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预控护理在麻醉复苏期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

2022-02-12 07:23吴彦蒂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预控靶向全身

汪 艳 汪 静 吴彦蒂

1.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西抚州 344000;2.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科,江西抚州 344000;3.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抚州 344000

麻醉医学、外科医学的双重快速发展拓宽了全身麻醉在手术领域的应用范畴[1],但麻醉复苏期的诸多并发症却对全身麻醉的安全性提出了严重挑战[2-3],由于外科手术普遍有创,为减少患者在术中及术后的疼痛,许多特殊医疗手术会要求全身麻醉,或患者会根据本身意愿选择全身麻醉,然而,呼吸道并发症是全身麻醉患者麻醉复苏期十分常见的一种并发症[4-5],危害性相对较高,严重时可能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6]。靶向预控护理是指在分析得出溯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事件相关因素的前提下,实施具体的靶向风险预测与控制,有研究显示,其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复苏期躁动管理有较好的预控效果[7]。而探讨积极可靠的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预防护理模式至关重要,故本研究选取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以全身麻醉为麻醉方式的140 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尝试采用靶向预控护理开展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呼吸道管理活动,旨在观察和探讨靶向预控护理在麻醉复苏期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以全身麻醉为麻醉方式的140 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70 例。对照组中,男30 例,女40例;年龄25~78 岁,平均(58.48±10.28)岁;妇科手术患者19 例,骨科手术患者15 例,普外科手术患者22 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6 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8 例。试验组中,男29 例,女41 例;年龄24~80 岁,平均(59.03±9.87)岁;妇科手术患者17 例,骨科手术患者16 例,普外科手术患者21 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7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9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患者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处于麻醉复苏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麻醉分级[8]为Ⅰ~Ⅱ级;②患者神志清楚,可进行言语交谈。排除标准:①合并麻醉禁忌证或存在麻醉剂过敏史者;②合并严重脏器病种者与精神障碍患者;③研究资料收集不完整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麻醉复苏期常规管理,由复苏室护理人员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与并发症处置。

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呼吸道并发症预防的靶向预控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1)以预防全身麻醉患者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为目标,通过回顾性分析既往全身麻醉患者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病史资料,确认发生率最高的4 大呼吸道并发症类型为靶向预控护理目标,分别是喉头水肿/痉挛、舌后坠、误吸、呼吸遗忘,确定靶向预控护理目标后开展全员循证护理活动,通过资料查阅、证据评价,同时考虑我院麻醉复苏室实际护理条件与可发展前景,形成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靶向预控护理方案,经过培训后加以推行落实。(2)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靶向预控护理方案的内容。①喉头痉挛/水肿。多来源于气管插管这一侵入性操作所致的的咽喉部损伤与反复刺激,在术前对患者及家属做好专项沟通,做好心理建设,医护人员在插管环节轻稳操作、快速完成,在麻醉复苏期加强观察,特别是在拔管后的15 min 内,该时间段是喉痉挛高发期,将患者有无发出吸气性喘鸣音做为重点预警征象加以观察。②舌后坠。麻醉复苏期患者处于对自身肌肉无法自控的状态,极易出现舌后坠问题,进而致呼吸道堵塞而窒息,护理人员可通过抬高患者下颌的方式游离其后缀的舌根,从而确保患者的声门部及下咽部处于通畅状态;将颈部粗短肥胖患者做为重点关注对象,加强监测,对发出鼾声/熟睡的护理对象提供及时叫醒服务,确有必要者提供开放性通气治疗。③误吸。术前禁食不充分/术前用药不理想者易于麻醉复苏期发生呕吐进而导致误吸,故存在上述问题者为麻醉复苏期误吸高危患者,护理人员在术前要做好评估与专项沟通,在病情与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务必确保患者按要求完成禁食任务,护理人员要对此类患者的高危情况掌握到位,以便于麻醉复苏时做出精准的重点关注,及时发现呕吐问题并即刻安置患者于头低脚高头偏向一侧体位,启动充分吸引与必要时冲洗护理活动,以尽可能降低误吸可能。④呼吸遗忘。是发生于麻醉复苏期时的患者头脑清醒却呼吸暂停现象,拔除气管插管后刺激的减少、麻醉复苏期肌松药的残留等是该并发症发生主要原因,需加强巡视,对安静患者加以特别关注,及时给予呼吸指令提示进行呼唤提醒,严密观察护理对象呼吸情况,发生不可自主呼吸者即刻施加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均于患者接受全身麻醉麻醉手术后麻醉复苏期经相应护理干预后进行观测。①干预后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误吸、舌后坠、喉头痉挛/水肿、呼吸遗忘等[9]。②采用自制麻醉复苏护理满意度测评问卷考察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由两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及家属就复苏期护理质量进行满意度评价,包括沟通到位度、预防行为主动性、预防视角全面性与重点关注合理性等四个方面(均以0~10 分计),分值愈高,提示护理满意度愈高,该自制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12,总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ale level content validity index,S-CVI) 为0.919,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item level content validity index,ICVI)为0.796~1.000,问卷总回收率为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试验组干预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试验组干预后的沟通到位度、预防行为主动性、预防视角全面性、重点关注合理性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沟通到位度预防行为主动性预防视角全面性重点关注合理性试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70 70 9.31±0.65 7.67±1.27 9.618<0.001 9.31±0.71 7.56±1.20 10.501<0.001 9.17±1.64 7.83±1.32 5.325<0.001 9.23±0.73 7.64±1.31 8.871<0.001

