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媛 雷 静 龙 敏 王颖琦 刘 艳 杨震华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江西新余 338000
临床上脑梗死是一种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在短时间内受到损害进而形成缺氧性坏死的疾病。该病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患病率极高,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存在重大威胁[1-2]。研究[1-2]结果显示,动脉粥样化是脑梗死最明显的病征,而凝血反应则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作为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完全参与了患者动脉粥硬化的一系列过程,因此,CysC 异常是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脑梗死的关键因素[3-4]。鉴于此,本研究选取130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斑块与CysC 的相关性。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分为无颈动脉斑块组(30 例)和有颈动脉斑块组(100 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 ①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5],常于安静状态下起病;②大多数发病时无明显头痛和呕吐;③发病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④一般发病后2 d 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⑤经头颅CT 或MRI 证实病灶;⑥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受损的症状和体征;排除标准:①出血性脑卒中;②入院前4 周有发热,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外伤,手术等;③心、肝、肾系统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④长期服用避孕药或者哺乳期患者。
收集研究对象的主要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CysC。单因素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主要临床特征,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方程,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方程,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单因素分析显示,收缩压、BMI、LDL-C、CysC 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P<0.05);两组的性别、年龄、舒张压、FBG、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单因素分析(±s)
表1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单因素分析(±s)
注 1 mmHg=0.133 kPa
组别 无颈动脉斑块组(n=30)有颈动脉斑块组(n=100) χ2/t 值 P 值性别(男/女)年龄(岁)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FBG(mmol/L)TC(mmol/L)TG(mmol/L)BMI(kg/m2)LDLC(mmol/L)CysC(mg/L)13/17 61.27±11.23 134.24±10.56 84.21±7.22 5.66±0.32 4.25±0.97 1.66±0.57 23.86±2.75 2.31±0.39 1.00±0.22 54/46 62.66±11.52 148.64±13.52 85.74±8.11 5.53±0.35 4.26±0.91 1.58±0.61 25.62±2.05 2.68±0.34 1.41±0.23 2.291 0.582 5.358 0.928 1.818 0.052 0.454 3.794 5.050 8.647>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连续变量: 收缩压、BMI、LDLC、CysC 代入logistic 回归方程中。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ysC 是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2)。
表2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多因素分析
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则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5-6]。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动脉硬化的主要病理学特征,能够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受颅内动脉解剖特点的影响,对于常规影像技术来说,在检测颅内动脉病变的过程中,对疾病程度的判断困难,并且由于外周动脉解剖位置相对固定,特别是以检测直接供应脑组织血液的颈动脉更为困难。彩色多普勒超声属于无创检测方法中的一种类型,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简便、重复性强、安全性高、费用低等众多优势。按照多普勒原理,采用该项技术能对心脏、大血管内某点容积血流频谱图进行实时显示,能连续发射冲波,测量高速血流能力强,在脑梗死检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能够科学准确的测颅内血管病变程度,并且对预防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价值。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往往需历经多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内膜损伤,当内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之后,随即发生炎症反应、脂质浸润、血小板激活等症状,进而形成血栓,之后进入到血管平滑肌细胞激活、选择性基质代谢以及血管壁重构等阶段。在上述过程中,炎症反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促使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因素[7-9]。
在医学卫生领域,CysC 始终被专业人士视为肾小球过滤的标志物。CysC 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还能影响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与迁移吞噬性,参与并调节炎症反应的一系列动态过程[10-12]。CysC对患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有着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及消退情况[13]。血管壁重构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是脑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CysC 参与了整个炎症过程,能够维持细胞外基质降解与产生之间的动态平衡,对半胱氨酸蛋白酶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还对粒细胞的趋化功能与吞噬功能存在影响,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密切关联[14-16]。临床研究[17]结果显示,高水平的CysC 是导致脑梗死患者死亡的重要指标。国外研究[18]报道,CysC 与神经元损伤、神经细胞失调有关,其表达失衡已成为医学卫生领域判断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指标。国内调查研究[18-17]发现,冠心病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S、CysC 水平要远远高于对照人群,侧面体现出血清组织蛋白酶S、CysC 有很大概率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研究[19-20]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判定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有颈动脉斑块组CysC 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清CysC 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存在密切联系。
BMI 指数,即体重指数,是当代衡量人体健康情况与胖瘦程度的统一指标[21]。BMI 标准值应在18.5~22.9 kg/m2,当>24 kg/m2时则属于超重范畴,而>28 kg/m2即可定义为肥胖[21]。当BMI 值处于23.0~24.9 kg/m2时,则有可能导致人体患病,其患病概率属轻度范畴;而BMI 值在25.0~25.9 kg/m2时,其患病概率属中度范畴;而BMI 值>30 kg/m2时,患病风险极高[22]。由此可以看出,过于肥胖容易引发多种疾病的发生,严重者甚至会威胁人的生命安全[22]。本研究结果显示,有颈动脉斑块组BMI 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MI 影响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这与患者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对肥胖的认知缺乏有关[23-24]。
临床上,高血压是导致脑梗死的关键因素。据有关统计,当患者患有脑梗死时,舒张压远远低于收缩压,因此,可通过降低收缩压的方式来降低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血管硬化是导致患者收缩压升高的主要因素,血管硬化以后,其顺应性也随之开始下降,动脉阻抗反而不断增加,削弱了血管的缓冲血压能力与弹性储备能力,最终使其渐渐消失。以上种种因素导致心脏在收缩、舒张时,远端小血管不断的受到动脉血压波动的冲击,使血管壁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加重了血管的硬化程度,促使患者的病情持续恶化[25]。本研究结果显示,有颈动脉斑块组收缩压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收缩压影响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血管硬化的发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颈动脉斑块组TC 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TC 影响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血管硬化的发展。当人体TC 值上升时,将有很大概率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若不及时对其进行干预治疗,那么将会成为促发脑梗死的关键[26]。这主要是因为当患者患有高脂血症时,其总胆固醇值也会随之升高,进而促使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硬化以后,逐渐失去弹性及缓冲血压功能,对血管腔中的血流动力学造成一定影响,局部血流不畅、癖滞,血小板不断聚集、粘附,功能逐渐丧失,患者的血液黏稠度也大幅增高;不仅如此,血脂增高以后,患者血小板功能亢进,其体内的平衡也将被打破,凝血因子不断增加,使血液长时间处于高凝状态,从而诱发患者发生脑梗死[26-27]。
目前,各国医学卫生组织认为脂质代谢异常是导致人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有颈动脉斑块组LDLC 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化学修饰包括免疫修饰、糖氧化修饰、糖化修饰与氧化修饰,其中氧化修饰的作用最为明显。氧化修饰之后会形成乙酰LDL 与氧化LDL 两种氧化修饰型,在代谢时,将会对血管的内皮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刺激单核细胞游走因子进入管壁形成巨噬细胞,且细胞会不断的泡沫化,大量的巨噬细胞停留在血管壁当中,促使患者的胆固醇水平不断升高,进而导致其动脉粥样硬化。本研究中,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连续变量(收缩压、BMI、LDL-C、CysC)代入logistic 回归方程,证实CysC 是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综上所述,CysC 参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CysC 水平升高是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