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个逻辑”,抓住教学之脉
——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逻辑浅析

2022-02-13 22:28唐盼
课程教学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逻辑学科

文∣唐盼

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材的使用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但很多一线教师对于教材还是感到“陌生的”或者“吃力的”,主要原因在于未能把握住教材的逻辑,无法抓住教学的脉络,从而无法真正地“走进教材”。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提到“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设计必修课程的整体框架”,这就一语道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核心与统领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具有统领性的内容,是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搭建起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习殿堂骨架的关键模块,更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实现育人目标的起点与落点。只有骨架搭建得好、搭建得稳,才能建成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殿堂。因此,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之脉,这对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课标中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模块的内容阐释时明确地提到要着眼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所彰显的制度优势不是纸上谈兵而来的,而是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从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同时也离不开理论的创新,“坚持理论创新”也是党能够带领各族人民创造中国奇迹,开创中国道路伟大事业的原因之一。因此,“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逻辑,而与之相对应的“思维之脉”“时间之脉”“时代之脉”也就构成了教学的三个脉络。本文正是基于此教材的三个逻辑对与之对应的三个脉络展开论述。

一、教材“三个逻辑”的起点与落点

(一)逻辑的起点:以知识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知识的传授是教学的基础,任何一门学科的教与学都是以本学科领域知识的传授与获取为基本要求与前提。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也是如此,它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基础的课程。在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思政课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在新时代我国“五位一体”建设和党的建设进程的内容。本教材作为统领性的教材,更是如此。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论教育是本教材所要完成的学科任务,同时也是整个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课标中要求本课程模块的“内容要求”与“学业要求”的完成都要以学科知识达成为必要前提和基础。

如果说知识的传授与获取是教育教学的起点,那么能力的培育与习得就是“桥梁”,连接起教育教学的起点与落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也是如此。因此高中思想政治学科除了以知识教育为学科基础任务之外,同时也要以能力的培育与习得为目标。朱明光教授认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性质从基本功能出发“是一门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活动能力的课程”。课标对于不同的模块内容都给予了“内容要求”,其中“描述”“解释”“分析”“概括”等词语的背后充分体现着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考察。根据布鲁姆认知目标,分析、综合、评价指向高阶认知目标,而高阶认知目标的达成是基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前提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最终要达成的能力目标也是具有学科特殊属性的,最终指向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与观点分析、解决真实世界中复杂情境问题的能力,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能力。课标中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业要求”包括让学生能够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规律,能够深刻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之梦的必由之路。

(二)逻辑的落点: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基体,以立德树人为旨归

如果知识的传授与获取是教育教学的起点,那么立德树人就是教育教学的落点。高中政治课程作为中学阶段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立德树人更是其价值旨归。立德树人的核心指向就是“教育的三问”即“我们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所立之德应该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涵的“德”,我们所树之人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需要可操作的具化的基本载体,最终使得其可以落地。这一基本载体就是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学科的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因此,学科核心素养是教育方针在学科中的具体化的凝结与体现,是对“教育三问”的直接回答。

高中政治课程能否真正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关键就在于其学科核心素养能否真正得以落实。课标编写紧紧围绕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各模块为教学载体,学生通过学习整个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实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达成。课标中的学业要求是连接内容标准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桥梁,它帮助教师立足“内容”(知识与技能),看到“素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于课标中的学业要求指向“政治认同”与“科学精神”两大素养。教师应通过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与提高学生“政治认同”与“科学精神”的素养,最终使得“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这一模块的教学中落地,以期学生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成为树立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的中国青年。

综上所述,“以知识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逻辑”的起点,“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基体,以立德树人为旨归”则成为“三个逻辑”的落点。

二、教材的理论逻辑——思维之脉

(一)以科学社会主义为起点,开启思维之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理论逻辑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范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趋势。[1]因此,想要从理论上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就需要从源头谈起,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这样才能使得思政课“有底气”。从一般过程看各具特色、从统一性看多样性,这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阐述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的逻辑起点。[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模块在教材编写时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为理论起点,探寻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也为教师教学开启了思维之脉。正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的导言中说到的“从根本上讲,我们坚信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这有助于我们弄清我们从哪儿来,我们现在在哪儿,我们将往哪去,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探究这些问题,我们将会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我们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坚信不是盲目的,而是具有真理性的、科学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学理性的分析,让学生意识到“两个必然”的科学性,使学生对“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用理论说服人”的一本教材,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主导者的教师更需要用理论说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魅力所在。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求,开启思维之脉。

(二)以中国化为结点,联通思维之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本教材第二至第四课的编写正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理论依据进行的。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探索的内容不仅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从马列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更在于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进行“中国化”,探索出正确的道路并在此过程中创立形成毛泽东思想。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第二课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理论延伸,证明中国的辉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第三课第二框以一则“探究与分享”引出教材内容,这个探究与分享正是让学生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理论创新成果”,这也构成了第三课第二框教材内容的逻辑。这部分内容的编写正是遵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为结点,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联通教学的思维之脉、联通学生学习的思维之脉。

