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
摘 要:西方社会学家对空间的关注和阐述将空间现象和理论推向主流社会学的中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活动,总要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这一以政治认同为核心内容的教育空间具有主体性、文化性、社会性和强烈的表象性。借鉴社会学对空间分类和特征的观点,可以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分为校园物质环境空间、校园文化空间、社会实践空间、网络空间和日常生活空间,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
关键词:社会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3-0078-04
Abstract: The western sociologists' attention and elaboration to space pushed space theory to the center of mainstream sociology. As a planned and organized special social spa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pace in universities has subjectivity, culture and strong represent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pace can be divided into campus material environment, campus culture, social practice, network and daily life space, and targeted construction on this basis.
Keywords: sociology;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pace construction
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学呈现“空间转向”,基于空间,以空间事物为对象的思考方式成为审视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新世纪以来,空间理论逐渐进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及其建设的探讨有助于细化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建设,丰富新时代高校“全方位育人”工作实践。
一、社会空间理论的出现和思政学科的引入
当代空间问题伴随着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历史叙事以时间性凌驾于空间性的质疑和挑战出现。涂尔干、齐美尔和韦伯等西方早期社会学家肯定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认为一般空间或物理、地理的自然空间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但这种既定的物质空间不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也不生产社会生活。齐美尔提出是社会交往使得空洞的空间变得有意义;涂尔干、梅洛·庞蒂等则从人的情感、知觉等心理视角提出在物质的空间实在之上,存在着一个蕴含丰富观念构建和实践意义的社会性空间。这些富有洞察力的观点为之后系统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列斐伏尔在其著名的《空间的生产》一书中通过深入分析空间结构和社会行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严密完整的空间理论体系。此后,经由吉登斯、福柯、詹姆逊和哈维等社会理论家的持续推动,社会学研究呈现“空间转向”,成为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和政治发展中的大事件。空间作为人们生存根基和生活环境的对话一方,时间、空间和社会行動三个基本维度构成社会的观点已成为空间社会学的基本认识构架。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社会成员的政治、道德等思想观念施加系统影响的教化活动,离不开时空的场域。在20世纪80年代空间理论引入我国并辐射到社会学、哲学和建筑等学科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和思考。学者们或细致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间的建设路径[1];或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主要分类及教学空间的建构问题[2]。以上探讨从方法上扬弃了福柯、列斐伏尔等社会学家对社会空间的批判性视角,更多借鉴了人对于空间的主体性及空间的社会文化性对于人的意识、心理、价值观等精神空间的形塑。
二、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属性分析
(一)主体性
空间的主体性即空间是属人的,人以其实践活动塑造和改变着空间,使得空间成为具有其自身现实性的场所。在海德格尔看来,空间是以人类的存在为中心来加以组建的人与事物之间的前理论的关系状态,是充满人类主体性的主观空间。齐美尔则提出:“并非空间,而是它的各个部分的由心灵方面实现的划分和概括具有社会的意义。[3]”即物理空间要通过人的心理转换才能产生效应。梅洛·庞蒂则从感官知觉出发深刻指出客观空间、抽象空间实际上必然介入人的空间知觉过程:一个正常的人不仅能以身体感知生物空间,而且能够以主体把握对象化、客观化的空间。以上理论都表达着人类在改造利用空间的同时,也把自己所理解的秩序和思想观念加于所存空间,并以此赋予空间以情感、意义和生命。
(二)社会性
社会学家视野中的空间是建立在自然空间基础之上,打着人的实践活动烙印、承载特定社会属性的“人化”空间。其作为人类对象化活动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改变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如涂尔干敏锐地意识到空因的性质与人类感官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并因不同情感而表现出差异性:“空间本没有左右、上下、南北之分。很显然,所有这些区别都来源于这个事实:即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的情感价值”[4]。列斐伏尔进一步提出,单纯的物质空间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但不能表达空间的全部意义,“空间”之所以可以通过实践被生产出来,就在于空间所具有的这种社会意蕴,“空间的生产”本身也就成为架构和维系特定社会关系的途径,是主体所追求的社会秩序和关系在空间中的折射和反映。
(三)文化性
19世纪20年代后,人类学理论随着文化概念的兴起从地理因素向文化因素转变。之后的空间社会学理论汲取并发展了其人文内涵,提出空间是富有生命气息,具有历史感、现实性和理想等精神价值的人文构造,充满着意义和情感的投入。任何实在的空间一旦进入文化创造活动中,便具有了社会文化的形塑力和审美价值。这一标示意义的符号体系构成了不同的社会空间,并成为其中较为稳定的情感、气质和价值取向。每个人一出生便置身于这个既定和先在的意义空间,通过不断学习理解事物、规范行为。不同符号空间以特有的方式传达着特定文化意义、彰显着一定文化诉求。思想政治教育所建构的空间和场景便是为了将党和国家所倡导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为师生们所认同并以此凝聚和整合价值共识与共同情感。
