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记者转型思考

2022-02-13 17:38张璇月
传播力研究 2022年32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受众时代

◎张璇月

(贵州省铜仁市广播电视台,贵州 铜仁 554300)

在全媒体背景下,不同传媒的交流机会越来越多,传统电视新闻记者不仅有了更多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而且增加了对同行新兴观点的了解机会。传统电视新闻媒体记者的转型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同时保持自身工作的严谨性,将此作为转型的标准。在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转型的初衷在于,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前提下,为受众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步伐。

一、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全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传统媒体的电视新闻记者应学习多媒体技能。结合当前的全媒体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应注重培养记者的视频处理能力、制图能力,提高新闻内容编辑能力,以此确保在全媒体时代仍旧能够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可以适应当前媒体的发展。在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而传统的新闻编辑、播报方式是生硬的说教与强加的观点,这势必会使受众产生反感,进而导致受众会去其他平台观看新闻节目[1]。因此,在全媒体时代,记者应注意学会用隐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并非直接将自己的心声以直白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不利于受众接受。可通过相对隐蔽的方式表达观点,通过电视画面及文字内容,让受众不自觉地接受自己的立场,理解新闻意图。而这都需要新闻记者具有编辑新闻、整理新闻图片及内容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制作出合规、合理、合情的新闻内容。在全媒体时代,传统的电视新闻记者还需要掌握静态摄影技术,将搜集到的素材进行全面的整理与制作。

例如,可以选择与主题内容相符的图片,并对图片的内容进行处理,再根据自身需要的格式,对图片内容加以说明,以此有效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完善性,让受众能够很快地了解到新闻报道内容。在制作视频环节,需要在编辑软件中导入自己搜集到的视频内容,再将视频内容进行剪辑,确保视频内容更具连贯性,也可以将Flash动画与视频内容相融合,以此丰富视频内容,确保视频节目的丰富性,提高视频内容的可观赏性。对于视频与图片相融合的新闻,应先明确报道内容,再通过后期制作,确保新闻内容更加合理。

二、提高跨媒体写作素养

全媒体时代为新闻播报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需要以文字的形式表明自身对新闻事件的立场、看法、态度,并确保信息中蕴含有潜在信息,而这些内容都需要新闻记者以文字的方式进行呈现。学者奎因指出,“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是文字。”因此,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即新闻的写作技能,尤其在全媒体更加关注画面内容的情况下,对文字功底有了更高的要求。即使有丰富多彩的画面作为支撑,也应通过合理的文字描述确保新闻内容的生动性。应明确,再美观的画面自己也无法“说话”,因此,也更凸显出新闻语言的重要性[2]。电视新闻的时间并不长,而通过精准的字幕、旁白,能够让受众通过听和看更好地了解到新闻的主题内容。而且文字解释新闻内容这种方式趋于口语化,文字方式也较为灵活,这种语言表达方式,相比较而言,传统层面“咬文嚼字”的新闻播报方式,更具真实性意义,能够更好地为受众提供新闻服务。

再者,当前处于全媒体背景下,记者的写作方向更应进行拓展,记者需要具有不同稿件的写作能力,具有跨媒体的写作素养。任何新闻事件都能通过不同的媒体进行报道,但媒体的形式决定了实际报道的方式。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应注意学习不同媒体的语言组织方式以及文字播报格式。例如,通过网络媒体开展的专题报道,可以定时对新闻节目内容进行更新,从而利于受众能够在自己方便的时间观看新闻内容。而电视台的节目都是按照固定的时间进行播放。因此,新闻记者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新闻稿件的准备,但若遇到现场直播的情况,就应对新闻内容进行同步报道。

