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技术官员的临场用语之规范

2022-02-14 09:42刘茜
羽毛球 2022年2期
关键词:裁判员发球用语

刘茜

十几年前,央视的一台益智综艺节目《开心辞典》曾有一道题,问哪项球类运动比赛中使用的裁判员数量最多?答案是羽毛球。

一场正规的羽毛球比赛,一片场地所用的技术官员有12人,包括裁判员1名、发球裁判1名和10名司线员。而一个赛事一般会有四块或以上数量的场地同时比赛,因此羽毛球比赛的裁判数量最多则不言而喻。

一般球类比赛的裁判员在比赛中使用器具或是手势进行执裁,如哨子是足球、篮球和排球裁判必不可少的用具。执裁用具以及裁判手势则是这些球类比赛执裁的基本要素。

虽说羽毛球裁判员也使用秒表和红黄牌等工具辅助进行执裁,但裁判员在比赛中主要是通过语言(标准用语)来告知、说明和给出指令。因此,现在的羽毛球规则当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附录即”技术官员规范用语”,排在附录首位,英文为“Vocabulary”。这是羽毛球裁判员须牢记在心、在比赛过程中随处使用的规范用语,执裁过程中,使用术语多一个字、少一个字或是术语宣报的语速、轻重以及语调的使用或许就成为衡量一个裁判员真实执裁水平和是否有临场经验的标杆。声音的抑扬顿挫、语调的跌宕起伏、语句的节奏分明以及裁判员的肢体和表情语言,都能给出不一样的指令和讯号,使之起到不同的作用,裁判员主持和管理一场比赛的水平也就尽显其中。

羽毛球裁判员的规范用语从无到有到如今的规范,历经了多次的修订、增改和完善,是多年来羽毛球运动发展的顺势所需。

1987年以前,当时的国际羽联还未专门设立执裁临场规范用语,基本用语都融入在国际羽联从1960年开始采用的“对裁判人员的建议”当中。其内容包括开场的运动员姓名、队名、比分的宣报、比赛中换发球、违例、重发球的告知、双打的第二发球以及比赛结束时的局点、场点和比赛成绩等,“建议”之中说明了需要宣报、告知运动员和觀众比赛此时的状况。那时没有规范用语,裁判员可自行发挥,甚至使用固定手势代替言语表达。在我国就有自行编制的“得分”、“换发球”、“第二发球”和“触网”等手势,很有些百花齐放、极具地方特色的味道。

随着世界羽联的国际赛事不断增加,各自的地方特色显然不能适应国际需求。由于语言的不同以及各国之间存在的文化冲突,有时不仅不能达到目的,反而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世界羽联制定的“建议”,其目的就是期望所有国家能依据《羽毛球竞赛规则》(Law of Badminton) ,使控制临场比赛的裁判工作标准化。

标准化的操作必定少不了标准化的执裁言语。自1987年起,国际羽联的规则里出现了“Vocabulary”,随之中国1989年的规则里也就有了“裁判员临场规范用语”。用语很简洁,共有五大部分:第一是宣报及介绍;第二为比赛开始及报分;第三为一般用语;第四只有一句:XXX胜,然后是各局比分;第五部分是1至24的分数数字。开场只有半决赛或决赛才需在人名和队名前宣报,其余则可报比分直接开始比赛。报分主要是宣报每局比赛结果的比分、加分、所加分数和间歇等;一般用语是对比赛过程之中的换球、违例和重发球等的事件进行说明和宣判。此般情况一直维持了十多年,直至2003年,规则之中的一般用语有所增加。

从2006年2月1日起,世界羽联进行了一项重大改革,将原来的15分发球得分制改成了21分每球得分制,取消了女单项目到10分、其他项目到14分平分时的加分制。规则的改动必定会使相关的用语进行相应的修改,此后的几年当中,由于规则的完善,规范用语方面陆续也有相应小的修改和增加。如场边教练员席的设置有了对教练员的管理;手机的发展和使用,增加了对运动员手机管理的用语。此外,还有球包管理、甩汗等用语。