(四)表象性
表象是人们事后对事物形象的记忆或再现。社会学家们看到“人化”的社会空间具有生成性和能动性,即可以通过对物质的干预实现对空间秩序的操控。涂尔干指出,不同的空间形象是特定的社会组织关系和形式在空间中的投射,由此人们才可能在空间中安排具有不同社会意义的事物,空间也因此具有了表象和象征的价值。在列斐伏尔看来,这种操控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在人的精神世界中激发和构想出某种特定的表象,即把想象和象征的因素渗透到空间活动中。这种空间表象属于生产关系及其秩序的层面,它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各种知识、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联系在一起。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能否在师生的心理或精神空间产生表象对于人们是否愿意和真心接受某種观念至关重要。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空间及建设路径
列斐伏尔说:“如果未曾生产一个合适的空间,那么‘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社会’等都是空话。[5]”,也就是说,我们要有效利用某物或受到它的影响,它就必须处于适当的位置。故空间建设需分类推进。卡西儿、庞蒂和列斐伏尔对空间都进行了分类,虽表述不同,但都蕴含着物质、文化和行为的维度。结合工作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可以做以下主要分类并选择相应的建设路径。
(一)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物质环境空间
在康德、莱布尼茨等哲学家从认识论的角度理解和发现空间之后,哲学的空间概念逐步形成并与物理学分野。之后齐美尔、涂尔干等社会学家和现象学理论对主体性的强调延展丰富了对空间的理解。如齐美尔提出客观物质环境意义上的空间既不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也不生产社会生活,其本身只是毫无作用的形式。但对空间的理解无论是自然物质环境论向人类文化学的转向,还是哲学、社会学对空间的重新认识,都没有否认客观的物质环境即一般性空间作为个体感官材料最初的来源,是社会活动先决性的、基本性的前提条件。对于集体情感、价值观等精神生活而言,物质环境为其提供了边界、稳定性和语境。这种有目的打造或改造、带着鲜明时代烙印的“人化”社会活动空间,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中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发挥着“教育的条件”和“条件的教育”双重功能。
物质环境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间的客观存在样态,是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表现力呈现的有形空间。如教室、校史馆、文化墙、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和体育馆等场所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封闭的“空间节点”。其中带有强烈设计感的建筑、雕塑和图片等物件都表征和导向某种明确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且特色越鲜明,表象性越强。正如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所说,“凡是用语言难以完成的那些任务——呈现感情和情绪活动的本质和结构的任务——都可以由艺术品来完成。[6]”这是一个由物体、文字、线条和色彩构成的,真实可触的表现性符号和情感空间。受众以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获得直观认知和经验,在精心选择的事件、图片、音乐和文字符号所营造的场景和氛围中产生所引导的空间表象,不断复制和再造着人格化的典型和榜样,在唤起的记忆和想象中产生共情共鸣并进而接受某种思想观念。主体和环体相互影响、相互呈现,强化着既定的价值观念并激发产生新的价值观念,产生强制灌输和说教等单向度方法难以实现的教育效果。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校园文化空间
校园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中显性、可触的实存空间。校园文化则是高校的集体情感、精神氛围和制度设计,是校园文化抽象、隐性的无形样态和精神空间。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主导价值的引领。当前,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遵循,也是贯穿高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条主线。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情感和行为的认同,是高校乃至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在于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倡导的先进文化和精神是高校的遵循,在高校的思想和精神层面起着弥合分歧、凝聚整合的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激发师生强大的精神力量,积蓄巨大的精神势能。如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都是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涵养和凝练的与学校历史发展相契合、且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学校精神、校训、校歌、办学宗旨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体现和具体化,赋予校园物质环境以文化生命与独有精神气质。将抽象、理论化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在校园文化和规章制度等中观层面,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联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三)搭建思想技能双提升的社会实践空间
人只要来到这个世界,便处在认识客观世界、同他者交往和自我成长发展的社会空间和关系中。空间社会学对此提供了颇具创造性和细致的思路:触觉经验和视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但其不只存在于主体一方,同时也存在于人与环境、与他者和自我的交互行为中。交往是人社会属性的根本体现。如齐美尔看到,空间接触能够改变社会互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空间中的群体流动有助于削弱空间的分化。社会实践拓展了新的交往空间和方式,大学生们在这一不同的社会关系和行为空间中感受和收获着新的情感和意义。这种社会互动中的利他行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劳动光荣的价值取向具有理念上的高度契合,是高校实现服务社会基本职能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建设者的重要实践环节。
