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鸿
为了加强中学音乐教师队伍建设,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牵头各中学与市教科院、歌剧院、文化馆,以及高校、出版社等,建立学区共同体新机制,培养研究型音乐教师,创建智慧型、创新型中学音乐课堂,着力提高中学音乐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让音乐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播种真、善、美的美育使者。
笔者作为一名区音乐教研员,一般情况下每星期都要安排两天深入中学音乐课堂调研听课,了解区内每一位中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现状,并与之交流,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意见,同时与学校领导交换意见,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献计献策。每个月常态举行一次以课堂教学为研究主题的区级音乐教研活动,即通过前期调研听课,遴选一位中学音乐教师面向全区音乐教师上公开课,授课(教研活动)地点安排在授课音乐教师所在学校,并邀请学校校长到堂听课,了解本校音乐教师的教学情况。之后,全区参研教师分小组讨论,目的是让每一位音乐教师都能畅所欲言,学会表达、学会课后反思,同时也可以让参研教师能够在听课、评课中肯定课堂教学中的优点,指出存在的不足,为授课教师成长助力,最终让区教研活动真正起到促进区域全体音乐教师共研共成长的作用。
2020 年疫情期间,为了贯彻“停课不停学”的重要指示,笔者每半个月便带领全区中学音乐教师进行一次关注课堂教学的网络教研活动,每一次教研活动均由两位一线音乐教师就教材上的内容说课、说教材、说教法。教师们深入钻研教材,内容一次比一次丰富,教研氛围一次比一次浓厚,真切地感受到了共研共成长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南开中学的音乐教师就是通过区音乐网络教研活动的启迪,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以专题的形式教授学生歌曲创作知识,一首首寄予美好心愿的原创歌曲便应运而生,为此学校还专门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们的原创歌曲举办了展览会,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们相信,创作的种子已经在学生们的心中播下,创作能力也在慢慢发芽。
我们还邀请多位国内音乐教育界知名专家与全区中学音乐教师深入区中学音乐课堂听课评课,与一线音乐教师近距离座谈,倾听一线教师心声,为音乐教师们进行教材教法培训,着力提高中学音乐教师教学水平。此外,为了开阔中学音乐教师眼界,了解国内及国外最前沿的音乐教育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笔者与音乐教师们共同参加了诸如全国中小学优质课展示与观摩活动、全国第二届音乐教育大会、奥尔夫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等活动,选送音乐教师参加音乐骨干教师“国培”等活动,并鼓励教师们把所学运用到自己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在教学调研中,曾有学生表示:有的教师整节课都拿着一根木棒使劲敲打桌子来管理课堂纪律;有的教师总是在音乐课上罚他们静坐……在市、区音乐质量监测中,还发现一些中学音乐教师对教材内容不熟悉,专业上疏于学习、能力下降,甚至连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都没有办法完成。谈何培养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如何让学生们爱上音乐课呢?!这些现象,说明了我们的音乐教师在美育意识和教育情怀方面的缺失。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汉语中的“人”字由一撇一捺支撑构成,“撇”是指高尚的情操,“捺”是指丰富的智慧,而一撇一捺的交叉点,就代表着情智交融、和谐共生,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健全的、完整的人。如果音乐教师没有美育意识,音乐课堂没有育人情怀,那么学生们是不会向往音乐课的。笔者经过调研也发现,一些音乐教师主动探究、认识未知的能动性不足,科研意识较差,存在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笔者与渝北区音乐教研员联合教研,申报了市级重点课题“情智课堂”研究,带领两个区域的音乐教师进行了情智课堂的专题研究。该课题中的“情”是指情趣、情味、情感,“智”是指智力、智能、智慧,音乐的“情智课堂”就是入境启动情智、感悟唤起情智、表现发展情智、创作生成情智。通过参与音乐情智课堂的研究,一位音乐教师表示:“班里一位智障孩子虽做事情总是比其他孩子迟钝,但在他参加了班级合唱表演,并努力地站上舞台后,便找到了那份自信。”
