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一体化”的理念与路径

2022-02-14 22:07彭海林倪胜利
文教资料 2022年19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一体化劳动

彭海林 倪胜利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临沧 677000)

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统一目标,全面发力,勠力同心,久久为功。学校无疑是德育的主要场域,学校德育在时间、空间和心理上占有了个体生命的绝大部分,必须以“一体化”理念为实施原则,才有可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一、学校德育“一体化”的理论思考

学校德育“一体化”以整体性思维为理论基础。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工作绝不是简单的说教,它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体”就是“整体”,整体性思维要关注全要素的关联与互动,互动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多要素、多环节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整体性是生命系统的特征,“生命是部分和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和组织的过程产生的突现的性质的汇集,而这个突现性质的汇合体又反馈作用于产生它的部分、相互作用、局部的和总体的过程”[1]。学校德育的整体性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反映。

(一)学校德育“一体化”与学校教育的整体性密切关联

学校是一个整体,从建筑、园林到教室的一切设置,都有整体的关联性。[2]物理空间对心理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要培养人和谐的德性,必得关注所有这些物质文化要素的整体性设计。从制度层面来看,大到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制度、政策法令、课程设置,小至班级、小组的规章和行为规范,没有“一体化”观念,就可能产生实践上的悖逆。从教育主题在学校环境中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来看,又有德育实践需要着力关注的一体性问题,如主体之间交流交往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笃实守正、持之以恒,等等。

(二)学校德育“一体化”是个体生命整体发展的必然要求

每一个体自身都是身体、心理、认知统一的整体,德性的养成是从整体的生命中涌现出来的品质。认识个体文化过程的“一体性”,不仅是指实践上的连续性,还有与个体发展共在的各种空间要素的关联性。总的来说,个体文化过程的整体性,从个体与文化系统中作用着的各种要素之间整体关联和生态互动,以及从个体在文化过程中的整体性变化来看,当个体沉浸于特定的文化系统,其价值观、文化心理、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在与外部环境的全息的关联和相互作用中,潜移默化,逐渐适应,一步步地实现与环境的融合与统一。

(三)在宏观的学校教育和微观的个体发展之间,还存在各种层次上的一体化思维对象

如科学、人文、艺术课程的“一体化”思考,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的“一体化”思考,课程与生活的“一体化”思考,等等。每种情况的“一体化”思考,都关涉不同层次的整体之间有机关联和互动同构。一个系统工程常常被分解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部分,有具体的分工,各部门有自己的目标和实施的具体方法和途径,这样做固然必要,但人们在这样做的时候,往往忘记了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造成割裂、碎片化。尤其是像德育这样的系统工程,更容易被割裂。清醒认识整体关联的意义,充分把握各层次相互作用的全要素,合理利用一切有利资源,调动各种要素协同运作,是推动学校德育“一体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二、学校德育“一体化”的主要路径

(一)注重学科课程教学的“一体化”育人

学校德育“一体化”建设首先要关注的领域是学科课程教学的“一体化”。由于学校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在课堂,所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落实到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中,有机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问题与困境,主要来自技术理性对教育实践的全面入侵,教育蜕变为教学的技术。德育课堂上的德育容易沦为说教,而其他学科课程,德育任务又很难有机融入。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升。学校要把教师发展视为具有决定意义的常态工作,可以通过设置课题研究的方式,鼓励探索、改革之举。

各学科课程教学都需要在深刻把握学科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认识学科教学的“至善”境界,联系生活实际,挖掘立德树人的思想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道德认知境界的不断提升。

学校课程一般有三类:人文、科学、艺术。人文课程倾向于价值理性,易于挖掘道德和善的元素。然而,人文课程不仅仅能培养道德和善,也能培养科学和艺术品质。人文课程中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与方法的把握和运用等与科学课程相比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中最明显和突出的一点是存在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培养问题意识,鼓励思考、质疑是比掌握知识点更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科学课程为具有喜爱大自然、富有好奇心、对实际生活世界的一切充满兴趣的孩子创设良好的条件,准备充足的精神营养和教育资源,提升科学探索的能力、习惯及方法。科学课程也有德育的任务。科学的本质意义是求真知,这是个“知德”问题,如只将科学视为工具理性,必然在实践上导致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

