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楠 赵 琳
街道形态折射出城市建设的不同背景,不同的街道形态反映了不同的物质和精神象征[1]。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致使街道界面失序,街道是重要的城市空间,其形态演变对于城市和使用者都十分重要[2]。文献计量学的定量法可以更好地反映中国街道形态的相关研究进展。文章利用CiteSpace 软件,以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中的全部期刊为基础,对2010—2020 年期间的主题为“街道形态”和“街道空间”的725 篇文章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我国街道形态研究和实践提供积极和有益的参考。
文献计量法是用数据描述文献统计分析结果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 软件是目前国内外分析研究热点和规律的常用可视化软件之一[3],通过对关键词的聚类分析能直观地展现街道形态研究过程中的热点的变化趋势。在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以下简称CNKI)中,采用高级检索方式,考虑到对街道形态的不同表达方式,设定条件为:主题=“街道形态”或含“街道空间”,从2010 年到2020 年,来源为全部期刊,检索日期为2020年11月21日,共得到有效的相关中文文献725 条。
基于检索到的725 篇文献,分析年度发文量、载文期刊、研究作者及机构、高下载和被引量的文献情况,总结我国街道形态的研究现状。
发文量的变化体现该研究领域的发展速度。在CNKI 数据库中,对2010—2020 年全部期刊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图1)。2010 年—2014 年,基本年度发文量在40 ~50 篇左右。随着街道设计的重要性被广泛重视,在2016 年《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出台的前后,发文量明显上涨,2014—2017 年增加了28 篇,虽在2018 年有微弱下滑,但伴随我国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从“量”到“质”的转变,街道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其空间品质与活力日益受到重视,在2019 年迅速增加至127 篇,2020 年预测能发表118 篇相关文献。
图1 年度发文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经统计得出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期刊(图2),占发文总量28.5%,发文最多的是《规划师》,发文31 篇。从期刊类型来看,基本为建筑规划类,研究对象涉及城市、街区和建筑。发文量前十的期刊中仅有《城市规划》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类期刊和核心期刊,发文12 篇,占发文总量1.66%,可见高质量期刊的发文量不高,科研产出和质量有待提高。
图2 前10 名载文期刊分布(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分析文献作者和数量的可以判断和预测科学知识的发展。利用CiteSpace 软件,将网络节点确定为作者和机构,得到论文作者(图3)和所属机构(图4)的分布情况。图中圆圈越大说明发文越多,发表论文在4 篇及以上的作者中(表1),龙瀛发文13 篇最多,赵琳和周钰分别发表6、5 篇,大多作者还是1 ~2 篇,说明有一定数量的研究人员关注街道空间形态,并对此进一步探讨,但研究成果还有待拓展。图3 中的连线代表关联程度,颜色对应发文年限,可见近年来学者间相互合作增多,但成体系的仍较少,各自保持独立状态,核心团队的建立还有待加强。
图3 发文作者情况(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4 研究机构情况(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表1 发文数≥4 的作者信息(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从作者的所属机构看,建筑学老八校占比较大,虽有多所高校对街道空间形态进行研究,但除同济大学与多所高校合作外,与其他高校之间联系不多,除高校外的如规划设计院、实验室等其他机构涉及不多。说明该领域研究还未完全成熟,更多维度等待发掘。
对街道形态研究文献的高频下载和被引情况进行分析(表2、表3)。孙彤宇针对我国公共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与建筑耦合的相关举措,下载量最高,被引量也属于较高水平。丁沃沃等人基于城市形态与城市外部空间微气候关联性的论证,总结空间优化指标,被引量第一,下载量第二。苟爱萍,王江波运用SD 法,得出多功能混合、宜人的环境和便利的交通能保证街道活力。这三篇文献被其他学者广泛借鉴。反映多数学者重视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着眼提升街道空间活力,街道空间是构成城市形态的基础,与城市气候环境密不可分,街道与微气候的关系也得到广泛关注,体现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向。
表2 我国街道形态研究高频下载文献(TOP5)(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表3 我国街道形态研究高频被引文献(TOP5)(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关键词作为论文文献的检索标识,很大程度上直接快速地反映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暗示了该学科目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将收集到的关键词导入CiteSpace 软件,得到2010—2020 年间的关键词分布情况(图5)。图中的圆圈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率高低,所在时区代表第一次出现的年份,连线多少代表关联程度。街道形态研究最初围绕于街道空间和景观设计展开,引入空间句法进行相关分析。2014 年起开始加大对生活性街道和历史街区的关注,按功能属性定义街道空间。2015 年明确提出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建设人性化新型城镇。随着对建成环境品质的重视,2017 年偏重于街道活力的提升,开始深挖街道的场所意义、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发展街道空间。
