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悟“六个坚持”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2022-02-13 09:56王晓琴
大庆社会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时代化中国化观念

王晓琴

(中共大庆市委党校,黑龙江 大庆 163313)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二部分强调的“六个坚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是党的二十大一个重大理论贡献,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的创新理论最鲜明的底色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党所有的理论创新都是围绕“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展开,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党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深深地镌刻在党的旗帜上,贯穿于党的各项工作中。100年来,旗帜未改、初心不变,我们党的根本价值取向和根本政治立场就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至上”“人民是阅卷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等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反映了我们党一切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必将砥砺前行,始终将人民作为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二、坚持自信自立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自信自立的精神品质。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都在向世人昭示,中国共产党是自信自立的党,中国人民拥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自信自立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精神的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一路披荆斩棘,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靠的就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造。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自信的根源所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理论自信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及其与时俱进的品质。

自信自立是中国共产党人素有的精神气度。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再到今天拥有9600多万党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强烈的自信自立的基因。这种自信状态,是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坚持,是对国家发展进步的正向预期;这种自立精神,是我们党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的历史自觉和行动自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

三、坚持守正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行稳致远的着力点

“守正创新”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将“守正创新”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列而谈,将其作为“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思想方法,可见其重要性。

守正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质。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这就告诉我们研究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与创新二者辩证统一,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只有守正,才能保证创新不偏离方向,不违背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创新是守正的发展,只有创新,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守正才富有活力。因此,我们要守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新”;守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创人类文明形态之“新”。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仍能行稳致远的重要原因。

守正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是中国共产党守正创新的重要理论成果。在实践领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立足于中国实际,大胆创新、不断创造实现的。

四、坚持问题导向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所在

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

问题导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它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主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完全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也就是说我们认识客观世界,进而改造客观世界,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不能脱离客观实际。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始至终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强调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理论。

问题导向是对马克思主义问题导向思维方法的丰富发展。“问题导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改革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进程中提出的重大论断。在此之前,党中央的文件中虽没有明确提出“问题导向”,但中国共产党却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想方法。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实际,从探寻救亡图存的出路到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始终坚持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在解决历史难题、回应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五、坚持系统观念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维方法

“系统观念”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维方法,既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五项原则之一,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六个坚持之一。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时代表达。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系统观念”“系统思维”等概念表达,但马克思主义者对事物的认识、对社会的认知具有强烈的系统观念。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就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5]。这个有机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用系统的观点研究社会,使得马克思认识到事物具有普遍联系的性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各领域内和领域间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各领域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推进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

系统观念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整体性思想的丰厚滋养。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蕴含着和谐统一的整体性思维,为我们今天系统观念的生成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北宋张载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以及“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思想,强调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的内在统一性。这些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思想,正是系统观念的生动展现。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挑战和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必须把系统观念作为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一以贯之坚持用这一观念研究和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

六、坚持胸怀天下彰显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胸怀

“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之一,反映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胸襟、格局和境界。中国共产党站在整个人类发展高度,始终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与世界各国共谋“人类进步、世界大同”之道,充分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大国担当。

胸怀天下是马克思追求人类解放事业的时代表达。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以“自由人联合体”来定义“未来社会”,并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方面表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者致力于解放全人类的价值取向。这是马克思主义者不懈奋斗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而胸怀天下,正是为人类求解放的中国式、时代化的话语表达,内在的价值取向是高度契合的。中国共产党以世界的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进而求得全人类的解放,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

胸怀天下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观”的传承与发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智慧都在表达天下一家、和合与共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秉承这一“天下情怀”,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这是中国共产党站在世界共同发展的高度,着眼于千秋万代,为全人类所绘就的发展蓝图。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中国共产党人主动融入世界、探索治天下大同之道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沃土。中国共产党人将以高度的使命自觉,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猜你喜欢
时代化中国化观念
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维生素的新观念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