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正熙(宁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近年来,宣城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抢抓国家战略机遇,推进宣城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2018 年,宣城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做出“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并配套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2019 年,宣城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宣城行动计划》,形成“1+7+1”政策体系。2020 年,宣城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做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奋力交出“两个更大”宣城高分答卷的决定》。2021 年,宣城市委先后两次召开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暨“一地六县”合作区规划建设推进会,推动全市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一地六县”建设,印发《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宣城行动计划2021年工作要点》。2022 年以来,按照安徽省委赋予宣城市“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的总定位,宣城市正锚定新的时代坐标,确立新的历史使命,强化担当作为,全面推进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以苏皖合作示范区为先导的“一地六县”合作区规划建设,苏皖合作示范区、郎溪经开区东区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长三角产业合作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G235 郎溪段改建工程等“一地六县”事项列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聚力融入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及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等“两圈多廊带”建设。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成果初现,宣城市宣州区与南京市高淳区签订跨界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积极争创省级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湖州片区与安徽广德经济开发区三期合作编制园区规划,推动跨界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宁国市中溪镇同浙江省安吉县杭垓镇签署《合作发展宣言》,编制东津特色产业园规划。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加速推进,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已入驻来自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相关企业24 家,设计年产羽绒毛15 万吨;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不断深化;郎溪县与浙江省海宁市鸿翔集团合作建设的经都产业基地累计集聚纺织企业60 余家。
深化协同创新,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宛陵科创城列入G60 协同创新平台,在上海市设立宣城(上海)科创中心,牵头组建G60 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深化产业合作,积极承接长三角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参与沪宁杭等地共建长期、稳定、共赢的旅游目的地合作机制,联合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深化互联互通,强力推进“县县通高铁”“县城通高速”,商合杭高铁开通运营,芜宣机场正式通航,市区进入“高铁+航空”时代,积极主动对接争取打通省际“断头路”,着力建设省际交汇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深化服务共享,全域推行长三角“一网通办”,扎实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探索建立社保互通机制,积极搭建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共享机制,推动社会治安和社会治理“联防联治、联控联管”。深化生态共保,建立区域大气环境信息共享、跨界断面水质监测、联防联合执法等机制,坚决守牢生态底线。
一是长三角各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周边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等大城市聚集。二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宣城市位于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等多个都市圈较外圈层,目前受辐射带动较弱,且周边经济发展迅速,对宣城市的“虹吸效应”明显,使宣城市要素黏性和消费吸引力下降。三是由于各市财政收入上的差异,导致各地在开发区建设水平、政策支持力度上有差距,沪苏浙产业支持政策力度较大,宣城市难以形成比较优势。
一是宣城市的开发区与沪苏浙发达地区园区主导产业同质化较严重。当前,长三角一市三省产业结构相似度高,产业梯度特征不明显,更多地表现为同质化竞争,超过半数城市都将汽车零部件、新材料、通信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在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竞争激烈。二是宣城市产业规模相对偏小,很难有效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体系。三是缺乏牵动性强的大项目,宣城市在园区合作共建等方面推进力度不够,自身的区位、资源、环境等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够充分。
一是在安徽省主体功能区划分中,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和宁国市部分区域被设定为生态功能保护区,限制了工业发展。二是土地等要素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宣城市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存在签约项目因土地指标缺口无法落地开工建设的问题。三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改革不够,金融机构对项目建设贷款审批权限没有下放到市县一级,必须等企业投产运营后才能给予信用贷款,企业资金压力较大。四是人才“引进来、留下来”难度变大,宣城市企业普遍存在高层次管理、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
一是缺乏国家层面实体性的统筹协调机构,毗邻地区的行政级别不对称,导致协调难、对接难,使地方行政体制分割障碍难以创新突破。如上海市在推进科创中心和自贸区建设中,眼光“习惯性”地瞄向海外,区域内的联动不够。二是行政区域的分割导致各省市“各自为政”,如从上海市整体搬迁至宣城市的企业需重新核定相应的工商、海关、外汇管理类别,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还要进行重新认定,给企业带来不便。三是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尽管长三角区域合作已形成“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运作机制,但是合作的深度和力度还不够,如何实现多方合作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还有待探索。
抓住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重要机遇,扎实推进“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深入谋划中新苏宣合作园区。深化共建南京都市圈,力争全域尽快融入杭州都市圈,打造“一体化发展、多圈联动、多平台融合”的新发展格局。
积极探索与长三角发达城市建立产业载体合作共建共享新机制,牢牢抓住沪苏浙资本外溢和产业转移机遇,围绕“2+8”主导产业,持续完善产业链条,突出精准招商。推进宣城市整体、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体系,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分工合作,降低生产成本,推进区域间产业分工更加深化和细化,避免在同一领域同质化竞争。
探索建立产业和要素同时转移机制,长三角区域产业转移时,土地、能耗、产能、环保等指标随项目一同转移。加快科创要素融合发展,推进“科创飞地”建设,深化与上海市大院大所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探索“孵化在外,转化在宣”的新发展模式。不断加大“借智借脑”力度,积极参与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人才新高地行动,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利用好一切人脉资源,强化长三角招商力度,借助长三角来宣投资的企业、宣城在沪苏浙的企业家等资源,大力开展“以商招商”“熟人招商”。组织干部到先发地区挂职锻炼,到企业到部门跟班学习,吸收借鉴沪苏浙发达地区先进服务理念,努力打造比沪苏浙更好的服务保障机制,始终做到与企业家一条心,把企业家当成自家人,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家事,让企业家来得放心、工作舒心、发展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