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聪 谷晓阳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进程,帕金森病患者越來越多。这是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患病后会出现行动迟缓、不自主颤抖、肌肉张力增高的症状,走起路来会显得慌慌张张。据统计,全球的帕金森病患者约有一半在中国。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从1997年开始,将每年4月11日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以期唤起大众对这种疾病的重视。这个日子,正是最早系统描述该疾病的医生詹姆斯·帕金森(James Parkinson,1755~1824年)的生日。
帕金森病的历史可能非常久远,翻阅医籍可以看到,古印度医书《阿育吠陀》中记录了某种伴有颤抖、运动障碍的疾病,埃及纸莎草医学文献和我国《黄帝内经》中也有类似记录。但我们无法确定这些疾病究竟和现代帕金森病有多少关联。
英国人詹姆斯·帕金森1755年生于伦敦,1784年获得外科医生和药剂师资格。他爱好广泛,对生活充满激情。他从医数十年,在医学研究的同时,还投入许多精力在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研究中。
1817年,帕金森发表了《论震颤麻痹》一文。在文中,他详细描述了自己对6例“震颤麻痹”病例的观察与分析。帕金森总结道,这些患者的表现有些共同的特点:静止时出现肢体震颤,有不正常的姿势和步态,肌肉麻痹,力量减弱,且疾病随着时间推移会加重。患者伴有躯干前倾,走路时可由步行变为小跑样步态,智商和感觉基本不受影响。他将这些特征概括为“震颤麻痹”。
在当时,“震颤麻痹”不是个专有的疾病名称,很多神经系统疾病都会出现这类症状,现代神经病学中的“局限性癫痫”“舞蹈病”在当时都可能被称为“震颤麻痹”。19世纪,很多医生认为患者出现运动减少、行动缓慢,是肌肉力量减弱或麻痹的结果,这也正是“震颤麻痹”这一名称的由来。
如今我们谈起帕金森病的历史时,都会将帕金森医生的文章视为该病的开创性研究,但在当时及其后的40年里,该论文却未受到太多关注。1824年帕金森去世时,人们认为他是位优秀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并未将他视为一名出色的神经科医生。
后世的许多医学家进一步推进了对该病的认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国神经病学家让·马丁·夏柯特。他在1868~1881年对该病的研究,在帕金森病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夏柯特认为静止性震颜虽是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却并非诊断的必要条件。在帕金森的研究基础上,他总结出帕金森病的四组核心临床特征:静止性震颤、强直僵硬、面部静止、步态和姿势异常。他发现很多患者在出现震颤之前,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并没有肌力明显下降,因此“震颤麻痹”这一说法不够准确。他建议使用“帕金森病”一词来描述这种疾病,以纪念帕金森医生的贡献。夏柯特还尝试治疗帕金森病,他从颠茄属植物中提取了抗胆碱能生物碱,以缓解流涎等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20世纪50年代,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森发现:给予左旋多巴后,实验动物的运动障碍会明显改善,从此带来了帕金森病的治疗革命。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帕金森病的症状是多系统、多样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丰富。除了有多种药物,还有手术治疗,如神经核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努力改善患者症状和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同时,医学界也在进一步探寻帕金森病的病因和机制,期待能以更加个性化的综合治疗,为帕金森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