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伊雯
十六大以来,针对我国的新闻事业,党中央提出了“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我国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指导原则,也是对于各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要求,对于新闻行业创作出优秀作品以塑造群众优秀精神品格有着指导意义。“体验式采访”是践行“三贴近”原则的新闻采访方式,指记者通过体验被采访者的身份,亲临新闻事件和现场,突出记者亲眼所见和亲身所感,事实与情感交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震撼力。随着媒介环境的日益复杂,新闻行业竞争加剧,“体验式采访”越来越多地受到新闻工作者们的青睐,但同时“真假”体验掺杂其中,质量良莠不齐,如何真正做到深入体验,呈现全面鲜活故事,展现社会和人文价值,是新闻工作者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在常规的采访过程当中,有明确的“采访者”和“被采访者”身份的划分,记者以“旁观者”第三人称的视角介入到新闻事件中,从被采访者的话语中了解事件,显然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我们常说,报道要上去,记者要下去,亲身体验则是“下去”的有效方法,从“采访者”到“体验者”的身份转换,能使记者更深入地观察到事件全貌。
“体验”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释义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经验”、“亲身体验、实地体验”。虽然记者采用的不同体验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结果,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会给体验者和受众留下积极、向上的正面情感。随着“体验式采访”愈来愈受到新闻行业的青睐,不同的“体验式报道”层出不穷,如何从千篇一律的“体验式采访”中脱颖而出,鲜活生动是其中的要义。一是体验沉浸式。施密特的体验营销理论将“体验”分为五种:知觉体验、情感体验、行动体验、思考体验、关联体验,将该理论延伸至新闻采访领域同样适用。在“体验式采访”中,记者可以从这五个方面做到更全方位的体验,丰富体验方式,给受众带来“沉浸式体验”。
知觉体验即感官体验,指的是记者可以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个感官,多角度地体验并展现事件,引发受众对事件的兴趣。如纪录片《无穷之路》中,主持人在四川省大凉山悬崖村爬天梯时,从海拔一千多米往下俯瞰的视角让人体会到了天梯的险峻;在云南怒江县品尝当地特色草果,通过味觉向观众传达当地扶贫成果。情感体验指的是记者强烈的内在情绪和情感反应,使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感受到各种情感,产生情感共鸣。例如《无穷之路》主持人在采访“溜索医生”时,听到医生坚守驻扎在怒江的不易与艰辛,自然地流出了泪水,内心的感动、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种情绪体验也影响着屏幕前的受众。行动体验是指通过身体力行的体验,用个体的实践经验代替第三人称限知视角的客观描述,更具说服力。如在四川悬崖村攀爬“天梯”,在云南怒江县滑“溜索”过怒江,通过身体体验,切身感受到当地居民的生活艰辛。思考体验又称思维体验,指的是记者对于问题进行集中或分散的思考,给受众带去认知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体验。如《无穷之路》主持人在看到贫困村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后,引发了诸如没有水电如何生活、小孩上学需要走多久的山路、村民们的收入从何而来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受众的思考。关联体验指将个体与一个社会群体、社会系统产生关联,建立共同感。例如纪录片《无穷之路》主持人在穿越了怒江后说到,感觉自己穿越回了传统怒江时代的居民生活,背着牛和货物滑溜索过怒江,感受到了传统怒江时代居民的辛苦。
可见,通过知觉体验、情感体验、行动体验、思考体验、关联体验能使“体验式采访”更加鲜活生动,使受众更具代入感。
