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长河奔向未来的大海

2022-02-11 07:05毛时安
上海戏剧 2022年1期
关键词:院团戏曲中心

毛时安

2011年12月,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宣告成立。这是上海文化改革,乃至全国文化改革中的一件大事。横空出世,石破天惊。这件大事的意义,我以为如何评价都不以为过。特别是把它放在它产生的语境中去透视。中国文化从新世纪到新时代之间,毋庸讳言,经过了一段相当难熬的岁月。整个文艺界在突如其来的市场经济大潮的汹涌冲击下,很难做出准确、有效的反应。当时国家也没有足够的经济财力支撑文艺发展。一时间,许多文艺单位不得不破墙开店,以商养文。养事业不养人,成为新世纪初最流行最时尚的潮流口号。相关媒体上充满了简单而不加分析的市场化、产业化的导向性言论,确实存在着文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的危险和可能。我曾在文化部各种会议上大声疾呼,人是事业的保证,人才是事业兴旺的标志。以人为本,必须养好那些为艺术献身的艺术家。

文艺院团必须改革,但如何改革,让文艺的航船劈风斩浪驶向未来,如何创造符合艺术规律的体制机制,促进、推动人民期待的那些“蓝天下阳光一样美好的优秀作品”的出现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大胆创新的顶层设计。特别是放在十年前的语境中,戏曲中心的设想和建构,很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胆魄。

上海现在被大家称为“魔都”。它背负广阔的内陆大地,面向辽阔的太平洋。中国大陆海岸线像一张弓,万里长江就是一支箭。地处长江下游,中国海岸线中点,对内对外两个对称文化辐射面交汇处的上海,就是当之无愧的箭簇。正是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它提供了南北文化、中西文化的丰厚滋养,也培育了它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

尽管我们可以把上海文化追溯到遥远的过往,在松泽文化遗址上发思古之幽情,但决定上海文化面目的主要基因是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综合。魔都的魅力在于它的文化,犹如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它在中国近现当代文化的版图上,是一块洋溢着魔幻般旖旎瑰丽文化色彩的土地,具有巨大引领性的文化形态。

戏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我们高度珍惜的文化瑰宝。它不仅积淀了许多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品性,同时保留了我们民族一唱三叹、无动不歌、无歌不舞、载歌载舞的审美样式,和以意境为核心的美学精神和审美趣味,五方杂处、南北兼容、中西并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海的戏曲院团之多,品种之全,为全国所罕见。这些院团不仅是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品牌,吸引着上海市民和南来北往熙熙攘攘的过客,而且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它们成为中国戏曲、艺术、文化不可或缺的时代承担者和代名词。由“麒老牌”周信芳任第一任院长的上海京剧院,是麒派艺术和海派京剧当仁不让的唯一大旗,多少年来在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创作上贡献了无数堪称经典的力作。以俞振飞为老团长的上海昆剧团,蔡正仁和他昆大班的师兄弟姐妹,全面继承了俞老和传字辈老艺人的传家衣钵和艺术精华,成为当今昆剧界当之无愧的“七梁八柱”。丁是娥出任第一位院长的上海沪剧团,流派纷呈,是上海本土剧种沪剧发展的大本营,也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现代戏创作汇演的“八面红旗”之一。以袁雪芬为首任院长的上海越剧院,是同时汲取话剧昆曲养料,中国古典戏曲走向现代当之无愧的排头兵,集中了几乎所有越剧流派的创始人。由筱文艳、何叫天、马秀英领衔的上海淮剧团,唱响上海滩和江淮大地。由刘天韵团长带着蒋月泉等十八艺人创始的上海评弹团,为来自这门姑苏吴侬软语艺术写下了华彩的一页。这些院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历史中,始终与人民同行,与群众携手,在时代的风雨搏击里,坚守艺术的良知,创造了无数风采照人的艺术形象,贡献了难以计数的优秀剧目,许多委婉动人的唱腔几十年来在民间随风播散……成为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不朽财富和永恒记忆。