三、培养互联网思维意识

日益兴起并迅速普及的新媒体,使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之前的“霸主”地位也不复存在,这也意味着随着全媒体模式的进一步渗透,传统电视新闻记者的职业转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这也是提高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助推剂。电视新闻记者应注意突破自我,转变墨守成规的消极心态,培养互联网思维意识,致力于创新、转型[3]。新闻记者应善于抓住时代的发展机遇,对新媒体的各类优势资源及技术进行运用,创新新闻节目内容,确保电视媒体的影响力能够获得不断提升,也应保证自身可以在全媒体时代成为一名“全能型”具有互联网思维意识的记者,确保电视新闻内容可以更好地服务受众。同时还应注意,在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获得发展的背景下,信息传播的特点呈现为精准化、碎片化、大容量、高速度,使传统层面的单向传播模式被突破,呈现出发散传播、多向传播的形式,在极短的时间内,信息受众能够以几何倍数增长。传统的网站、电视、广播、报纸等不再是传播的主要渠道,而手机客户端、微云、微信、微博、“中央厨房”等新型媒体不断完善。因此,在全媒体的时代,传统电视新闻记者应通过流程再造进行转型。记者应具有较强的移动优先播报理念,应提高专业化的技术能力。

例如,新闻记者应与新闻现场的情况相结合,对发布稿件的顺序进行确定,应及时通过移动端进行发稿。且无论视频、图片、文字都应秉承将最大亮点进行突出的原则,以短、平、快的形式播报,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出最大的新闻价值。然后,可以结合新闻价值的大小进行分析,通过适配采访内容,在成稿后将新闻内容再推送给其他平台,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新闻的传播效果。还应注意新闻在发生过程中,记者要做好现场连线、现场直播工作,录制短视频、拍摄照片,所以记者应提高自身的摄像能力,可以熟练使用各类的新媒体器材,能够根据不同题材的新闻,如精品新闻、深度新闻、重大新闻,完成新闻的采写、编辑、拍摄、录制,确保新闻内容更适合通过全媒体播报。

四、强化与受众的互动

传统的电视媒体,其播报方式大都以单向输出为主,受众观看的节目是电视台单方面推送的,这也说明记者处于主导位置,而受众处于从属位置。而在全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记者应注意对新媒体的优势进行利用,确保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为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在全媒体时代,受众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而全媒体平台也为受众提供了能够自由选择观看节目的条件,电视媒体也应尝试这种风格,强化与受众的互动,以此提升受众的黏合度,确保受众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节目中[4]。应明确的是,全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渠道显著增多,网络上存在海量的信息资源,这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也导致良莠不齐的信息干扰受众的思维。所以,受众接收信息具有多样性、随机性的特点,而且受众的思想意识不同,观念也千差万别,因此受众选择的信息内容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信息需求也具有较强的多变性特点,选择信息时会出现明显的主观倾向。结合新闻心理学进行分析,人的情绪受到需求的影响,能够满足受众情感需求的信息,会使受众乐于接受,反之无法满足受众情感需求的信息,受众自然会将其排斥在外。这也说明全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选择具有自主性。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只是被动接收新闻内容,却无法表达自身的想法,而全媒体改变了这种方式,受众能够通过真人访谈、短信互动、微信公众号、热线电话、现场直播、短视频平台互动等方式表达自身的想法,与媒体进行交流。这种互动沟通的模式,能够满足受众表达情感的需求,自然会让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实现自身的情感表达。

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应注意节目的内容策划以受众能够接受、喜欢接受的内容为创作基点,并结合受众的情绪变化,不断创新报道内容,确保节目能够更好地为受众服务,确保节目内容可以更加贴近受众。再者,尤其需要注意确保受众也能更好地在信息传播中发声,根据受众的需求,为其提供发布意见的渠道,为其评论不同的新闻事件创设平台。在全媒体模式下,媒体人应以引导者的身份对受众的情绪进行调动,做好与受众的沟通工作,确保受众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角,而媒体的职责则是做好为受众服务的工作。

