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静
遗址博物馆是一类特殊的博物馆,有学者将其定义为“用以保护和研究人类历史所遗留的非移动性文化遗产和自然界的遗迹,并以收藏和陈列遗址出土物为主,使之对公民进行科学、历史、文化知识传播的宣传教育机构”[1,2]。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原南越王宫博物馆)是在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之上建设而成的考古遗址博物馆,遗址经过多年考古发掘且有诸多重要发现,不仅有12个朝代的连续地层堆积和丰富的遗迹,更有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内涵复杂的文化遗物作为内容支撑。如何立足于遗址本体与出土文物,利用科学合理的展览理念和最新的技术手段将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进行生动、有效地阐释、展示和宣传,讲好遗址乃至整个广州城市的历史故事,是本馆的指导方针和工作理念。
笔者有幸于2007年进入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工作,10多年来一直从事展陈工作。本文基于本人在遗址博物馆展陈工作的思考、实践和心得体会,重点回顾博物馆筹建初期的工作理念、建馆过程中相关展示利用的策划与实施,梳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遗址展陈面临的问题,探讨如何体现“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如何兼顾遗址博物馆的特殊性与新时代的要求,思考遗址博物馆展示利用理念、方式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1994年,在广州市老城区中心发现了南越国宫署遗址。遗址以南越国宫殿、宫苑遗迹为核心,堆积着从秦汉至隋唐五代一直延伸至明清和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一系列的考古发现证明了这里不仅是南越王宫所在地,还是五代南汉王宫所在地,同时是秦统一岭南以来历代郡、县、州、府官署所在地,是广州2000多年城建发展史的实证。其中南越国宫苑遗迹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宫苑实例[3]。1996年,该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广州市编委批准成立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负责遗址的日常保护和管理工作。至此,筹建处开始了“边发掘、边保护、边局部开放”的工作形态。
2008年,经过发掘、研究和规划等一系列筹备工作,南越王宫博物馆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博物馆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保护方针,以“统一规划、总体设计、分期实施、逐步完善”作为展示规划的基本原则(1)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南越国宫署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含秦代造船遗址及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2009年。国家文物局于批复原则同意该《保护规划》,参见《关于南越国宫署遗址保护规划的批复》,文物保函[2009]551号,2009年5月13日印发。。经过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多次专家论证,基本确定展示的主旨:南越王宫博物馆依托南越国宫署遗址,利用南越国宫苑遗存以及两千多年连续的地层堆积与各时期遗存,不仅要讲好广州故事,也要讲好岭南故事。展示工作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合理规划空间,是科学展示的第一步。针对遗址考古成果异常丰富的特点,结合各遗址自身的重要性、保护条件及观赏性,对展示进行空间划分:设曲流石渠遗址保护主楼、南汉宫殿遗址保护展示馆、南越国水井遗址保护展示馆及户外回填区域地面标识展示(图1)以及陈列楼。其中曲流石渠遗址保护主楼、南汉宫殿遗址保护展示馆、水井馆是对遗址进行原址原貌的保护性重点展示,户外标识展示区域是对保存现状不理想、但考古意义重大的遗址进行保护回填后在地表做标识展示,如南越国一号宫殿及廊道、南汉磉墩、秦造船遗址等。
遗址博物馆,展示的主题是遗址。同样,利用遗址整理出的数量巨大的可移动文物标本,建设“岭南两千年中心地”主体陈列楼,下设“南越王宫”“南汉王宫”“名城广州二千年”及“饮水思源——广州古代水井文化”四个陈列馆,解读遗址异常丰富的考古信息,准确、直观、生动地向观众展现、阐释遗址的重要价值,也是遗址博物馆展陈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越王宫”主要讲述南越国的御苑、宫殿遗迹,利用遗址出土的南越国时期文物,展现岭南历史最初的篇章;“南汉王宫”则通过南汉的池苑、宫殿遗迹和发现的丰富遗物描述五代南汉国的各方面成就和对广州历史的重要影响。“名城广州二千年”以时间为脉络,出土遗物为依据,展现广州两千多年城市发展史;另外,“饮水思源”是遗址现场展示与可移动文物相结合的展馆,解读与水井有关的民风民俗和饮水文化的同时,弥补了多数水井发掘过程中已经回填保护不能观赏实物的不足。
