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勋
(山东省郓城县高级技工学校 山东菏泽 274700)
我党自成立以来经历了艰苦而漫长的革命岁月,最终取得了胜利,构建了和谐、幸福的生活环境,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福祉。在整个革命过程当中,衍生出了许多优秀的红色文化,其所具备的革命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即便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也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要积极弘扬红色基因文化,助力德育文化内涵建设。并拓展多元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革命文化力量,并坚定信仰,养成优秀的品质。
在新时期素质育人思想导向下,中职学校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思想,并强调要规范落实德育工作。在整个德育实践的过程中,须进一步明确红色基因所具备的助力作用,以红色文化为载体,开展趣味多元的德育实践体验活动。给予中职生思想上的引领,使得其在感受丰富革命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爱国观、民族观。并懂得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传承历史、不忘初心,坚定信仰,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涵养,塑造优秀的品德。以红色文化为载体规范开展德育活动,能使得德育内容更加丰富且具有深刻的内涵与底蕴,使得学生在感受红色文化的过程中,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转变自身的民族观念,建立起正确的爱国思想意识,用实际行动爱护祖国、维护祖国安全与和谐。更重要的是,加强红色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推进,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提高中职生的精神文明水平,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宏观目标具有积极影响。所以,在今后的德育实践领域,教师须遵循全面育人发展要求,积极发掘优质的红色文化,构建完善的德育体系,从而为学生创设更具有感染力的德育文化氛围,使得其在感受和分析红色文化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红色文化对于驱动中职德育有效开展,以及助力全面育人战略目标深化落实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发现部分教师对德育的目标了解不够清晰,缺少长远规划[1]。在落实德育期间,未能认识到红色文化所具备的促进作用。盲目利用相关的机制,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强制性的约束和管理,使得中职生在日常的学习表现出明显的负面情绪。一味地进行德育理论灌输,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品德素养建设,与新时期所提出的全面育人战略方针差别较大。同时,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对红色文化的发掘不到位,在实践方面所应用的方法和手段也缺乏创新。使得最终所构建的德育课程无论是在内涵方面还是在具体的活动形式上,都难以满足新时代中职生的素质建设要求,不利于中职的高质量建设与教学。所以,为切实提高德育水平,赋予德育工作全新的魅力,作为教师务必要全面审视红色文化所具备的功能价值。在了解新时期中职生的素质建设要求后,探索更加新颖的策略,将红色基因融入德育工作当中,展现民族风采,培养优秀的爱国人才。
校园文化是关乎中职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环境所具备的情感熏陶价值,教师在确定立德树人指导思想后,须全面整合优秀的红色文化资源,并借助一定的载体和手段,将其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当中,从而为学生渲染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使得其在感受红色文化资源,了解其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树立起良好的民族意识,发展中职生的爱国思想观念和品质。首先,在发掘红色资源的过程中,教师须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所具备的资源整合优势,基于所构建的德育主题,搜集丰富的网络红色文化资料。可以将重要的革命历史事迹,以及不同历史时期所衍生出的优秀革命者故事进行整理。之后,借助校园的宣传板报进行文化推广、普及,渲染红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红色文化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或者,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文化普及和宣传,让学生能真正做到不忘历史、不忘初心。比如说,可以将九一八等重要历史事件通过校园广播的方式进行宣传,让学生能形成良好的民族责任意识,以建设祖国、保护祖国为己任,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和品德。
同时,在整合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还须发挥班级文化主题墙的载体作用[2]。将所搜集到的优秀爱国主题古诗词文化进行整理,并将其粘贴于主题墙当中,引领学生在平时的班级活动当中,自主关注与了解红色古诗词文化,从中汲取爱国文化精神,并基于实践思考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如何做到爱民族、爱祖国、爱人民。
红色文化是鲜活且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能给予中职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引领[3],使得其受到情感层面上的启发,在深入思考之后深入领悟红色资源文化内涵,并塑造优秀的民族精神品格。为了保证学生能真正领悟红色内涵,并强化学习感悟,教师在组织德育教育期间,须有效设置爱国主题,并搜集与主题相契合的红色素材,以此为支撑,构建富有感染力的德育情境,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感知条件,并在视觉的体验下真正领悟优秀红色内涵。比如说,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当下比较受欢迎的爱国主题影片,如《觉醒年代》《红海行动》《万里归途》等,并引领中职生在观看爱国影片后,根据自身的感悟书写观后感。通过视觉与文字创作之间的转换,让学生对爱国情怀加深领悟。
或者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加生动的革命历史人物事迹,通过构建人物简介图示,或者播放相关纪实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革命人物身上所具备的精神。例如,可以围绕李大钊的相关革命事迹以及重大的历史影响进行视频解析,让学生在观察中真正感受革命的力量。并在今后的成长中,始终以民族和国家建设为宏伟目标,积极进取、努力创新。
在搭建德育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还须发挥红色微课资源的作用,将所搜集到的红色文化进行模块化设置,通过短视频的播放和展示来渲染德育氛围。引领学生在微课资源助力下,自主检索相关红色故事,了解革命发展历程,感受爱国内涵。