艺术课程不仅仅是培养审美意识,同样也有求真、求善的价值取向,不真、不善,不可能是美的。孔子说乐教使人“广、博、易、良”[3]。何谓“广博易良”,孔颖达疏云: “ 《乐》以和通为体,无所不用,是广博;简易良善,使人从化,是易良。”清人包世臣《艺舟双楫》云:“乐之为教也,广博易良,广博则取类也远,易良则起兴也切。”[4]古人关于音乐教育的理念中蕴含着人之为人所需的全部优良品质。艺术教育在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方面有着别的学科难以相比的强大优势,这是科学研究必需的品质。艺术教育在使人心灵和谐方面也有其独特的功能,能有效地促进个体和谐均衡地发展。

总的来说,三类课程追求的是真善美,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科学、人文和艺术课程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三者缺一不可。

(二)营造学校文化育人的整体场域

学校德育“一体化”的第二个重要领域是文化建设的“一体化”。校园要建成美丽的精神家园,激人向上,励志尚善,必得花大气力,要考虑的因素有空间设施、园林设计、心理空间、行动空间。要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习惯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来体现核心理念。

首先,要在“全面性”上下功夫,让“立德树人”与“人的全面发展”内在关联。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5]。由于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心智对学科知识的把握上,如果只埋头于学习课本知识,人就失去了感知丰富多彩的世界并发现意义的机会,从而造成内心世界的贫乏和苍白,需要以学科课程学习之外的方式来弥补。校园文化建设,也要致力于全面占有学科课程之外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物理空间指诸如建筑、草木、道路、场馆、宿舍、食堂等一切物质形态;精神指负载着真、善、美价值追求的文化符号,全方位地覆盖一切使人的内心世界丰富的文化内容。以全方位覆盖的文化符号来丰富生活世界,让真善美的事物全面地占有耳目所及的一切。

其次,要提升文化品位和质量。目前,校园文化建设过于简单、粗糙,品位不高,境界偏低,缺乏创意,不利于激发向上向善的德性养成,甚至有时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的一段话很有启示意义:“深层的文化潜流微妙细腻、始终如一地构建生活的方式,尚未被人有意识地表达清楚。正如空中隐而不显的气流决定风暴的轨迹一样,上述隐蔽的文化潜流塑造着我们的生活。”[6]我们应在校园文化的设计和建设方面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多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力避平庸,刻意创新,提高境界,提升品位。物质文化建设应秉持的核心理念,要突出生命性、艺术性、励志性、教育性。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及崇德向善理念,以精美的、直观的、生动的艺术形象加以展现,让“不言之教”蕴含于所有经过精心设计的文化符号之中。

(三)构建实践活动“一体化”育人的体系

德育的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因此学校德育“一体化”建设需要充分关注实践活动育人领域,构建活动课程、社会实践、劳动教育等“一体化”的育人体系。

1. 充分发挥活动课程的德育功能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最大的不同,是通过组织化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获得直接经验。用王阳明的话说,叫“体究践履,实地用功”[7]。活动课程具有情境性、主体性、综合性、生动性等特点,在德育有着课堂教学难以相比的优越性。开辟第二课堂,是最重要的育德途径。活动课程的设计,要从德育需要和学生兴趣出发,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动课程设计要有鲜明的主题,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知识灵活运用,价值取向端正,激励学生向上,身心愉悦健康,旨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2. 社会实践要与综合实践活动密切配合

每学年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至少一周),组织学生广泛参与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认识社会、提高社会责任感,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增长。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可在公益性文化设施、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历史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馆、美术馆、文物展览馆、烈士陵园、革命纪念地等进行。研学旅行也是开展社会实践的一个方面,也应纳入学校教育计划。

3. 把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一是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注重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二是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把握劳动教育的根本特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任务情境,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善于观察思考,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三是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时代特征。在充分发挥传统劳动、传统工艺项目育人功能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四是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关注学生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增强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借鉴他人丰富经验、技艺的基础上,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打破僵化思维方式,推陈出新。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一体化劳动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