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行道树新品种替代改良初探

2022-02-12 07:14于天耕卢一萱
绿色科技 2022年23期
关键词:法桐行道树新品种

张 晓,朱 凯,于天耕,卢一萱,王 骏

(南京市园林和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00)

1 引言

法国梧桐(Platanusacerifolia) ,属于被子植物门悬铃木科、悬铃木属植物,为落叶大乔木,树皮有薄片脱落,呈斑块状,叶大掌状,具有很强的观赏特性[1],在全世界有较久的行道树栽培历史,有“行道树之王”的美称[2]。目前我国引入栽培的有3种:一球悬铃木(Platanusoccidentalis),根据产地又称为美桐;二球悬铃木(PlatanusacerifoliaWilld.),又称为英桐,为一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杂交而成; 三球悬铃木(PlatanusorientalisLinn.),又称为法桐[3]。现在,通常把这3个种统称之为“法国梧桐”[4]。南京市的法桐主要为二球悬铃木,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南京市的法国梧桐大多于民国时期作为行道树栽植,历史悠久,梧桐大道已成为南京的城市景观特色,是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5],成为南京市的标志之一。近年来,南京市的法桐行道树出现树龄老化、长势衰退、毛絮较多的现象,且路树矛盾加剧,安全状况堪忧,特别是果毛飘散的缺点,严重影响了其栽培推广[6],对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市民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法桐行道树的更新换代势在必行。引种是快速、经济地增加良种的办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法桐果毛污染问题[7]。通过引入少果法桐新品种、逐步更新老品种,对不同道路状况的法桐行道树进行替代性改良,既可以满足城市道路继续以法桐作为行道树的需求,保留法桐行道路的优美景观,还可以解决已有法桐行道树受损严重、果毛较多、景观效果差的问题。

2 引种栽植应用情况

2.1 引种栽植新品种

2021年3月份分别从武汉引进包满珠教授课题组的法桐少果新品种“华农丽风”嫁接苗(胸径12 cm)、从扬州引进江苏省林科院的江都速生少果法桐扦插苗(胸径12 cm),对南京市内有补植需求的道路和绿地进行点试与应用,对新品种进行法桐常规管养,观察记录其在南京城区生长的适应性,并总结养护管理经验。表1为法桐新品种在城区道路应用栽植的地点及数量。

表1 道路应用栽植地点及数量 株

2.2 新品种性状观测记录

通过观察,两个新品种在南京市均能够正常生长。新品种和作为对照的原品种法桐栽植2个月后的性状观测结果如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栽植的新品种法桐在叶形、叶色、树皮、株型等方面表现出特色,且已表现出叶片少毛的性状。由于新栽法桐苗龄较小,均暂未结果球。

表2 法桐少果新品种性状观测结果

2.3 新品种成活率

按照常规法桐行道树的养护措施对法桐新品种进行养护。表3为栽植半年后记录的生长情况。2个新品种的总体生长情况良好,个别植株由于种植穴附近条件较差,加之夏季温度较高、连日暴雨等导致部分死亡。2个新品种在道路应用的总成活率为91.4%(观测数据截至2021年9月份)。

表3 法桐新品种成活率及死亡原因推测

对于法桐新品种的死亡,通过观测其周围环境、查阅养护记录等,推测其主要死亡原因为:夏季高温缺水未及时采取降温措施;种植穴被附近工地污染;土壤排水不良、种植池被浸泡;新栽苗木被临近的树木遮挡导致采光不足等。

2.4 道路土壤情况检测

对栽植新品种法桐的12条道路上的土壤进行随机采样,并进行土壤成分检测,同时采样了街边绿地和分隔带绿地内栽植法桐新品种的土壤,并进行了土壤成分对比,如表4。

表4 不同栽植地点的土壤成分对比

结果显示,街边绿地或分隔带绿地内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均高于道路种植穴,说明前者的土壤营养成分高于后者。死亡的法桐新品种均位于道路种植穴内,而街边绿地和分隔带绿地内的法桐新品种均长势良好。因此,新品种法桐可优先栽植于街边绿地或分隔带绿地内,其营养成分较高,有利于法桐的生长;如果栽植于道路种植穴内,由于土壤面积受限、人为踩踏等原因,普遍养分含量较少,可考虑对种植穴进行土壤改良并添加一定的有机质,这样更有利于新栽法桐的成活和生长。