南越国宫署遗址作为广州这个现代城市的一个具有历史纵深、地域特征、文化内涵的文化地标,为了充分阐释遗址的价值、内涵及意义,建立观众从遗址到文物到城市历史的立体感知,因此在展示手段上注意形式的多样化。譬如:对具有重大意义的曲流石渠遗址在楼顶做园林景观复原展示,南越国一号宫殿及廊道的地面抽象建筑结构表现、南汉建筑磉墩地面标识展示、秦汉——明清陶瓷标本展示墙、配合基本陈列的主题三维动画等,都在为解读遗址服务。
2014年5月,博物馆全面开放。从“十一五”到“十四五”,南越国宫署遗址均被列入国家大遗址名单。博物馆肩负着遗址的管理、保护、展示与教育的使命,遗址的发掘和保护建设过程,成为处理大遗址保护和城市发展关系的具体实践案例。截至2022年5月,博物馆参观人数逾300万人,馆内举办临展39个,自主策划4个原创展巡展至国内外36个地区,展陈工作取得广泛的社会认可。
“十三五”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文博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明确了新时期的新方向。博物馆建设之初的目标是,“深入发掘南越国宫署遗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历史遗迹及其环境,同时依托遗址建立南越王宫博物馆,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将重要遗迹和出土文物向公众展示”。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如何充分利用考古发现成果,组织内容,以科学、客观的学术态度、与时俱进的展示手段,深入挖掘南越国文化,乃至岭南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变迁,都是博物馆展示利用亟需解决的问题。开放以来,博物馆展示工作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观赏价值不高。因遗址的不同历史时期遗迹叠压打破关系复杂,部分遗迹后期破坏较严重,遗址故事挖掘不够深入,缺乏趣味性,使观众的参观体验枯燥乏味;
图1 南越国宫署遗址保护性展示设计图纸图片来源: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保护性展示设计(展示部分)》,2009年。
2.专业性、复杂性较高。多数观众无法深刻理解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未能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和文化服务的职能;
3.新技术运用不足。现有传统、静态的展陈手段已经落后于时代,逐渐被博物馆展示手法淘汰,遗址“活化”利用严重不足;
4.不可移动文物与可移动文物展示脱节。因展馆自身条件限制,遗址展示与可移动文物展示不在一个区域,导致展陈从逻辑上无法高度串联,增加遗址难懂程度;
5.考古研究投入不平衡。研究力量薄弱,大量考古遗存、线索具有多学科特性,需要更科学、专业、准确的解读、并对成果进行转化向公众展示。
综上,遗址作为考古公园的特色没有得到挖掘和体现,离“建设成为具有国家遗址公园性质的博物馆”这一定位还有一定的差距。
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要求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全面深化文物领域各项改革,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数字技术、通讯技术,深入挖掘南越国宫署遗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构建和充实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客观反映考古发现的同时,也将其公认的核心价值用生动的手段阐释、传播给观众,成为博物馆创新之路上的必然环节。
2022年7月22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因此,充分挖掘遗址价值及内涵,提高大遗址展示的亲和力、参与性与体验性,是遗址博物馆的重要工作任务。针对新的工作任务和上文提到的展陈不足,博物馆开始了新的思考、探索与实践。早在2015年,南越王宫博物馆就开始着手编制《南越王宫博物馆遗址数字化展示提升方案》,旨在整合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出土文物,运用互联网+现代科学技术,向公众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展示和宣传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最终,“南越王宫博物馆展示利用项目”于2016年获得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复,成为我国大遗址数字化展示的试点项目。项目自2020年起分三期实施,主要对南越国曲流石渠、南汉宫殿、南越国和南汉国水井等遗迹进行数字化展示。截至2021年底,前两期工作相继通过专家验收并对外开放。项目建设工作,秉承以下几个要点推进:
科学地解读遗址内涵,充分发挥展陈的作用,是遗址博物馆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关键。目前国内博物馆数字化应用以线上虚拟展厅为主,遗址的数字化应用主要集中为三维扫描及数字化重建方面,遗址整体数字化展示可借鉴的经验相对缺乏。项目启动后,博物馆第一时间邀请业内外著名考古、古建、历史、数字多媒体、展陈等多学科知名学者、专家、研究团队,进行专业技术支持。把数字科技、多媒体展示等技术手段与考古遗址展示有机融合,遵循国家文物局规定的大遗址利用建设项目应“坚持最小干预原则”(2)国家文物局,《大遗址利用导则(试行)》,2020年印发。,设计展示脚本,制定展示利用深化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遗址数字化展示提升建设实施工作。
