水、岩溶等自然造物的力量在这里轮番上演……对于大自然而言,一切磨难皆是修炼。”在阐释九寨沟原住民与世界遗产的关系时,一针见血点明了两点:其一要把他们当成九寨沟的主人,是他们千百年来把九寨沟保护出来;其二要把他们当成九寨沟的财富,他们不但不是阻力,还是保护九寨沟的动力。这些深入浅出的讲述让自然遗产的各种信息内容得到更直观、生动的呈现,丰富了海外观众的认知体验。
中国的世界遗产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讲好世界遗产的中国故事,打造一部与国际接轨的纪录片作品,是这个项目的初衷。《人类的记忆·童话世界九寨沟》既没有一味模仿西方纪录片的表现手法,也没有采用国内纪录片的传统表达方式,而是充分考虑到海外受众的文化语境、观看需求和风格偏好,兼顾了全球视野与本土精神,以国际化呈现、国际化叙事、国际化表达,有效打破了层层传播壁垒,最终顺利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的故事与价值观。诚然,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不断总结经验,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探索,一定能破解传播中“冷热不均”的难题,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历史重任。
作者系四川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
参考文献
[1]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雷建军,钟大年.纪录片:影像意义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3][美]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孙红云,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