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义 高 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30页。这一要求重申了思想政治教育是真、善、美统一体的事实。诚然,“思想政治教育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等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但当前的研究成果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结合,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器”“用”倾向,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这一具有元理论色彩的问题追问尚少。因此,认清并强调审美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属性,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的本源内涵、理论依据和属性特征,将思想政治教育之美从外在赋予发展为内在彰显,才能在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
审美是人鉴别、领悟世界之美的动态过程,是人理解、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以审美对象的“美”为观察重点。长期以来,“美”被视作一个斯芬克斯之谜,不同学者对“美”“审美”的认识不尽相同。这就不难理解,柏拉图为何会发出“美是难的”的感叹。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被遮蔽的原因。当然,本文并不将重点置于“美”的精确定义,而是力求多学科、多视角地理解何为“审美”和“审美性”,从而在理论上揭示究竟何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
“美”与“审美”的浅表化趋向,极易掩盖审美活动应当具有的价值与功能。回溯审美的本源内涵并厘清其所指,才能为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提供学理支撑。
第一,审美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在美学学科中,“美”是属于名词类的元实体,是能够引起人们美感反应的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是美的事物的本然”(2)[法]弗朗索瓦·朱利安:《美,这奇特的理念》,高枫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1页。。从形态上看,美被分为生活美和艺术美,生活美又涵盖着自然美及社会美。也即是说,美与审美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不过,美并非天然自在,它“是寄寓了人的心灵旨趣的物的形象”(3)胡家祥:《审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6页。,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4)朱光潜:《谈美》,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第46页。,即生成于主体与客体相作用、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审美关系中。可见,审美强调的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向人对事物进行的具有情感性的活动和评价,“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条件下,在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5)童庆炳:《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1页。。脱离了审美关系中的任意一方,美就不成其为美。值得一提的是,美学领域中的“美”具有广延性,它还包括审美意义或说审美形态上的“丑”。因此,完整意义上的审美,不仅是审崇高、审优美、审壮美、审喜的审“美”,还包括审悲、审丑等。当主体“审丑”时,会经由“丑”的负价值联想到“美”的正价值,并从中分解、抽取出“有别于丑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6)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65页。,进而能够正确分辨“美”“丑”,对客体的审美形态形成辨别能力,为后续的审美活动提供“期待视野”。可见,主体主观活动与客体审美形态的关联和作用,是审美发生的前提基础。
第二,审美是感性活动与理性活动的相统一。审美是一种情感性、直觉性活动,因而审美主体得以从外在的物质关系束缚中超脱出来,全面调动自身官能和思维,实现“感性的人”和“理性的人”的统一、“意识形态的人”和“实践活动的人”的统一,最终以一个完整的整体形象同现实发生关系。(7)参见朱立元:《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页。借助审美,主体才能在静观与对话中发掘客体的美,获得感官及精神的愉悦,步入心物合融、天人合一、万物并作的境界。随着美学深入发展,原初那种认为美感等于快感的论调已显现出悖理之处。的确,美、美感或审美能够引起身心愉悦的体验,但此种愉悦感并非来自实用活动,因而全然不同于实际需求满足后的动物性、机械性快感。(8)参见朱光潜:《谈美》,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第27页。美感更多是超越利害、纯粹意象的“无用之用”“无所为而为”,审美则带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可见,审美是一种超功利、非目的的活动,具有诗性色彩。不过,审美所蕴含的感性的“诗性智慧”又具有“类似理性”的能力,如判断力、创作力和记忆力等。(9)参见[德]鲍姆嘉通:《美学》,简明、王旭晓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第13页。因此,审美也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作“前理性活动”,即在理性尚未成熟时,审美部分承担着理性的功能,并通过感性的方式趋近理性。(10)参见刘旭光:《“审美”的历程与“审美”的重建》,《学术月刊》2016年第1期。
第三,审美包含对“真”的追求与反思。与“真”和“善”相同,“美”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但在方式特性上,“真”与“善”分别侧重科学性和功利性,而“美”则强调艺术性。(11)赵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规律及运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47页。就此而言,审美的目的在于艺术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这一目的又内在地要求审美能够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即把握“真”。只有当事物本身的“真”被感知、掌握后,它才能被显现、体认为“美”,才能让审美具备“真”。审美主体要更好地认识审美客体,获得精神层面的愉悦、满足和解放,就需在主客体相作用时遵循求真原则,不断追问、探索客体的发展规律,透视、理解客体的原貌。由此产生的审美经验也将逐步概念化、抽象化,进而发挥自身的认识功能和创造功能,让主体在“鉴美”中“悟真”。审美虽具有浓烈的个人色彩,但仍希冀与他人产生情感的共振共鸣,即具备公共性、一般性。“这种取向要求审美能够求得“最大公约数”,即通过反映客观现实、反映事物发展规律来彰显真实性、真理性,令审美价值和审美理想表现出普遍性。”(12)刘旭光:《“审美”的历程与“审美”的重建》,《学术月刊》2016年第1期。只有在对真实、真理的不懈求索中,审美才能发挥启真、启智的功能,帮助人们认识、把握和改造世界。因此可以认为,审美“是一种源自理性的‘要求’,一种对‘观看世界’的方式的要求”(13)刘旭光:《“审美”的历程与“审美”的重建》,《学术月刊》2016年第1期。,是在理性基础上对“真”进行的鉴赏判断和反思判断。
第四,审美包含对“善”的向往与确认。在伦理学视域中,“美”与“善”存有融通之处。“‘真正的美’乃是对正义、善良与和谐理想的肯定。”(14)靖国平:《道德的审美特性与德育审美化》,《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伦理学中的美多被强调为人与人之间无害的价值关系,其内核在于人与他人、人与社会脱离功用、和谐统一的审美状态。与之相适,审美则体现为主体认识外部客观世界,唤醒内心道德良知的劝善活动和过程。伦理判断离不开审美判断,人不会将于己有害、不合理想的事物判断为“美”或“善”。当主体在审“美的客体”时,就天然包含对客体“善的品格”的向往。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需首先对事物进行美丑鉴别,形成一定的情感倾向并完成善恶区别,达成锻铸灵魂、完整人格的目的,最终有效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圆融、和谐。有学者认为,道德可被分为“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15)美国法哲学家朗·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一书中将道德分为两类,即“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义务的道德”是人类最低的行为标准,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基本准则,需要进行维护;“愿望的道德”是人类追求的善、卓越等更高目标,旨在充分实现人的力量,不具有强制性。,伦理学也由此同时带有法学维度与美学维度。(16)参见曹刚:《美的伦理学——曾钊新伦理思想的审美维度》,《伦理学研究》2017年第5期。概而言之,审美能够帮助主体实现“鉴美丑”与“别善恶”的统一。综上可知,“美”是“真”与“善”的交融和升华,审美也因此在本源上具备求真崇善、启真导善的要求和趋向,这便使得审美活动成为主体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一种重要手段。