充分诠释遗址内涵,保障遗址展示科学性、历史性的同时,增加其艺术性、趣味性。一、二期工作的完成,让消失已久的南越国御花园与南汉国宫殿在原址上生动“再现”,让观众站在历史的时空凝望过去,真切地看到他们曾经的辉煌与壮丽。
项目一期围绕南越国曲流石渠遗址(图2),完成“南越国史影片”“曲流石渠遗址展示(图3)”“关键柱全息投影”“线上VR观展”等工作,通过运用数字多媒体、声光电、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整合遗址及重点文物资源,建立起一个弘扬岭南文化的多维度体验环境,推动文物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如曲流石渠遗址景观的动态展示,利用20台多媒体高流频投影机、立体音响等设备组合,通过三维动态展示技术,勾勒出曲流石渠全貌,重现两千年前王宫御苑溪涧鸣泉、绿草如茵的岭南园林美景。“南越国史”电影,实现了真人演绎和场景数字化相结合,增强遗址的叙事性;考古关键柱展示,实现了不同地层文物及历史背景全息投影与互动展现相结合,打破博物馆展陈形式单一、时间空间限制等壁垒,做好遗物遗址间的衔接,解读遗址背后的历史,讲好遗址故事。项目二期更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南汉国宫殿进行想象复原,在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古建团队强有力的专业指导下,在遗址再现南汉宫殿恢弘华丽的建筑面貌和历史场景,让宫殿在旧址上重新“立起来”。
图2 南越国曲流石渠遗址现场
图3 曲流石渠遗址动态展示现状
遗址“活化”利用,不代表过度利用。项目立项之初,涵盖互联网、多媒体、新媒体、VR、AR、交互技术、裸眼3D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手段,计划通过户外大型灯光秀、遗址灯光秀、裸眼3D显示屏等一系列炫目夺睛的前卫展示手法,表现遗址[4]。项目正式启动后,南越王博物馆正式组建专项小组,参照国内外遗址博物馆此类工作的案例,对该项目可行性进行更深入的论证评估。最终,以文物保护法规为主导、秉承“技术创新、辩证利用”的展示理念,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方针,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在不影响遗址原貌展示的基础上,采用可逆性强的材料及结构,调整展示利用方案,放弃诸如遗址灯光秀对遗址本体保护不利的因素,抓住“讲好遗址故事”的重点要点,避免高新设备的过度干扰的同时对遗址进行“活化展示”。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期南汉王宫中,采用MR增强现实复原建筑,实现了南汉宫殿场景式演绎——首次让遗址与沉浸式大场景无限融合。另外,经过对受众群体的分析,按项目类别、展示时间等设计专门的智能操控系统,做到有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科学展示。
数字化展示利用一、二期对外开放后,获得考古界、文博界、新闻媒体、观众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博物馆致力于展示利用提升工作,不敢懈怠。“十三五”至“十四五”期间,博物馆对“名城广州二千年”进行改陈提升、增设文物临展厅。重新设计标识导览系统、科学规划参观路线的同时对遗址点重新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阐释、举办线上VR展等。博物馆先后获评“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景区,并于2018年9月晋级国家二级博物馆。2021年10月,南越国宫署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遗址博物馆在具备一般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之外,需要更多立足于遗址本体与出土文物,也即遗址本身就是博物馆展示的最重要的内容。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原南越王宫博物馆)从筹建之初,就肩负对南越国宫署遗址的管理、保护和展示与教育的使命。因此,本馆一方面遵循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同时也在大遗址展示利用原则的指导下,围绕遗址博物馆的特殊性来开展文物保护、馆址建设和展陈设计,另一方面针对前期展陈方面出现的问题,根据新时代的需要,积极进行展陈设计理念的创新与探索,尤其是充分体现“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通过新的展陈理念和技术手段,特别是数字化的展陈形式,在“活”化遗址的同时,给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观展体验,在遗址本体和出土文物展示方面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展示利用致力于将考古人的“遗址”变成社会公众的“博物馆”,让大遗址变成社会共享文明的课堂,使遗址不仅成为城市考古的典范,围绕遗址建成的博物馆也成为遗址博物馆的典范,更是在现代城市的繁华商区对古代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典范。本馆展示利用的实践与思考还在继续,相信可以为探讨新时代遗址博物馆的发展方向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