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途径探讨

2022-02-14 02:20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二完全中学汪永婷
学苑教育 2022年35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美术素养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二完全中学 汪永婷

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能灵活、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学生能够用美术学科知识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分析,表达见解,解决问题。提高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一、当前高中美术教学的发展现状

1.高中美术教师教学方面存在问题。

第一个问题,视野不够广。高中美术教师大多毕业于各美术专业,如:国画、油画、平面设计、摄影等专业,而非美术教育专业。这就造成教师个别专业强,而知识不全面。例如,设计专业毕业的教师在进行工艺类知识传授、分析、鉴赏时得心应手,而涉及到国画、书法等课程时可能会分析不到位。而且在教学中很多美术教师在选取鉴赏和示范作品时偏向于现代都市化以及西方艺术风格等等。其实出现这种原因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中国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影响,以及外来的很多文化的融合造成的。在这种城市化快速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们往往都是看到了美术最表面的存在的艺术形式,也就是我们能够最直接感受到的文化气息,而对于中国传统美术的内涵和意蕴不能够深入挖掘。第二个问题,教学方法不灵活。很多教师在上课时都是先放视频、图片,教师再讲解或者示范,然后学生象征性地讨论交流,发言,完成作业。这种教学方式太过程式化,而且流于表面热闹,学生并不能深度参与,美术素养当然也不能提高。教师很少利用身边的美术馆、博物馆、民俗活动等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缺少和生活、社会的联系。

2.高中生对美术的认知存在问题。

虽然高中生之前经历九年的义务教育,但对于不少地区,特别是农村的孩子美术课是不可能按质按量上的。所以他们对美术的了解是相对薄弱的。即使义务教育阶段接受了完整的美术教育的孩子,他们的美术知识技能、对美术的理解也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很多高中生面对一幅美术作品时往往只会发出“画得好看或丑,色彩艳丽、质感逼真……”这类简单表面的感受,而对于作品形式法则、创作背景、作者情感、作品的意义等说不上来。当让他们用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往往束手无策,所学的美术技法不能学以致用。还有的学生由于其他文化科目学业繁重,认为美术无关紧要,这对于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阻碍。

二、高中美术核心素养内涵

1.图像识读。

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图像识读是美术学科的本位素养。学生通过联系比较、搜索阅读、思考讨论等方法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材质等形式特征,理解图像的内涵和意义。识别图像的美术类别,及在学校生活和工作中的意义,并能辨别、解读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在培养学生对美术图像识读素养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2.美术表现。

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和图像识读一样是美术学科本位素养。只有拥有了良好的美术表现力,才能在自己的美术作品中表现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这也是进行高中生情感认知方面培养的途径。最终能够联系现实生活,融合其他学科知识,运用美术表现能力,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问题。

3.审美判断。

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

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开始对“美”这个词语有了一定的认知,教师在美术教学时,要同时进行学生审美判断素养的培养。通过大量美术作品的欣赏,让学生认识到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提高审美能力。

4.创意实践。

创意实践指在美术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运用创意思维和创造方法。学生借鉴前人的美术创意和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创造性思维尝试创作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养成创新思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每个家庭都把孩子的学习放在了家庭的重心。现在人才培养越来越多,竞争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培养创新人才也变得越来越受重视。高中学生美术创意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并能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

5.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不同创作者的美术作品体现不同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所以,教师在进行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时要着重注意学生美术文化理解的培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多样性。尊重多元文化,热爱并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三、高中美术核心素养的实现途径

1.立足学科知识,建立学科经验。

核心素养时期的高中美术教学首先要立足于美术学科知识,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用美术家的思维去思考,从而建立起美术学科经验。例如,图像识读就是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具体怎么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

例如,在学习中国传统绘画中人物画传神写照这一艺术特征时,出示《历代帝王图.晋武帝司马炎像》和《张卿子像》对比,让学生根据画像推测出各自身份和人物性格。学生根据人物服饰颜色样式推测司马炎是帝王,五官的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他的果决威严。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儒生帽的像文人,方硬的衣服线条显示他很有文人风骨,五官清瘦目光和蔼,带着悲悯,是一位品格高尚的大夫。学生从美术语言入手,秉承联系、比较的方式找出图像识别的方法。再例如,如何欣赏西方印象主义绘画呢?如果只是介绍时代背景、莫奈及其作品,但对印象派的艺术主张、形式法则和其他画派艺术风格的区别等不加以深入探讨,学生则不能很好地理解,当面对众多作品时就无法做出审美判断。反之,当学生掌握了美术学科知识的本质的、规律性的知识,建立起学科经验就能灵活地运用,就具备了一定的美术素养。

