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馨 张 佩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3
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人才中占比非常重的一块。高职高专院校侧重于培养以应用技术为主的高级人才,使毕业生走向社会既有理论基础为支撑,又具备很强的专业岗位实际操作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越来越关注[1]。社会面对人才需求增加的同时,对操作技能的要求也逐步提升。
实践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理论教学,更能对学生的整体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并掌握心理咨询技术。让毕业生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咨询技能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能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
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过程中,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与心理相关的工作,比照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咨询师这些职业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既要掌握教学经验,能教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又要能在小学从事心理咨询室的工作,还能对少数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同时能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能去心理咨询机构工作,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熟练运用咨询技术,既能进行一对一个体咨询、沙盘辅导,也能开展团体心理咨询等。与此同时,还能提供社会心理服务的工作。因此,实践教学对学生操作技能上的培养十分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立足“一个导向”,即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出发,关注理论知识的同时,突出心理测量、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咨询等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明确“三条路径”,即从专业实践、教育实践、社会实践三条方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分别划分在三年内,多层次去开展实践教学。
专业实践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专业实践技能的操作实施上。在课程设置上,分三个层次:第一,专业基础知识课程,掌握基本知识,打好前期基础,让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健康专业;第二,专业提升实践类课程,通过案例分析、课堂实操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相关问题;第三,专业应用实践探索,让学生通过校内的多种实践渠道去实际操作,不断提升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
1.夯实基础——加强基础理论课程建设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基础类课程,时间上一般在大一和大二上学期开设,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心理学发展的脉络,有助于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知识的运用,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这三门课程让学生掌握心理测评技能、心理学统计软件的操作及数据处理、心理学实验设计等等;社会心理学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相应的社会现象,结合心理学研究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的社会调查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做到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发展心理学的学习,从人一生的发展让学生了解不同年龄段人们心理特征的不同等等,以上基础课程都为后期的实践做好了准备。
2.提升技能——扩展专业实践课程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特点,在教学计划中有许多实践类课程,例如开设的《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师利用项目化教学的方法,以小组形式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达到学习目的,教师基于情景进行团体心理的项目设计,师生共同完成项目,真正做到从做中学。开设沙盘心理学、绘画心理学,一方面带领学生多体验,从中让自我成长;另一方面让学生多尝试,作为一名咨询师如何利用沙盘和绘画帮助来访者发现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心理咨询技能》课程通过案例的剖析,课堂模拟咨询情境来适应咨询师的角色,采用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以专业人员的身份来处理相关的问题。
3.加强应用探索——充分利用校内平台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实习岗位顺利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等。在参加实习之前在校内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一是从学生的第二课堂入手,学院教师开展相应的工作坊,例如“团体心理咨询工作坊”“沙盘工作坊”“绘画心理工作坊”等,每学期每位同学可以任选一个工作坊,平时课余期间可以跟着工作坊的老师开展相应的活动,真的将知识运用起来。二是通过学生社团,通过心理社团组织相应的活动,例如心理剧的编排,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组织与学生相关的心理辅导,例如缓解考前压力、帮助新生适应等等。三是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将心理测量学的知识运用起来,学校组织的“5· 25心理健康月活动”中开展校园系列活动,将学到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沙盘心理学、绘画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月运用起来,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教师作为第一指导,高年级学生作为辅助指导,在工作坊、社团、咨询室的运行过程中,大一大二大三学生都能得到能力提升,一步步稳扎稳打的进行校内的实践,不但能提高专业能力,还能有效提升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