从2014年起,羽毛球开始使用即时回放系统(鹰眼),由此产生的相关用语也都写进了规范用语。

世界羽联对于规范用语进行革命性的改革是在2017年,这一年1月世界羽联发布的新规则中,将原来的五大项、88条增加成了九大类、十七小项共227条。增加了赛前检录时服装检查等的用语规范,将原来的“一般用语”项按不同的事件、功能或场景进行细分项,增加违例、警告等解释用语;将比赛过程之中出现各类事件,如召唤裁判长、伤病和行为不端等,以及检录或比赛中服装违规等现象、需要在记分表上进行记录说明的内容等都归纳成类,以范例形式罗列出来形成用语,方便使用。

猛一看,增加的量很大,给技术官员临场执裁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至少是赛前准备的工作量增大,但其说明性、语言简练性以及指令性更强,更容易记忆和使用。尤为重要的是,用语中将规则和规程的内容与规定紧密结合,更能指代清晰并说明到位。将比赛中的各类场景归类说明,用语的使用则是规则的具体展现。

首先,我们看新增加的服装规定之赛前检查和记分表上记录的规范用语。

比赛临上场前与运动员的第一次接触,则是检录。检录需要对将要上场比赛的运动员进行身份核对;根据规程的要求,对上场运动员的服装进行检查,核查服装颜色、比赛服上的印字规定和广告是否符合规程要求等。

运动员上场比赛的服装颜色规定有团体赛所穿队服的颜色、款式相同、双打同色、款式相近、整场比赛运动员不得改变服装颜色、比赛双方运动员服装颜色有明显差异等。运动员比赛服装上的印字颜色应与服装颜色形成反差,其顺序为姓名(高6-10厘米)、队名和广告(高分别为6厘米)以及整个比赛服上面的广告数量和大小不超过20平方厘米等。

尽管不同的赛事其规模和要求不一样,但不外乎包含这些内容。因此,相应的规范用语除了“让我检查服装”(let me check the clothing)外,则是强调大小和颜色。

“你比赛服上的姓名/队名太大/太小” “Your name/The Member name on the shirt is too big/small”

“广告太大” “The Advert is too big”

记分表上的记录说明分别为:“(运动员名)比赛服上的姓名/队名/广告太大/太小” “(Name of player)/The member name/The advert on the shirt is too big/ small”

“你必须与你的同伴穿颜色相同的服装”“You must wear the same color clothing as your partner”

“你有其他颜色的服装吗?” “Do you have other color of clothing?”

“你必须更换其他颜色服装” “You have to change your color of clothing”

“比赛服上的文字颜色必须与比赛服颜色有反差/为单色” “The lettering on the shirt must be in a contrasting color to the color of shirt/ a single color”

记分表上的记录说明分别为:“(运动员名)拒绝更换服装颜色/穿着不同颜色的服装” “(Name of player)refused to change the color of clothing/wore different colors of clothing”“(运动员名)比赛服装上的文字颜色与上衣颜色没有反差/不是单色” “The lettering on the shirt of (name of player) is not in a contrasting color to the color of the shirt/capital letters”

以上的具体举例主要是为了演示该部分规范用语的主要范围和实例,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最新规范用语的一些规律。当然,这个部分还有关于广告和印字方面的用语,但都是两个部分前后呼应,基本将服装检查和服装违规等事宜包含在内。

在此之前,有关于赛前检录是没有规范用语的。增加这部分内容,无疑是为了规范上场比赛运动员的服装,增强各类相关人员对于通用规程上服装要求各方面条例的了解、理解和遵守,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罚款。

至于“比賽进行之中”的用语,新改动的用语将之前一般用语里的内容进行归类和延伸,根据其功能和用途归成了:比赛进程、违例,发球/接发球、换球、球落点的宣报/及时回放系统、干扰技术官员、教练指导、受伤、擦地、比赛连续性、行为不端和其他11个小项。如此的整理不仅方便技术官员使用时查阅和记忆,更有助于裁判员临场执裁的一致性、规范性、指令性、实用性和简洁性。

就算是同一功能的催促,便充分使用了文字、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的结合,表达出语言的信息影响力。如用语中3.9 小项“比赛的连续性” ,就用几个简答的词语表达了不同的语言和催促程度,同一场景不同的程度,用词更为精准,语气尽显其中,以此严重和严厉程度递增既显现了羽毛球运动的雅,同时彰显了运动员应遵守规则的严谨。

