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间歇正压呼吸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通气情况的影响

2022-02-12 07:23朱晓蓉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机呼吸衰竭

朱晓蓉

江西省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江西赣州 341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并呼吸衰竭为气流阻塞为特点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病后气流会受到直接阻碍,严重情况甚至会诱发肺心病,危害身体健康。一般与有害颗粒、气体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全球40 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最高可达10%[1]。临床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祛痰、支气管扩张剂等方式治疗,但对于急性期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无创呼吸机正压机械通气则为新型无创呼吸方式,患者自主呼吸时不受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痛苦,可有效避免并发症多和呼吸机依赖等多种问题。但有学者提出为患者进行间歇性正压呼吸治疗时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升机械通气效果,且治疗过程安全[2]。为提升患者康复效果,现选取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的收治的84 例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 例。对照组中,男22 例,女20 例;年龄45~76岁,平均(60.37±1.67)岁;病程2~18年,平均(5.29±1.09)年。观察组中,男23 例,女19 例;年龄43~77 岁,平均(60.28±1.52)岁;病程2~17年,平均(5.17±1.1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慢阻肺临床诊断标准[3];②患者出现显著咯痰、喘息和呼吸困难;③患者年龄<80 岁。排除标准:①呼吸浅速有呼吸机接触异常性人机对抗患者;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③上气道或者面部损伤患者。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参与研究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均接受基础性治疗,其中主要为常规吸氧和抗感染以及止咳、祛痰、纠正水电解紊乱、调整酸碱平衡治疗,治疗时间为7 d。

观察组进行无创呼吸机间歇正压通气治疗。该设备为美国伟康BiPAP Vision S/TS30 呼吸机,患者取半卧位,之后佩戴合适面罩,经口鼻面罩辅助通气,通气时将设备具体参数调整为吸气压力(inspiratory pressure,IPAP)15~20 cmH2O(1 cmH2O=0.098 kPa),呼气压力则为4~8 cmH2O,备用频率则为12~16 次/min。患者吸氧时浓度调整为40%~50%,经皮血氧饱和度则为90%以上,通气时间为2 h,3~4 次/d,治疗时间为7 d。

对照组为常规无创呼吸机持续通气,设备和具体参数观察组患者相同,对照组患者除进食或者排便、吸痰等操作时停止通气之外其他时间均需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通气时间为20 h/d,治疗时间为7 d。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要求医护人员密切观察病情生命体征,患者出现不适立即处理,调整呼吸机参数时,护理人员需参考患者自身状况,避免影响整体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并发症、心功能。①比较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临床血气指标变化。主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 d 的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指标变化。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主要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 d 的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③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胃肠道功能障碍、胃肠胀气。并发症总发生率=(感染+胃肠功能障碍+胃肠胀气)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SaO2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的比较(mmHg,±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的比较(mmHg,±s)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PaCO2治疗前 治疗后PaO2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42 42 78.60±1.06 78.57±2.44 0.073 0.942 71.29±2.05a 68.64±2.50a 5.312<0.001 52.64±1.40 52.28±2.57 0.797 0.428 58.60±2.60a 67.51±3.68a 12.815<0.001 SaO2(%)治疗前 治疗后81.60±10.50 80.64±8.60 0.458 0.648 89.31±5.04a 94.51±2.64a 5.923<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 高于治疗前,BNP 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LVEF 高于对照组,BNP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s)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LVEF(%)治疗前 治疗后BNP(pg/ml)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42 42 41.50±2.16 41.29±3.06 0.363 0.717 45.39±3.06a 50.34±2.19a 8.525<0.001 268.60±15.42 267.61±16.82 0.281 0.779 124.60±15.97a 85.87±19.34a 10.007<0.00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例)

3 讨论

慢阻肺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有致残和致死率高的特点,为老年患者常见疾病,主要特征为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和患者肺部侵入有害颗粒,气体异常炎症反应有关[4-5]。呼吸衰竭为慢阻肺患者呼吸恶化之后常见问题,主要发病原因为肺泡通气不足、换气功能障碍。基础性治疗效果有限,主要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无需切开患者气管,可有效降低切开感染概率,但无创正压通气方式也分为两种,具体何种通气方式效果更好却并无定论。本研究主要探究无创呼吸机间歇正压呼吸疗法对于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

机械通气为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常见的治疗方式,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患者会出现气压伤以及脱机困难等问题[6-8]。近年来,无创通气技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呼吸衰竭有效治疗方式,其主要通过吸气、呼气时提供气道正压,可有效克服气道阻力,改善通气,缓解患者呼吸肌疲劳,防治气道和肺泡塌陷、萎缩,促使肺泡气向血液内弥散,进而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9-12]。但持续为患者进行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时,发现当机械通气时间超过20 h/d,患者可能会出现显著负性情绪,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胃肠道功能障碍以及感染等问题。为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自主通气,本研究为患者提供间歇性提供正压通气,患者在间歇期可自主进行呼吸,不仅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同时也可减轻患者呼吸道束缚感,提升患者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13-15]。本研究在比较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呼吸功能指标变化时发现,观察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当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间歇性通气时可有效提升功能残气量、肺泡内正压,缓解呼吸乏力。此种通气方式由于可实现间隙性通气,因此可极大提升患者自主呼吸功能,进而降低人机对抗,并促使肺泡扩张。也有学者提出,无创正压间歇通气时可有效改善肺泡通气功能、氧合功能,进而快速纠正患者低氧血症以及二氧化碳潴留[16-18]。

研究发现,慢阻肺并发呼吸衰竭时不仅可影响患者肺部通气、换气功能,同时也会加重低氧血症,进而诱发肺动脉高压,使得患者出现心功能衰竭,右房压力提升,同时也会刺激儿茶酚胺释放,进而加速患者细胞内钾水平降低,恶化疾病。本研究在比较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无创机械间歇通气不仅可改善患者通气量,也可提升呼吸道和肺泡内压,扩张支气管,降低气道阻力,减少呼吸能力消化,有效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回心血量,减轻患者心脏负荷,缓解心室跨壁压,改善氧合指标,增加患者心肌供氧量,更便于心肌输血量提升[19-20]。比较其他学者研究结果时发现,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正压间歇性通气,不仅可帮助患者恢复肺部功能,同时也可减轻心功能负担,有效提升患者恢复总有效率[21]。

比较患者各种并发症时发现,多数患者会因为治疗产生感染或者胃肠胀气。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接受治疗时间歇性通气,并不影响患者的正常饮食或活动,同时治疗过程中也配合良好控制感染方式,因此患者的各种并发症较少。对照组采用持续通气时,由于患者长期接受设备辅助呼吸,因此产生胃肠胀气以及感染等问题的概率更高。

综上所述,为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间歇正压呼吸疗法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血氧指标,也可改善心功能,无严重并发症。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机呼吸衰竭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