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国税收信用体系构建

2022-02-13 14:27崔九九副教授
财会月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纳税人税务区块

崔九九(副教授)

税收信用体系作为联结政府、个人、企业、社会权益关系的枢纽,长期处在国家顶层设计与治理的重要位置。为健全税收信用体系,党和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凸显了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地位与示范作用。与一般性税务工作不同的是,税收信用体系在数据保护与个人隐私安全保护方面具有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利用区块链技术架构优势突破税收信用体系信息化建设瓶颈[1,2]。现阶段,鲜有学者就区块链技术特征与税收信用体系构建的融合展开相关论述。进一步而言,税务机关“去中心化”后可能面临权力真空问题,亟须引入社会公认法治手段进行调补,以化解税收信用体系存在的顽疾。故本文着眼于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在理论层面探寻该技术与税收信用深度融合的匹配性与自洽性机理,为构建中国科学社会信用体系奠定基础;并于实践层面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下的信息化税收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税收风险预警、税收信息公开共享、税收信用评级等功能,协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平衡发展。

一、区块链技术与税收信用的匹配性分析

作为非中心化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区块链技术可追溯、公开透明等特征为税收信用提供信任基础[3]。因此,区块链技术为税收信用体系保证数据授权不可抵赖奠定重要基础,并为企业、个人、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税收环境。同时,在税收中运用区块链技术可简化税收信用体系运作流程,实现税务机关实时掌控纳税人身份和相关信息,以避免出现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4]。

(一)区块链优良特性与税收信用目标的相适性

区块链技术已经在税收领域、行业应用、综合服务与技术设施等诸多场景实现落地应用。基于区块链技术可追溯、去中心化特性,税收信用体系可为税务部门有效厘清税收信用概念与内容提供指导[5]。从去中心化视角看,税收信用只能出现在拥有众多用户的系统中,所有用户都可以连接并影响其他节点。换言之,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特征可为纳税人提供独立数据库,有利于税务部门开展分布式数据存储与去中心化治理,避免数据泄露与丢失。同时,其特性与税收信用多元主体治理理念不谋而合,即两者均强调政府、公众等主体协商共治,对于提高群众积极性与营造良好税收环境有重要推动作用[6]。从智能合约视角看,智能合约可保证税收合同以数字化形式运行,促使双方签署有约束力的数字化协议。因此,在输入满足合约要求的相关代码后,税收信用体系就可自动实行双方约定的义务。智能合约还可有效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税收效率及纳税人满意度。从公开透明视角看,区块链源程序中的账簿和商业规则可被大众公开查看,有利于税务部门打造公开透明的税收环境。区块链技术公开透明的特征,不仅有助于相关主体了解各环节信息,还可对产生的交易数据展开实时存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据需满足分布式机构特征,并经过区块链多节点认可后才能被存储记录于区块链各节点中。通过该种方式,单一区块链节点数据信息无法欺骗整个网络,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公开透明。因此,所有录入到区块链中的数据信息均是公开透明的,这也满足了大众、税务部门对于税收信用数据的公开透明要求。此外,区块链技术的冗余存储特征,能为税收交易后所产生的变化创建另一可追溯数据区块,确保各项数据能连续追溯并无限延伸。

(二)区块链互信功能与税收信用管理的自洽性

区块链技术的互信功能与我国税收信用管理和体系构建存在高度自洽性,即区跨链技术互信功能可有效重构和改善税收信用体系。因此,税务部门可借助区块链技术互信功能,就各项税收业务制定更加合理的管理措施,进而实现实名办税、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机制[7]。随着区块链技术在税收信用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深入,税务部门获取生产、资金、物流以及发票等信息更加便捷,从而为税收信用管理提供数据支撑[8]。区块链去中心化特征可有效将税务部门划分为多个主体,为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与税收信用评价提供重要技术支撑[9]。同时,区块链技术多中心化特征,可将各部门置于法律监管之下,以满足税收信心的可控性要求。

