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峰
在安徽霍山当地,流传着以四弦书、花鼓、锣鼓书、渔鼓等说唱为主的曲艺音乐。这些曲艺音乐在当地被称为“小戏”,或“小捣戏”,基本都以说唱为主。这些“小戏”大部分都没有固定的歌词,人们在演唱表演时可以随自己突发的灵感而增减和随便逗趣来增加与台下观众的互动。过去这些“小戏”有的带有色情挑逗唱段或歌词,当地人称之为“荤戏”,也有说小戏是“七捣八捣”或“捣奔”,就是不正经的意思,所以称它为“小捣戏”。
霍山“小捣戏”基本都用当地方言来演唱的,不精通霍山地方方言,很多时候会不知道台上演唱的人在唱些什么。正是因为是用当地方言来演唱,所以霍山小捣戏又更添了一份韵味。
霍山当地的方言与六安、合肥一带的发音比较接近。前鼻音与后鼻音不分。“n”“l”不分,比较严重。比如“牛柳”霍山的发音基本是“niu”(二声)“niu”(三声),“流水”发音基本是“niu shui”,而且经常在词语中带“子”或者“巴”。例如“东西子”“葫芦子”“樱桃子”“脚巴心”“手巴心”“腿巴肚子”。另外很多词霍山还有他们自己的说法,比如:
大前天 霍山方言:大茄个
例:大茄个下过雨,天上出现彩虹了。
刚才 霍山方言:江材
例:你找小李?他江材才走。
突然 霍山方言:炸不炸
例:你炸不炸蹦出来,吓我一跳!
偶尔 霍山方言:三部之
例:你三部之没事就来我家坐坐。
丢 霍山方言:板
例:那件衣服没用了,我把他板掉了。
1.四弦书简介。四弦书是土生土长的霍山民间曲艺音乐。霍山“小捣戏”在以前都是穷苦的农民演唱的歌曲。有写爱情的,也有写生活和劳动的。四弦书得名是伴奏乐器为四根弦的四胡,当地人称四胡为胡琴,所以四弦书又叫“胡琴书”。一般四弦书的表演都是自弹自唱,自己打节奏。伴奏乐器主要有四胡或二胡、响板和“穷甩”(即醒字木或醒木)。四胡与二胡外形相似,与二胡相比多了两根弦,轸和杆都是用枣木制作而成。琴筒是圆竹做的筒,在一端蒙着蛇皮。响板使用两块檀木制成的,一块长一块短,板的一头钻有孔,用绳子把两块板拴在一块,在两板之间系一疙瘩方便两块板的张合。
2.四弦书的唱腔。白调和乐调分别是四弦书的两大唱腔。
白调(定弦5-2),字比较多,行腔少,接近口语化的说唱,节奏流畅、多用于叙事说理、争辩段落。
乐调又分为欢乐调、悲乐调和愤乐调三个腔行。欢乐调(也叫喜乐调,定弦5-2),顾名思义比较活泼、欢快、跳跃,大多用于传达喜悦之情。悲乐调(定弦5-2或2-6),旋律较少跳进,速度较慢,多用来表达悲哀,哭泣的情节,尤其是妇女的哭泣。愤乐调(定弦4-1),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多用于表现男人悲伤愤慨的情节[1]14-15。
四弦书的唱腔和其他曲种的唱腔大同小异,早期的四弦书曲调简单,歌词少,有很长的拖音,非常的单调。为了适应演唱长书、时代的发展以及观众们的喜好,以刘应才为代表的老艺人携同其他艺人们反复琢磨霍山当地民歌小调和坠子等曲艺特点,加以改进和运用,逐渐的把两句式的老调改成四句或者六句,形成各种不同的固定曲调,主奏乐器是四胡和响板,伴奏的乐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增加了扬琴、笛子等。
3.四弦书的艺术特点。四弦书的演唱分为前奏、开场白、演唱正书三个部分,每场演出都是如此。前奏即是用四胡拉大段过门,然后用四胡做拟音,或学小孩哭声,或学人们对话和动物的叫声等等,声音形象、生动、逼真。主要部分开始后则以唱为主,边拉边唱,穿插道白或较长的间奏。四弦书一般由一人或两人表演,一人主唱,另一人穿插进来应答或帮腔。也有四人表演,一人主唱,另一人帮腔,其他两人拉四胡和二胡或者其他乐器伴奏。多由婆媳,母女或者姐妹同唱。主唱人左右手分别拿一瓷碗和竹筷,相互敲击用来打节拍伴奏[2]。帮腔人左右手分别拿一铜制的小酒杯形状的盅,相互敲击打节拍。演唱者多是已经结过婚的妇女。同凤阳花鼓一样,在以前,都是用来乞讨的手段。没有固定的场所来演唱,大树下、稻场上、农舍大院里都可用来表演。