社会空间提供了比校园、教室,网络和日常生活空间更为广阔的视野和交往空间。因为“交往实践本质上具有生成性,它不仅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构造’,而且生成新的意义图景,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构建性”[7]。可以开展“我为脱贫攻坚做贡献”“三支一扶”和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和专业型为目标的专业学位而言,在职业一线的实践是学习的重要甚至主要内容。如2011年以来参与“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专业硕士为目标,更应鼓励学生以支教、支农和支医等方式走入基层、走上田间地头,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世情国情乡情,服务奉献他人,在校园之外的广阔社会空间实现思想政治素质和知识技能双促进、双提升。
(四)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氛围
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地理空间并日益深入地渗透到其他空间之中。“无网络 不生活”,网络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个人和社会的活动方式,哈维的“时空压缩”观点被更深刻地体验着。如当前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疫情加速了网络和在线教育方式的扩张,Classin在线教室、腾讯会议、Zoom等软件正在重新书写一种以数字网络和宽带为根基的地理学,人与人的沟通不纯粹依赖于地理上的集中,形成了一种新的在线地理学。网络信息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空间和方式的重要性日趋重要。但网络自身的传播特征和不当使用所产生的“泛娱乐化”“信息茧房”“网游废人”等负面倾向挤占、消耗着人有限的精力和主导价值的传播空间,消解着主导价值的宣传效果。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如何有效利用和占据网络信息空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8]。当前,各类社交媒体和新闻客户端已成为大学生的第一信息源,也成为各种意识形态渗透和争夺的新战场,通过多样化改革创新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已是高校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一方面,应以那些持续发酵、引起争论和受到广泛关注事件为契机和着力点,迅速反应,及时引导;另一方面,提高思政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如学工队伍和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云党课和思政课堂,以扎实的专业知识,讲深讲透中国防疫抗疫的制度优势。利用QQ、微博、微信等平台,利用弹幕、对话、留言等功能的即时性、互动性激励学生学习抗疫、志愿服务及科学研究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人物,传递正能量;对于那些抹黑、矮化和攻击社会主义的政治言论,公众人物的错误言行,学术道德失范,校园贷等负面事件,以科学理性的分析扭转“假恶丑”的舆论倾向和意见气候,淳风化人。掌握网络空间主动权,引导学生从善如流,向美而行,成为具有与民族复兴相适应的现代文明人格的时代新人。
(五)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提升日常生活空间
20世纪50年代,卢卡奇、列斐伏尔、赫勒等社会学家保持了对空间差异的敏感性和对日常生活空间独特性的关注。赫勒在其《日常生活》一书中对日常生活的非反思、重复、实用和类比等自在的活动图式的描述获得普遍认同并引用至今。针对这种低意识、弱目的的存在方式加之日常生活以衣食住行、休闲娱乐为主的活动内容,有学者提出日常生活是与价值和意识形态无涉甚至排斥的空间,也因人更为本真和重感官体验的存在方式而易于成为被物化的空间。事实上,人们在消费、浏览资讯、观看影视剧时,总会在放松的状态中不自知地进行判断和选择。而大众文化“回归世俗”的倾向塑造着平均状态的价值观;消费主义的“虚假需求”销蚀着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所以,日常生活不仅是一个多元价值交融争锋的空间,而且在无意识和内生性认知模式下形成的认识更易根深蒂固。
思想政治教育事件传递和引导的目的是使党和国家所倡导的价值观顺利地被人们接受。校园公共空间、宿舍和家庭是大学生学习之余的主要生活空间。在公共空间,以快闪、图说、动漫、歌舞、名人名言等大学生喜闻乐见传播方式,将思想政治抽象的理论话语转化为生活化、艺术性的表达。节日是平淡日常的欢愉和焰火,仪式“唤起的情感灌输到它培育的认知观中”[9],具有教育方式所不具有的潜能。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纪念日和传统文化节日中激发的集体情感。通过完善管理制度、美化环境,形成文明、温馨、和谐的生活空间;家庭应以良好的家教家风、言传身教示范引导。当国家和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认同,便会逐渐转化为个体成熟稳定的人格和自我教育的基础与起点。
综上,社会学对空间分类和特征的发现和阐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理性认识社会空间,在不同空间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分类推进,与如何整合不同空间的教育功能以形成教育合力、取得更好教育效果提出了值得探讨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展伟,管爱花.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间建设的主要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6):85-88.
[2]徐冰鸥.社会学视域下的课堂空间意蕴及其价值再审视[J].教育研究,2020(7):104.
[3][德]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60.
[4][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2.
[5]包亞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7.
[6][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1.
[7]罗洪铁,周琪.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新视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3):94-98.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8.
[9][美]大卫·科泽.仪式、政治与权力[M].王海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