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的影响

2022-02-14 08:23庞乐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23期
关键词:罗伊淋巴瘤恶性

庞乐意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三病区 南阳 473009)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组织内淋巴细胞恶性增生形成的肿瘤,也是临床最早发现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恶性淋巴瘤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随之升高[1~2]。本病临床以无痛性的、进行性的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而病情发展至一定阶段则可累及身体各个器官组织[3]。目前,临床针对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以化疗为主,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但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机体的正常细胞造成损伤,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国内有学者研究发现,长期接受放疗治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受到经济负担与不良反应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而心理因素与情绪变化均会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改变,导致患者无法适应疾病,甚至造成病情反复发作[4~5]。罗伊适应护理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护理模式,其将患者看作一个整体适应系统,通过环境等刺激患者的个体耐受能力,最终改善患者的心理适应性及对疾病的应对方式,促进健康行为的建立[6]。本研究分析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对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南阳市中心医院2019 年3 月至2021 年3 月收治的80 例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男、女分别为 23 例、15 例;年龄 25~69 岁,平均(46.99±6.99)岁;平均病程(2.24±0.59)年;体质量指数(21.45±1.84)kg/m2;病理分期,Ⅰ期 10 例,Ⅱ期12 例,Ⅲ期9 例,Ⅳ期7 例;病理分类,霍奇金淋巴瘤9 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9 例。研究组42 例,男、女分别为 24 例、18 例;年龄 26~72 岁,平均(47.11±7.11)岁;平均病程(2.89±0.54)年;病理分期,Ⅰ期10 例,Ⅱ期 15 例,Ⅲ期 9 例,Ⅳ期 8 例;病理分类,霍奇金淋巴瘤8 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4 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性良好(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南阳院伦理201900256)。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恶性淋巴瘤诊断标准[7];年龄≥18 岁;接受化疗治疗;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

1.3 干预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了解患者的疾病史、情绪变化及日常监护等,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恶性淋巴瘤的相关疾病知识与化疗方式,密切监测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1.3.2 研究组 采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一、组建罗伊适应模式小组。组员由主治医师、护士长、护理人员组成,所有小组成员接受罗伊适应模式护理的培训并经考核后方可上岗。二、一级评估。由护理人员从生理功能(活动休息、营养、水与电解质平衡、感觉、神经与内分泌功能等)、角色功能(以患者个体在家庭、单位与社会等各种角色功能)、自我概念(自我与人本自我方面的功能表现)、相互依赖方式(个人与重要关系人、支持系统的输出性行为)4 个方面判断患者个体的输出行为是否存在适应性反应。三、二级评估。将影响患者行为的因素分为内部刺激因素、外部刺激因素2 个方面,每个方面包括相关刺激、固有刺激、主要刺激。四、诊断。明确患者无效反应与原因后,并根据威胁患者个体生存、成长、繁衍等因素的程度对护理进行优先次序的排列,将威胁患者生命最大因素排在首位,并予以首要护理诊断。五、制定护理流程。根据一、二级评估与诊断情况制定对应的护理方案,主要从一级评估的4 种方式进行干预:(1)生理功能。恶性淋巴瘤患者以运动无效性(无力疲乏,营养不良降低患者的耐受性是相关与固有刺激)、睡眠无效性(睡眠质量降低,癌因性疲乏反应与胃肠道反应是相关与固有刺激)、营养无效性(食欲减退,因化疗刺激引起的不良反应引起,焦虑则为相关与固有刺激)为主,针对上述诊断分析制定护理措施,视患者营养状态与病情制定合理膳食结构,少食多餐;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住院环境的整洁,维持病房适宜温湿度,保障患者睡眠环境与质量;应鼓励患者简单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等,但在运动期间需要以患者的耐受程度及不感到疲惫为主。(2)自我概念。疾病的病耻感为无效性反应,化疗与其方式为相关与固有刺激。主动与患者、家属交流沟通,全面掌握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判断是否存在顾忌、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并鼓励患者家属多陪伴,必要时可联系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此外,护理人员可开展疾病交流会,邀请相同疾病的患者共同参加,帮助患者了解治疗的优势与相关不良反应等。(3)角色功能。角色缺失为无效性反应,从不同身份转变为患者或被照顾者为主要刺激,角色的改变为其相关与固有刺激。此阶段需要患者家属的高度配合,应建议患者家属多陪伴,通过交流沟通降低患者疾病的病耻感,并鼓励其树立治疗的信念。(4)相互依赖。人际关系缺失为其无效性反应,社会与家庭关系的改变为主要刺激。受到病情与治疗的影响,患者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在宣教疾病及治疗相关常识的同时,可通过建立微信交流群的方式,实时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