应该承认,世纪之交,中国戏曲因为各种历史和现实、内部和外部的复杂原因,处在一个特别困难的时刻,戏曲大规模淘汰出局。从1959年的360种下降到2004年的260种,能演出的不到200种。有些剧种悲壮地剩下“天下第一团”,孤单地坚守着祖宗留下的文化香火。文化体制的改革,说到底,不是为了甩包袱,而是为了激活古老戏曲的当代活力,为了释放艺术的生产力。历史的关键时刻,并不是很多。历史的关键时刻,容不得重大的决策性错误。特别是对于戏曲这种艺术样式,尤其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上海戲曲。如果完全以市场化为改革标尺,它们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就是“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最后自生自灭,这是对上海文化智慧的历史考验。首先,必须改革,这是大趋势。不改革是没有生路,不会有发展和未来的。其次,改革必须遵循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戏曲艺术的规律。

传统文化古典艺术面临的现代挑战是一个全球化时代的普遍现象。在欧美国家,歌剧、芭蕾、交响乐的观众也在大规模流失, 逐渐陷于巨大的困境中。改革,有不同的路径和方法。一种是知难而上,以富有创造性思维,寻找破解困局的极富想象的改革方案。一种是人云亦云、脱离实际、偏离艺术,毫无风险地随波逐流,甚至甩包袱。在激烈变化的时代激流中,在简单化市场化导向的潮流冲击下,上海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寻找、开拓传统戏曲延续生命、展现时代活力的最佳路径和方式。32场座谈会,634张问卷,反复调研,紧锣密鼓地筹备,2011年岁末,新成立的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明确昭示,中心是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下的非营利性的戏曲院团集群,是以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统戏曲艺术,推动上海戏曲艺术健康发展为己任的公益服务性的事业单位。这里有两个定位的关键词:非营利性和公益服务性。非营利性解决了院团和市场经济的关系,不以盈利为唯一指标,突出艺术的社会效益和文化传承。公益服务性解决了中心与院团与观众的关系,中心不与院团争权争利,而是通过服务为院团排忧解难。可以说,戏曲院团这一“二性”定位,基本解决了院团和戏曲发展的后顾之忧,特别是遥相呼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艺思想。“二性”不是不要市场,而是在确立性质的前提下导入产业要素,更稳健地走向市场。应该承认,这敢为天下先的大胆改革举措,在十年前是需要相当勇气的。即使时至今日,依然具有相当的超前性和先发效应。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才是文化改革的初心所在。

中心成立伊始,立刻明确宣布,要做院团做不了的事情,解决院团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我看来,这就是为戏曲发展营造一片阳光和煦、春风化雨的文化生态环境。热带雨林的繁盛就是借助于其生长的小气候的温润,造就林木互相自由生长、竞争的空间。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充分发挥了整体战略制定、长远规划布局的主导作用,根据院团剧种特点,明确各自的发展定位。同时,院团创作遇到创作困难时,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明确重大创作选题,延请优秀主创人才,调动核拨投入资金……同时以集群化的规模效应,集中组织六家院团不断推出各种具有创新意识的展演,整体出击,赢得市场和观众,强化传统的当代活力。摆脱了戏曲院团长期陷于分散、零星,各自苦战的状况,也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以演出为中心的创作目的得以有效实现。

十年辛苦不寻常。十年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动摇,突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追求高质量的原创新作。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每一个重要历史节点上都贡献了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留下了自己深深的足迹。特别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先后创作了京剧《换人间》《红色特工》《浴火黎明》、昆剧《自有后来人》、越剧《山海情深》、沪剧《敦煌女儿》《陈毅在上海》、淮剧《浦东人家》《闯上海》《寒梅》、评弹《战·无硝烟》……在舞台上,展现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塑造了无数牺牲、奉献、矗立在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形象。在2020年疫情蔓延的危急时刻,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凝聚力量,积极动员,创作京剧《心的力量》、昆剧《济世行》、越剧《从我做起》、沪剧《阿拉上海人》、淮剧《在这个春天》、评弹《秀发》等短剧,短视频4000余个,174场云上直播2760万人次观看,“东方之韵”展演周荟萃名家名剧,在13家平台同步上线,200多万人次观看,并在云端为疫情中的意大利和欧洲观众送去上海的关切。