(三)以中国化最新成果为落脚点,打通思维之脉

第四课是本教材的落脚点,也是本模块的核心。如何理解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至第三课理论逻辑的推进与深入,为最终打通学生的思维之脉做好了坚实的理论准备。学生可以从理性维度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科学性。在第四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与地位,认同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而用其武装头脑指导自己的生活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环环相扣的四课内容推进理论逻辑,用理论说服学生,让学生逐步培养政治认同与科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要把握住蕴藏其中的理论逻辑,构建起教学的思维之脉,让高中政治课成为“以真理服人”的课堂而不是“大道理满堂灌”的课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因而历史逻辑便是本模块的第二个逻辑。

三、教材的历史逻辑——时间之脉

(一)以人类社会发展史为起点,开启时间之脉

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源自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社会发展是否存在规律?这个规律是怎样的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沿着这个逻辑展开论述。教师可从“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一框出发,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入手,引导学生从社会的演进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让学生在“经历”与“体验”的“发现”之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从人类社会发展史中认识到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形态的暂时性与必然被代替的历史必然性。教师还可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引出科学社会主义,并再次从人类社会进程的角度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历程。理论是具有抽象性的,通过“历史”这一逻辑的补充,使得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载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类社会发展史为起点,为教师教学开启了时间之脉,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开启了时间之脉。

(二)以党史国史为结点,联通时间之脉

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灰暗阶段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逐步迎来光明的阶段。第二课从“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出发,从历史的逻辑与视角先是论证了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想要实现两大历史任务必须另辟新路,展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一条正确道路,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实,并从历史的维度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探索与建设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取得的种种成就。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并且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标在“教学提示”中就明确提到“可列举基本事实”为教学进行服务。本教材列举了以上的基本事实,从历史的逻辑中深刻回答了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中国最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本教材依循历史逻辑以党史国史为结点,从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中论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以史明理,为教学联通了时间之脉,同时也联通了学生学习的时间之脉。

(三)以改革开放史为落脚点,打通时间之脉

改革开放离我们较近,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之中,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分享者、受益者。第三课从历史的逻辑展开,从历史的视角切入讲述改革开放史。第三课“伟大的改革开放”一框以“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说说改革开放让我们生活发生了哪些突出变化”引出教材内容。课标中的“教学提示”对教师教学还给出了可结合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我国社会发展实例的建议,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巨变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教师可依循历史逻辑以改革开放史为落脚点,打通教学的时间之脉,让学生从历史逻辑中深化对“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的理解,进而深化对“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解,从历史维度中坚定四个自信,同时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不是照搬照抄来的,而是在实践探索中干出来的,是实践的产物。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的强大生命力更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因此,实践逻辑构成了本教材的第三个逻辑。

四、教材的实践逻辑——时代之脉

(一)以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起点,开启时代之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是在实践中证明的,因而想要论证这一命题需要依循实践逻辑一步步进行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依循这一实践逻辑,以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起点。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沿着实践逻辑,讲述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辛探索,特别是革命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找到的正确道路都是艰苦探索的产物。教师可以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实践逻辑的起点,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在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历艰辛的探索取得的成果,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这一课为教师教学开启了时代之脉,也帮助学生学习开启了时代之脉,为讲述第三课特别是第四课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改革开放时期为结点,联通时代之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是与改革开放实践密不可分的。教材第一课结尾提到“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这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蕴含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因此,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结点,是顺理成章之事。第三课第一框先是讲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通过大量的事例进行说明,并最终通过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的意义;接着在第一框的基础上,讲述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中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是符合中国发展的”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素养。

以改革开放时期作为实践逻辑的结点,为教师教学联通了时代之脉,同时也为学生学习联通了时代之脉。

(三)以新时代为落脚点,打通时代之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与关键内容体现在第四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复兴之梦又该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实践发展的结果,因此以新时代为实践逻辑的落脚点,为教师教学最终打通了时代之脉。教材以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科技发展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为“探究与分享”引出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正文内容。从实践逻辑出发,引导学生感受新时代,阐述新时代的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这一最新理论成果正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第四课第三框从实践逻辑出发,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何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在完成这一回答之后,再进行其核心内容以及意义的讲述。这样的处理安排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能够深入把握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所在。

以新时代为实践逻辑的落脚点,为教师教学打通了时代之脉,同时也帮助学生打通了学习的时代之脉。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说:“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高中阶段的思政课,如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使得其“有底气”,真正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把握住教材,用好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统领模块,更需要教师能够把握住教材的逻辑,为讲好中国故事开好局,为落实立德树人奠基础。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逻辑学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学科新书导览】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超学科”来啦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