(三)区块链技术与税收信用工作的深度融合

在税收领域引入区块链技术,不仅有利于简化税务部门征管流程,还可有效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①打通便民利企“最后一公里”。借助区块链技术共识机制与算法,各类税务信息可有效在链上实现流转,满足税务部门对纳税人信用的日常征管需要,解决纳税人针对同一事项反复报送问题,真正落实国家有关便民利企“最后一公里”政策。②强化税收风险防控能力。税收工作涉及海量数据信息,一定程度上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税务部门可积极利用区块链技术完善税收工作,强化每一环节税收工作的风险防控。③促进各税务部门间信息共享。区块链技术环境下,各区域、部门间税收数据信息可实现共享及共同维护,从而解决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共识不足或异地税收诈骗问题。在此基础上,税收信用工作逐渐实现从“信息互联”向“信任互联”发展阶段转变,真正打造税收数据信息互认、诚信法治的税收信用体系。例如,税务部门可将纳税人税收信息进行电子化管理,确保各相关信息在“链上”流转。“链上”各相关部门可根据自身需要随时查询涉税信息,解决税收数据信息不同步、虚假信息无法鉴别等问题,进而提高税收工作效率。

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税收信用体系构建

(一)税收信用体系特征

税收信用体系构建与社会信用生态体系类似,需满足如下四方面特征:第一,开放包容性。主要是指通过吸纳各主体发展优势与新兴技术,实现以战略思维博采众长,为税收信用体系构建指明方向。在构建过程中,税收信用体系既要涵盖政府税务部门、纳税人与社会服务机构,也要融入互联网企业等第三方参与主体[10]。通过借助各主体力量,推动社会生态信用体系的稳健发展。第二,自主平衡性。社会信用生态体系运行的关键在于各要素互补与相互协调,进而使该系统平稳发展。因此,构建税收信用体系时,要确保各要素间结构合理与信息传输通畅,特别是要关注系统自主调节为信用体系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平衡作用。第三,协同进化性。任何要素变化时,其余要素均需及时做出反应以保证社会信用生态体系稳定。例如,政府税务部门制定新政策制度后,需要纳税人与社会组织、机构及时调整相关运营业务。第四,能量流动性。社会信用生态体系需要社会层面各要素能量流动而维持体系运行,其中税收信用体系在参与体系流动过程中逐渐转化为资金流与价值流,极大地提升整个体系价值。

(二)区块链技术的税收信用构建目标

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税收信用体系时需要满足如下几项目标:第一,公开共享。公开共享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税收信用管理方法,需要税务部门建立面向大众的公共链以及税收信用数据共享库,以为各方主体提供公开透明的信息数据。第二,技术领先。若要进一步完善税收信用体系中的诸多功能,需要以区块链技术作为支撑,为税务部门开展税务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为进一步实现税收信用功能多元化,应加快税收信用体系中跨链通信和多链融合,以构建功能齐全的税收信用体系。第三,安全保障。税收信用信息的公开共享便利了大众数据和信息的提取,但同时也容易诱发诸多网络安全威胁。鉴于此,税收信用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必须考虑用户安全问题。在安全管理上,税务部门应对申请入链的企业、个人等主体实行准入控制,设立税收监管审查节点,避免风险高、信用差的信息入链;安全技术应用上,可采用可信的链路传输手段、安全的数据管理方式与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以确保区块链税收信用体系应用可靠。

(三)区块链技术的税收信用体系构建

为清晰直观地反映区块链技术下税收信用体系构建流程,本文将从大众公共链、涉密体系的私有链以及职能部门的联盟链方面出发,构建集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数据可追溯等核心技术为一体的税收信用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区块链技术网络的税收信用治理架构

1.税收信用数据采集。数据采集主要分为两点:一是涉税数据。由于信用缺失,纳税人经常出现不按期申报、骗取退税等行为。对此,借助区块链技术可追溯特征,有助于税务部门、企业等主体完整记录发票流、货物流、资金流在金额、地域、时间等方面的数据信息,为税务部门后续数据分析提供支撑。二是相关机构的数据。主要包括信用评级机构、支付机构等部门的数据采集渠道。

2.税收信用数据处理。税收信用数据处理主要分为数据抽取、数据清洗、数据装载、信用评级以及数据校正等几个步骤,最后分链录入处理好的数据。在税收信用数据采集阶段,数据类型与来源的复杂性对数据处理形成较大障碍。为此,需运用区块链技术对数据进行抽取以此来保障数据质量,随后再对各主体进行税收信用评级。当前税务部门主要通过外部评价信息与相关参考信息实施税收信用评价,进而筛选社会、企业、个人及部门的优良信用记录与不良信用记录。同时将税收信用评价结果进行数据装载,对链上链下数据进行校正。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挖掘税收信用体系中的各项指标,既不局限于税收部门评级机制,也能深度分析税收信用评价机制中企业与个人的相关信息,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区块链技术的税收评级机制

