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尤 峥
当今时代背景下城市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导致城市建筑与规模的更替速度持续提升,各大城市用“现代化”作为评判标准对自身进行建设,将大量村庄和旧城区划入城市更新范围,仅2020 年济南市就在《济南市市区村庄布局规划(2018—2035)》中对市区内383 个村提出搬迁撤并的规划。除此之外,城市千篇一律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导致城市原本的样貌发生改变,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城市建设成为一种为现代化生活服务的手段。
在中国,城市历史景观是近年来兴起的城市保护理论,强调将建筑遗产、环境景观和城市建设相结合,动态地调整保护利用手段,合理地利用遗产资源回馈城市发展[1]。本文通过思考城市历史景观对城市文脉的延续作用,结合实际案例研究其对延续济南城市文脉的策略,以期有效提升城市文脉的延续。
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名牌,每一座城市因历史发展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城市文脉。将“城市”与“文脉”两个词联系起来是指“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及特定条件下人、自然环境、建成环境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一种动态的、内在的本质联系的总和”[2]。现阶段从建筑学角度来看,建筑遗产及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利用是增强城市文脉的两种重要方法。
目前建筑遗产保护是对城市文脉延续的主要方法,自20 世纪初现代文物保护观念形成时起,在经历了漫长的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后,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遗产保护观念。在2005 年发表的《西安宣言》中我国将遗产本身连同周边环境的保护联系在一起,这对保护城市文脉的延续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这一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存在规划期限的制约、保护范围过于局限、单体建筑保护影响力较小以及历史街区的保护不符合历史沿革等弊端。
城市历史景观方法因并未收录在《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所以被专家学者们归入到整体城市的保护规划范围[3]。但该方法对比建筑遗产保护方法,是基于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提供一种保护和管理历史区域的景观方法,针对历史区域服务。这种方法可有效地解决建筑遗产的孤岛式保护、影响力小及千城一面等问题。
城市历史景观的存在实物化地保存了一段历史并让人们身处其中,其方法通过对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对城市文脉产生作用。如今城市文脉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历史环境融于现代环境中还能显现其历史价值,这种融合要协调好历史环境与现代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历史景观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历史环境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同时赋予其现代功能,而且绝非过度植入现代功能反而改变其原有的形态特征或背离原有的使用功能。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提升自然环境在现代的社会价值,同时发扬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去反哺城市文脉。
城市文脉能够一直得以延续有赖于社会文化的支持,而社会文化能够延续则依赖于人们的心理去支撑。当人们的审美方式、宗教信仰等与心理结合的行为方式发生改变则会直接影响社会文化,因此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个体心理,一旦产生变化都会导致城市结构和文脉发生改变。这种相互作用的情况贯穿于我国古代社会,巨大的城市文脉变化在改朝换代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到了21 世纪中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阶段论,历史区域及传统建筑在城市逐渐边缘化,与之相关联的文脉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城市历史景观的存在能够有形地向人们展现城市某一阶段的历史风貌,从而刺激人们的心理去了解传统文化,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社会环境中延续城市文脉。
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南起泉城路,北至大明湖路,东起鞭指巷,西临太平寺街、西城根街,总面积为16.08 公顷[4]。
(1)充分保护历史建筑。作为济南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将军庙街区分布着众多宗教建筑与极具老济南特色的民居建筑群。政府每年对该区域建筑进行调研,对于认定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进行挂牌建档,针对建筑存在的问题进行保护修复。这样做既使该区域成为历史建筑保护的重点区域,又增强了公众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
(2)延续传统空间格局。将军庙街区保留了该区域的稳定性及整体性,与周边形成缓冲地带。作为建筑风格众多的历史街区,在进行保护利用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在对自然景观进行保护时维持原有片区天际线样貌合理化,减少对原有自然景观的影响。在对传统格局进行保护时,沿用原本棋盘格式路网,街巷道路尺度适合以步行为主。
