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英,陈 寒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落实,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幼小衔接”的课程内容并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的课程内容,而是全面培养幼儿进入小学所需具备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有关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社会调查显示,有的孩子每天做作业到很晚,睡眠严重不足,体重明显下降;有的孩子经常丢东西,疫情防控期间错戴了同学的口罩;有的孩子提前学会了汉语拼音,会认、会写许多常用汉字,导致上一年级之后产生厌学情绪,不愿意认真听讲,不愿意去上学;还有的孩子由于小学教室里没有自己的好朋友而闷闷不乐,甚至想重新回到幼儿园。诸多适应不良问题将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长期发展,尤其是农村一年级学生社会性适应存在诸多问题亟须解决[1]45-48。当前的教育现象表明,探究“幼小衔接”主题下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2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其主题是“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过程。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促进儿童顺利过渡”[2]。为了响应教育部和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指导意见和专业引领,全国各地的研究者和幼儿园教师都纷纷开展了与幼儿入学准备相关的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有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缺乏有效衔接的专业知识,不明确幼小衔接教育的相关要素[3]42。
笔者认为,“幼小衔接”主题下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应基于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对家长教育观念的引领和对下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关爱与责任感。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体应树立“儿童中心”的课程观,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着眼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和长期发展,把对儿童的爱和对家庭、国家的责任感融为一体。具体来讲,幼儿的入学准备应包括“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2],而不只是学习准备。那么,对于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来讲,幼儿的入学准备具体应该如何做呢?
积极的情绪状态是引发、维持幼儿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在进入小学之前,教师与家长应重视幼儿的情绪状态。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要注意营造宽松愉快的氛围,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
首先,教师可以开展以“快乐上小学”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调动幼儿积极的情绪状态。该主题下的活动应包括了解小学校园环境、了解小学生的日常活动、感知小学生的成长快乐等。具体活动形式可以采用参观小学、观看小学生活动视频、请小学的哥哥姐姐来做客等形式,引导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得关于小学的最初印象。
其次,家长可以在家庭生活中营造喜悦的气氛。例如当给孩子购买书包等物品之后,可以用赞叹的语气跟孩子说:“你快要上小学了呀,上了小学就可以争当少先队员,戴红领巾了呦!”当孩子一听见闹钟响起就马上起床,或者马上开始看书时,家长就要及时表扬孩子“像小学生一样有自觉性”,从此激发孩子感受到成长的自豪感和愉快的情绪体验。
最后,教师和家长切勿用上小学恫吓幼儿。具体来讲,当孩子调皮不听话时,教师和家长不要用“以后就让小学的老师管你吧!”这类话语吓唬孩子。教师和家长也不可以说“好好玩吧,上小学就没时间玩了”。这些话语都会让幼儿产生对小学的抵触心理和消极情绪。
乐观的态度源自对问题的正确归因与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而非盲目乐观。成长总是伴随着挑战,幼儿入学准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提前告知幼儿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然后家长和教师陪伴幼儿一起分析问题、寻找原因、讨论对策。
首先,将入小学后的常见问题与困难真实、客观地提前告知幼儿。目的是使幼儿知晓有些问题是所有的小朋友都会遇到的,是刚入小学时的常见问题,而不是孩子自己的错误造成的,进而避免幼儿产生自我否定与逃避上小学的消极态度。例如上课时间需要上厕所、文具找不到了、忘记戴红领巾了等等。在进行提前告知的时候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可采用讲故事、童话剧、角色扮演、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幼儿形成客观、正确的认识。