2.加强学生美术实践活动。

活动实践性是美术学科的特点。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作品是要通过动手制作出来的。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活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培养创造力。只要教师给学生机会,他们就会有出乎意料的精彩表现。实践活动可以是单项的绘画或设计等,也可以是综合性的活动,例如,动漫节主题活动、校园艺术节主题活动、端午节传统文化活动等。综合性活动需要教师拟定好主题,确定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参加人员、活动地点、方式等诸多方面。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观点以及其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发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我校去年艺术节以“魅力校园”为主题,进行了美化校园系列活动。学生先分组巡查校园中需要美化改进的地方,教师结合学生的建议制定美化方案。包括井盖涂鸦、墙壁水管美化、黑板报、画展、教室美化五项活动。学生分组分批有序地进行,他们利用环境、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资源搜集素材,创作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极具创造性和美感。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获得了成长,美术素养得到了提高。

3.有效开展大单元主题教学。

近两年高中美术教材按照新课标要求采用了单元教学内容编排,改变了以往单个课题的模式。知识编排更系统,增强了知识的链接、整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了知识零散、不衔接的问题。例如,人教版《美术鉴赏》按照绘画、雕塑、建筑、民间美术、中国现代美术来划分单元,保证了美术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每个单元提供了大量的美术作品,知识量很大。例如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包括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发展史,主要绘画类别、流派及其艺术风格、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如此繁多的内容,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和学情,结合单元大概念及基本问题,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灵活安排课时。同时要注意课时教学内容的衔接。不可照本宣科,把美术作品全都搬上课堂。我市高中美术教师在大单元教学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三位老师就“时代之镜——中国现代美术”单元进行了大单元教学,分三课时完成。首先,创设了开办现代绘画作品展的情境,抛出“什么样的作品能代表中国现代美术发展,怎么来选出参展作品”等问题。以一个个问题为驱动,如: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发展的基本脉络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现代美术是时代的镜子?怎么理解用美术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在教学中始终重点把握时代变革与美术创作的关系。三个课时内容呈递进式推进。学生在问题驱动下思考交流探讨,并能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分析,发展了美术核心素养。

4.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对高中生美术课堂教学成果的评价往往太过极端和单一。运用等级化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等级的划分。且不说这样的方式能否对高中学生的美术课堂表现进行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一些用心创作出美术作品的学生得不到肯定,美术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就会慢慢减弱。因此,要改变传统的美术作品评价方式,更多地进行学生美术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新的课程标准和以往相比增加了各个学习内容的学业水平测试和美术学业水平测试,为美术教学评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在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中清楚的体现出来。但教师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更不能把评价等同于测试。

美术学科追求多样、创新,在评价实施中一定要坚持以质性评价为主,少用分数;在评价上,甚至少用等级,多用描述性的评语,重视过程记录。可以建立学生充分展示交流的平台,采用记录袋、网络平台、校内外展览等多样的形式激励学习。教师还可以组织班内,组内同伴评价,让学生通过相互比较、分析、讨论,发现他人的优缺点和自身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5.融合地方美术资源,拓展核心素养途径。

美术教学除了依托学校资源和教材,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文化和自然资源,如: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宫、文化广场、社区或乡村文化站等文化场所;与美术有关联的文化景观、文化遗产和遗迹、民间传统美术、优秀艺术家;有特色的自然景观,乡土美术材料,地方历史、政治、文化和经济实践。这些美术资源可以转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对家乡的经济文化发展加深了解,使教学和现实生活联系更密切,拓展了美术课程的空间,使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另外,美术是一门综合性、人文性、审美性的学科。美术课程需要各种各样丰富而鲜活的内容的不断加入,从而更充实广阔。

我校在这方面做出一些探索:充分利用县美术馆、博物馆丰富的资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通过文物鉴赏让学生了解我县悠久的历史文化;美术馆里优秀的当代画家作品给学生美的享受,感受身边的艺术家和时代紧密相连的脉动,拉近了学生与艺术的距离;邀请民间剪纸、泥塑高手到学校讲学,学生亲眼目睹民间艺术家化平凡为神奇的创作过程,并动手实践,学习气氛热烈非常。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深切感受到生活中的美。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培养,要运用适合学生的美术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率和质量,真正做到从内在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在学习美术中不断促进全面发展。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立足学科知识建立学科经验、加强学生美术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大单元主题教学、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融合地方美术资源拓展核心素养途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带领学生体会美术的真谛。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美术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