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

2022-02-11 08:29陈木小,韩政,王奕晴
中学生天地(A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形式美的同学

本期主持人席 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奇葩说》辩手

无论是美术馆里的艺术展品,还是陌生人身上的一件衣服,抑或是手机里的某张图,我们看到时总会禁不住发出“好美”或“这也太丑了”的感叹。置身于一个如此广阔精彩的世界里,我们总会沉浸于审美这件事。然而,美真的有标准吗?

1 你觉得每个人对美的认识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为什么我们认为《断臂的维纳斯》《清明上河图》是美的?如果一样,为什么有时候我觉得美的东西,其他人并不这么认为?

王瑜佳:不一样。我小时候看到《清明上河图》时,就不觉得美,只觉得作者好厉害,很有耐心。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说它美呢,因为你说,我说,他说,渐渐人人都在说,即使心里不觉得它美,嘴上也要承认它美。事实上,每个人对美的认识不一样,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中华洋震:不一样。《清明上河图》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画中的高超技艺也给大多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小部分人(尤其是专家)宣扬他们认为的美时,越来越多的人会混淆技艺和美的概念。

陈圣悦:不一样。我们会用“美”来形容《清明上河图》《蒙娜丽莎》这样的名作,是因为我们从中得到了情感的共鸣,但这是个体的共鸣,所以才会有专门研究一幅画的学科、有研究《红楼梦》的“红学”。我们会同时觉得某一件作品是美的,但认为它美的理由千差万别。

王奕晴:一样。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人类形成了美的共识。很多时候,即使是没有学过美术的人,也会由衷地赞同某些事物是美的,而专家只是分析出了“美”的背后逻辑和内在规律,比如构图、色调、布局、线条,而分析千变万化也离不开美本身具有的基本元素。美的形式法则就是我们对美的共识。

2 你觉得美有模式吗?比如黄金分割率。如果有,按照一定数学比例、一定组织形式构成的事物就是美的吗?

中华洋震:没有。不定性也是形成美的因素之一。

陈圣悦:有。虽然我们对美的想象非常浪漫,但眼睛和耳朵都非常诚实:只要符合某种模式,我们就会认为它美。所以才有中国画里的“三庭五眼”、音乐上的五声调式。这些都是由古人总结出来的符合大众审美的模式。但关于美的具体的实现,还留给我们很灵活的空间。

王奕晴:有。比如杜甫的诗、颜真卿的字、韩愈的文章,它们给予大众一个标准和模式,让人人皆可习之、为之、作之,从而推动艺术的平民化。

张诗语:可以有,但不一定要有。如果艺术都按照一定的数学比例、模式来完成,就成了生产线上的产品。就像素描教室里的阿里亚斯、大卫石膏像,它们本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现在却成了人人能拥有的工业制品。我见过一个UP 主用黄金比例来绘制肖像画,也不怎么好看。所以我认为创新很重要。

方诗蕙:美有局限性,也没有局限性,关键在于前提是什么。在素描考级时,考官评判你能否通过这个级别,就一定要考虑画作的明暗对比、三原色搭配等。如果抛开评定等级的前提,考官可能认为你用一种不同寻常的绘画方式完成的作品也是美的。

席瑞:大多数同学都赞同美存在一定的范式或形式,有些同学从生理的角度去理解,比如眼睛、耳朵会对某些要素天然感到愉悦,有些同学则从艺术传承的角度出发,认为这些形式作为审美经验的凝结流传了下来。大家对美的理解也十分辩证,并不为形式所拘泥,认为形式也容易造成美的僵化。当然,也有同学认为,不确定性恰恰是美的一个方面。事实上,关于形式、比例、数的构成与美之间关系的理解,缘起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究竟应从物理学的视角去测量美,还是应在社会历史文化中去感受美,成了最后也最关键的问题。

席瑞:大多数同学认为美是因人而异的,甚至在面对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名作时,也认为它并不美,或者认为它是被定义的艺术品,自己并不喜欢。这些同学的表达很勇敢,也让我惊讶。美确实有主观性,但如果每个人对美的认识都不同,美就成了一种相对性的东西,我们谈论美就失去了意义。也有同学认为美有普遍性,这种对审美的共同感受来自历史的积淀,尽管我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对美的形式法则依然能够做出直观的判断。这位同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并非抽象地把美理解为一种永恒的美,而从历史的、形式的维度去看待美。正是历史文化的差异,使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人存在审美差异,但同一历史文化群体的审美又是相似的,而形式的法则确保了一种普遍的美。关于这种美,来看下一问。

3 你觉得审美更多是由先天的生理性还是后天的文化熏陶决定的?审美可以被培养和提升吗?