3 讨论

麻醉复苏期指以全身麻醉为麻醉方式的手术病例自麻醉药效消散至正常状态恢复所经历的过程,此时手术虽已告结束,但患者体内残留麻药仍在起效,故患者各类生理反射还未获全部正常恢复,存在诸多并发症发生风险[10-11],气管插管这一侵入性操作行为、术前并存的慢性支气管炎与吸烟行为等,均可致患者呼吸道黏膜受损,另外,由于麻醉剂对机体所具备的显著呼吸抑制效应,使得呼吸道并发症成为麻醉复苏期常见多发性并发症类型,患者可能因麻醉复苏期的误吸与舌后坠、呼吸抑制与喉头痉挛/水肿等呼吸道并发症而虽获手术成功实施却仍走向不良结局,故需以积极可靠的呼吸道管理活动来降低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风险[12-14],以便最大程度地维护手术见效度。常规的麻醉复苏期护理活动缺乏对各类并发症的主动预防意识,以对处于麻醉复苏期的患者提供生命监测为主要服务内容,未主动出击对并发症的预防加以思考与行动,无力实现可靠的呼吸道并发症防范效果,患者虽获手术顺利实施却在麻醉复苏环节深受呼吸道并发症困扰与伤害,就诊体验深受损害,很难给出积极的护理满意度评价,病房与手术室医护人员为患者康复所付出的大量努力难获认可[15-16]。

既往研究发现,经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在麻醉复苏期采用靶向预控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麻醉复苏期的躁动,有助于维护患者安全[17-18]。本研究将靶向预控护理应用于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呼吸道管理活动之中,向护理人员明确提出了降低护理对象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护理目标,护理全员以此为目标开展一系列护理探索活动,期待通过护理努力对误吸与舌后坠、呼吸抑制与喉头痉挛/水肿等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风险因素施以精准的靶向控制与打击,改变常规护理模式中就复苏期并发症不做沟通或一语带过的方式,在术前做出专项沟通提高患方心理建设度,并就术前可加以预控的相关风险因素做出提示与控制行为督导,以主动的预防意识与行为,视角全面地就各类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风险因素展开力所能及的预控护理努力,在对入组患者普遍施加全面系统化预防护理的同时,还对各类并发症所涉及的高危人群加以重点关注与重点管理,形成了对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高危人群与高危因素的双重管控,将这种目标明确、思虑周全、积极主动、重点突出的靶向预控护理模式应用于试验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之中,切实保证了对该组患者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隐患的精准控制打击度,故可获得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并发症预控效果,且以其高度到位的护患沟通、全面覆盖的预防视角、主动可及的预防行为、重点关注人群的合理选择等护理优势而深受患者高度满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的沟通到位度、预防行为主动性、预防视角全面性、重点关注合理性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付显芬等[19]的研究结果较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靶向预控护理开展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呼吸道管理活动,可显著降低该类患者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麻醉复苏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预控靶向全身
预控措施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国家生物靶向诊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冬日暖暖
久坐一族,放松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