3 法桐新品种替代改良的栽植养护

通过对法桐新品种的少量引种栽植、养护观测,对法桐新品种的替代性改良积累了一些经验。法桐行道树新品种的替代改良,要根据道路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改良策略和种植措施,结合道路景观需求进行品种替换。改良的实施是个长期的过程,要进行周密计划、妥善实施和长期跟踪。

3.1 注重行道树景观的一致性

法桐改良更替应该注意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实施中合理选择规格、树形,尽可能保持道路绿化的景观风貌。优先选择外观与原有品种接近的品种,比如树形、叶形、叶色、叶片大小等,做到树木规格一致、树形统一、长势相近,尽量减少对原有行道树整体景观的影响。

对于普遍老化的法桐,更替时应该注意保持道路绿化的遮阴功能,合理选择单侧更替、间隔更替等更替方式。更替植株应该生长健壮,树形优美,无病虫害,分支点不得低于3.5 m。可预先进行苗木储备,按所要更替的行道树要求进行修剪管护,减少景观效果的差异。特别是一些对于景观一致性和整体度要求较高的景观路,如景区内的行道路和已经形成林荫路、景观路的法桐行道路,可以考虑在景区内或附近基地预先储备新品种法桐大苗,提前按照景观路的要求对苗木进行整形修剪,这样在更换新品种时,可以就近移植,提高成活率,移栽后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景区道路景观的影响。

3.2 对新栽法桐立地条件进行改善

引种栽培养护中发现,影响法桐行道树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土壤透水透气性差、根系生长空间狭小、土壤排水不良、种植池污染以及养护管理不精细等。土壤环境恶劣是导致新栽法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道路上缺株位置的树池,其立地条件往往比其他树池较差,如种植池过小、铺装材料透气性差、周围有其他设施干扰、人为踩踏破坏频繁、垃圾污物的污染等,这也是导致其缺株的主要原因。如果在这种缺株位置上直接补植法桐新品种,由于立地条件差,很难成活。因此,在缺株位置进行法桐新品种更新时,应当对缺株位置的立地条件进行改善,保证替代新株的成活。

3.2.1 扩展地下生存空间

充足的地下生存空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扩展。行道树系统规划设计过程更多地考虑到行道树地上部生态功能,缺乏对地下空间的考量,使得城市行道树根系的地下生长空间限制现象突出[8]。可将原来1.0 m×1.0 m的树穴扩大至1.5 m×1.5 m,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扩大至1.8 m×1.8 m、2.0 m×2.0 m或连体树穴,扩穴换土后保证树穴低于地面5~10 cm[9]。另外,还可以利用根栅来改变行道树根系的生长方向,将根系向路边的绿化带引导,减少对根系的负面影响[10]。对于新建道路,则在行道树规划时,就要充分考虑行道树的后期效果,适当增加株距,避免为了尽快形成遮阴效果而将行道树的株距规划的较小,造成行道树后期生长空间不足。

3.2.2 改良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和营养含量

行道树由于受行人践踏频繁,土壤易板结,土壤透气性差,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受抑制,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降低[11],这也是种植穴内的土壤营养和法桐生长状况差于绿化带的原因之一。另外,施工过程中留下的建筑垃圾有时未能清运干净,有些种植穴还被酸、碱、盐、油脂等化学物质污染,造成行道树土质差。土质的改良应当做到清除树穴内原有的盐碱化土壤和砖瓦石块,确保土壤在树穴范围内无建筑垃圾,并进行消毒或者更换。可更换混入有机肥的优良壤土,运用各种生物途径(如种植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以提高土壤肥力[12];在树干周围埋树枝或粗木屑,增加土壤孔隙度;通过在坑底放入厚的砾石或碎砖瓦,保持底层良好的透气渗水性。

3.2.3 提高人行道铺面的透气透水性

城市人行道铺装多用水泥砖铺面,有的用石材铺面,还有的用水泥混凝土直接封面,不仅造成降雨白白流失而不能提供给土壤,使树根得不到充足的水分,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也不能及时排出土壤,难以完成气体交换。这种情况下即使改善了土壤的透气性,树根也会因为这种铺面而无法得到水分和氧气。因此可改用透气砖或用耐践踏、透气性好的建材产品铺面,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提升人行道铺面的透气透水性。目前常用的透水性铺面材料有透水砖、透水沥青混凝土、聚氨酯碎石透水材料[13]。另外行道树穴上覆盖树穴盖板能够有效防止行人踩踏,保持土壤疏松、透气[9]。

