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羽毛球世界冠军,曾担任国家羽毛球二队男单组教练,北京羽毛球队教练组组长;现为北京交通大学教师,北京交通大学高水平羽毛球队教练。
从自己的底线打高远球有时会出界。怕出界的话,刻意收力就会不到位,控不好两底线,怎么破?
(hikarugo007)
说明你的高远球发力没问题了。你的问题是控制力量的方法不是很正确。
用加力和减力的方法来控制球,是一般业余球友的通用方法。好处是容易做到,坏处是不精确和影响球速。所谓的加减力度,都是人自身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会随着自身的身体状况而变化,也会随着客观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直观的感受就是有时控制得不错,有时经常失误。
还有一个业余球友没有注意到的坏处,就是减力会大大降低我们出球的速度,让我们的球降低了威胁。
专业运动员采取的控球方式,是通过控制最后的发力距离来控制力度。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距离是直观的,可以控制得很精确;发力的速度始终不减,所以球速也是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还有第三个好处,就是出手的隐蔽性。因为发力速度没有变化,发力距离比较短,所以对手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抓节奏、起动等。当然,这种控球方式需要正反手发力已经完全掌握,否则还是用加减乘除法吧。
怎么解决对手一直挑后场,打后场还杀不死的情况?每次21球,都打成19比21输掉。自我感觉失误率太高是个问题,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我的体力跟得上,杀球、吊球有时候失误,而且杀不死,对手就是不打网前。求支招,感谢了。
(xlb211)
你的问题就是进攻成功率。你的体力没问题,说明主要丢分还是你的吊、杀失误率造成的。
改进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增加进攻的多样性和方法,不是用打死对手来得分,而是让对手失误来得分。既然打不死对手,那就吊、杀和高远球结合来进攻,特别是杀球不需要太多,多吊球和高远球,半场球时再重杀。你想想,对手一直挑球给你,你始终在后场打球,只要不杀球太多,不会有太多的体力问题。而对手却不是,他要前后场的移动,还要回球到底线,刚开始也许可以撑得住,多打几个谁也受不了。这时候,关键靠的是你的耐心,不需要要求自己打死对手,你跑一步,而对手要跑5步,你怕啥。是不是?
二是既然打不死,就不杀球了,回高远球给他,让他杀球。如果你的体力没问题,这招管用。当然,如果你的防守能力有问题,还是用第一种方式。其实,我更喜欢用第一种方法,因为更加实用、更加聪明。
个子矮,跑步法怎么跑?用交叉步的话往右边跑,起动后两步到不了网前,差一点怎么办?跑三步的話,感觉回位很奇怪。跑三步就左脚在前了。
(894317978)
步法与身高没有太大关系,除非1米5以下。你可以看看日本女单,奥原希望和山口茜都是多高?1米6左右吧?她们的步法有特别之处吗?至少,从专业角度来看没啥特别的,实际训练过程中也是如此。
前场步法两步交叉,到网前没有问题啊。你是用后交叉步?如果用的是后交叉步,可能有点太短了。你可以试试用前交叉步试试。另外,你的站位会不会太靠后?还有,你觉得脚步不够是在接什么球的情况下?因为,接吊球或是接对方的放网球,我们在场地上的位置是不一样的。你没有描述得很详细,所以我的回答很难有针对性。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你的两步交叉步法上网是没有问题的。你现在出现的问题应该是其他因素造成的,我们以后可以继续沟通讨论。
请问场上正手握拍的时候怎么马上转反手呢?小白刚入门,防守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切成反手。
(mukuro)
一般来说,初学时,我们在准备击球的时候都是正手握拍,原因是正手握拍的技术要占到所有技术的70%左右。但在双打比赛中,握拍却是有点改变的。因为双打比赛中的技术特别是中场技术大多用的是反手,所以双打比赛准备的时候,大拇指就会向前竖起,与食指齐平,有点不正不反的握拍。当然,这是水平比较高的时候会这样,目的是能更快地准备击球姿态。你是初学者,用正手握拍准备就很正常了。
在正手握拍的情况下,遇到要用反手握拍的技术去应对,办法只能是用最快的速度转换握拍方式。如果说有啥诀窍,那就是多练习。从正手换到反手不是多困难的事,就是熟练性的问题。所有的人都要经过这个阶段。打球多了就会了,甚至不需要刻意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