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昕怡(河北省玉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中职语文学科不但承担了本学科文化知识传授的任务,同时是文化传递、思想教育、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从语文教学内容性质上来看,学生学习的范围面比较广泛,学习方式多样,不仅与语文课程内容有关联,还可以有一些拓展类的知识内容。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规划教学形式和选取教学素材,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核心组织教学活动,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语文课堂来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提升学生的内心感悟,从多个角度完成学科育人的任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语文教学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中职学校的很多孩子以往的学习基础较弱或者综合素质一般,不得不选择中职学校。也有少部分学生是为了学习本领,或者兴趣爱好选择中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较差。因此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显得愈发重要。但是因为受到以往陈旧的教育观念影响,很多语文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立德树人”的课堂构建也无从谈起,素质教育的理念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与此同时,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们大多遵循“老师讲、学生听”的规则,然而德育教育的渗透更多需要学生用心领悟。许多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这种想法会在很大程度上局限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且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忽略了对学生感悟力、理解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只能基于课堂,缺乏有效的拓展延伸,语文教学无法发挥出其育人作用,以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同时学生无法得到思想品质、综合素养的提升,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教育可以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倡导“立德树人”的理念,首先要激发学生对优秀思想品德的钻研兴趣。在教学中完全基于教材和教师讲解的学习模式已经被淘汰,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全身心融入课堂中,并且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让学生在拥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为给学生们营造和教科书相关的文化环境,让学生获得优秀思想的熏陶,更加认真、努力地面对当下的学习和生活。例如,教师依照学生的实际需求来构建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丰富的体验提升内心感受,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培养内心情感、思想品质,获取更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内容,逐渐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思想品质的专业人才。
德育教育和优秀思想的渗透可以说涉及整个文化领域的内容,中职语文中“立德树人”的教育包含很多内容,从字词句到段篇章,从古诗词到文言文,从文化到思想。多元化的课堂模式能够带来创新学习路径,使语文课堂多姿多彩、生动活泼。核心素养的塑造需要良好的教育作为基础,所谓熟能生巧就是对此最好的解释。德育教育的渗透更是如此,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够完成的。例如,应用信息技术播放德育教育素材,如《大决战》《开国大典》等等,在现代教学设备的助力下,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把德育教育的渗透与现代教学体系进行融合,让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参与思考,在德育教育的教学渗透过程中,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活动创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情境教学、合作教学等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打开中国优秀文化的宝库,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这有助于当他们在语文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积极主动寻找解决办法,为学生今后的人生打下基础。学生在校期间社交活动少,接触的世界相对单调,合作能够解决学生课堂参与度不足的问题,也能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思路,这样可以有效弥补学生个人独立学习的不足,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完整。在合作教学的合理利用和教学创新设计中,让学生带着自主思考意识完成阅读,在互动交流中获得思维的延展,并从其他伙伴那里得到启示,完成阅读内容的深度理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创设互动议题,在完成对于文章深度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效果。例如,语文教材《劝学》的教学中,教师结合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组织互动教学活动,给出学生议题: 比如“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根据立德树人的理念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指导,让学生可以更加清晰、明确地完成教学互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表演活动,让学生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进行场景重现,这种方式十分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也能够加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来进行演绎,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深刻感受到优秀思想文化的内涵。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来引导学生开展活动,让组内的成员通过分工的形式设计表演流程。在这一活动中,学生需要通过收集材料、分析材料、模拟场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并不断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继而完成与语文教学融合的“立德树人”目标。教材中所收集的知识内容能够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提供较大的便利,因此,想要将思想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德育教育渗透设计模式基础上采用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深度解析,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知识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现代教学理念强调“立德树人”,中职生一定要从合作学习中培养自身与团队配合的技巧与能力,这样对于中职学生进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非常有益。
中职语文教师需要融入更多教学资源、时事案例,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不但能提供丰富的内容,也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灵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教师需要采用多种学习模式,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教师要让学生从不同路径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内心感受都能得到增强。尤其在“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必须对教学理念加以修正。以《沁园春·雪》为例,老师要想让学生们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就要和情境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们采用多样的方法进行深度学习。在《沁园春·雪》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老师用信息技术展示北国壮丽的雪景,让学生感受诗词的豪迈奔放,理解诗中蕴含的爱国之情。接着引入拓展资源,从不同的角度对立德树人的教育思路进行设计,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领悟知识内涵的能力,以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是他激励当时国人的豪言壮语,是他对统一祖国的渴望之情。杜甫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强大的殷切期望。不只是他们,在我们身边也有平凡的英雄在为祖国默默奉献。正是他们身上这种可贵的爱国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虽然历经劫难,但永远屹立不倒。比如2020年全球暴发新冠疫情,我们可以看到白衣天使为了救治病人英勇无畏冲到抗疫的第一线,这是爱国的体现,这是国人应该有的情怀。生活中的案例无疑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且相对于枯燥的阅读,信息化教学所带来的轻松感和体验感也是常规课堂所无法比拟的,学生可以一边分析素材一边结合文章思考,提升对爱国精神的感悟。在教学中,如果采用单一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总体指导,显然是不科学的,教学效果也不佳。教师需要结合更多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去感受文化的魅力。教师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路径思考,引导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对培养学科素养有重要作用。
语文教学不是让学生成为背诵机器,而在于读懂内容、理解内涵,实现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培养。教师可以联系生活,组织读写活动,给学生提供深度解析的空间,也促进学生深度阅读。最后,教师要布置基于生活的写作训练,深化学生的内心感悟,通过走进生活的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生活本身无疑是最好、最动人的教材。只要教师善于发掘,积极探索,便可以发现很多适合教学的素材。例如,在学习《我的母亲》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练笔,以《母爱》为题,写一段回忆,可以是自己与母亲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可以是自己想对母亲说的话,或者自己对于母爱的感触。在写作的过程中,经过思考和回忆,让学生对自己的母亲心存感恩,让学生感悟到“孝”的含义。学生通过深入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继而与作者或书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的渗透。
中职语文教师既要构建高质量的教学课堂,还要担负起立德树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担。教师可以根据节假日为学生定期开展一些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相关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为学生们讲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为其接触优秀思想提供更多的机会,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