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洪绪 翟文姬 项聿华
1.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心内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指征,同时可伴有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主要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以原发性高血压类型为主。研究表明,高血压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8岁以上人口发病率为27.9%,且知晓率(51.6%)、治疗率(45.8%)、控制率(16.8%)均较低,可见患者对高血压未能有足够的认识[1]。而长期的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等组织,从而增加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概率[2-3]。因此,如何有效地防和治疗高血压是当务之急。目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主要以降压药物为主,虽临床降压效果较好,但在改善机体代谢,保护靶器官等方面,效果不甚理想,而中医药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原则,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面,占据重要地位[4]。原发性高血压可归属于中医学“头痛”“眩晕”等病证范畴,且痰湿壅盛证为常见[5],本研究选取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心内科收治的90 例痰湿壅盛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治疗痰湿壅盛证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心内科收治的90 例痰湿壅盛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 例。治疗组中,男28 例,女17 例;年龄30~70 岁,平均(51.39±6.38)岁;病程2~15年,平 均(7.24±2.29)年;高血压分级:1 级30 例,2 级10例,3级5 例;高血脂10 例,糖尿病15 例,冠心病10 例。治疗组中,男26 例,女19 例;年龄30~70 岁,平均(53.78±7.61)岁;病程2~15年,平均(6.97±2.66)年;高血压分级:1级29 例,2 级11 例,3 级5 例; 高血脂13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13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分级及基础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患者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1 西医诊断标准 高血压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相关标准[6]。
1.2.2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及证型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痰湿壅盛证眩晕相关标准[7]制定。其中,主症:①眩晕;②头痛;③头如裹;④胸闷;⑤呕吐痰涎。次症:①心悸;②失眠;③口淡;④食少。舌脉:舌胖苔腻、脉滑。主症有2 项,次症兼有2 项,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②患者年龄35~75 岁;③患者的高血压分级为1~3 级。
①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者;②合并严重的其他疾病者,例如恶性肿瘤、严重的心脏病等;③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④对本次药物研究过敏者。
对照组患者予硝苯地平控释片(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90502)治疗,30 mg/次,1 次/d,晨起口服,连续治疗8 周。同时还需进行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等科学健康宣教,若有高血脂症、糖尿病、冠心病等也需进行对症治疗。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治疗,方药组成:半夏20 g、天麻20 g、茯苓15 g、白术15 g、橘红10 g,甘草10 g。同时随证加减,若症见眩晕较重,可加僵蚕、胆南星等药物以增强化痰息风之力;若症见头痛较重者,可加川芎、蔓荆子等药物以祛风止痛;若痰湿较重者,可加泽泻、桂枝以渗湿化饮。每日1 剂250 ml(均由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煎药室统一煎煮)分早晚分服,连续治疗8 周。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评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关标准制定[8]:主症(眩晕、头痛、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按照无、轻、中、重程度依次予以0、2、4、6 分;次症(心悸、失眠、口淡、食少)按照无、轻、中、重程度依次予0、1、2、3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越重,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越轻。②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7]:疗效指数≥70%为显效,30%≤疗效指数<70%为有效,疗效指数<30%为无效。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每天测两次,取两次血压的平均值,并有同一名医师完成测定。④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内皮素-1(endothelins-1,ET-1)水平,NO 采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检测,ET-1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8 周后 t 值 P 值治疗组对照组t 值P 值45 45 20.29±6.18 21.67±5.98 0.636 0.346 10.48±3.24 15.61±4.13 6.563<0.05 10.345 9.145<0.05<0.05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疗效的比较[n(%)]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比较(mmHg,±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比较(mmHg,±s)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收缩压治疗前 治疗8 周后舒张压治疗前 治疗8 周后治疗组对照组t 值P 值45 45 158.17±10.24 159.45±9.94 0.345 0.273 125.56±7.95a 138.79±8.98a 6.321<0.05 98.28±7.68 99.23±8.13 0.924 0.328 78.47±5.93a 89.78±6.48a 7.357<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O、ET-1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O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ET-1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NO 水平高于对照组,ET-1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O 和ET-1 水平的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O 和ET-1 水平的比较(±s)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NO(μmmol/L)治疗前 治疗8 周后ET-1(pg/ml)治疗前 治疗8 周后治疗组对照组t 值P 值45 45 4.59±1.12 4.49±1.05 0.612 0.373 6.61±1.45a 5.39±1.26a 6.324<0.05 32.28±3.98 33.72±4.21 0.924 0.428 23.47±3.21a 27.28±3.15a 7.357<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仅有1 例轻微腹泻,停药3 d 后,不良反应消失。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其中高盐饮食、 过度肥胖等是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高危因素,其发病机制虽有深入研究,但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炎性细胞因子增加等病理因素有关[9]。研究表明[10-11],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会有所减退,而NO 和ET-1 水平是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重要指标,故本研究以NO 和ET-1 为观察指标。在中医学中,并无原发性高血压的具体记载,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头痛”“眩晕”等中医病证范畴。对于高血压的中医分型,《中药新药临床研宄指导原则》分为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四型[6]。在诸多证型中,痰湿壅盛证较为常见,李京等[12]对200 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发现痰湿壅盛证的发病率为39%。中医学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基础是痰湿,故在临床中应以痰息风、健脾祛湿为治疗原则,可取得不错的临床效果。
半夏白术天麻汤可化痰息风、健脾祛湿,是化痰息风的代表方之一。研究表明[13],半夏白术天麻汤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眩晕、头痛等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尤其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面。动物实验表明[14],半夏白术天麻汤可以有效地降低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同时还能降低实验鼠体重,改善实验鼠血清ET-1 及NO 指标。半夏白术天麻汤以半夏、天麻为君药,半夏可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研究表明[15],半夏含有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等诸多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天麻可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研究认为[16],天麻含有天麻素、天麻多糖等化学成分,具有调节血压,保护靶器官、改善血管病变等作用。以茯苓、白术为臣药,以健脾化湿,从根本上祛除生痰之源,茯苓可健脾渗湿、利水消肿。研究证实[17],茯苓含有三萜类和多糖类两种化合物,具有抗炎、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现代研究表明[18],白术具有抗炎、消肿、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心血管、消化道等系统。以橘红为佐药,可理气化痰、痰随气消。研究表明[19],橘红素是橘红的重要成分,具有抗炎、神经保护、抑制肥胖等作用,可以通过多靶点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以甘草为使药,以调和诸药。纵观全方,配伍得当,风痰并治,既可化痰息风,又可健脾祛湿,达到治疗痰湿壅盛证原发性高血压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更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头痛、头晕等中医临床症状,提高中医临床有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能更有效地降低患者血压。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O水平高于治疗前,ET-1 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NO 水平高于对照组,ET-1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更能有效地改善NO 和ET-1 等指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综上所述,对痰湿壅盛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治疗,可提高降压效果,改善头痛、头晕等中医临床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但在研究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本研究病例仅仅90 例,且采用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单中心研究,以后还需进行大样本及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半夏白术天麻汤降压效果;本研究缺乏缺乏相应的动物实验,以后还需进行相关的动物实验,明确半夏白术天麻汤降血压的作用机制,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