此时英文的词语表现更为突出。开始是提醒运动员比赛将要继续,语言简单地用 “On court” (回到场地)一词,省略了主谓,突出的是方位与所需的动作;接着是敦促“No delay” (不得延误),使用的是公示语中的指令语,强调的是时间,但却有不可抗拒的命令,如同大家随处可见的 “No smoking”(禁止吸烟)。这两句都是在特定的场景和语境下的祈使句,简洁明了,能起到作用但不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目的是要求运动员快速回到场地继续比赛。

一旦运动员回到场地,则给出指令:“play”(继续比赛)。如若运动员还未按指令开球比赛,则加重语气“play on”(快继续比赛)。仅仅是在原来的play 后面加一个on,语气上便有了催促。进一步的催促则使用 “play now”(现在继续比赛), 强调具体的时间,表明刻不容缓。使用命令语气的完整句子“Play must be continuous”(比赛必须连续) 来进行说明和强调时,说明已经到了可能要出黄牌的临界。使用must这个表示强调的词,则表明具有强制性,不可违背。而原来此时的用语只有 “play”(继续比赛)和“Play must be continuous”(比赛必须连续) 这两个,没有其中过程的几个语句,无疑是削弱了后面一句用语的力道。

比赛进行中,有关发球/接发球部分(3.2),除原来的用语外,也增加了关于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准备说明以及发球顺序错误等解释语,明确体现了规则9.4 发球员应在接发球员准备好后才能发球。如果接发球员已试图接发球,即视为已做好准备。

由于规则中对于擦地要求的修改,因此在3.8中具体体现出来,增加了“指出擦哪里”、“用脚擦”、“不得甩汗” 和“不要故意摔倒”等语句。而对于行为不端的具体表现,则有3.10 行为不端项中明确的用语:“不得冲对方握拳”、“不得冲对方喊叫”、“你必须尽全力比赛” 和“你必须先握手,再庆贺”来形象地规定。

本次规范用语当中增加了一个对于违例的解释功能,包括发球违例警告和违例的解释,用了两个大类第四 “发球违例解释用语” 和第五 “(行为不端)警告和违例解释用语。

发球裁判判罚发球违例的五种情况,使用五种手势和一个用语 “fault” (违例)来判罚。没有解释语时,有时会导致运动员到发球裁判那里询问如何违例,而此时的裁判员只是宣报:“Service fault call” (发球违例),没能清晰地表明如何违例。新的规范用语则将发球裁判员的手势直接用一个简单的单词宣报,以达到解释违例事实。因此,在原来的 “ Service fault call” 后面增加了“too high”(过高)、“shaft”(拍头未向下)、“foot” (脚违例)、“continuous motion” (不连贯)、“base of shuttle”(未先击中球托)和“shuttle miss”(未击中球)等。英文之中很巧妙地使用一个单词或词组,却把发球违例的各种情况说明清楚,避免了运动员不必要的询问和纠缠,也就不会增加为此而让比赛不连续的麻烦。

第五大类的解释用语主要是为了解释黄牌警告和红牌违例罚分,共用了26条来解释判罚的缘由,涵盖了警告和违例各方面的各种情况。无论是运动员还是裁判员,学习这些用语,都能明白和了解警告和违例出牌的具体状况。虽是规范用语,但生动体现了以事实说话的内容,这便是这一版改动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七、八类记分表上的说明范例,是在比赛结束之后对于运动员在比赛过程当中发生任何事件或是服装违反规定的情况,在记分表上作为记录的解释用语。以此规范,简单明了,不仅解决了全世界各地裁判员填写时的麻烦,多少还帮助大家了解服装规定具体需要检查和规定的具体内容和示例。

这是世界羽联为了全世界范围内所有赛事规范化和标准化采取的一项举措。与此同时,世界羽联还陆续编写了裁判长、裁判员和司线员手册,以此来指导所有比赛的技术官员的操作程序和具体做法。

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是指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和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将规范、规程和制度等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以及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世界羽联将临场用语进行规范,就是为了在赛场上获得最佳秩序和和谐公平的比赛环境,最大限度地呈现“比赛是为运动员的”原则精髓。

(本文得到原国际A级裁判长郁鸿骏老师提供第一手资料的支持和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猜你喜欢
裁判员发球用语
论心理因素对网球发球技术的影响
洛阳市篮球裁判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高校足球裁判员临场执法的影响因素及调整对策
足球总体改革背景下德阳市足球裁判员队伍发展研究
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第53届世乒赛男单八强比赛发球技术使用情况的分析
不给面子
礼貌用语大家学!
发球上网的步伐
对发球的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