新闻的特点是“真、新、短、快、活、强”,其中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是新闻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新闻传播的原则之一。对于事实真相的苛求对于媒体来说是一种刚性的媒体伦理,对不同形式、不同语境、不同传播手段下的媒体的要求应是无差别的,任何形式的新闻,如果脱离了真实的新闻事件,都是没有生命力的。采用“体验式采访”手法的新闻选题通常是关系人民群众的社会新闻,与其他类型的新闻相比,社会新闻更接近社会中的具体人物和事件,其客观真实性对于其新闻价值而言更是弥足珍贵。在体验过程中,记者深入事件现场,贴近人物身份与生活,但要注意的是,必须以生活真实为基础,以客观现实为基础,才能使人觉得自然合理,否则变成了“表演型体验”。例如,东方卫视新闻节目曾有一档端午节特别直播“江苏姜堰包粽子”,连线记者现场体验包粽子,然而在这一场连线体验采访报道中,体验现场的路线、话题、台词、场景、人员等设计痕迹严重,记者极度紧张,导致体验现场翻车,是一出典型的“表演型体验”,也成为许多新闻工作者和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反面教材。新闻现场不是戏剧舞台。“体验式采访”是科学的方法论在新闻实践中的运用,其特点和优势本是增强报道的可信度和说服力,知行并重,然而如果“真实体验”变成了“表演体验”,则不得不让人感觉记者是为了体验而体验,为了了解而了解,引起受众“为宣传而做作”的怀疑。
“体验式采访”手法的广泛运用,应给新闻行业注入一股求真务实的风气,只有记者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受众们才能感受到真事真情真价值。要保证“体验式采访”中的真实性,首先,身为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自己的辨别力、新闻敏感度等,要提高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能力,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意识,这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和基础。其次,传播学理论认为,信息传递的真实,在于要削弱传播主体的位置,减少传播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减少“噪音”干扰。在“体验式采访”中记者需要平衡好自身的双重角色,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灵活地进行角色转换,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避免因角色定位模糊而导致新闻失实。《人民日报》1997年发表的一篇体验式采访报道“押猪四日”,讲述的是记者参与活猪押运过程的感受。记者随列车押运送往香港、澳门的活猪,在文章中描写出了“猪鼾如雷”“类臭扑鼻”的环境,写了押猪人员虽然艰难,但吃得香,睡得着,高兴时还会哼哼歌,如此的细节描写,使得体验过程更加真实、生动。文章采用了四个小标题:“上路”“过关”“找乐”“感悟”,写出了记者在艰苦环境下苦中作乐的心境,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押猪运输行业。
总而言之,体验式采访不能超越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底线,深入挖掘新闻而不是排练制造新闻。
随着媒介环境的愈发复杂,受众的信息接受渠道更广,大众对于新闻讯息要求又“新”又“深”,这就要求记者能调动新闻敏感度、新闻判断力,深入事物了解本质。如今许多的新闻记者难以做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报道,“流水账”式的文章比比皆是,如果采用“体验式采访”的方法,能更全方位立体式呈现事物全貌,深刻洞察群众看得见的“热点”,深入挖掘群众看不见的“冷点”。
“热点”事件常常在社会中引起广泛关注、讨论、激起民众情绪、引发强烈反响,它反映了当前社会发展中激烈的矛盾冲突,具有即时性、综合性和社会性,能引起大众的关注。媒体的关注与传播往往反映了社会舆论的热点,记录着社会前进的足迹。例如在扶贫纪录片《无穷之路》中,主持人深入中国内地十个深度贫困地区,用自己的脚步、亲身体验丈量着中国近年来的扶贫成果。四川悬崖村的“天梯”变“钢梯”,村民不用再冒着生命危险回家;云南怒江州的“溜索”变大桥,此后居民可以安心过桥;宁夏西海固“吊庄移民”,国家投资兴建水利工程,生态扶贫。“扶贫”是我国近年来的重点问题,也是大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通过纪录片《无穷之路》主持人的深入体验采访,扶贫成果不再是新闻稿上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受众仿佛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现场,一幅扶贫成果图在受众眼前徐徐展开。
可见,“体验式采访”通过深入现场、刻画细节,增强新闻现场的真实感,将老生常谈的“热点”事件刻画得更具立体感和感染力。
在常规的新闻采访中,受身份、场地的限制,记者往往通过口头和书面了解事实,是旁观而不是参与,很难深入现场,挖掘事件细节,缺乏深度,在采访中难以触及新闻的核心和背后的故事,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生动性必然大打折扣。通过“体验式采访”,记者真正“下去了”,深入社会角落,将“你做我写”变成了“我做我写”,写出更接地气的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开设了一个“微观中国”专栏,要求记者通过体验式采访的方式做出一个版面的报道,各位记者分别写了“我在井下当矿工”“我陪农民工回家过年”等报道。《大河文化报》曾推出一个“记者打工”专栏,专门刊登记者到各基层单位“打工”的报道,其中的体验式文字亲切真实,有一位记者去到了婚姻介绍所、医院妇产科、福利院、精神病院、殡仪馆打工,体会到了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受到读者好评。这些体验式的采访报道,鲜活生动,深入挖掘了社会中我们通常遗忘的“冷点”人物和“冷点”事件,真实记录了常规报道中未触及到的社会角落。