其次,帮助幼儿学会针对具体问题与困难进行原因分析、寻找应对方法。例如教师和幼儿一起分析文具丢失的原因。一种原因是没有及时收进文具袋,需要用的时候就找不到了;另一种原因是其他小朋友没有打招呼拿去用了。针对第一种原因,教师可以在一日活动中教导幼儿及时收纳自己的物品。比如在幼儿的绘画、建构、手工活动结束时专门留出三分钟时间,引导幼儿把文具、玩具、制作材料等物品放回原处,分类收纳整理。针对第二种原因,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多准备几支笔,分别放在书包的不同口袋里备用,其目的是降低别人“偷用”自己文具对自己学习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告诉老师。教师还应提醒幼儿要留意观察是哪位同学“偷用”了自己文具袋里的文具,发现后就大声告诉对方:“用我的东西要先问一问我同意不同意!”鼓励孩子用防备、告知、警告、抗议、告诉老师等多种方法应对这一类问题,防微杜渐,拒绝“校园霸凌”。
当教师与家长引导幼儿对入学适应的常见问题有了清楚的认识、客观的归因,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掌握了多种应对方法之后,教师和家长应表达出对幼儿的信任,鼓励幼儿以乐观的心态大胆处理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近年来,有关大学新生因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选择在校外租房让父母陪读,或者辍学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可见,无论是小学新生的入学适应,还是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都与生活自理能力密切相关。
经过幼儿园三年的生活与教育,绝大多数幼儿都具备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但是由于小学(非寄宿制学校)班级中没有专门负责学生生活的教师,因此需要学生自觉主动地照顾自己、照顾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整理书包、主动喝水、增减衣服、及时洗手、爱护公共设施、打扫清洁等。因此,在幼儿园大班阶段,教师与家长应重点培养幼儿进入小学后必需具备的生活技能。具体来讲,幼儿园教师要在班级一日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把“教师组织”的生活活动逐步转换成“幼儿自觉”进行的生活活动。建议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
照顾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是幼儿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也是入学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大体上可以包括照顾好自己的物品、照顾好自己的饮食与安全等。
第一,训练幼儿整理书包的能力。指导幼儿分类收纳物品,做到有序取出与收进各种文具、书本、水杯、餐巾、跳绳等物品,做到物归原位。例如可以组织“我是能干的收纳师”等活动,在游戏中指导幼儿分类收纳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幼儿掌握了物品整理收纳的技能,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丢失物品,减少因遗失物品而产生的烦恼。
第二,帮助幼儿养成主动喝水的好习惯。许多家长发现小学一年级学生在校期间自己想不起来喝水,早上带去学校的水壶放学回家后还是满满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幼儿园教师在一日活动中会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喝水,导致幼儿喝水的主动性较差。在上小学之后没有教师的组织与提醒的情况下,多数幼儿在下课时间只顾玩耍,不会去喝水。
因此,培养幼儿主动喝水的良好生活习惯是大班保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教师可以开展“身体的加水站”“小鱼快快游”等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对喝水的兴趣;可以用榜样示范的方法培养幼儿主动喝水的好习惯;还可以运用班级规则和值日制度,要求幼儿上午和下午各喝完一瓶水,鼓励幼儿自己找时间主动喝水,表扬主动喝水或按时喝完水的幼儿。总之,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大班幼儿有意识地、自觉地寻找并利用各个活动之间的过渡时间主动喝水。
第三,训练幼儿自助就餐能力。自助就餐能力依赖于幼儿的就餐习惯和劳动技能。首先,在就餐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大班幼儿主动有序排队领餐,餐具不用时要放在餐盘上,不要含在嘴里,饭菜要吃完,做到“光盘”,饭后主动送还餐具、清洁桌面。其次,在游戏活动或体育活动中,教师要重视锻炼幼儿手臂力量和动作协调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行走过程中端稳盛满物品的托盘,做到不掉、不洒、不倾斜。总之,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良好就餐习惯和相关劳动技能,为幼儿入小学后在校内用餐做好准备。
在小学阶段,劳动技能不足、劳动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往往会被同一值日小组的同学们“嫌弃”,或被老师批评、惩罚。因此,学会照顾环境也是幼儿入小学前应做好的重要准备。
照顾环境需要幼儿具备积极的劳动态度和一定的劳动技能。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做值日生时,要把擦窗户、清洁地面、倒垃圾、打扫大面积场地等劳动任务作为重要内容。在劳动过程中指导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小学常用清洁工具,使用之后做到洗净、晾干,方便他人使用;学会擦玻璃和清洁地面的方法技巧,例如学会如何清扫大面积的地面,既不重复打扫,又不漏扫。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幼儿学会与其他同伴协商分工、合作互助,使其在集体劳动中认真积极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并乐意帮助同伴。
