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媛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山西 运城 044000)
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说唱以及民歌在演唱中有明显的差异,但是,民族声乐又是在继承这些传统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西方声乐艺术的优点而形成的,民族声乐是一种具有民族性、艺术性、科学性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不同的生产和生活中创作出的民族声乐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同时,随着西方文化在国内的传播,我国民族声乐开始与西洋音乐融合,在传统声乐与西洋音乐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民族声乐的现代色彩更加鲜明。近年来,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下,民族声乐融入了一定的戏曲元素,实现了创新发展,这使民族声乐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把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应用在民族声乐中,有助于推动民族声乐的发展,本文结合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探讨通过合理运用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创作深受广大听众喜爱的乐曲的策略。
中国民族声乐起源于远古时期,是中国人民在劳动过程中的创造,因此,它蕴含着民众的情感。最早时期的声乐与早期宗教和巫术密切相关,表现了不同种族的繁衍生息、狩猎农耕、图腾崇拜、典礼祭祀等内容,真实反映了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及生产方式,远古时期是民族声乐的启蒙阶段,声乐艺术在当时已经有了基本轮廓。随着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声乐艺术开始快速发展,并被引入宫廷王室,同时,这一时期出现了专业的乐工,这一时期的民族声乐艺术已经有了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这一时期被称为“古歌时代”。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民族声乐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到明清时期,戏曲音乐成为当时的主流音乐,且不同地区的戏曲在唱腔、音乐风格以及结构上均有所不同。20世纪30 年代初至20 世纪40 年代中期,民族声乐发展比较繁荣,演唱者开始注重作品的演唱风格和演唱技巧,这一时期的民族声乐作品大多蕴含丰富的情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1]。同时,随着西洋音乐在中国的流传,许多音乐家开始借鉴西洋音乐的作曲技法,为民族声乐演绎出全新的唱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出台了许多政策,有力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我国民族声乐是吸收了传统戏曲和民歌艺术中的优秀元素形成的,这使得民族声乐具有民族性特征;同时,在西方音乐的影响下,我国民族声乐还借鉴了西方声乐的唱法和技术,具有鲜明的现代化特点。民族声乐在演唱中注重吐字和咬字,演唱者要做到字正腔圆、吐字清晰,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演唱状态。民族声乐与西洋声乐最大的区别在于运气技巧和口型方面,这主要是因为汉语和西方语言有较大差异。
随着我国民族声乐的深入发展,许多问题逐渐显现。首先,音乐学院是民族声乐传播和发展的主要阵地,一些对音乐艺术感兴趣的学生通过接受专业化的训练来提升演唱技巧,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对民族声乐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对民族声乐形成正确的认识[2]。但是,许多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始终围绕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开展教学活动,并将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理解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内涵,这阻碍了我国民族声乐的创新发展。
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大大改善,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国传统艺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展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商业气息,这虽然有助于传统文化艺术产业的开发,但是,也对民族声乐的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在这种商业氛围的影响下,学习民族声乐的学生会形成一种功利主义思想,会为了学习成绩和选拔名次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急功近利,进而严重影响整体教学效果。学生在选择民族声乐作品时,只会关注能否通过这首曲子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而忽视了对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内涵的深入研究,这导致学生在演唱中表现得过于生硬,过度强调演唱技巧,使民族声乐的表演缺乏人文性。
最后,在艺术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声乐的形式过于单一。随着民族声乐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喜爱这一艺术。但是,当人们提到民族声乐时,更多联想到的是极具民族性的经典民歌,这反映出人们对民族声乐具有一种定性认知,这导致民族声乐难以实现多元化发展[3]。因此,我们可以对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的关系进行分析,民族声乐演唱者要以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唱技巧为切入点,通过合理运用传统戏曲中的演唱技巧帮助民族声乐实现创新发展。
