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芳
近年来,慕课在国内外大中小学教育中基本普及,为大规模开放教育实践提供了全新的理念、途径和模式,尤其在近两年,慕课建设成为应对在线教育的主要路径与对策。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重在教师参与和解决实际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研究者主张在行动研究中重视对学习者需求的分析,重视对教学问题的认识,重视实际行动中问题的解决,并通过对行动研究之研究提高CALL研究的整体质量,从而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慕课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在CALL(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环境下,慕课建设与英语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融合发展。慕课环境下的英语教学不受时空限制,慕课支持个性化学习、倡导自主学习和提供公平公开教育,推动自主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被重构。一方面,慕课给英语教育的新发展带来了契机;另一方面,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角色朝着辅助者(counsellor)、促进者(facilitator)、指导者(instructor)及教学资源提供者(resource provider)的新型角色转变或转型(陈永亮 2019)。
在教学研究实践中,CALL研究表明,我国CALL研究的发展趋势是行动研究和对行动研究之研究(阮全友、陈奇敏、雷小川 2005)。目前,随着自主学习和CALL理论的发展,慕课建设与英语自主学习融合发展广受关注。许多CALL研究者借助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与适时性特征,寻求解决自主学习和CALL结合研究未能解决的问题,尤其在“互联网+”教育生态环境中,自主学习途径“混合式学习”化,泛在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自主学习被动态度已成为过去,积极、主动学习已成为生活习惯、生存常识和参与社会进步的自发行为。许多CALL研究者,尤其是MBL(Mobile-based learning:移动学习)、多媒体学习、多模态学习、多元化学习、多层次学习、多视角学习、VR(Virtual Reality)学习、MR(Mixed Reality)等方面的研究者认为,慕课建设与英语自主学习融合发展给教育研究与实践带来了深刻的变革(陈永亮2019)。
慕课改变了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支持终身学习理论与实践。行动研究适合于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形成态度。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普及,语言教育领域计算机化,智慧化、媒体化、多模态化、人工智能化日新月异,全新生态环境下的新做法或新问题都需要在行动中研究、探索与求证。
在慕课生态系统视角下,将研究对象设定为中学生,研究内容聚焦英语文化有效自主学习与文化素养形成相关因子,并以中学生关于英语学习满意度调查和学习需求问卷与访谈为研究背景,通过创建校本慕课平台,优化共享资源,探究中学生英语文化有效自主学习和文化素养形成的可行性,研发英语文化学习在线专项模块体系,如将“英语文化素养模块”融入中学英语语法疑难专题项目切入研究,启动在线学习。后续设计高考英语在线听力、在线阅读、在线完形填空、在线写作等系列模块(精选英语文化素材),从而展开基于校本慕课建设与英语自主学习融合发展的教育实践,并通过慕课平台、公众号、小程序等多模态手段开展校园大规模开放学习。研究设计的重点在于搭建CALL环境下校本慕课与英语文化自主学习融合发展平台,对慕课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进行制度与非制度的在线学习过程“跟踪”与成效考量,依托慕课平台的有效途径开展行动研究,促进中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及英语文化素养的提升,并通过行动研究方法与策略,动态完善和修正其路径,探寻新的对策。
文献综述研究表明,创建以慕课为载体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为中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提升英语文化素养创造了条件。既然CALL环境下的研究问题是我国CALL研究的趋势,是行动研究和对行动研究之研究,那么在慕课及人工智能平台普及的今天,从行动研究视域深入探究CALL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反映出CALL研究和行动研究的融合与发展。在“CALL环境下高中英语自主学习策略实效性研究”的基础上(唐芳 2011),依托慕课平台提升中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行动研究倡导发展行动研究。一方面,一线教师参与研究,研制基于校本慕课系列微课,为中学生英语学习提供围绕提高英语水平和提升英语文化素养的通识性知识共享资料库,借助校本制度与非制度的管理常态性地为其提供混合式教育慕课平台与资源,促进中学英语教育多模态、多元化、多视角、多层次发展;另一方面,作为 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学习者,单一的课本学习,枯燥的应试课堂会影响英语教师与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效率,而作为课堂学习的拓展(课后延学),慕课平台广泛收录英语文化素材,定期展演经典英语文化作品,这对欣赏英语文学作品及英语语言本身蕴含的美提供了沉浸式学习与交流的“舞台”,为跨文化内涵式学习与交融创造了条件,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激发其学习动机,从而使其产生对于成长、学习及欣赏美好事物的跨文化共鸣。跨文化学习与思考建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基础上,跨文化学习与交流健康发展、相互交融,对提升我国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含文化素养),丰富其人文知识,培养其跨文化交流能力,激发其学习潜能和挖掘其学习动机意义深远。通过慕课建设与CALL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融合发展的探索性研究,使建构主义思想和人本主义理论在我国中学英语教育中得以充分体现并融合发展。
2012年3月,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强调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互联网平台化的信息技术教育已融入学习、生活与工作,培育了学习与教育新生态环境。EFL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融合,跨文化国际交流与学习共同体建构,为EFL课堂语境下的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泛在学习、适时学习及碎片化学习的现代教育新生态环境建构了全新的认知与实践领域,对CALL环境下的EFL教育者与学习者探究契合新生态环境的教育策略与学习策略提出了新时代的新命题。
