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电影《悬崖之上》的电影符号运用

2022-02-11 19:19班宇佳
戏剧之家 2022年35期
关键词:悬崖符号文本

班宇佳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悬崖之上》结合了多种类型元素,讲述了革命特工执行任务时曲折惊险的经历,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具有深远意义。影片的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获得了市场肯定,主创团队凭借该片在第34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上斩获了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摄影三个奖项。本文通过分析《悬崖之上》中的电影符号,希望能够让人更好地理解影片是如何表达和传播主流价值观的。

一、《悬崖之上》中的符号解读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主要通过摄影画面、录制声音以及后期剪辑合成文本,将制作团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思考传达给观众。主旋律电影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被编码进电影符号中,传递给观众,潜移默化地进行价值观输出。

(一)影像符号

1.色彩符号

色彩作为艺术概念,最早应用于绘画艺术的研究中,后逐渐成为电影的关键艺术符号。“色彩作为影像的修辞性因素决定了呈现内容的情感倾向和文化属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叙事进程,制造故事与真实之间的心理距离,强化着影像的戏剧张力。”[1]电影创作者运用色彩符号将电影的情感内容融入其中,利用色彩符号的能指进行电影话语空间的建构,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悬崖之上》作为主旋律谍战片,采用了黑白对比、冷暖对比的色彩效果。影像的底色主要采用冷色调,故事发生在冬季的哈尔滨,雪是影片的核心视觉符号,“大雪纷飞”和“满地积雪”的场景不停出现,白色成为影片中的主要色彩符号。为了营造谍战紧张刺激的氛围,影片中的人物服饰、建筑外观以及室内布景都采用了与白色相对的黑灰色调。黑白色调共同营造了影片寒冷萧瑟的氛围,也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反差,代表了光明与黑暗的对比,象征着现实中一场正邪之间的较量正在展开。

虽然影片大部分采用了冷色的摄影基调,但观众仍然能够瞥到夹杂着的暖意。影片在表现残酷战争之外,更想传达的是舍生取义的民族大义和黎明终将到来的历史逻辑。因此,影片中许多场景还加入了暖色点缀,有意呈现出冷暖对比的效果。小兰与张宪臣重逢,回家后饭桌上的一幕,整体色调偏暗,但画面左侧微弱的灯光点缀着整个昏暗的画面,这隐喻了他们冷酷外表下的战友之情。张艺谋曾表示:“我们常常用寒夜中的灯光这一暖色去点缀,让它看上去似乎永远是人们心目中那个柔软的地方,好像是你的家,是一个归属。”[2]影片中暖色调的点缀,与黑白构成的冷色调形成反差,在凛冽黑暗的环境下传达着革命的希望、必胜的信念。

2.人物符号

人物符号是电影中最常见的影像符号之一,指电影中对真人的影像呈现。主旋律电影中,人物是凸显主流价值观的主体,承载着电影的精神内核。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能够有效引导观众对电影人物及其所体现的主流价值观产生认同。

《悬崖之上》聚焦20 世纪30 年代日军在背荫河犯下的历史罪行,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塑造出各具特色的特工形象。影片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凸显了他们的个性差异,使电影中的人物设计更符合人性,形成了多元化的人物符号系统。他们有各自的长处,也同样有性格的短板。张宪臣、周乙、王郁属于经验丰富、相对沉稳的老特工形象,他们坚强隐忍,能为了民族大义将个人情感埋藏在心里。周乙长期潜伏于特务机关,能淡定从容地化解危机;张宪臣经验丰富,巧妙地拿到了密码母本,意志坚强,能扛过特务的严刑拷打。楚良、小兰则是能力突出、稍显稚嫩的年轻特工形象。楚良知识丰富但行事略冲动;小兰记忆力强但缺乏经验。尽管他们性格各异,但都是心怀信仰的革命英雄。这些人物符号共同体现了舍生取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这是他们共同的精神特质,也是影片想要传递给观众的价值观。除此之外,影片还塑造了一些革命中的边缘人物符号。他们不是冲锋陷阵的革命先锋,却默默地坚守在革命事业的隐秘角落。影片中的老韩曾经帮助周乙与上级传递消息,还承担了运送王子阳的工作。这些边缘人物符号映射着参与中国革命事业的平凡英雄形象,体现了每一个普通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忱。