要明晰何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还需在“审美”本源内涵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挖掘。马克思主义认为,美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而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建构实践活动,“审美”也随之成为实践活动的类特性。换言之,审美性是内植于实践活动的一种基本属性。
首先,审美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体认和欣赏。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生产了美”(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8-159页。。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或实践,人生产出满足审美需要、符合审美理想的产品,并凭此复现、辨认出自己的本质力量,感知、体验到精神上的快适与满足。因此,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感性化、形象化呈现,美的本质即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当美得到确认后,审美也就相应地被认为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体认和欣赏,是对人这一“类存在物”展开的美的观照。在审美过程中,人总是“以自由人的身份,去消除外在世界的那种顽强的疏远性,在事物的形状中他欣赏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现实”(18)[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9页。。也正是出于对美及审美愉悦的追求,人们周而复始地投入劳动实践,不断改变客观世界。“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19)任者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美学路向》,《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其次,审美性是实践活动的基本属性。人天然地具有超越动物本能的审美需要,审美“正是根源于人类自身内在生命需要的一种本体性活动”(20)朱立元:《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91页。,审美性是内置于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基本属性。有了审美,人才能真正全面占有自己的本性并发挥本质力量。审美就是指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观察、鉴别、领会事物的美,并由此欣赏人类的本质力量,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审美涉及一切实践活动,表现为诗性、感性的自由精神体验。审美性则指事物或实践活动能够被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和再创造的审美属性。正因审美客体具备审美性,其进入审美关系时才能被审美主体知觉到感性形象背后的美。审美性并非实践活动的“外部工具或偶然装饰, 而是其内部本质和必然诉求”(21)徐翔:《政治认同的审美性——兼重审文学在“再政治化”中的本体论建构》,《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4期。。由此,在本体论意义上,审美性显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属性。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和启发下,“思想政治教育美”及“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的内涵便渐趋明朗。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一项特殊活动。作为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在运行时遵循着美的规律,具有天然、内在的美。这种美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过程和结果上,是集合了功能、结构和技巧的整体美。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育对象自觉主动地感知思想政治教育在诸要素、全过程上的美,并获得结果层面的美,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和谐有效。这不仅是审美性的体现,也是释放审美性的要求。为此,教育者需更加关注教育对象的情感和美感需求,把双主体的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和审美期待提升到新的高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的重视与彰显无疑令人激赏、振奋,但在激活和释放审美性时,我们还需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美的呈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的释放,应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美为基点,绝不能将美感彰显等同于快感体验。诚然,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途径等的革新,能够让教育对象产生新鲜感和感官愉悦,但更深层且更重要的仍应是精神世界的超越和富足。如果只在方式方法、技术技巧上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价值,只考虑教育对象的官能快感、情绪快感,就极可能重回审美的“器”“用”窠臼。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美存在于诸要素、全过程之中,需要进一步细化呈现,审美性也将随之得到多维度彰显。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的统一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体,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美的一个体现。对审美性的重视,并不意味着淡化科学性、教育性,恰恰相反,审美性中已经蕴含着对真和善的抽象化表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目的的“善”,都是显化“美”的前提和条件。而“美”的浸润和感染,又让“真”“善”更具吸引力、感召力,让求真、向善更具动力。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否需要“审丑”的问题。美学意义上的审美还包括“审丑”。那么,是否需借助“审丑”进一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价值,从而彰显内在的审美性?“丑之所以成为一个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或者归因于审美创造化丑为美的结果,或者归因于审美评价主体性。”(22)朱立元:《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03页。丑的价值在于其能够反衬或让人联想到美。把握好审美品格的转化、结合,能更好地发挥事物的审美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完全回避丑恶现象,而是透视并运用丑与美之间的辩证关系,将其化为转向思想政治教育美的工具。当然,这也对教育者的审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审美性是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一种基本属性,这在宏观意义上规定了审美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属性。作为旨在促进个体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特殊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天然具备真善美统一的原则和要求。