在德育视角下,中职教师要想办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红色文化学习观念,使其积累更加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树立起正确的民族发展观念,以爱祖国爱人民为宏远目标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为了让学生的红色文化理论基础更扎实,教师须发挥红色资源作用,开展德育专项知识讲座。在整个讲座过程中,须向学生渗透更加深层次的红色文化底蕴,使得其在获得全面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感受红色文化力量以及内在的精神价值。
比如说,可以围绕“红军长征精神”这一主题搜集丰富的文化资源,向学生讲述红军长征故事,并引领学生分析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社会发展中所具备的引领价值。鼓励学生将长征精神与自身所学的专业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有效结合,从而让学生在今后的成长和职业发展领域,能将红军长征所体现的不怕苦、不怕累精神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下去。
不仅如此,在开展德育专项知识讲座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所掌握的红色文化更加系统,不妨发挥新媒体载体作用,借助微信开设公众号,对红色文化进行科学分类。然后组织专项教学活动,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丰富的红色文化知识,了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不同时期的革命故事。不仅如此,在组织德育知识讲座的过程中,身为教师需要形成民主的育人思想,与学生之间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共同探索红色文化内涵。
对于中职生来讲,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是支撑其加深红色文化体验、树立优秀品德的重要载体和保障。而作为教师在树立全面育人发展观的基础上,须深入了解中职生的素质建设需求,精准定位接下来的德育工作方向。并在全面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后,就具体的德育活动形式进行创新[4],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和体验需求,使得其在多元活动支撑下,顺利完成德育探索。并积累更加全面的红色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品格素养。首先,须发挥红色歌曲所具备的德育价值,开展“红歌嘹亮,唱响校园”的主题活动。引领学生自主搜集极具红色文化风采的歌曲,如《保卫黄河》《我爱你中国》等,引领学生积极地进行演唱,让其在歌曲的意境影响和熏陶下,树立起爱国思想认知。其次,发挥语文载体的德育功能,对红色文化进行有效宣传和教育也十分必要。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引领学习生自主搜集红色主题的诗词、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革命的艰辛岁月以及革命者身上的奉献品质。
同时,教师还须关注中职生的道德品质建设要求,基于红色文化支撑,开展主题体验活动。为学生播放红色主题电影视频,引领学生观看革命纪录片,了解真实的革命历史,并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更要布置趣味性的创意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红色文化自主设置宣传板报。比如说,可以围绕雷锋、刘胡兰等一些优秀革命者绘制板报,在进行红色文化宣传和创意的设计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建设。
除此之外,还可以引领学生在国庆、建军等重要的节日期间,围绕红色文化感悟展开爱国主题的演讲,让其运用语言的力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在拓展德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身为教师还须有效发挥现代载体的驱动作用。要利用互联网构建红色文化资源储备中心,借助钉钉等载体搭建空中课堂,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并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在线交流,带领学生深入分析红色资源内涵,感受民族文化力量。
更重要的是,要发挥乡土资源优势,拓展学生的红色文化体验空间。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当中,参观历史博物馆,积累丰富历史革命故事。或者,组织学生在清明节等重要节日去烈士陵园扫墓,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整个中职德育实践中,评价机制建设关乎德育的实践与反馈,同时也决定着学生的素质建设水平。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须进一步明确红色基因在整个德育实践中的功能价值。并在树立立德树人发展目标后,科学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5]。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习红色文化、塑造红色品德方面所具备的知识储备、情感感悟和品德素养情况,合理地设置评价标准。并且,要对评价的内容加以丰富。要全面关注学生的红色文化储备情况,了解其目前所形成的民族观念与爱国情怀。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分析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优秀民族素养,确定接下来的德育工作方向。
更要对具体的评价活动形式加以优化,要全面考量学生在红色文化学习与德育实践拓展中的综合表现,采取激励手段,激活其内在的学习动能。使得其在今后的成长中能对红色文化产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动搜集红色文化素材,感受革命精神力量,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将优秀的红色精神文化有效传承下去,学习爱国者身上所具备的服务、牺牲和奉献品质。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确定接下来的学习和发展目标。更要在评价的过程中,引领学生自主反思,从爱国、爱党、爱人民的角度着手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归纳,从而端正学生面对红色文化德育主题活动的学习态度,并促使其在今后的成长中保持正确的价值观。
而身为教师也须发挥学生在整个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引领学生结合当前基于红色文化所开展的德育主题活动,就德育内容安排、模块设置、活动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有效的建议。方便教师在明确掌握学生具体需求的基础上,遵循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探索出更加合理的德育实践方案,以改善整体的德育施教面貌,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所具备的引领和驱动价值。
依前所述,在立德树人发展背景下,积极发掘红色基因,构建特色化德育体系,是新时期中职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同时,也能赋予德育工作新的魅力,助力全面育人工作深化开展。因此,在明确立德树人发展目标后,中职教师须全面了解红色基因在德育实践中的价值。在切实分析目前所存在的实践现状后,探索更加优质的教育举措。充分发挥红色基因的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德育课程体系,拓展活动空间,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启迪,使得其在红色文化熏陶和感染下,树立起优秀的爱国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