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2022-02-14 05:54赵国翔杨东明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融通职业企业

赵国翔,杨东明

(1.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51;2.康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信息中心,河北 张家口 076650)

引言

职业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贴合区域产业需求,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企业岗位提供复合型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成功召开后,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明确了改革方向。近几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在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与问题,急需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笔者就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进行交流,以抛砖引玉。

一、职业教育“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特点

“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由高职院校、企业、协会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培养新型技能人才的方式。该模式以工作室和专业社团为主体,是实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具体措施,具体是由教师、蓝领及各类民间工艺传承人等通过联合传授的形式培养学生。

“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以高校为载体,通过各类校内大师工作室、产教融合基地、“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理论实体化,以校内众创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依托,以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绘画工艺品展览为导向,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合作企业、工作室的社会关系及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的专业特长,将教学成果进行充分转化,与市场需求及行业岗位实现无缝对接。另一方面以工作室下属专业社团为支撑,打破专业、学科壁垒,以行业需求为引领,将专业社团学习、活动内容精细化。社团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进行人员招募,通过多种评价机制将学生进行细分,根据他们不同的优势、能力、兴趣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将学生分流到不同类型的社团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推行“提升一批,稳定一批”的甄别淘汰机制,加强学生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将学习工作态度积极、实践能力突出的学生留在社团继续深造,保证培养成果的稳定性;剩余学生按原有专业进行常规培养,保证其顺利毕业就业。

二、确立职业教育“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因和依据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人才强国战略中有着特殊意义。经过多年发展,职业教育在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居民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现阶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一)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遭遇困境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探索出的诸如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校企合作的机制保障缺乏,相关配套体系建设明显滞后

校企协同育人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标志,是职业院校转变培养技能型人才模式的有力探索,其顺利推进离不开相关配套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需要制度、文化、社会舆论等方面的协同配合,包括但不限于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支持、政府相关经费的及时投入、相关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等作为支撑,特别是对行业企业的激励、保障、约束机制的建设,具体的实施路径和落地期限。相对于本科教育,职业教育多年来在政策、资金、场地、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依旧不足,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升级发展。

2.行业企业缺乏投入热情,校企合作的模式还不够完善

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发展结合紧密,人才培养途径和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取决于校企合作的基础是否牢固、模式是否成熟。但目前校企协同育人遇到了很多阻力,一是职业院校受师资水平、自身设备及政策制度等现实条件的约束,在完成自身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服务企业和社会的时间、精力十分有限,从数据来看,大多数职业院校给合作企业带来的合作利益无法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二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实施效果也受合作企业的规模、实力、投入力度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的本质是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企业在自身利益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才会愿意为其社会价值去付出人力、财力、物力。三是在校企共同育人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势必会增加企业资金等方面的投入,从而增加企业运行成本,而这部分投入需未来较长时间才能产生效益,同时这种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成效对企业而言又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企业因为这两方面原因导致其预期的利润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和热情势必受到一定影响。

3.专业模块式培养失宠,社会新需求呼唤人才培养新模式

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许多一成不变的专业课程已经难以满足新兴行业的用人需求,大量新生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已经成为行业需求的主体。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改变多年不变的授课模式积极性不高,认为改变多年的授课模式会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依旧沿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的专业为模块进行招生和人才培养。作为第二课堂的专业社团趋向力不足,只是专业课程和一些实用技术的简单延续,培养学生的靶向性不明确,缺乏深入细致的市场考量,无法与市场需求形成有效对接。学生所学内容一盘散沙,大多流于形式,缺乏最基本的实用性,阻碍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建设速度。

4.学科式评价走到尽头,具有职业特点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

职业教育的岗位设置和专业技术等级设定依然没有从本科教育中剥离出来,对职业教育教师的成果考核依旧偏重科技研发而没有注重技术技能的传授。与职业院校合作企业的技师如何进行考核定级,工作成果由谁认定、怎样认定,如何提升教师和技师的工作热情,他们的职位职称按照怎样的流程实现晋升晋级等整套必备的管理与评价制度仍然不完善。学生在学校学习和企业岗位实习所得的学分如何综合计算,如何制定学习优劣的标准,这些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急需解决。虽然有些院校出台了一些相关管理制度,但总体来说,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还显粗枝大叶,可操作性不强,整体的系统性、科学性还不够明晰,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束缚。

(二)实施“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

“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现代学徒制基础上基于实践的一种完善与创新,是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其基本的运作思路是:为培养在具体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学院对接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成立专业工作室;各工作室下设专业社团,面向全院招募意向学生,打破陈旧固化的系部、专业界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方向。各工作室负责教师走出校园,与行业企业洽谈对接,将企业建设或加工项目引入工作室进行专项教学,以就业为导向指导学生学习实践。工作室师生与企业合作完成的项目或产品的专项收益用于本工作室学生补贴及工作室的再建设,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实践表明,实施“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升并充实了我国职业教育制度体系,而且还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加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在多方面显示出积极的价值。一是有利于使工作室、企业、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是有利于更好地管理职业教育学籍;三是有利于建设稳定的教师团队;四是有利于实施多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颁发;五是有利于企业用工评价考核制度体系的提升和完善,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留人难”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进而满足区域发展的人才需求,拉动经济的增长,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实现学生就业。