“真”,即真实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合规律性、真理性、科学性。“善”,即人与万物之间无害的价值关系,指向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及利益的满足,定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场和目标,使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合目的性、合价值性。美以真和善的统一为生成基础,当真与善、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后,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与终极目标相统一后,便生成了“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形象呈现,是真与善的圆融和升华,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追求和境界,使思想政治教育显现出合理想性、完满性、审美性。(23)参见杜勋昶:《论认识是真善美的统一》,《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源于真与善的统一,换言之,即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关切个人全面发展,关注社会全面进步,其审美性的来源便具体指向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个人成长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之“真”“善”。
第一,审美性源自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之美。社会发展规律在一定意义上便可被视为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24)参见李国泉:《习近平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实践取向以及对人的主体性的高扬,正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生动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立足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调整具体实践。纵观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每一阶段都遵循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和规律。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直至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根据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而不断革新,在历史继承性中表现出动态发展性。思想政治教育者正顺应此种变化,不断探索符合群众实际、满足群众需要的新的教育方式,让教育对象在喜闻乐见中体察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属性。
第二,审美性源自遵循人的成长规律的人性之美。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的工作,其发展过程与人的成长过程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人的成长规律,力求以符合人性、符合人的本质的方式开展工作。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关于人的发展规律的科学,马克思所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包括人的生理层面、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及自由个性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注重德育养成,还强调让人的“体力、智力、潜力、审美能力等组成的合力不断发展,不断促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25)王海:《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第25页。,多维度地显露出人性关怀。人的成长发展过程表现出稳定的规律性,如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社会要求与个体需要间存在张力、人的成长与自身需要密切结合、主体间多向互动等。(26)参见曲法义、苗勃然、雷明佳:《大学生成长规律的个案分析》,《高校辅导员》2019年第1期。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对象发觉自身超越动物本能的社会性,感受到人作为精神性存在的美感。质言之,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符合人的成长规律,体现着人性之美。
第三,审美性源自遵循教育规律的教育之美。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帮助、引导教育对象成为某一类人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价值性又决定着其应当将教育对象培养、塑造为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教育实践活动。除了依照教育一般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还具备自身独特的运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性便发端于这两类规律的互契统合。从一般性上看,教育活动具备两种基本规律:适应社会发展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规律、适应人的身心发展并为人的身心发展服务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还需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安排,承担价值引领的职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可高度概括为“服从服务律”(27)李辽宁:《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21年第7期。,即为“必须适应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需要,服从服务于一定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的规律”(28)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42页。。对教育一般规律及思想政治教育特殊规律的切实遵循,为酝酿、积蓄、展现思想政治教育之美提供了前提基础,是审美性的生发渊源。
第四,审美性源自思想政治教育“善”的实践特质。在认识领域中,“真”与“善”是彼此不可分离的。“真”的价值性需在实践中以满足个体和社会需要的形式得到确认。这种带有目的性、功能性和功利性的行为,就表现为“善”的尺度。真的彰显要求善的实践,善是真的实践指向和归宿。“善”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追求的有利、有用、有益的一种功利价值,即客体属性能够肯定、满足主体需要。当与“真”交融后,“善”就被拓展为“主观的应有”和“对外部现实性的要求”。换言之,善是为了让客体符合主体、让“意志之理想”符合“客观之现实”的具体行动,是人在知行合一中展开的现实实践。“善”也因此被定义为人的实践。就此而言,“(美)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超出了生存需要满足的,人的个性才能自由发展的感性表现。”(29)刘纲纪:《艺术哲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40页。显然,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同样源于“善”的合目的性与合德性,源于指导行动的实践之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是“善”的。这种本质上的“善”具象化地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功能、价值和行为上。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育向上向善的个体,在“善”的目标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得以有序展开。