以CALL环境下自主学习为研究视域,提出创建校本幕课平台以提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文化素养,培养其英语文化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挖掘其学习潜能;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慕课生态系统,促进跨文化人机学习与交流的融合发展;广泛开展CALL环境下的英语自主学习以促进英语水平和文化素养提升;通过跨文化学习共同体建设,实现英语有效学习。以行动研究为主,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校园EFL教师与学生对于创建EFL英语文化学习校本慕课的现状与需求,基于CALL环境英语自主学习的观点与态度及其开展创新驱动研究的反馈,建构校本慕课与CALL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融合发展的理论并探究其路径与对策。逻辑思路见下页图:
研究框架逻辑图
构建依托慕课平台提高中学生英语水平和文化素养的行动研究的理论体系,有助于提高校园EFL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和适切性;有助于体现校本课程研发特色与校本慕课开发的学习共同体服务特征。
第一,开展CALL环境下校本慕课与英语文化自主学习融合发展研究,建立在教育学和信息技术理论协同共建、融合发展理论体系框架上;第二,展开基于校园EFL教育者作为研究者参与教学观测和教学考量的行动研究,分析校园EFL中学生基于慕课开展CALL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第三,行动研究辅以文献研究法与调查研究法,以参与校园EFL教学的部分人员作为受试,开展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探究其校园EFL教师与学生的英语教与学现状和特点,以及慕课环境下基于CALL的英语自主学习状况及二者相适应的情况;第四,在实地和网络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慕课平台建设、理论构建和经验总结等策略,总结校园EFL教学的实践经验,探讨英语文化素养培养融入中学校园文化生态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利用慕课平台共享资源体系促进跨文化健康交流的校园EFL新生态的形成,通过校园文化EFL生态文化的融入提升中学生英语文化素养,提高其英语学习质量,促成慕课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的自动化和实效性,营造CALL环境下校园EFL自主学习发展的创新驱动研究健康生态环境。
目前,慕课研究在国内外已普及推广,纵深发展。在英语教育领域,一是探索、研发服务学校英语学习需求的校本慕课已成为英语教师的工作责任与任务,既服务于泛在学习、适时学习,又服务于学科学习与课程建设。二是慕课与英语教学的生态化建设与发展与时俱进。慕课教育途径的多模态、教育内容的多视角、教育方法的多媒体、教育工具的智慧化、教育技术的人工智能化、教育素材的音频化与可视化、教育对象的时代化与多样化都成为当下英语教育的研究内容,我国英语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需要与数字化建设同步发展、渗透融合。三是地方政策的支持与倡导。依据2021年广东省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文件精神: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各地各校要加大宣传推广使用力度,引导学生用好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已生活化、工作化、教育化、学习化。基于现代教育的数字化特征,中学生在学习习惯与认知习惯方面趋于数字化。碎片化学习与泛在化学习无处不在。数字化的平台建构在教育领域提供慕课及各种学习平台,平台与资源的优化选取成为中学生的一种数字化学习能力。
中学生喜欢和习惯数字化学习,慕课需朝着智慧型技术融合发展。一方面,中学生喜欢和习惯数字化学习,为了满足学习的全方位需求,慕课教育及其他平台逐步朝着智慧型技术融合,基于智慧型互动的交互性则实现教育回归;另一方面,中学生通过认领学习任务,阶段化或节段化学习,体现“一对一”学习的公平特征,服务于因材施教,这是实体课堂班级学习难以做到的。
在慕课中,知识结构和能力模块的呈现,问题设计和交互反馈的进行都表现出直白、快捷、高效的人机沟通数字化特点。如果慕课英语课堂仍以应试内容模块为目标导向,那么慕课英语课堂的受众就会减少,实效将会大大降低。因此,融入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的过程学习有助于解决实体课堂时间有限、课时量难以“面面俱到”的整体设计,提供学生按“需求”的英语文化植入学习,实现融合发展,提高英语慕课的受众率和实效性。通过对话交互框,可以开启课堂学习模式;通过英语文化主题导入,可以进行“点看”观赏;通过拓展链接,可以切换个人爱好与需求;通过任务认领,可以进入作业探究学习。公开学习、公平学习、适时学习、弹性学习、内涵式学习、沉浸式学习的诸多特征在慕课中得以体现、渗透和贯穿。
悦娱式导入受到中学生的喜爱,启迪式小结是教学设计的定性目标。实体课堂任务重,教学方向清晰,应试目标明确,但枯燥乏味,易让人厌倦、疲惫。悦娱式导入和启迪式小结及文化学习后的共鸣在程序化教学中被弱化。然而,慕课过程中的英语文学作品欣赏、异国背景音乐或视频节段融合学习则易于实现悦娱式导入和启迪式小结,面向“标准视域”的受众(整体学习目标)。基于公平视角的个体(按需求“点看”)的慕课具有常态化的学习特征,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尤其重要,因此,悦娱式导入与启迪式小结及文化学习后的共鸣在程序化教学中需要加强。
总之,英语对于我国中学生而言,既是基础学科,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肩负着在跨文化交际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任,又是高考科目,其学习目标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所制订的目标,为专业发展、国际化交流培养人才。因此,为了提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文化素养,打造数字化平台具有时代意义。
中小学教师倡导将课堂教学和时代育人目标、生活情景与技术优势密切结合,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从行动研究视角切入的慕课研究契合现实需求,把慕课(CALL发展研究)和行动研究(自主学习过程)结合起来,在探究CALL环境下中学英语自主学习实效性理论的基础上寻找慕课开放性的大规模学习生态环境支持对英语文化学习、英语语言学习的教育本质回归具有反思效应,对重构校园EFL理论体系、跨文化学习共同体和回归学习愿景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EFL新生态的构建为促进中学生乐于跨文化学习、乐于跨文化交流、乐于跨文化体验及乐于跨文化分享提供了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