(3)提升使用功能。将军庙街区主要的建筑类型为济南传统民居院落,在规划中分为传统民居体验区、宗教文化展示区、名人故居参观区以及基础配套设施。该规划既展示了济南传统民居文化又使公众体验到济南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底蕴。
济南老商埠区是济南近代城市发展的标志性地区,也是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点之一。2018 年针对老商埠区的规划,提出核心为一园十二坊的规划设计思路,“一园”是中山公园,“十二坊”指的是由三经六纬围合而成的十二个小街坊。
2.2.1 街区功能人性化
在对老商埠区的保护过程中继续保持小网格式传统肌理,对不符合现代需求的元素进行更新或删除,在达到延续传统风貌的同时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将商埠区分为文化型、商业型和生活型三种类型街道(图1)。文化型街道道路明显变窄,两侧树木绿树成荫,与周边历史建筑结合一同营造安静的文化空间。商业型街道中大多数商业是在个人名下保留了建筑的历史风貌,街道景观的打造以小规模开发为主与街道整体风格相呼应。生活型街道在景观打造方面动静结合,有意地与其他类型街道区分开,形成相对适合居住的生活环境。
图1 三种街道类型(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2.2.2 景观节点的打造
在核心历史主街道以及含有历史风貌的小尺度街道两侧都种植高大的法国梧桐作为行道树,有效地在视觉上增强风貌区的历史感。选取历史环境及历史建筑作为景观打造的节点,如现在的中山公园、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以及领事馆等地,提取不同时代和事件上的元素应用在路灯、地面铺装、参观导览及小品装置上,通过景观节点的设计在美化该区域环境的同时唤醒人们对时代的情感记忆。
2.2.3 与街区外环境相适应
在风貌区周边形成外围空间高度协调区,在该区域内建筑应满足规定要求。在建筑色彩上禁止使用与风貌区内建筑颜色相冲突的颜色,尽量使用白色、灰色、褐色以及砖红色系。建筑体量应与风貌区内建筑相符,街道宽度应参照传统街巷尺度。
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晋时期,作为当时济南古城的核心区域,明代德王在此建设德王府,清末德王府被拆除建设府衙并在周边区域开始修建民居,逐渐形成了如今的芙蓉街-百花洲街巷肌理[5]。街区保护规划范围南至泉城路道路中心线、曲水亭街南侧,北至大明湖路道路中心线,东至县西巷、珍池街、院前街、西更道街一线,西临贡院墙根街,面积为17.2公顷[6]。
2.3.1 保留自身文化价值
该区域景观的规划主要体现在街巷整体格局的延续、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对历史街区范围内建筑色彩、高度和类型进行控制以及对泉水文化进行线性保护。街区内街巷肌理保留着随泉而走的形态,建筑院落基本维持原有形制,建筑高度控制不超过2 层且颜色以灰砖青瓦为主。由于突出的泉水文化,在曲水亭街上密集分布着以泉水泡茶的沿街茶馆,将济南的泉水文化不断发扬。
2.3.2 增添区域使用功能
在尊重历史环境的前提下灵活利用空间,分区分块将整个历史街区分为若干个小的功能片区。针对街区的风貌特色进行分析,在维持好原有街巷肌理的同时选择增添新功能的区域。提炼街区内传统的建筑及景观符号,对百花洲周边环境进行新功能添加与重构,充分利用百花洲周边公共空间进行文化展示。
2.3.3 解决人流压力
2000 年左右芙蓉街还只是一条以居住型为主的历史街道,内设少量商业,2006 年芙蓉街进行大规模改造,沿街两侧房屋部分被拆除新建仿古建筑并对基础设施进行更新。由于商业气息浓厚吸引了大量人流,但仅芙蓉街一条街巷无法承载庞大的客流量。面对芙蓉街超负荷的人流量问题,通过对片区内街巷进行景观整改,在部分街巷路口设置引导路标,分散芙蓉街人流量以达到历史景观与现代环境之间的积极循环(图2)。
图2 街巷分流路口(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从济南的三个城市文脉实例中总结出三种手法来达到增强城市文脉的效果:一是对历史区域进行整体性保护;二是对历史区域进行微更新;三是赋予历史区域新功能以达到现代标准。
根据不同城市历史景观的现状发展情况并结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地提出保护利用方案。济南“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在周边及自身环境保存情况完好的情况下,采用整体性保护方法。强调的是对处于历史区域内的每一个构成要素进行保护,包括保护本身及周边环境、区域天际线及建筑本体不发生改变。做到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统一,充分发挥构成要素的潜力,共同延续历史区域的文化内涵。
济南“老商埠”传统风貌区因其在保持其传统风貌的前提下更要提升整个片区的经济发展,因此采用微更新式保护。在历史景观的原有格局及功能无法满足时代需求时,该方法为配合现代化发展起到作用。对区域进行完善基础设施、加强街面整洁度以及修改路网更加方便使用等微调整。将促进整体区域经济增收及打造示范城市历史景观为目标,从空间布局上将商业区域、文化区域及人居区域按历史沿革进行划分。打造有代表性的城市景观风貌,使历史景观不再是城市中突兀的存在,而融入到周边城市生活中。
济南“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因曾经的宣传力度不同造成内部有部分区域异常活跃,另一部分显现出衰退趋势。因此当历史区域内有部分丧失活力时,考虑赋予该部分新功能。在一种保护与更新相结合的观点下将现代功能植入到历史区域内,在保护原有历史景观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对整体区域空间进行划分,点散式添加现代功能以期带动整体区域环境发展。在景观设计上对人流进行引导,使整体区域充满活力。
城市文脉延续的积累与发扬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其发展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文化的改变而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在城市历史景观的视角下,通过对济南城市文脉实例的研究,提出进行整体性保护、微更新式保护和增加新功能式保护三种策略。这三种策略能为今后城市历史景观的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发挥城市历史景观在推动城市文脉发展上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