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的彰显和强调,绝不意味着超越、掩盖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属性,而是指明思想政治教育可被视为一种审美活动,主体能够在此间体认和欣赏人的本质力量,感知、体验、理解、想象乃至再创造思想政治教育之美。不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的运行及审美性的发挥,仍应服从和服务于一定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审美性与其他属性之间的关系,便关系到能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具有层次性。根据是否居于主导和统领地位,可将各属性划分为处于第一层次的根本属性和处于第二层次的基本属性。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它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支配着其他基本属性,并从本质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区别开来。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国家政治理念、政治规范、政治制度和政治权力的影响,是教育者将特定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传达给教育对象,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一项特殊活动。而一定社会所提出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人们思想政治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又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基本矛盾和具体运行都决定着政治性的根本属性地位。
教育性、实践性和审美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指向一定的教育目标,即通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也是教育性的直观体现。若是缺失了教育性,教育者就可能片面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专业性和亲和力,拉大主体间与要素间的距离,挫伤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须把握教育性这一基础属性,不断充实人的精神世界,让教育对象获得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在实践过程中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并用实践检验思维、内容的客观真理性,其要素和过程“直接与实践相联系并最终要以实践为基础”(30)曹群:《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及其体现与发挥》,《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11期。。概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即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实效性,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与其他实践活动的结合与渗透”(3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6页。。实践性能促成知信行、学思用的贯通,实现“精神”到“物质”的转变。在具体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得以发生。审美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被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和再创造自身之美,并让双主体充分发挥本质力量的审美属性。上述基本属性相互融合、相互提升,不仅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也能为巩固和维护根本属性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政治性统领着审美性等基本属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具备意识形态功能。政治性明确定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性质原则、方向内容,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根本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根本任务,服从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始终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保持一致。只有始终坚持政治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审美走向、确定教育目标和推进实践时,都必须坚持以政治性为前提,彻底驳斥“价值中立”“价值无涉”等淡化、边缘化政治性的观点,确保始终站稳政治立场。
正因为审美性以政治性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便具备了意识形态功能。这种功能特征让审美性唤回了政治性中的缺失部分,起到补偿和完善作用;而政治性又能抹去审美性中的欲望溢出(32)赵子昂:《试论文学“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以拉康主义的精神分析学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6年第00期。,在互动互补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追求、审美判断、审美价值并不随个人主观意愿转移,而是反映着一定国家、社会和民族的需要,反映着党和人民之间的共同情感与共同价值,在整体上呈现出共通感、共同性。这也让审美标准、审美尺度的确定有了客观依据。
第二,审美性与其他基本属性相互融合、相互提升,使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具备文化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内含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目标,力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实现此种目标,就需在结合具体实际的实践中采用多元方法,舒畅要素间的关系,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尝试借助“美”的吸引力、感染力来增强方式手段的感受性、体验性,用信息化、形象化和智能化的方式对实践进行补充,让教育对象直观领会审美的文化价值。在这个层面上,审美性与教育性、实践性显然是共融共荣的。审美性的显现需遵循教育规律,而美的形式又让教育性、实践性的发挥有了强劲动能。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承担着一定的文化功能,并通过审美直觉直观、形象地传递教育内容,表现出文化性和可领会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将感性领会、审美愉悦转向理性理解、理智认同,并尽可能将教育对象转化为“言传”的力量,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触及范围。只有审美性与教育性、实践性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让审美直觉迈入理想状态。
第三,审美性与其他基本属性共同影响着政治性的发挥。从内在逻辑上看,审美性等基本属性受政治性支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 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33)《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70页。,要注重各属性的协调推进。具体而言,就是应避免将思想政治教育刻板化为说教,要在审美性等基本属性的支撑下丰富实践方式,开拓出更具人性化的方法和载体,展现更多的人性关怀和审美情趣,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活泼、丰盈、饱满。可以说,借由“形式美”导入“内容美”,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属性与基本属性相统一的必然要求,也是各属性紧密互动的必然结果。
如果说政治性确保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那么,审美性等基本属性则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盎然生机。因此,必须用辩证统一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审美性与两个层级属性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发挥审美功能,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内在之美,在真善美的统一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