三、职业教育“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建议

高职院校推行“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相关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具体而言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多种培养方式并举,实现学术与产业对接

1.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工作室除了拥有一批实力不凡的指导教师外,还与张家口民间文艺家协会、张家口美术家协会、装饰协会等行业协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各协会、企业定期派遣企业中层、蓝领、民间工艺传承人深入工作室下属社团进行项目指导和项目过程评估,切实改变“填鸭式”的传统课堂式教学,避免师生缺乏交流的简单教学过程,使教学形式更加生动,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和研究方向,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

2.各工作室以行业协会、企业需求为目标,以项目、产品为纽带,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专业社团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将理论课程融于实践,增强案例教学效果,及时研究和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校内教师和企业蓝领、民间工艺大师相互配合,做到资源共享、技艺互通。这样既可以提升教师的教研热情,让他们自主完善教育想法和过程,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体验动手实践的满足感。工作室及其下属社团既是教学“大本营”,又是育人的“练兵场”;是一个学生学习实践、教师教学研究、企业推进项目的场所。工作室设施应当在注重借鉴行业龙头企业工位的基础上加以完善提升,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实际工作环境,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掌握行业基本技能的学习,另一方面有利于授课教师探究探索行业里的一些前沿技术,提升延展自己的技术技能,提高教师基本功水平。

4.使学生能够及早熟悉市场的运行规则,掌握相应的艺术设计、软件操作、设备调试、工艺制作等技巧,增强学生在概念设计、核算成本、产品研发、推广销售、客户服务等方面的经验,使他们有机会体验到真实的职业活动。

(二)改变固有思维方式,注重提升实践能力

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要以满足不同群体类别年龄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面向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面向各个行业不同的发展程度,培养出具有一定创新性思维和娴熟岗前能力的学生,满足社会和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立足高职院校,通过长期摸索,进而以提升学生各项技能为目的,优化知识架构,简化课程设置,丰富学习内容,切实加强课程思政内容及动手实践环节,充分拓展学生思想上和理念上的认知,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创新思维。

一是“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转变传统职业教育观念,将高职人才培养重心从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里剥离出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转变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立足张家口地区“绿色发展、生态强市、换道超车”的总路径,结合张家口市七大主导产业,在学院现有学科优势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引领,以行业发展为导向,顺应区域经济质量提升,摆脱传统刻板教学模式的约束,坚持教学与实际生产实践相融相通,把改革高职院校教学的主要路径调整为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创新思维、助力学生自我个性发展。

二是优化改进教学方法,从根本上增强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性,同时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兴趣。“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以各类工作室及工作室下属社团为依托,不再单纯依靠专业教师教学,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还将给学生传授设计创新、工艺传承、产品制作、销售推广等环节的一系列理论方法和实践中的诀窍,形象生动地展示目前各个行业应用的新技术新技能以及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让学生能够具备将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思维和能力。确保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现代化特别是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及时进行知识的更新换代与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是将培养对象分类,细化培养内容,将实践教学贯彻始终。“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将大量理论课程融于项目实践,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合理安排工作室开放使用的时间,将部分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统一安排到工作室进行,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同时对各工作室也进行了深度功能开发,充分发挥工作室教师及合作企业的社会关系,将部分实践课程交给企业蓝领、民间工艺大师,让他们走进课堂,和专业教师一起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展互动方式指导学生,布置与学生学习阶段相适应的任务目标,给学生提出具体适度的学业要求,从不同角度对学生实践的成果进行及时高效的评论评价,对学习成果进行及时检查并予以反馈。通过实践让学生能够更加贴近市场发展,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设计与生产,熟练地掌握操作先进的技术,汲取先进的管理与营销经验,不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学生有效灵活驾驭所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三)立足本地区传统文化技艺,融思政内容于课程教学

张家口地区历史悠久,文化艺术门类繁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大众审美的变化,有些传统技艺尚有匠人继续传承,有的则濒临消失。“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以学校为载体,为张家口剪纸、烙画、皮雕、面塑、泥人等非遗文化传播建立稳固的传承渠道和受众群体;培养学生的匠心精神,将张家口传统技艺的血脉发扬光大。通过工作室教学与专业社团活动,将张家口一些古老的手工技艺与现代融合,在保持古老的加工方法的前提下,将产品设计制作出更符合现代审美和需求的样子,这样既能做到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又可以传承传统手工艺,为传统技艺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

“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将立德树人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工作室和社团以追求大国工匠精神为己任,以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技艺为靶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帮助青年学生获得更好的价值引领和人格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工作室和社团将中华传统技艺作为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增强在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担负起高等职业教育的“育人”使命,使课程具备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功能。

结语

综上所述,“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是一项利于长远的举措。“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顺应市场对人才应用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踏出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一步。推进过程中不断进行某些尝试,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受到多种现实因素局限,推进步伐不快。在今后工作当中,职业教育要瞄准先进的办学体系,尤其要重视实践能力教育,不断优化改进教学方法,确保让学生综合素质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广大毕业生积极寻找并不断扩大就业渠道,为国家和企业输送稳定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资源。

猜你喜欢
融通职业企业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企业
企业
企业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在二元对立中实现多元融通——论张曼君的导演思维及其实践意义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