空心小芦苇:后天决定。大多数情况下,美会受到外界的环境影响,就像很多人会不自觉地跟着潮流走。而审美能否提升更加显而易见——不然美术课有什么用啊?(笑)

中华洋震:后天决定。春秋时楚王好细腰,至唐代以胖为美,现在又重归于以瘦为美。正是后天的文化熏陶,使人的审美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审美趋同,让一代有一代的审美偏好。

张诗语:后天决定。比如对于花瓶的装饰,康熙帝和乾隆帝的审美都相对繁复浓烈,而雍正帝喜欢纯色(可能内心复杂的人更喜欢简单的东西吧,纯属猜测)。不过,审美没有高低之分,喜欢大红大绿不能说是庸俗的,喜欢淡墨淡彩也不一定是优雅的,因此没有所谓的审美提升。

阮梦雅:先天决定。香水调香师必须靠敏锐的嗅觉来打造香水这一精密艺术品;直男和女友逛街时,不管女友怎么教,他都无法分辨口红色号。有些东西真的需要天赋。

王沈伟:关键在于是“审”还是“美”。“审”当然是由后天决定的,学习、训练让我们懂得欣赏凡·高的《向日葵》、莫奈的《日出》。而“美”则对应我们本能的感官感受,灿烂的花田、动人的日落,让我们不自觉为之神往。这种体验美的原始能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刻意提升可能会适得其反。

席瑞:同学们的回答触碰到了很多关键的命题。大部分同学认为美是由后天的文化熏陶决定的,并给出了丰富的例证,来说明审美的流变。有的同学认为审美没有高低之分,不同的文化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审美趣味。也有的同学认为审美能力是先天性的,还举出了非常有趣的例子,比如男生难以分辨口红色号。有同学说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人人都能感受,后天过多的学习反而会影响人对美的判断能力。不得不说,美确实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我们一起来总结。

主持人总结陈词

要回答美是什么,就得回到美学的源头,即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的《大希庇阿斯篇》,柏拉图借希庇阿斯与苏格拉底的辩论层层展开,讨论“美的本质”。同学们的很多发言听起来有一定道理但又不够全面,其实早就被一一驳倒。

首先,美的本质不等于美的事物,因为美的事物千变万化,没办法用一件事物来指代美;其次,美也不是某种质料与形式,因为质料与形式都源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观念;再次,美不单单是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或有益、有用的事物,它与实用无关,美不是功利的;最后,美不单单是恰当(形式上)。然而,关于美是什么,他们并没有得出结论,只留下一句“美是难的”。

在这段丰富的辩论中,有一点是我们今天讨论的:美是不是恰当,是不是要符合一定的形式。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一种和谐的比例。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哲人都在讨论万物的起源,他们把世界理解成一个个由单一法则所主宰的有序整体,毕达哥拉斯更是直言,万物源于数字。这种数字宇宙观的诞生,也投射到美学领域。这种将美客观化的理解使得美的问题变得相当简单,所以其影响也很深远,许多画作、音乐、建筑都遵循着一些比例,一直到文艺复兴晚期,这种迷思才开始被挑战。

我们真的天生就痴迷于黄金分割率,认为美丽的身体颈部的周长就一定是手腕周长的两倍吗?随着物理学的发展,这种宇宙观越来越不成立,伽利略将地球挪出了宇宙中心,开普勒认为地球绕着一个以太阳为中心的椭圆轨道旋转,根本不是什么完美的同心天体系统,布鲁诺更是设想了无限宇宙。

因此,所谓客观的、符合一定形式的美,也只是人们对模式的一厢情愿的遵守,正如同学说的“用黄金比例来绘制肖像画,也不怎么好看”,埃德蒙·伯克也是这样反驳的。

美是主观的,但又不是完全相对的。大漠孤烟、小桥流水的自然之美,人人可以感知,但人文之美还需要文化、教育的积淀。缺少对宋代以及风俗画的知识储备,可能并不觉得《清明上河图》美;不懂中国古典诗歌,就没法理解杜甫、李白。

审美是有共同体的,但对于不同历史、民族、信仰、地域等的人来说,审美又存在差异。在纵向上,审美是有高低的,乾隆贵为皇帝,写出的诗也终成历史的尘烟;但在横向上,审美却没有贵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美学构成了世界丰富多元的文化色彩。

猜你喜欢
形式美的同学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