1.4 观察指标 (1)简明癌症患者心理适应问卷(Mini-MAC)。量表采用0~3 分4 级评分制,内容包括无助/无望(共7 项,0~21 分)、焦虑(共5 项,0~15 分)、积极态度(共 7 项,0~21 分),前两项得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无助/无望及焦虑情绪程度越严重,后一项得分越高则患者的应对态度越积极。(2)应对方式。采用简明疾病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估,量表包含面对(8 项)、回避(5 项)及屈服(7 项)3个维度,共20 条项目,采用1~4 级评分法,面对与疾病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回避与屈服呈负相关。(3)心理弹性。心理韧性量表(CD-RISC)采用0~4 级评分法,内容包括坚韧(13 个条目)、乐观(5 个条目)、自强(7 个条目)3 个维度共25 个条目,心理弹性与分数呈正相关。(4)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行编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Cronbach” s α 系数为 0.845)从护理技能、服务质量、病房环境、工作态度等方面评估护理满意度。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Mini-MAC、MCMQ 评分等)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适应能力对比 两组干预后无望/无助、焦虑评分较干预前降低,积极态度评分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干预后积极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无望/无助、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Mini-MAC 量表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Mini-MAC 量表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相比,*P<0.05。

积极态度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 n 无望/无助干预前 干预后焦虑干预前 干预后38 42 t P 14.72±2.35 15.21±2.48 0.905 0.368 12.30±0.87*10.42±0.76*10.315 0.000 10.53±1.07 10.24±1.05 1.223 0.225 8.78±0.92*6.41±0.55*14.135 0.000 10.43±1.58 10.27±1.30 0.496 0.621 12.05±0.73*17.16±1.09*24.842 0.000

2.2 两组应对方式对比 两组干预后屈服与回避评分较干预前降低,面对评分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干预后屈服与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MCMQ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MCMQ 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相比,*P<0.05。

回避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 n 面对干预前 干预后屈服干预前 干预后38 42 t P 17.41±2.45 16.38±2.53 1.846 0.069 24.92±1.73*28.16±1.85*8.066 0.000 16.53±2.71 17.14±2.37 1.079 0.284 14.65±1.76*11.41±1.23*9.541 0.000 19.61±2.78 18.59±2.35 1.778 0.079 15.74±1.26*13.08±1.64*8.071 0.000

2.3 两组心理弹性对比 两组干预后乐观、坚韧、自强评分较干预前提高,研究组干预后乐观、坚韧、自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CD-RISC 量表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CD-RISC 量表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相比,*P<0.05。

自强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 n 乐观干预前 干预后坚韧干预前 干预后38 42 t P 10.75±1.12 10.69±1.34 0.216 0.830 14.68±2.55*17.75±3.14*5.254 0.000 32.17±5.44 33.48±6.69 0.955 0.342 37.26±3.23*44.53±4.70*8.126 0.000 13.27±2.26 12.96±1.79 0.683 0.497 16.08±3.51*20.27±3.72*5.167 0.000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1.58%(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3 讨论

目前,恶性淋巴瘤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主流学说包括免疫状态缺陷学说、感染学说、遗传学说等,由于疾病可侵犯多个器官组织,故临床表现相对复杂且多样[8]。化疗是公认的治疗本病有效方式,但大部分患者缺乏对病情与治疗的正确认知,且化疗后会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易出现多种负性情绪,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9]。因此,化疗期间对患者实施规范化、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在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与改善生活质量中尤为关键。

传统护理方式仅通过口头或纸质宣教的方式普及疾病与治疗知识,常忽略了患者自我疾病应对方式的培养,收效略低。罗伊适应模式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护理理论,其护理核心是为提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适应而施行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的适应性为护理目标,从而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保证护理效果[10~12]。本研究中,研究组干预后无望/无助、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积极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接受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干预后的心理适应性得到提升。心理适应性是患者适应疾病、治疗及周围环境的能力,心理适应性可反映患者对疾病治疗、预后恢复等多种复杂变化的适应性。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全面评估患者自我概念、生理功能、相互依赖、角色功能4 个方面,寻找主要与相关刺激,并制定对应的护理方案,可促使护理内容有证可循。主动与患者、家属交流,全面掌握患者动态心理情绪变化,并鼓励患者家属多陪伴,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13~14]。

不同应对方式可给病情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与患者的预后存在一定的关系。心理弹性在个体处于压力与危机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心理弹性越好则患者越能表现出积极的适应性行为,从而正确面对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屈服与回避评分比对照组低,面对评分与乐观、坚韧、自强评分比对照组高,表明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面对疾病的方式,提高心理弹性。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罗伊适应模式护理通过鼓励家属配合与陪伴,采用交流沟通的方式降低患者疾病的病耻感,并鼓励其树立治疗的信念,从而改善患者应对疾病的方式。罗伊适应模式护理重点干预无效反应,通过提升患者认知,加强家庭与社会的支持,并帮助患者更快地适应周围环境,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变化。赵晓茜等[15]通过对110 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施行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后发现,该护理模式可促进患者适应能力提升、疲乏程度减轻,与本研究结果近似。

综上所述,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干预可提高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心理弹性,改善应对疾病方式及心理适应性,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罗伊淋巴瘤恶性
完美的鲨鱼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罗伊·希尔的散文诗
福尔摩斯·斑点带子(下)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