五、转变风格构建全媒体

在全媒体时代,不同媒体间的交流越发紧密,而电视新闻记者的转型,也可以参考多元化的信息传输渠道,确保扩大传播范围,增强新闻工作适应性。传统电视新闻记者应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获得新闻信息资源的能力,确保从纵深的角度吸引受众的关注,更应注意当前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习惯,进而转变传统媒体的播报风格,构建全媒体播报交流互动平台。比如,可以注册视频账号、微博账号、公众号,构建独立的网络新闻运营平台,也可以建立专属的新闻网站,确保网络板块报道能够以独立的方式进行运营[5]。在全媒体时代,强调的是全民皆媒体的理念,这不仅涵盖了社会领域,也包含了新环境下新闻记者领域,所以在这个全民皆主播的时代,对新闻记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有自己突出的专长,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

例如,央视搭建的“央视新闻”网,是一种全新的新闻信息传播载体,这也标志着传统层面的新闻记者与新兴的网络平台实现了融合,使得传统的电视新闻记者逐步转变为网络新闻记者,其工作职能在于对新闻模块进行运营,而且借助网络的力量,也增强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实效性。

再如,“今日头条”这种新兴的网络传媒,其中有大批的电视新闻记者入驻,而这部分记者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及新闻采访经验,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注册独立的新闻运行账号,播报自己采编的新闻内容,也可以重新整理社会热点新闻,这会增强新闻播报内容的自主性,也可以使新闻节目内容更具个人特点,在新闻主题不变的情况下,突出了新闻的多元化表达特征。

六、关注持续化跟进报道

在全媒体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发布视频,这使得新闻内容更为全面,也反映出全媒体时代新闻内容更具包容性,而新闻记者若想在这种情况下更好地实现转型,需要通过创新思维引导自身的发展,制作出更多、更好、更加适合当前受众观看的新闻节目。而且,还应对新闻内容进行持续跟进报道,确保新闻有始有终。在当前的全媒体时代,人人皆为主播,但部分人责任意识不强,播报新闻只是为了蹭热度、为了博流量,但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应具有职业操守,秉承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的原则,坚持播报真实的新闻,并做好大众舆论、舆情的引导工作[6]。同时,电视新闻记者应明确,播报的内容要以受众的需求为导向,在确保采编真实性的基础上,更好为受众服务。尤其对于受众关心的问题,应进行连续播报,直到新闻内容帮助受众解决问题为止,杜绝个别自媒体播报内容有头无尾、有始无终,这才能够在为受众提供满意新闻内容的同时,更好地帮助受众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应通过这类新闻节目,有效维护自身的公信力,做受众的贴心人,让受众能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首先想到可以找传统电视新闻记者帮忙。还需要做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新闻播报,以传统文字与图片组合的方式在传统电视媒体进行播报,以文字、图片、视频互动组合的模式利用新媒体做好新闻播报,以此通过全媒体平台,更好地传播新闻内容。

例如,在为受众播报民生新闻的过程中,应注意新闻内容的连贯性,大部分民生新闻内容都不会通过一期节目就能解决问题,而是应通过连续报道,才能逐步使播报的内容清晰、明朗。比如顶楼漏水问题、小区卫生环境脏乱差问题、老旧小小区改造问题、电梯限时使用问题、小区内外售卖声扰民问题等,通常这些都是老大难问题,不可能通过一期节目就可以得到妥善解决。所以,电视新闻记者应秉承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对这类民生类新闻进行跟踪报道,必要情况下可以直面问题,深入现场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并为受众提供网络交流互动平台,受众可以将自己的困难在网络上反映出来,以此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渠道,从而使记者能够尽最大努力帮助受众解决实际生活困难,这种新闻节目才能得到受众的认可,也可以促进传统新闻媒体记者的顺利转型。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的发展格局更为明朗,任作为名传统媒体的电视新闻记者,若想适应时代发展,不被时代所淘汰,必须要进行转型。电视新闻记者可以借助自身积累的资源,利用全媒体打造全新的新闻工作平台,确保新闻内容可以更好地适应网络化发展,真正为受众带去更多的具有新闻价值的节目内容,继续保持新闻媒体人的公信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受众时代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