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小衔接”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也是影响幼儿适应小学新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2021年最新研究发现,学习环境适应困难在小学新生中具有普遍性,而改善人际环境是提升学习适应性的重点措施[4]105-108。因此,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没有“好朋友”比没有“好成绩”更糟糕。
幼儿的交往能力是指幼儿与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人际变化相协调的能力,具体包括适应能力、交往技能和交往主动性,是幼儿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5]223,具体应从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个方面着手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技能。
社会认知是指幼儿对自己和他人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对他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对各种职业角色的认识、对日常生活基本规则与习俗的认识。幼儿的社会认知越丰富,认知水平越高,在同伴交流与游戏活动中就越占有主导地位。例如几位男孩在玩打仗游戏时,“自己人”因争抢位置而吵了起来,其中一位说:“都找一个自己的基地,不要挤在一个地方啦!敌人要打过来了!”其他几位迅速响应他的号召,分散跑开。通常来说,在幼儿同伴游戏活动中,社会认知能力水平较高的幼儿可以起到领导作用和协调作用,在同伴互动中更受欢迎。
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的主要方法有讲解法和游戏法。讲解法是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人、事、物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解释,帮助幼儿理解社会关系与社会规范的方法。具体包括关于家庭成员及其关系的认识、关于社会职业角色的权利与义务的认识、关于师幼关系与同伴关系的认识。游戏法是运用游戏的形式组织实施各项人际互动活动,在游戏中体会不同的人际关系性质、获得各种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交往技能,有利于提高幼儿在同伴互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受欢迎程度。
社会性情感主要有集体感、归属感、荣誉感、自豪感、崇高感、羞耻感、挫败感等,有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之分。通常情况下,经常体验到积极情感的幼儿更容易获得其他同伴的接纳。
激发积极的社会性情感这一教育策略的实施,具体涉及到三种情境:一是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应提供机会让幼儿体验积极的社会性情感;二是在幼儿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幼儿回忆以前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记忆,尽快消除幼儿的消极情感体验,与对方和好如初;三是在幼儿受到他人拒绝或拒绝帮助他人时,应对幼儿开展移情训练,唤醒幼儿的积极社会性情感体验,促进幼儿的角色转换和去自我中心化。
对于幼儿和小学生来说,拥有几位亲密的好朋友比学习成绩更能影响其心情和环境适应性,有利于降低儿童遭受校园霸凌的几率。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儿童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保持良好关系的基础,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相对于攻击性行为、否定性行为而言,亲社会行为体现了利他主义。因此,具有更多亲社会行为特征的幼儿更容易得到同伴的接纳。最新研究表明,积极的同伴互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不良先天气质因素对幼儿认知发展的负面影响[6]。还有研究发现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在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7]54。国内外的多项研究表明,被同伴接纳程度较高的幼儿普遍具有的社会行为特征有给予、安慰、分享、谦让与合作[8]247。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与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具备上述五种亲社会行为,它们对于提升幼儿入小学后的同伴交往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
给予行为的通常表现是给对方递送物品、玩具、食物。表现出较多给予行为的幼儿在同伴交往过程中比较具有主动性、利他性,而且可以获得来自他人的感谢和积极反馈,使幼儿与他人的人际互动逐渐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可以通过绘本阅读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中的榜样行为,学会识别他人的需求,并着重在幼儿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体育活动中引导他们力所能及地做出给予行为。