扎根人民,服务人民。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实施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2017年,获得“文华奖”、“梅花奖”、“白玉兰奖”的艺术家们,9天,行程5000公里,走遍沪宁陕蒙。2018年,长三角“三奖”艺术家,9天,行程1600公里,为安徽浙江江苏上海三省一市电力、交警、环卫、医疗、社区中小学生慰问演出。2019年,“科创强国,文化筑梦”,长三角“三奖”艺术家深入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改革先行先试区,采风、慰问演出、交流座谈,探索科技艺术融合发展的新路,积极响应国有院团“以演出为中心”的号召,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艺术的主人。众所周知,现代传播除了内容资源,亟需优质内容的积聚和传播平台。十年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以满腔的热情,把六家戏剧院团凝聚起来,创建了“东方之韵”“戏·聚精典”等吸引观众并具有广泛品牌号召力的演出平台,极大地释放了艺术生产力。演出场次从成立伊始的770场,发展到疫情前每年6000场上下。2016年到2019年,演出总场次达24494场。同时,中心创办了探索戏曲实验,培养、争取年轻观众的“戏曲·呼吸——上海小剧场戏曲节”,经过5届品牌培育,2020年升级为“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申报剧目同比增长83.79%,2021年同比增长41.17%。数字是冰冷的,但数字后面的情怀是炽热的。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同时以“大兵团”的艺术集群出征,不断举办各种惠民演出,组织各院团“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戏到基层、社区、校园,让观众充分领略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真正分享了人民作为文化主人的权利,给戏曲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如何处理戏曲的传承和创新的关系,是几十年来困扰戏曲发展的重要问题。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一方面始终不忘根本,不忘来路。六家戏曲院团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一大批艺术精湛的传统保留剧目。中心十年来复排了一批传统经典,昆曲的俞派艺术的研修、一百出折子戏的学习,尚长荣亲授“三部曲”、举办尚长荣表演艺术研修班,越剧王派范派毕派的专场,新人担纲创排传承版京剧《曹操与杨修》、四本昆剧《长生殿》、沪剧《雷雨》,整理改编麒派名剧《檀渊之盟》、越剧徐王经典《追鱼》、沪剧骨子老戏《陆雅臣卖娘子》《借黄糠》、淮剧《三女抢板》、评弹《庵堂认母》……中心牵头,组织青年演员夏季集训,苦练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的传统戏曲基本功,精心打造“明天的台柱”。联合长三角地区京剧、昆剧、沪剧、越剧、淮剧、评弹、绍剧、揚剧、平调、瓯剧、乱弹、梆子戏、黄梅戏的17家院团、13个剧种、37名演员轮番登台,在“东方之韵·梨园武荟”一展把子功、毯子功、扇子功、水袖功……中国戏曲的武戏绝活,为渐临绝响的武戏注入生命的活力。在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之际,上海昆剧团令人惊艳地首次完整地把汤显祖的名著“临川四梦”搬上舞台,世界巡演80多场,2018年远赴奥地利、俄罗斯,同时接受德国柏林艺术节邀演,上座率超过九成,欧洲观众占比95%。《每日镜报》以“致敬中国昆曲”为主题,大幅报道上昆的柏林献演。20多家主流媒体刊出30余篇报道,不约而同采用“向中国传统文化致敬”形容这次巡演,让国际上感受到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艺术魅力,也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更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传统经典昆剧《景阳钟》、越剧《西厢记》拍成3D戏曲电影,先后在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奖。另一方面,以张扬艺术个性,突出实验性探索性的小剧场戏曲节,激活、释放艺术创新的青春活力,为戏曲的都市化、年轻化,为戏曲的未来发展提供“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文化意识和艺术养分,守住传统,突出原创,既盘活了存量,又激活了增量。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在职人员平均年龄37岁。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以高水平的专业水准和忘我的敬业精神,使出十八般武艺,兢兢业业为院团服务,形成了中心和院团适应戏曲规律的统分格局,实现了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成立之初设定的“在传承中保护,在创新中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服务大众的过程中出戏出效益”建设成全国有影响力的戏曲院团集群的目标,为把上海建设成国际文化大都市做出了不负众望的应有贡献。

行百里者半九十。戏曲团体的改革任重道远。我们期待,在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持续不懈的努力下,中国戏曲的历史长河,波涛滚滚,奔向未来的大海。

(作者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

猜你喜欢
院团戏曲中心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对文艺院团中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考
戏曲从哪里来
传统戏曲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演艺产业多元发展的新兴开拓者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先定中心后搭配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