3.税收信用数据交互。区块链技术支撑下的税收信用体系可有效分流链上数据,迅速从海量数据信息中挖掘关键内容,降低时间成本。

(1)建立一条以大众为主的税务部门公共链。此链可随时记录税收信息及验证用户身份,还能将税收信用等级公布于此,确保税务部门行政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提高社会、群众、学者参与税收信用治理的主动性,为构建科学税收信用体系奠定基础。

(2)在区块链技术的总体框架下构建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公众安全涉密体系的私有链(图3)。在此基础上,将纳税人隐秘信息与危及公共安全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及脱敏处理,建立数据的安全保障,以防范来自内外部的攻击。其中,私有链的发布与读写权限均由相应节点信息部门负责,并通过数据库实时更新,以保证链上信用信息的时效性与独立性[11,12]。

图3 区块链各节点税收信用共治平台私有链

(3)建立联盟链。其中,税收部门是主要执行者,为纳税人创建身份信息并加盖时间戳进行实时监控,进而通过智能合约规则为相关主体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此外,税务部门应对联盟链进行分链管理,减少各节点负担,并保证税务部门及其他主体高效调取信息(图4)。联盟链主要解决企业、税务部门、社会结构等主体间涉税数据信息间的共享与共用问题,以为税务部门构建税收信用体系提供合作基础[13,14]。税收信用体系联盟链属于多中心化区块链平台,每个区块数据生成与交易均由各主体决定,以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图4 税收信用体系联盟链

(4)税收信用数据共享。税收信用数据共享是税收信用体系的最终价值体现。值得注意的是,依法公开社会税收信用信息与税务部门执法进程,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举措,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在税收信用公开查询的前提下,拥有良好的税收信用有利于提升纳税人社会价值,也是纳税人开展其他工作的前提。第二,纳税人失信将会受到社会群体排斥,给失信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应建立失信人惩罚机制与诚信企业奖励措施,以激励其重视税收信用。第三,为保证税收信用严谨性,税务部门需建立失信管控反馈机制,纠正纳税人失信行为,确保其重新获取信用。在监控层面,税务部门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筛选、排查高风险税源企业与纳税人,以提高税务部门工作效率并加快税收信用体系构建。

(四)区块链技术的税收信用体系运行模式构建

1.政府税务部门税收信用运行模式。这一模式主要从税收信息公开平台、税收服务平台与税收征管平台出发,确保税收信用体系有序运行。其中,区块链技术为税收信用运行模式提供数据可追溯、信息共享的基础支撑,进而提高税务部门税收信用体系运行效率。第一,税收信息公开平台,向各主体传递税收政策和相关业务信息,以增强政府公信力。在此基础上,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税收工作的透明度。第二,税收服务平台,引入区块链技术后,税收信用体系可为纳税人提供高质量服务,包括开展一站式服务、降低办税成本、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等政策服务。第三,税收征管平台,主要保证税务征管稽查的合法性、有效性。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税收征管平台不仅可促进税收业务处理实现阳光操作,还可促进税务部门干部的廉政与勤政建设。因此,在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税收信用体系时,税务部门需将三个平台连接起来,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税务工作,提高税收工作效率。

2.纳税企业税收会员制运行模式。纳税企业的税收会员制运行模式是指以企业协会为主,并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税收信息交换平台,为协会会员提供相关信用信息。与政府税务部门职能不同的是,纳税企业开展税收会员制工作更为公开透明。一方面,税收会员制是以诚信、互惠互利为基本原则,缺乏税收信用企业不得入会。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中税收信用信息机构的建立,可提升企业税收信用的透明度,减少经营风险。纳税企业需要从政府的纳税系统平台中获取其他主体税收信息,为企业自主审查公司信用与提高信用度明确方向。对此,纳税企业需将各系统连接起来,将纳税筹划信息转入区块链技术下的税收会员制平台中。在此基础上,根据涉税信息进一步做好涉税指标分析、税费计算与纳税筹划等工作,为税收信用体系构建提供企业层面的支持。

3.社会市场税收信用服务管理运行模式。社会市场税收信用运行模式,主要由市场机构向社会提供有偿资信查询服务,政府则负责将区块链技术融入立法支持和监督管理中,以提高税务部门税收信用服务管理效率。在立法建设上,相关政府部门应以《纳税信用管理办法》作为信用管理制度核心,鼓励涉税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诚信执业。在实践过程中,社会服务机构可为中小型纳税企业建立单独服务模块,并利用区块链技术设计科学纳税管理程序,为其提供无偿线上税收管理服务。