教育实践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根据培养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一目标设置相关的课程。在校内进行技能训练,去小学进行教育见习、实习。校内的技能掌握,第一层是培养小学教师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教育实践做好基础准备;如书写技能、语言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等[2]。第二层在专业上开设了小学生心理辅导、微格教学等内容,从专业的角度讲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专业知识融入具体教学中。第三层从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课堂实施等方面出发,开设相应课程,邀请一线的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全面指导。第四层是试讲,每一名学生实习前都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说课、试讲等环节,通过不断练习来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为学生去小学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进行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课程,社会实践是学生就业前最重要的环节,让学生在就业前适应工作的状态,不断培养自己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升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因此,提供学生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社会实践分为三块来进行,第一块是见习,见习可以在大二的时候开展,每学期进行一次,一次两周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接触了解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毕业后的日常工作。例如,学生进行沙盘或咨询的过程中会出现不知道和来访者交流什么的情况,在讲课的过程中,不知如何控制好课程进度等等,这些问题在实际操作中都会遇到,需要在见习教师的指导下不断练习,咨询技能和教学技能才能得到提升。第二块是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开展志愿者服务、社区开展心理服务等等。第三块是实习,实习第一地点是在小学建立实习基地,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还能进行一对一心理咨询以及开展相应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等。实习的第二地点在心理咨询机构实习,能边开展相应的技能实践,也能学习前沿的心理咨询服务技术等等。实习的第三地点在社区设立社会实践基地,学生能在社区进行社会心理服务等等。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钉钉等平台和教师沟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上传自己的实践报告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高实践教学的灵活性。
实践教学评价要形成连续的、整体的评价模式。因此,要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2],以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实践考核体系主要从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两方面进行评价,校内实践包括课程实践知识运用、教育教学技能、校内服务(心理工作坊、心理社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部分);校外实践主要包括见习实践鉴定、寒暑假社会实践、实习实践鉴定三部分进行评价。
校内实践是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进行实践,是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平台,采用指导教师负责制,课程实践知识运用、教育教学技能部分的评定由指导教师负责,每位老师指导8~10名学生,每个学生在校期间,按学期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每学期任选1~2门课程完成课程实践知识的运用。例如,学习社会心理学中进行社会现象小调查,学习《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中,在校内自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教育教学技能可由指导教师组织统一进行教学能力测试,参加每学期进行的教学技能大赛,在实际教学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校内服务方面,学生可以从心理工作坊、心理社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地方,任选一项进行参与,将参与的过程性材料整理上交,由参与点的负责教师进行相应认定。
校外实践是在更大的平台上进行锻炼,见习从大二开始进行,分为两个学期,每学期进行两周,实习实践是一个学期,学生分配到小学、心理咨询机构、社区等地进行见习、实习。见习、实习后学生按时撰写报告并提交。在评价上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评定来自校内指导教师,教师按要求去见习或实习地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并给予指导及考核,另一方面来自见习、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从学生专业知识运用、见习、实习态度及表现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加强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能将学科知识和行业能力有机整合[3],教师积极考取心理咨询师证,平时多参与专业相关的培训,了解当前专业发展的前沿,积极参加教学技能大赛,保证自身的不断进步;充分利用去小学或心理咨询机构锻炼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在专业上多钻研,在学校开展自己的工作坊,多和教研室的教师进行研讨,共同提高操作技能;加强实践课程的创新建设,从教学方法到内容时常更新,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抓手,做好实践课程建设。扩充兼职教师的队伍,聘用有经验的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和心理咨询师来校进行实践指导,提供操作技能方面的保障。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要大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块进行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如心理学实验室(可以建立网络信息化实验室管理平台[4])、各类心理工作坊(如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坊、沙盘工作坊)、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心理社团等等,要充分利用这些基地,调整实践教学模式,多关注当前专业的发展,及时配备最新教学设备。校外实践基地的选取,一是看硬件条件,二是看实习基地是否有相应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彼此分享资源,协同发展,高职高专院校能为小学教师、心理咨询机构提供师资、场地,帮助提升专业水平,相应的小学、心理咨询机构能提供学生见习、实习场所;高职院校可以和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合作,真正做到双赢。
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是保障教学能顺利进行的纽带,校内实践基地有专人进行管理,管理规章制度健全,保障教学和平时学生的实践训练。例如沙盘室、心理咨询室的使用都要按规定,一方面保证教学的顺利运行,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充分利用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有专人进行对接,与实践基地共同制定管理规定。学生在校外实践的过程中,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要形成良好的沟通,按时去校外实践基地进行指导,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践情况。
总体来说,对于当代高职生来说,实践操作能力是就业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能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要构建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