中国传统戏曲和民族声乐都属于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其中,传统戏曲包含文学、音乐、舞蹈、武术以及美术等多种元素,通过表演者的唱、念、做、打等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4]。中国传统戏曲在历史上出现过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现代的京剧等,其中,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传统戏曲逐渐走向成熟,比如,元杂剧最经典的代表作王实甫的《西厢记》便是传统戏曲中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民族声乐与中国传统戏曲具有较强的相通性,二者均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就民族性而言,两者的演唱风格和内容都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就情感表达而言,两者都注重人文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展现的都是现实生活和创作者的真实情感,能够引起广大听众的共鸣。但是,二者也有一定的相异性。首先,民族声乐是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洋音乐的混合体,西洋音乐使民族声乐实现了创新发展。而传统戏曲则始终围绕传统元素进行发展,其表演更有程式性。其次,两者的艺术风格有所不同,传统戏曲主要是多人演唱,且每个角色的唱腔有很大区别,常被誉为“东方歌剧”。最后,传统戏曲具有相当规范的表演程序,其表演形式和唱腔都是固定不变的,主要讲究“唱、念、做、打”,戏曲角色的表演也是相对固定的[5]。而民族声乐表演属于二次创作,演唱风格可以根据场景发生改变。传统戏曲主要强调原始韵味,而民族声乐则需要不断创新。
不同地区的传统戏曲在声腔、尖团音上有较大差异,但都是以“唱、念、做、打”为一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发声、吐字、行腔、气息的运用上大同小异。中国汉字的发音强调“字正腔圆”,而传统戏曲演唱也必须坚持这一原则,演唱者要做到“字正腔圆”,才能实现悦耳动听的演唱效果。其中,“字正”是强调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确保口腔控制准确和吐字清晰,也就是规范字音,不能出现错字、白字等;而“腔圆”要求演唱者在吐字时保持声音圆润,这样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演唱者要做到声音集中、发音流畅,以免听众听到的是一个字一个字的音节,这样一来,演唱者就无法通过语言来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为了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利用语言技巧表达音乐作品的真实情感,演唱者不仅要通过利用传统戏曲中的吐字行腔技巧做到“字正腔圆”,还要通过传统戏曲中断腔式、拖腔式、连腔式以及哭腔式等演唱技巧来提高情感表达能力,利用对吐字和行腔的控制使曲腔达到协调的状态,让广大听众深刻感受民族声乐作品的韵味[6]。
在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更重视演唱者的咬字和吐字,只有正确地咬字发音,才能避免出现字头不准、无法正确掌握声调变化和字尾不清等问题,才能使整个演唱呈现出最理想的状态。在戏曲演唱中,咬字发音以普通话为标准,只有掌握咬字吐字的基本规律和技巧,才能在演唱中完整地展现作品的艺术效果。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演唱者要注重咬字发音是否规范,一旦发现自己出现咬字吐字不清晰的问题,就要及时进行纠正。演唱者在日常训练中要掌握好唇音、舌音、齿音和喉音的咬字吐字规律,在发音时合理控制声母和韵母的发声力度,以保持最理想的演唱状态。比如,演唱者在发音时要控制好字头、字腹、字尾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字头发出后要迅速吐出字腹,然后精准地做好字尾收音工作[7]。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演唱者要通过合理运用传统戏曲中的切字技巧和柔音技巧来控制好咬字吐字力度,使歌曲演唱的旋律更加优美动听。
例如,田汉和聂耳共同创作的《毕业歌》就很注重咬字发音的力度控制,通过硬咬硬收的方式将字与字之间过渡得铿锵有力,在字尾收音时又能做到收音迅速、果断,字头、字腹和字尾几乎在同一强度内,没有十分明显的区别;而安娥和任光共同创作的《渔光曲》则注重咬字发音的软咬和软收,通过稳定的节奏和情绪将抒情类曲目表现得恰到好处。
在中国传统戏曲中,要想表演好“唱、念”的声乐部分,就要充分注重戏曲作品的韵味和意境,注重戏曲抑扬(感情)、顿挫(语气、节奏)、吞吐(韵味)、收放(气氛)、浓淡(意境)、劲头(风格)等演唱技法。我国传统戏曲剧种较多,同一个汉字有多种读法,且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意境中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在演唱中掌握好风格韵味能使作品更有感染力。不同地方的戏曲具有不同的风格,比如,昆曲清丽柔婉、细腻抒情,其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秦腔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吉剧则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8]。尽管每个地方的剧种风格差异明显,但是,这些不同的剧种都表现了戏曲作品的韵味。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演唱者不仅要提升自身的演唱技巧,还要掌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利用传统戏曲中的轻重音控制技巧调动听众的情绪,让听众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感受作品的魅力。例如,民族声乐《醉了千古爱》就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作品,歌曲兼具浓郁的古风和鲜明的时代气息,还具有戏曲的风味,旋律优美抒情,意境婉转悠扬,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综上所述,民族声乐是一种相对复杂的音乐艺术,对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演唱者在民族声乐训练中,要注重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的辩证关系,认识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对民族声乐演唱的促进作用,并通过合理运用传统戏曲演唱技巧促进民族声乐的创新发展,一方面有效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另一方面促进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