三、政策建议

(一)注重顶层设计,完善信用立法

现阶段,区块链技术在税收信用领域仍未实现大规模应用。对此,相关税务部门应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税收政策、标准制定与实践,合力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先行先试工作。为有效建立区块链技术下税收信用体系,税务部门应结合各地税收信用实际情况与部门工作特点,逐步有序完善税收信用立法。首先,建立基本税收信用法律体系。税务部门应结合区块链与税收信用特征,加快基础法律体系构建进度。进一步梳理国家对税收信用的要求,进行更加规范、统一的信用立法,加快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依法治税目标,保证税收执法的公平公正。其次,完善基本税收信用法律内容。为提升纳税人对税收法律的信任度以及认可法律的权威性,税务部门应立足现实发展情况与纳税人要求,不断规范税收法律体系、完善法律内容、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再次,制定全覆盖信用评价与管理办法。立足相关制度,税务部门可定时根据市场情况出台新的纳税信用评价和管理办法,即实施动态税收信用评估办法,并将个人、企业等各项税收情况列入指标。最后,税务部门应根据当前税收业务间、系统间关联,梳理出税收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难点、痛点,探索建立更符合区块链技术特征的税收信用体系。

(二)整合算法机制,加强数据管控

与传统税收数据管控相比,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特征能有效加强数据管控与算法整合,为税收信用体系中的数据库建设提供支撑。一方面,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包容化共识算法规则,在税收信用体系中合理融入股份授权、权益证明等算法机制,以避免单种证明机制的独裁性操控行为。另一方面,针对工作量证明机制下数据不可篡改性具有“51%攻击”的系统性风险,税务部门应继续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拓展性较强的数据管控机制。例如在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时,税务部门可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化税务登记流程,采取零知识证明与固态加密算法验证公钥系统中的身份。同时,将私钥交由纳税人手中用于电子签名,并进一步对私钥进行加密与备份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信息成本。

(三)搭建去中心化信息平台,加强预测评估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税收信用管理机制和业务流程的巨大变革。对此,立足区块链技术建立税收信用平台,将有效提升税收信用系统对企业、个人信用评估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税收质量与效率。一方面,构建纳税人税收信用变化评估平台。税务部门可借助区块链中的神经网络模型,描绘出纳税人全息关系云图与全息图谱画像,并上传至评估系统。基于此,系统自动将数据推及覆盖至纳税人税收信用情况中,并对应设置信用积分规则,以提高纳税人税收信用。由此,税务部门可通过税收信用动态评分机制实时查看企业、个人等主体的信用水平。另一方面,搭建自然人税收信用去中心化信息平台。区块链技术环境下,税务部门可尝试构建自然人税收信用信息平台,完善现存纳税信用管理体系,确保各类信息的准确与完整。

(四)强化风险应对,提高管理质效

目前,由于税收信用征管较为滞后,税务部门将区块链技术引入税收信用体系中,可有效加强我国税收风险防范。首先,将区块链技术与其他新型技术进行融合,可有效提高税收信用风险预测分析能力。区块链中的链上和链下的数据同步特征可以确保信息及时与全面更新,并运用新型技术对链上涉税数据展开深度剖析,构建“一人式”模式,确保服务高效与便捷。其次,利用区块链技术深度挖掘大数据仓库,建立一套针对自然人科学有效的风险应对规则。具体而言,税务部门应实时分析税款与应税收入、收入与支出等方面数据信息的内容,并核实与预警信息中的各项疑点,以及时纠正纳税人失信行为。最后,基于自然人庞大数量特征,税务部门可将有限税收征管资源优先配置到税收信用体系中,以重点人群与行业为突破口开展信用管税建设。在此基础上,利用上述人群开展先行试点,并结合区块链技术与实际情况扩大范围。

四、结语

伴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到来,健全税收信用体系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的新诉求。在此背景下,新兴技术一定程度上将为中国税收信用体系智能化建设指明道路。其中,区块链技术中的优势特征能有效摒除税收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各项弊端,促使多节点、技术有效衔接,进而形成全新的税收信用体系。该体系对于企业税收核算、税务部门合理征税、个人隐私保护至关重要。同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税收信用体系可极大优化各行各业内部税收全流程链条,打通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减少管理人员在繁重经费立项等方面的工作。而且,通过优化基于区块链的税收信用流程,可不断完善税收信用体系建设路径与优化内部税收流程,最终在规范化管理中实现高效税收运作,真正服务于各税收应用行业。

猜你喜欢
纳税人税务区块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逾期清税情形下纳税人复议权的行使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纳税人隐私权的确立、限制与保护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身份转换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