四弦书在段落的运用上比起一般的戏曲要灵活。演唱者根据歌曲描述的内容和时间,表演可长可短,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灵活改变。但都必须唱完某一个叙事情节或者一段故事。四弦书一般有七字句和十字句两种基本句式。七字句式一般的节奏是2+2+3,多用于四弦书的前几句和中间的段落。例如《丛十字》的开头句:上场—来我—言一回,基本节奏是:××—××—×××(谱例1)。
后来出现的八字句式和九字句式也都是从七字句式演变而来的。八字句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句式的中间直接加字:有2+2+4和2+3+3两种句式,如:“将”(谱例2)
第二种是在句子前面加入不占实字拍数的垫词或衬词。九字句式的节奏也有2+4+3和4+2+3两种。例如:将我出了一根大屋梁,登在众人他头上。十字句是根据内容来规定的,基本的节奏为3+4+3。
四弦书在唱词的韵律方面有上仄下平和喜用宽辙韵两个特点。例如,表现上仄下平特点的《竹木相争》:“木头张口喜洋洋,叫声竹子听端详。我木头家住江西省,斗大罗粗几丈长。”单字句式一般多不在辙上,因为它大部分都属于仄声,字唱出来的时候声音比较短促,不便于行腔。平声便于行腔,可以拉长,顺韵,演唱起来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朗朗上口,便于人们记住。采用宽辙韵,比如发花、中东、言前等。例如《竹木相争》中的“喜洋洋”“听端详”“几丈长”采用的是“江阳”辙。有时也有采用“啊”等语气助词来提韵。
四弦书有两个旋法特点:一是旋律跟当地的方言音调结合的非常紧密,歌曲唱腔多是大二和小三度的级进。这是根据歌曲表达的情绪需要来运用的。有时候也用大小六度或小七度的跳进。一般来说,表现明快叙述性的《喜乐调》音域不宽,起伏不大。而《悲乐调》和《愤乐调》音域较宽,起伏也较大。《白调》则介于《喜乐调》和《悲乐调》《愤乐调》之间。二是运用了很多的装饰音。装饰音的作用是调整唱词的语言音调节奏与旋律的吻合,避免旋律的进行与四声相悖,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旋律的线条美,是四弦书最重要的润腔手法[1]14-17。
4.四弦书的代表艺人。刘应才出生于1909年冬,是四弦书最具代表性的的艺人,他是四弦书的第四代传承人。七岁那年因患眼疾导致双目失明。为了谋生,十岁那年拜刘跃挺为师,学说唱。后来又跟着陈玉宏老师,也就是师祖——师父刘跃挺的师爹学拉琴和四弦书。刘应才的天分很好,一年以后便能自拉自唱民间小曲。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参加了红军宣传队,宣传抗日。刘应才一生传唱四弦书,从事演唱事业的六十余年里,他走南闯北,江淮大地哪里都能看到他的足迹。他带过不少的徒弟,有本县的也有外县的。凭着对音乐的热爱把四弦书传遍了安徽省的各个地方。
