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丽,汪 天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成果导向(Outcome Based Education)指以产出导向的教育,即OBE教育理念,重点关注学生达成的学习成果,达成学习成果的依据和措施以及评价学习成果达成的标准[1]。课程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主渠道、主阵地,是达成课程目标关键的“最后一公里”。成果导向理念只有内化到教师的内心,落实到具体课堂上,才能使学生真正获益[2]。
基于专业教育,成果导向理念的产出包括培养目标、学生学习产出的毕业要求和课程教学产出的课程目标。其中,培养目标取决于国家与社会需求,进而取决于毕业要求能否达成,继而取决于课程目标能否达成,而课程目标的达成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其评价方式是否能支撑课程目标的实现[3]。而基于课程目标达成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设计与实施即是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正是当前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
《观赏树木学》是观赏园艺专业一门专业选修课,2个学分,24学时。文本以《观赏树木学》为例,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重新设计,实现教学目标由“知识掌握”转向“能力培养”,以期为打造“成果导向课堂”提供有益参考。
对于具体课程的教学成果,即指全体学生通过学习达成了预定的课程目标。因此,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教学设计,即要求授课教师明确其所授课程的课程目标及该课程目标支撑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还要求所有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实现课程目标的达成。要做到这一点,授课教师需要吃透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理解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确定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课程目标[4]。在此基础上,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拟定教学措施和制定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方法。课程目标确定依据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成果的确定及依据
《观赏树木学》教学大纲内容共9章,涵盖了观赏树木的分类、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它是园林应用、园林施工以及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等实践工作的基础[5]。从毕业要求、课程大纲可以确定本课程有两个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关注于问题的发现与分析,要求掌握常见观赏树木主要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特性、栽培要点及主要的园林用途;能够根据环境和功能的要求,正确选择观赏树木,做出合理配植及养护管理。课程目标2,重点在设计或开发解决问题的方案,要求能够针对特定场地中的景观、意境、习性等需求,制定最合适的园林树木解决方案,营造生态效应良好且持久的佳景。两个目标均聚焦于学生学习后所获得的能力、能够解决的问题以及可以发挥的特长,并与毕业要求指标点2.2和2.3对应。
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重点聚焦学生能力的培养[6]。因此,其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首先根据课程目标的达成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整合。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方法。
以《观赏树木学》第六章为例,该章主要介绍不同观赏树种的选择与应用。对比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本章主要支撑课程目标1,且学习成果应为:“在园林造景中,能够基于不同观赏树木用途,正确选择观赏树木,做出合理配植”。为了能利用2学时达成学习成果,教师制定了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课前,授课教师根据课程目标1,给出一个园林造景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案例,以小组形式完成线上研学,选择园林树种,制订造景方案。
课上,通过小组讨论、组间交流、教师点评,让学生理解树种选择与造景的原理要点。
课后,学生根据课上讨论、交流及点评的结论,通过重新造景设计,将零散的知识串起来,形成知识体系。第六章的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成果达成的课程设计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重点关注全体学生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才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问题,甚至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因此,本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重点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搭建好线上教学资源库,合理安排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及比例,探索线上和线下互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并形成面向产出的评价方案[7]。基于此,观赏树木学的课程教学设计和实践具体如下。
线上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前提。厘清线上与线下学习的关系,搭建线上教学资源库,有利于学生预习、复习,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开展,激发学生自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动性,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达成。
《观赏树木学》课程线上资源包括课程基本信息、教学大纲、电子课件、在线作业、在线题库、微课视频和拓展资源等[8]。课程结构框架采用了模块化组织方式,以课程目标有效达成为依据,将课程九个教学单元划分成两大模块,每个教学模块按照课程教学单元(章、专题、高阶问题)、课(节)、知识点三级进行建构,即每个课程目标由多个教学单元(章、专题、高阶问题)支撑,每个教学单元由多节课(专题)支撑,每次课由多个知识点支撑。根据课程目标,每个教学单元至少设有一个教学目标,每个教学目标设一个以上专题(包括案例、项目等),每个专题设有多个知识点和过关问题。
课前,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本教学单元学习内容,指出课的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及其所支撑的课程目标,每课(节)的学习目标及对教学目标的支撑。针对学习目标推送专题教学视频、经典生产案例、相关学习资料、高阶训练问题和讨论帖等学习资源供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并设置过关问题,引导学生小组研学。学生根据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当次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微课视频进行课前预习,完成相关线上作业。教师通过分析课程后台数据,了解学生学习进度。根据学习进度,调整教学内容,并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腾讯学习通、腾讯课堂、微信和课程QQ群,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辅导解惑,并在线下进行一对一诊断和指导。
线上以理论知识技能的学习为主,线下教学则是通过师生互动解决问题。《观赏树木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线下教学环节采用翻转课堂形式教学,设计了与线上教学资源互补的线下教学内容[9]。授课时,课前导入环节给出支撑课程目标达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对线上教学的内容进行大致的回顾,针对线上教学中学生存在的普遍性疑惑以及课程重点、难点,以问题的形式组织展开讨论、探究和组间交流,通过组内研讨、组间交流、教师点评,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经典案例的讲解将学生碎片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以实验项目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后,以高阶作业检测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同时做好评价诊断、个别化辅导等任务,提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图2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方案。
图2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方案
2.4.1 作业成绩评分标准
每个课程目标对应作业的总成绩为100分,鉴于作业难度中等,达到总成绩的70%为达标。本课程在前期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容错纠错机制,即发现学生作业答错或答有所漏后,授课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扶,直至学生能有效纠正错误,作业成绩达到70分以上,并形成帮扶记录[10],平时作业成绩评分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课后作业评分标准
2.4.2 期末考试评分标准
课程学习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应用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程期末考试以高阶性主观题为主,按照期末考试的参考答案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由于《观赏树木学》为专业限选课,期末考试高阶性主观题难以始终,故预期达标分值设为70分。
自2020年4月以来,混合式的教学新模式已在3个行政班进行了实施,课程目标达成情况逐年提升。如对最近一次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全体学生课程目标1和课程目标2的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均达到了预期值,即本课程目标达成度为100%。通过对学生在线调研,均认为,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对每次教学目标了然于心,也让他们有了更多学习、交流和提高的机会,大大激发了他们自我学习的欲望,进而促进了预期学习成果的达成。说明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达到了预期效果,是解决课程教学改革“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图3 观赏树木学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基于成果导向的《观赏树木学》混合式教学方法,以线上教学资源为切入点,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手段,通过学生自我学习、集体研学和教师点评,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师教学的主导性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及时帮扶,从而激发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课程改革实现了“以老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回答了成果导向所关注的“应让学生达成什么学习成果?达成这些学习成果依据是什么?帮助学生达成这些学习成果的措施有哪些?评价这些学习成果达成的标准是什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组将不断完善线上教学资源,丰富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确保学生《观赏树木学》的学习成果稳中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