图5 研究关键词时区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分析关键词的聚类图谱可以概括我国街道形态研究热点的重要主题。选取Keyword 作为节点类型,裁剪算法选择Pathfinder,通过LLR 算法得到关键词网络(图6)。关键词出现频次越高则对应的节点越大,连线表示两个关键词相互联系。评价聚类网络的优良程度的Modularity 模块化Q=0.81>0.3,同质性指标Mean S=0.56>0.5,一定程度上说明街道形态研究焦点相对集中,联系紧密,侧重点略有不同。
图6 关键词聚类分析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各聚类包含关键词(图7)。“城市街道景观”类包括景观设计、景观要素,关注空间品质,以人为本打造步行友好的街道景观;“街道空间”类考虑街道文化、建筑风格等要素,空间叠加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街道”类关注社会意象和街道意象,强调街道作为城市空间场所的重要性;“空间句法”类结合界面密度、城市形态和空间认知等要素进行语义分析和规划设计;“城市设计”类着眼于城市更新和历史文脉、传统街道对城市形态的影响;“空间形态”类反映不同功能街道的主体诉求使得街道形态相应变化;“城市街道”类研究城市街道峡谷和作为公共空间的供需关系、公众参与度;“城市”类是街道空间、建筑语言与城市相互影响,特别是古文化街的研究;“生活性街道”类通过PSL 调研法等手段了解使用需求,以提升公共健康和空间品质为目标,打造绿色出行方式、多特征融合的宜人街道;“街道活力”类通过各种模型和调研分析方法总结街道意象和空间界面的相互关系,促进城市更新;“空间环境”类是基于满意度评价,对街道空间整合优化,思考中心活力型城市街道人性化发展的策略。
图7 关键词聚类时区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中介中心性越高说明该词连结其他节点的能力越强,取值超过0.1 的关键词可看作关键节点(表4)。结合关键词图谱可以看出街道空间、街道等关键词的频数与中介中心性均排名靠前;公共空间等关键词的关联性强,但出现次数较少,说明作为基础性重要内容,仍需要更进一步地分析探索。城市街道景观、空间环境、城市等这些关键词的出现频次高,但发散性低,说明这类主题多为研究热点。
表4 我国街道形态研究关键节点汇总(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综合考虑文献主题和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目前我国街道空间形态的热点主题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街道形态的量化研究。唐婧娴、龙瀛利用街道图像数据,通过勘测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街道空间品质[4];钮心毅等依托LBS 定位数据反映人群活动强度,提出街道活力测度指标[5];周钰等从人与环境行为的互动对现有参数进行总结比较,发现界面密度、贴线率等指标有不同的适用范围[6]。街道空间的测度方法已有一定的积累,但缺少多方法协同和更科学化的理论支持。
第二,历史街道的保护改造。熊文等从人本视角出发,提升北京历史街道空间品质[7];徐阔等考虑业态空间对历史街道商业环境保护的影响[8];陈泳、郗晓阳将传统街道生活与现代机动交通相结合,追求交通稳静化与共享空间[9]。通过空间句法等理论量化研究,梳理城市发展和街道形态的内在组织规律,指导历史街道更新。
第三,街道空间的更新优化,其中又可以分为两个角度:(1)从物理环境出发,通过对街道空间风环境、热环境等研究提升街道品质。丁沃沃等论证城市形态与建成环境微气候的相关性,为优化城市街道空间提出表述指标[10];冷红等通过量化分区方法研究微气候热舒适和空间形态的关系,提出了寒地城市街道优化的措施[11]。(2)从使用者角度出发,通过大数据技术结合使用需求和心理感知优化街道空间。叶宇等基于街景图像数据和神经网络算法训练评价模型,构建以“品质评价”与“可达性分析”为维度的评价矩阵,为城市微更新提供精细化技术支持[12];王德等关注街道空间的人本思想,研究感知特征与物理指标的关联性,以期从体验角度为空间品质优化构建评价体系[13]。
Burst Detection 功能可以得出我国街道形态研究的突现关键词排名,用来检测短时间内发生急剧变化的研究热点,图中红色条纹区域为热点词活跃年份[14](图8)。2010—2011 年多从城市层面出发探讨街道形态,研究街道景观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城市设计中越来越关注使用主体——人的感知体验,促使街道界面的研究从“城本视角”转向“人本视角”,更加关注街道的空间品质和活动体验。进一步涵盖城市形态、环境行为、空间感知、地理气候、历史文脉等,对街道界面展开更全面的研究,2012 年开始广泛立足于城市街道本身的空间量化研究和优化探索。2015 年我国首批30 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布,更多的学者意识到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对城市的意义之大。李诗卉等利用街景图片对历史街区的空间品质进行量化分析,构建相关标准[15]。兰旭等在历史街道的研究中引入环境偏好预测矩阵,讨论环境偏好与空间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历史街道保护与改造中的作用[16]。许多学者根据人本观测、空间句法等理论进行分析,整合优化相关要素,提出还路于人、提升节点空间、更新业态、修复文化情感的策略。
图8 历年突现关键词(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CiteSpace 的街道形态领域信息可视化分析显示,目前国内街道形态研究具有以下特征:年度发文量的增长说明街道形态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机构主要是高校,虽数量较多但合作交流的紧密度有待提高;基于城乡规划学和建筑学的研究成果较多,其他学科背景涉猎较少;街道形态研究热点从关注物质空间形态到人—物质环境互动的关系,再到重视人的使用地位整合优化街道空间,塑造绿色、智慧、活力、健康街道,无一不体现出我国街道形态研究正在积极发展。
我国街道形态研究体系尚不完善,还有许多不足之处:(1)研究集中在具体街道的个案研究,缺乏对街道形态的综合研究;(2)研究案例的街道大都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区,较少涉及其他地区;(3)研究多从城市视角和整体空间出发,较少涉及两侧的建筑界面;(4)研究主要聚焦在形态测度、空间提升方面,缺少基于科学认识的空间体验的研究方法以及探讨空间形态与心理感知相互作用的研究。
街道形态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功能演化的结果,演变过程复杂。未来的街道形态研究,必然更系统、更全面。(1)多学科交叉完善评价方法,借鉴城市设计、城市景观、地理学等学科相关理论构建系统的量化测度体系;(2)街道界面的控制方法和指标科学化;(3)加强街道—人互动机制的分析,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研究方法,为街道更好地满足使用者需求提供新的思路;(4)探索多地区的街道形态,整理分类,提供覆盖范围更全面的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