1.花鼓简介。花鼓又叫花鼓词,也是霍山县流传的年代较久远的民间曲种,早在清朝光绪年间的《霍山县志》上就有花鼓的记载。花鼓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已经没有办法考证。但是现在,无论是在城镇还是乡村,逢年过节依然会见到玩灯和玩花鼓的节目。由于花鼓的形式单一,所以一般都与玩花灯和舞龙舞狮一起出现,为它们做垫场。唱词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歌唱生活也可以预祝丰年和发大财。由于唱词的内容为演唱者自己编创,语言通俗朴素、贴近生活,有独特的区域特色,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2.花鼓的唱腔。霍山花鼓的唱腔分山区和畈区两大类,山区唱腔又分为南调和北调两类,主要以当地的大化坪和漫水河区为代表;畈区唱腔又分为东乡唱腔和西乡唱腔。不管是畈区唱腔还是山区唱腔,它们都是受当地秧歌、民歌的影响而产生的花鼓调。漫水河(霍山的一个乡镇)花鼓因为接近湖北英山所以成为南调。南调花鼓的歌词句数都是偶数,且全部都是徵调式。每句都有领唱和帮腔合唱。合唱的人根据演出场地的大小,人数多少不等。北调是因为接近北边地区,所以成为北调。北调花鼓的歌词句数多是奇数,调式都是徵羽交替。演唱风格与南调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南调气氛热烈而北调轻松委婉。
3.花鼓的表演形式及艺术特点。与凤阳花鼓相同,霍山县早期流行的花鼓也是由一男一女演唱,但女的大多由十五六岁的男孩来反串。一人敲鼓一人打锣。与凤阳花鼓不同的是,霍山的花鼓是一种挎在腰间的一种长形的小鼓,用鼓槌敲击。边唱边敲,边舞边唱,二人对唱。由于早期的花鼓是用来行乞,不论是在人数还是表演形式上都比较单一。现在的花鼓,表演性更强,由以往的两人增加到三五人甚至更多,加上花鼓灯一同演出。还是以唱歌为主,花鼓灯和打花鼓有专门的人员表演用来伴舞。主唱演员一般由男性担任,称为“中搭”,另有一些女角在旁边帮唱和音。花鼓一般用女角,花伞一般由男演员撑执。
霍山花鼓的伴奏用的全是打击乐器,因为花鼓又被人们称为打花鼓。伴奏一般用一种形似小罗直径15厘米的马锣领奏。待马锣敲响后其他乐器才开始演奏。一般花鼓的前奏比较长。前奏过后,中搭开始演唱。一般根据中搭现场作词。所以对中搭的要求很高,伶牙俐齿,思维敏捷,声音清脆。可谓做到既能说又会唱。花鼓的句式和字数都比较灵活,字数根据中搭临时反应不定,演唱时用的都是方言土语,韵律多数都一韵到底。例如《小小信纸四方方》中用的是“江阳”辙:
小小信纸四方方,写一封书信回家乡。
上面写着我的父母,下面又写我希望,
你在家中孝敬爹娘。
霍山花鼓一般有化妆和不化妆两种表演形式。二者基本相同。化妆的花鼓,中搭一般身穿长大褂,头戴翻边帽,打扮的很神气。通常两边会有四五个穿着红色或者绿色衣服的女演员。她们手拿手帕和彩扇伴在中搭的两侧,中搭作演唱时,两边的演员翻绕扇子和手绢,按照伴奏的锣鼓节拍走碎步。中搭独唱的大多是吉利讨人喜欢的词语。有钱的人家听得高兴了会包上很多的红包要求中搭多唱以讨吉利。伴舞的姑娘们除了伴舞外还会唱一句和音“搭子哥哥唱的怎么样”来与观众进行互动或者引导观众喝彩、捧场。
1.锣鼓书简介。锣鼓书也是霍山县流行的比较早的曲种,早在清末民初就有一些穷苦艺人表演锣鼓书走门串户,沿街乞讨。因为锣鼓书的伴奏乐器只有一个鼓和一个锣,所以当地人就称其为锣鼓书。辛亥革命后,锣鼓书又把辛亥革命的故事编成歌词演唱,群众又称为“革命歌”。民国初期反袁农民起义军领袖白朗率起义军攻打霍山时,用唱锣鼓书的形式进行宣传鼓动,所以又称为“白朗歌”。
锣鼓书发展到鼎盛时期,是在1915年。当时一个定远县的艺人为了生计逃荒来到了霍山县,在茶馆表演锣鼓书糊口,那时听众很多,群众们都很喜欢,有很多人都跟着学,使得锣鼓书渐渐地得到推广。
2.锣鼓书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锣鼓书的演唱形式有三种,一是“门歌”。门歌也称为“光棍溜子”。“光棍”是因为锣鼓书最初为一人(即光棍)演唱,自己打锣鼓。演唱时左手拎锣右手锤,鼓用鼓架架起。二是“三把刀”,两个人表演。表演者为了吸引观众,一人用两手轮番抛出三把刀,另一人自己打鼓自己演唱。或者是一人抛刀一人接刀,两人一同表演。三是“锣鼓书”。锣鼓书一般由一男一女两人表演。两人或站着唱或边舞边唱[3]。