(二)情感符号

电影一级符号中的能指与所指具有同一性,观众能够通过接受电影画面,清楚地了解电影符号的所指。麦茨认为,电影是“想象的能指”,一级符号中的能指与所指构成了二级符号系统中的能指。观众常常会被影片中的情感所打动,虽然包含了想象的成分,但毫无疑问,情感是电影二级符号中最重要的能指。

主旋律电影对历史的建构意在引起观众对某一历史时期的集体记忆,唤起社会大众的集体情感。《悬崖之上》运用了明显的情感符号——“乌特拉”。影片开头就交代了此次行动的代号:“乌特拉”。“乌特拉”行动就是拯救背荫河的幸存者王子阳,向国际社会揭发日本的战争罪行。影片重点拍摄了行动前特工们与特务的反复周旋,而最后“乌特拉”行动的完成被一笔带过。如此设计的电影情节并不是艺术上的缺陷,因为影片想要表现的不是行动本身,而是革命精神。行动前的挣扎与周旋是革命者信仰与意志的集中体现,而“乌特拉”这一情感符号正是集体情感的象征。影片中多次提到乌特拉的具体含义。“乌特拉”在俄语里是黎明的意思,影片将一个具体的词语与现实的战争情境相联系,将其上升到了民族与国家的高度,唤醒了观众对战争结束、革命胜利的历史记忆。“乌特拉”不仅是一个行动的代号,也是革命者们的精神指引。理解了“乌特拉”这一情感符号,就理解了影片中英雄人物的行为动机,他们心怀信仰、向往黎明,也甘愿为了更多人能见到黎明而永远停留在黑夜之中。

(三)伴随文本

1.副文本:影片的名片

副文本是电影较明显的伴随文本,在文本的表面清晰可见。电影片头出现的制作团队信息,片尾的演职员表等都属于电影的副文本。制作团队和演员的阵容作为电影重要的副文本,直接影响了电影文本内容的建构以及观众的观影期待。

首先,导演是电影拍摄与制作的核心。《悬崖之上》的导演张艺谋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多次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并获奖。当下电影市场非常认可张艺谋导演的作品,而《悬崖之上》作为其首部谍战题材影片,自然受到市场的关注。

其次,影片选用的实力派演员在观众认知中多与佳片挂钩。张译、秦海璐、于和伟等演员演技精湛,角色塑造非常到位;朱亚文、刘浩存等青年演员的参演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观众。《悬崖之上》的导演和演员以高度的专业素养完整准确地呈现了影片的价值内涵,也在无形中拓展了影片的受众市场。

另外,《悬崖之上》的片尾也是影片精彩的副文本之一。片尾定格在周乙和小兰的老照片式的画面上,并配有字幕“谨以此片献给心向黎明、舍生忘死的革命先辈们”,达到了主旋律电影宣传功能的最大化。

2.型文本:观众的观影期待

型文本属于电影文本的框架因素,是指明文本所属类群的伴随文本。电影类型会对制作团队和演员进行规束,强调电影主旨,使观众在观影前形成期待视野。《悬崖之上》以献礼片的名义进行宣传,观众自然会关注影片中的革命精神与价值追求。同时,“献礼片”的标签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的现实文化语境相契合,客观上激发了受众对影片的观影期待。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观众的审美取向日益多元化,电影的高度类型化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一部电影可以同时具有多种类型标签。“主流的东西要想赢得广大年轻观众,一定要避免直接说教,应该赋予它生动的人物、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吸引人的故事。”[3]《悬崖之上》以特工的视角展现历史情境,剧情层层推进,打斗场面激烈,综合了谍战、悬疑、剧情、动作等多种因素。多类型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现代观众与革命历史的距离,增强了影片的代入感。观众立足于不同的类型因素,对影片的观影期待会有所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电影的受众群体,使电影赢得更多的票房。