“体验式采访”能很好地将热点与冷点统一,既能将“热点”事件讲述得更具感染力,也能一探“冷点”角落的微弱光芒,真实记录从“热点”到“冷点”的冷暖与价值。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早期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将共同体与社会理解为两种社会生活方式。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种机械团结,社会关系建立在许契约关系、利益关系基础之上,凝聚程度低,人们进入一种原子般的漂浮状态。然而,我们更期望建立一个有机团结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情感是很重要的纽带,大众媒介的传播则是唤起大众“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式。在“体验式采访”中,无论是宏观叙事主题还是微观叙事主题,记者往往采用个体视角切入,聚焦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故事,将个体与集体记忆联系起来,通过一个个人物透视背后的集体、行业乃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脉络,构建起深度的情感和意义认同。通过记者的“体验式采访”,将常规叙事文本转换为体验式文本,更加生活化和非正式化,通过情感体验、行动体验、感官体验、思考体验、关联体验,向受众传递丰富的情感信息,受众参与其中并给予反馈,通过情感认同构建“想象中的共同体”,由此从机械的社会走向有机的共同体。
随着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了各位新闻工作的任务使命和时代命题。但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兴起,碎片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更追求“短平快”的讯息,好故事、好报道难能可贵。纪录片《无穷之路》中的咖农通过十年的辛苦种植,经历霜冻和国际咖啡市场波动,才让自己种植的咖啡豆走向市场,获得肯定,这是扶贫成果背后不为人所知的十年;《人民日报》曾推出的“我在科技一线”专栏,深入了解普通科研人员的工作生活状态,让受众看到了科研人员“没电没水,吃喝靠补给,睡觉只有一把躺椅”的真实工作环境,材料鲜活,细节丰富,构建起了平凡而又伟大的科研人员群像;《河南日报》头版头条曾刊登的一篇通讯“为百姓再苦再累也心甘”,讲述的是城市下水道工的事迹,该报记者为了追求真实、鲜活、生动,钻进了地下水道,在又黑又脏的环境中与采访对象一起劳动,最后写出这篇吸引广大读者的报道。记者通过“体验式采访”,深入挖掘一个个鲜活又生动的故事,使人想看爱看,看有所思,看有所得,更好地理解和认同社会主流思想。在信息时代,谁的故事能打动人,谁就能赢得更多的受众,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故事是展现给受众看的,要善于运用大众语言、群众视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新闻传播活动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充满人文情怀、尊重个人隐私权的活动。无论是以何种方式来表现我们对当下社会中的重大事件和人们的关注,都应该以人文的精神来表达这种关切。“体验式采访”通常以人为核心,没有宏大空洞的叙事文本,不歌颂不吹嘘,更注重人物命运写照,通过普通叙述的方法体现人物生活、性格、命运,用看似最浅薄的手法体现最浓厚的人文情怀。如纪录片《无穷之路》中采访到的一位专为农村辍学少年设立的学校里教书的老师,她面对没有受过教育的孩子们,耐心地从喝水、穿衣等最基本的生活教起。尽管自己的悉心教导常常换来的是孩子们的不理解、反抗,但她也从未想过放弃和离开,她清楚地知道,教育脱贫至关重要,她就是边疆的人,那是她出生的地方、成长的地方,如果她不来教,就没有人愿意来做这件事了。该片将老师在乡村学校工作的艰难与内心的坚守展现在观众面前,将个人故事与当地的教育脱贫、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通过细节处显现生活真实,体现浓厚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
“体验式采访”的优势在于能深入了解到事物真相,获取更直接全面的资料,了解其他采访方式无法触及的情况,传播更生动更具有感染力的故事,也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体验式采访”长期存在的价值。在互联网时代,在追求“短平快”的时代,“体验式采访”显得更加珍贵。它成就的是有温度有价值的报道,“如果我们写得不够好,那一定是我们离得不够近”,新闻工作者们只要坚持扎实采访、坚持“三贴近”原则,就一定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脱颖而出,其中很重要方法之一,恐怕还是了解了解再了解,深入深入再深入。