3.2.4 保持良好的排水

南京夏季台风带来的连日暴雨易使行道树常处于淹水的状态。土壤即使经过改良,如果排水不畅,同样会堵塞其内的透气孔隙。树木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水分及通气条件,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根系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从而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14]。因此要经常检查行道树的排水情况。发现排水不畅时要增设沟、管、井等设施,及时将土壤内过饱和的水分经排水设备导入地下。比如可以在行道树下或绿化带内挖壕沟,沟底与城市排水管道连通,在沟底铺设0.3~0.4 m厚的混合卵石垫层,最后回填种植土壤[15]。

3.3 对新栽法桐落实重点管养

新栽植的法桐行道树,生长势较弱,新品种的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差,需要精细的养护、专人重点管养来保证其成活率。对相邻行道树进行适当修剪,确保新栽行道树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光照通风条件;法桐栽植后要进行树木支撑,防止倒伏,并且要及时浇水,还要用草绳缠绕树干,并根据树木干旱程度和天气情况进行喷水雾保湿[16];对于生长势较弱的行道树可用活力素和营养液进行注射,促进树势恢复;新植苗木因根系受损,树势衰弱,抗性降低,易遭受病虫害的危害,特别是天牛、方翅网蝽和美国白蛾等害虫,要及时防治[17]。

另外,对法桐新品种进行道路应用时发现,不少周边环境复杂、人流量大的道路和疏于管理的小路,对法桐行道树的管养较为粗放。另外,由于管理不严、距离商业门店较近的行道树易出现树体人为损伤和树池污染现象,如在树干钉钉子、悬挂杂物压迫树木、在树池内倾倒污物造成土壤污染等,严重影响法桐行道树特别是新栽法桐的生长。因此,落实对新栽法桐的专人重点管养,对于法桐行道树的成活和健康生长十分必要。

3.4 科学规划法桐行道树的栽植方式

城市中栽植行道树最主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树池式栽植,就是在道路的人行道按照相关的栽植标准进行独立的树木栽培;另一种是树带式栽植,在需要绿化的道路空间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栽植行道树、灌木丛等综合的绿化景观[18]。栽植试验表明,栽植于绿化带或绿地内的法桐生长状况、成活率、土壤营养均优于栽植于行道路种植穴内的法桐。因此,将新品种法桐栽植于新建道路时,可考虑根据不同的路宽将单排栽植的行道树变为两排或多排行道林,增强行道树的遮阴功能,提高绿化密度和覆盖率。另外,可结合小乔木、灌木和多种草本植物,在行道树下做一层绿化隔离带,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构建富有特色的植物群落,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湿度,展现行道树的季相景观,同时由于灌木和地被的隔离,减少了对行道树的人为影响、减轻土壤板结、减少营养流失,有利于保持法桐行道树良好的生长状态和景观效果[19]。如南京的道路常用红叶石楠、洒金东瀛珊瑚、十大功劳、麦冬、红花酢浆草、三色堇、南天竹等与行道树混植,提高道路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引种少果法桐新品种对行道路进行更新改良的方式,可以缓解法桐果毛的飞絮问题,也可解决行道树栽植年代久远造成的植株老化、景观效果差等多种问题。实施法桐行道树新品种的替代改良应根据不同道路景观和历史情况,循序渐进、科学推进,尽量不破坏原有行道路的整体景观。遵循树木学特征和生长规律,在品种选择上结合不同道路条件,优选适应性较强的少果品种,仔细研究新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详细调查不同道路行道树生长的立地条件,对不同情况道路的行道树进行个性化改良,采取精细化、可操作的养护管理措施,提高新品种成活率。另外,法桐行道树的更新改良应当符合道路规划建设相关规范和行道树栽植养护规范,栽植过程符合绿化工程规范,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施工和验收,在不影响行道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完成,以保证施工安全。在法桐行道树新品种改良中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强化管护水平,推进法桐行道树绿化养护工作和城市行道树景观的提升。

法桐新品种替代改良是一个需要长期的、不断推进的过程。此次研究由于项目时间较短,引进的法桐苗木树龄较小,短期内不会产生果球,无法观测果球果毛的数量。为了全面了解法桐新品种在南京的生长状况和应用情况以及新品种的果毛情况,还需更长一段时间的观测研究。另外,在城区道路上示范的法桐新品种可作为长期观测的有效材料,以及作为法桐繁殖栽培的种质资源,为将来可能进行的嫁接改良和良种繁育提供素材。少果法桐新优品种的推广与应用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20],此次研究初探可为南京市的法桐行道树新品种替代改良的大面积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猜你喜欢
法桐行道树新品种
青菜新品种介绍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行道树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敬仰一棵法桐
敬仰一棵法桐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成龄法桐整形修剪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