3.评论文本:影片的评介

评论文本是有关电影的评论介绍性文本,包括电影的相关评论、报道该电影的新闻、电影的预告片等。评论文本直接涉及电影文本内容,对观众解读电影产生影响。主旋律电影在宣传时就要突出主流特点,围绕着主旋律进行宣传,引导观众正确解读电影。

《悬崖之上》定档后陆续发布了电影海报及预告片。电影海报有“雪掩杀机”“深渊冷枪”等主题,电影预告也分别以“十面埋伏”“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命名,这些精心设计的主题暗示了影片的文本内容,使观众对影片内容产生预设。2021 年4 月19 日,《悬崖之上》观摩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制作团队和专家学者围绕影片的主旨立意、艺术特征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对影片做出了中肯的评价,引起强烈反响。出于商业推介的需要,有关影片的评论和新闻在媒体平台中大量出现,形成以影片文本为中心的文本群,提高了大众对影片的关注度和讨论度。这些评论文本凸显了影片作为主旋律电影的家国情怀,引导观众体会影片传达的价值观。

二、符号意义下的价值建构与传播

(一)符号解码下的家国情怀

观众在观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必定会接收到这部电影中的符号,此时符号中携带的意义就被观众所接受并解读。英国学者霍尔曾提出编码/解码理论,编码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并符码化,符码加工和运作形成的符号体系承载着电视节目的意义,而解码者会根据个人经验对符码进行认知与理解。如何用艺术的形式凸显国家形象和主流价值观是主旋律电影创作的重点。因此制作团队将承载着意义的符号艺术性地编入电影文本中,观众观影时进行解码,了解电影的主旋律属性。

《悬崖之上》中色彩、人物和情感等文本内符号的运用,蕴含着对革命英雄们的钦佩与赞颂。张艺谋在采访中表示:“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正好完成这样一部作品,它歌颂的是隐秘阵线上的无名英雄,他们的舍生取义、出生入死,还有奉献、牺牲、热血。”[4]这些电影符号的运用更能凸显电影背后的情感表达。虽然观众对电影符号的解码会受到不同的社会文化元语言环境和解码者自身元语言能力的影响,但影片中电影符号的运用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观众对影片主旋律思想的理解。观众对电影符号进行解码,影片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激发着观众的爱国热忱,能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二)商业融合后的价值传播

艺术性与商业性是电影的两大属性,“电影的商业性是电影自身的特性,是电影与生俱来的东西,电影在作为一种艺术的同时还是一种商品。”[5]主旋律电影要想更好地发挥其意识形态宣传的效果,必然要考虑影片的商业性。

《悬崖之上》灵活运用各种电影符号,扩大了影片的受众群体,提高了影片的商业价值。电影文本外的伴随文本也在电影意义的生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悬崖之上》的宣传过程中,微博、豆瓣等平台上出现了大量评论文本,加上导演和演员带来的热度,影片的讨论热度持续升高。《悬崖之上》通过一系列电影符号的介入,展现了革命胜利背后无数先辈默默无闻的奋斗,将文本表意的传播效果发挥到最大,实现了艺术性与商业性的有机结合,为我国主旋律电影如何更好地融入当下电影市场和文化语境提供了经验。同时,作为符号系统的电影不仅与战争的历史语境形成了互文,也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的社会文化语境产生了互文效果。《悬崖之上》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当今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潜力,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国产电影的认可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三、结语

主旋律电影作为一种突出意识形态属性的电影,其中的电影符号带有明确的价值指向性,对于主旋律的建构及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悬崖之上》通过电影符号的巧妙运用,在主旋律的框架下凸显了英雄人物的家国情怀,并借助商业上的成功扩大了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范围。作为建党100 周年的献礼片,《悬崖之上》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统一,启发每一个中国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猜你喜欢
悬崖符号文本
“+”“-”符号的由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悬崖采割夏至蜜
悬崖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变符号
悬崖边的树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