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委编办
近年来,福州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建设,通过优化机构设置、科学放权赋能、完善制度机制,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打通了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在市县七个领域实行综合执法的基础上,重塑基层执法组织架构,乡镇(街道)综合执法机构从“无”到“有”。一是立足基层一线执法需求,整合乡镇(街道)执法职能和机构编制资源,分别设置综合执法机构或建立综合执法协调机制,做到“一件事情”由“一支队伍”统筹负责。二是结合街道执法管理实际,将街道区分为管理农村事务的街道和城镇化程度高的街道两种类型实施改革。目前,129个乡镇和13个管理农村事务的街道,设置综合执法队并规范名称,承担依法赋予或委托的综合行政执法权等职责;31个城镇化程度高的城市内部街道,健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等综合执法协调机制。目前,全市乡镇(街道)共设置142支综合执法队。三是注重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灵活运用“编制保留、人员下派”等方式,推动执法力量向基层倾斜,严格专编专用,重点保障和强化一线执法。目前,乡镇(街道)综合执法队共配备人员编制1000余名。同时,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统筹能力,加强人员管理调度,增强运转履职效率。
聚焦基层“看得见管不着”的矛盾,注重赋权赋能既“瞻前”又“顾后”,力求做到科学精准,让基层政府能够以自身名义行使执法权,破解基层治理“有心无力”困境。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加强专题调研,全面了解赋权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类指导各地充分考虑实际承接能力,推动因地制宜落实“一县(区)一策”“一镇(街)一清单”赋权工作要求。二是注重精准赋权。坚持“成熟一批、赋予一批”,防止简单化,不搞“一刀切”。基于乡镇(街道)辖区人口面积、经济发展、社会事务、执法队伍等差异,聚焦关键领域和基层管理迫切需求,采取部门“端菜”与基层“点菜”相结合方式,分类分阶段、精准科学推动赋权。对于量大面广、高频多发、易发现易处置、技术性不强的事项应放尽放;审慎下放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专业性强、执法难度大、基层暂无力承接的事项,实现赋权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截至目前,全市141个乡镇(街道)完成赋权清单编制印发,平均每个乡镇(街道)承接136项。三是强化配套保障。赋权清单公布后,各地政府和司法、人社、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落实责任分工,围绕赋权确认书签订、强化执法资格管理、规范执法制度流程、保障执法装备经费,以及提升执法人员薪资待遇、完善激励上升机制、加强业务指导培训、提供技术检测支撑等方面,研究细化配套保障政策具体落实措施,确保执法人员“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立足“统一、高效、便捷”执法目标,在“规定动作”基础上,探索符合基层实际的改革“自选动作”。通过协同优化机制、数字信息赋能、管理平台构建等新举措,持续完善制度机制,深化流程再造,提升执法效能。一是建立完善“统一指挥、部门协同、整体联动”的执法力量协调配合机制。积极推行“县属乡用共管”综合执法模式,依法赋予乡镇(街道)相应的统筹调度权和考核评价、人事任免建议等综合管理权限,统筹协调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自然资源和规划等派驻机构执法资源和力量,统一开展相关领域执法,推动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和日常管理有机融合。进一步健全“乡呼县应、上下联动”执法工作机制,强化县级部门与乡镇(街道)之间的协作配合,提升执法效能。二是积极推行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探索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建设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打通部门业务平台数据壁垒,加快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互联互通,提升监管执法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例如,福清市龙山街道依托街道智慧运行中心和龙山派出所智慧指挥中心,建立网格城市元素数据库,构筑起“全覆盖、无缝隙”的“多网格合一”监管体系,实现“互联网+综合执法”;鼓楼区推行“一线处置”模式,建立全域发现机制,形成党员干部全上阵、网格人员全发动、居民群众全参与的“三位一体”全方位事项收集模式,将执法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并通过标准化闭环执行流程,实现事在网中办。三是创新设置统筹协调、上下联动、一体运转的城乡综合执法管理平台。例如,连江县按照执法队伍“分工不分家”原则,整合县城建监察大队、国土资源监察大队、规划监察大队和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等执法资源力量,组建连江县城乡规划建设综合管理执法中心,作为县域综合执法协调管理平台,加强“两违”整治、市容市貌、房地产物业等领域的综合监管。中心下设1支直属机动中队、22支基层中队,人员编制232名,配备协管员448名,人员力量以“县属乡用”模式大部分下沉基层一线,同时,大力推进平台由平面化、人工化向立体化、智慧化转型,健全“村报告、乡处置、县督查”工作机制和“线上、线下”统筹管理模式,在长效化管控上出硬招,在精细化管理上求突破,持续提升综合执法改革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