锣鼓书的句式大多是七字句:×× ××︱×××︱,有时也会出现八字句,只是演员在演唱时把字唱弱或一带而过,基本不改变原本的重音。霍山锣鼓书往往有一个“书尾”,即在每一腔或者每一段结束后,都用两三个字来收尾,起到调侃逗趣的效果,又有点睛之妙。如《迷途惊梦》中(谱例3),从“手表抹掉还不够”到“卖掉老婆来还账”,最后用“砸锅啦”三个字收尾。
3.锣鼓书的唱腔。锣鼓书的唱腔从头到尾都是羽调式,基本没有调式转换。用重复和紧缩的手法,增强了节奏感,朗朗上口,引人入胜。旋律基本是五声音阶级进,偶尔出现六度、五度、四度的大跳。锣鼓书的前奏非常简单,其中,门歌是“×××︱×××︱×××︱×× ××︱×××︱×”;光棍溜子是“×× ××︱×××︱×× ××︱×××︱×︱”锣鼓书是“×××︱×××︱×× ××︱×××︱”。传统的锣鼓书都是艺人口头编作,没有固定的字数和词本。正书的唱词根据情节增减不一,字数句数也都根据内容的不同而不固定。由于唱词中的生活用语比较多,所以多选用比较宽辙的字来押韵,正文第一句就开始起韵。也有在中间换辙的,叫做“花辙”。这在锣鼓书中也是比较常见的。
1.渔鼓的历史沿革。渔鼓本是湖南古老的民间曲种。后来由湖南人周正列传入霍山县。周正列,1934年生,祖籍湖南。后因工作来到安徽霍山。在湖南,渔鼓是一种乞讨艺术,因为艺人在表演时敲击鱼皮蒙做的类似于鼓的乐器而得名。
2.渔鼓的艺术特点。渔鼓的演奏乐器有两种:一种是简板。简板由紫檀木制成半圆形,共两块,演奏时用手指一紧一松敲板。另一种是渔鼓。渔鼓是用非常粗大的毛竹制作的,取竹子的一节,把竹节打通,竹黄掏掉,在一端蒙上鱼皮。表演时,一人把渔鼓夹在腋下,用另一只手拍打鱼皮鼓面,交替敲打绑在右膝盖上的小钹伴奏,另一人击板演唱。后来发展到击鼓者领唱,四名女演员助唱或与领唱一唱一答形式表演。伴奏乐器也逐渐加进了二胡、三弦、扬琴、竹笛以及瓷碟、小酒盅等,表演时,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鼓板打节奏,碟、盅配合打花点。
渔鼓的歌词一般是七字句,每四句为一段。曲目基本取自大鼓书,大多为六声徵调式,多为级进。喜用留头改尾、拼接、模进等手法。歌词多用“江阳”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演出了一些歌颂社会主义建设、人民生活欣欣向荣、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内容的作品。
霍山“小捣戏”是流传在六安市霍山一带民间的,具有浓厚地缘性特色的曲艺音乐。是有白有唱,有舞有歌,有故事情节的小型综合艺术。具有群众性、简便性、灵活性等特点。这种曲艺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口耳相传几百年,已然成为本土传统节日庆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它作为当地民众抒情达意的一种方式,得益于其单一的结构,这使得它不仅好记又好演。其中作为串联曲艺的故事情节,凝聚了民间艺人的智慧,浸润了霍山当地的民风,表达了山沟沟人民的欢与喜、悲与情,更是成为历史研究学者眼中宝贵的篇章。
毋庸置疑,霍山“小捣戏”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每一面都闪耀着霍山文化的光芒,折射着当地的社会历史、时代生活与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