安慰行为是幼儿同情心的外显表现,通常表现为关注对方的情况、抚摸或轻拍对方的后背、默默陪伴对方等行为。当有小朋友摔倒、生病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幼儿表达安慰。通常情况下,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正面的榜样行为,供幼儿观察模仿。例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有位幼儿摔倒时,旁边一位幼儿蹲下来去扶,而其他幼儿却站在原地嘻嘻笑,还模仿那位幼儿摔倒的样子往地上一躺。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立即走到摔倒的幼儿身边查看伤情,安慰幼儿情绪,并在活动结束后的谈话中点名表扬去扶的小朋友,引导其他幼儿模仿习得安慰行为和帮助行为。
幼儿同伴之间的分享通常表现为将自己的玩具、食物、经验和空间与其他有需要的幼儿进行共享。主动分享的幼儿具有同理心、主动性和利他性,可以获得对方的感谢与回报,从而促进同伴关系的良性发展。教师应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活动中的教育契机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
谦让行为较多发生在异龄同伴的交往过程中,通常表现为在成人的提醒下,年龄较大的幼儿会谦让年龄较小的幼儿。因此在幼儿同伴交往活动中,教师应在活动前通过给幼儿讲解互谅互让的故事培养他们的谦让意识。在活动中指导幼儿正确处理争夺与冲突,引导幼儿互相谦让,友好相处。例如在体育活动中,两位幼儿争夺同一个皮球时,教师应引导幼儿做出谦让行为,而非简单地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进行仲裁。在活动结束后及时描述观察到的谦让行为表现,表扬谦让的幼儿,强化幼儿的谦让意识。
合作行为是幼儿群体共同完成某个任务、实现某个预定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社会性行为。善于合作的幼儿可以与同伴协商分工、交流想法、调整补漏,在幼儿群体中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获得同伴的认可与欣赏。教师应多组织幼儿开展小组活动,帮助各个小组明确目标任务,然后指导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创设合作条件,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环境对每位幼儿的现实影响是不一样的,原因在于个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和性质。环境的作用是潜在的,只有当个体行为与环境发生关联时,环境的作用才得以显现,个体行为不仅能调节当前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能创造出环境条件以决定未来的关联事件。幼儿对交往礼仪的掌握有助于幼儿实现愉快的交往,营造和谐的气氛和融洽的关系,而良好的环境条件能够强化幼儿的交往行为,促进环境适应和角色适应等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发展。在同伴交往中比较受欢迎的幼儿通常都具有较多的积极互动行为,因此帮助幼儿习得积极的亲社会行为,增强个体与环境的互动性是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要策略。
刚升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经常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任务,容易出现做事拖拉、磨蹭的现象,例如写作业到深夜还没写完、放学后做值日生扫地用时过长等。上述行为习惯问题的根源是儿童缺乏时间管理能力,而时间管理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学习成绩。尤其是升入小学高年级后,时间管理能力不足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学习困难。因此,教师和家长应重视培养大班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
在幼儿园方面,教师首先应当利用计时工具教会幼儿认识时间,然后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组织幼儿完成规定的活动,丰富幼儿对时间概念的体验与感知。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五分钟有多长”活动,让幼儿在五分钟之内完成某项任务,比如用笔圈出果园里生病的果树、用筷子夹花生、折一只纸船、把玩具分类整理好等任务。在多次感知五分钟、十分钟、半小时之内可以完成某一项活动之后,幼儿就能认识到时间是会流逝的,不会一直等待自己,对自己完成某件事情所需时长也有了基本的预判能力。
在家庭方面,家长应为幼儿准备定时器,培养幼儿在规定时长内完成某一项活动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吃饭之前与幼儿约定在30分钟之内完成吃饭、清洁餐桌的活动,然后请幼儿来设置30分钟的倒计时,家长带头做到规定时间内完成。又如,晚上看电视之前家长自己设置好闹钟,闹钟一响立即关掉电视,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幼儿是敏锐的观察者和模仿者,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经常利用生活中的各项活动培养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一项活动的良好习惯,为其进入小学后的时间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幼小衔接”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双向衔接。“幼小衔接”主题下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应更多注重儿童在生活适应与社会交往方面的衔接,而不只是学科知识方面的衔接。幼儿园、家庭、小学和各地教育管理部门亟需统筹协调、共同行动。在坚决执行“双减”政策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在生活、交往和学习方面的入学准备状态,在课程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深入探究“幼小衔接”主题下的“家—园—校”合作共育的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