另一方面,笔者所在的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会定期邀请专家为中学音乐教师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开展课程标准解读讲座、欣赏课专题讲座、唱歌课专题讲座,以及口风琴、竖笛小乐器进课堂教学方法培训,课堂钢琴伴奏方法培训,歌曲创作培训、论文写作培训等活动,全方位提升中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培养研究型音乐教师,创建智慧型音乐课堂。比如,为了提升教师们对美育理论的学习能力,近年来,我区沙磁学堂邀请杭州师范大学杜卫教授作了题为“作为美育的艺术教育”的讲座,邀请人民音乐出版社杜永寿总编辑作了题为“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实践探索”的讲座,邀请湖南师范大学郭声健教授作了题为“音乐教育何以以美育人”的讲座,邀请浙江音乐学院崔学荣教授作了题为“音乐课改的新动向、新突破、新征程”的讲座,邀请西南大学赵伶俐教授作了题为“美与新时代学校美育”的讲座……这一系列举措让音乐教师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区教育行政部门对音乐教师的重视和关怀。更重要的是,让全区美育教师深刻学习、理解了美育理论常识,促使教师们增强美育意识,激发音乐教师的育人情怀。
在对区内乡村学校的调研中,笔者发现一些学校要么没有专业音乐教师,安排一些非音乐专业的教师上音乐课;要么有音乐教师,却让音乐教师去上书法课、政治课等。对此,笔者及时与学校领导沟通,帮助解决类似问题,纠正种种错误做法,并尽可能让音乐教师回归音乐课堂。
在提高乡村音乐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区教师进修学院每周组织女教师合唱团培训,提高她们的歌唱基本功,并带领她们参加各级合唱比赛及演出,丰富舞台表演经验。同时,笔者深入乡村音乐教师课堂听课,建立共同体帮扶机制,指导音乐教师们上课、磨课,为乡村音乐教师提供更多参加区级、市级培训与展评课的机会,培养、提升乡村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继而惠及乡村的学生,为乡村学生播撒美育种子。
实际上,乡村学校需要音乐教师,乡村学生更需要音乐教育。为此,笔者带头到乡村学校支教,不仅为乡村的学生播撒了美的种子,让乡村学生拥有了学习音乐的权利,并用美好的音乐启迪乡村学生的心灵,用优美的语言和歌声、琴声培养乡村学生欣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定坚实的美育基础,用音乐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美好品质,同时,这也逐步改变了学校领导及其他教师的观念与意识,提高了学校对音乐课与音乐教师的重视程度,为后续美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此外,笔者还依托重庆市规划办重点课题“初中音乐爱国主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的内容,与重庆师范大学孙伟教授共同主编《中学生口风琴教程》,并作为乡村音乐支教的重要内容。该教程收集了20 首以立德树人、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歌曲,以及7 首世界经典音乐作品,并配以二声部口风琴合奏谱与教师钢琴伴奏谱,以便于培养学生的多声部合作能力。
通过全方位的磨炼,沙坪坝区中学音乐教师队伍得以引领学生们进入更广阔的艺术表现平台,展示自己的艺术素养。例如,重庆七中、儿童艺校、树人景瑞等几所中学的学生分别以舞蹈、演唱、朗诵等形式代表沙坪坝区在张家界参加了“迎冬奥”倒计时200天中外人文交流特别活动,以促进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沙坝区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外活动的机会,不仅让学生们的内心充满希望,心怀理想,还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大胆追求卓越。区教委还举办了“童心向党”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全区40 多支合唱队伍纷纷登台展演,用美好的歌声传递对祖国、对党的热爱之情。笔者所指导的乡村学校新丝路中学的班级合唱《田野里的歌声》甚至登上了中央电视台17 频道的舞台,并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乡村美育论坛上交流了相关经验。此外,为纪念建党一百周年,各学校相继举行了传承经典、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经典音乐赏析会,班级合唱比赛及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节活动,这些活动激励着学生学党史、感党恩、做党的好少年。其中,大学城第三中学的班级合唱,南开中学的学生舞蹈团、管乐团合奏、话剧表演,重庆一中的舞蹈团等,表现较为突出,先后在省级、国家级比赛、展演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区域中学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初见成效。笔者带领全区中学音乐教师主持主研多项全国、市级重点课题、区级课题,以带动中学音乐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成长。此外,多名中学音乐教师在全国、市级、区级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在教育部一优一课活动中荣获部级优课;在全国、市级论文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并有多篇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也深切地感受到,建立一支高素质、有爱心、有担当的中学音乐教师队伍,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学习音乐的权利,让音乐为学生的成长插上翅膀,是实现新时代美育工作目标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